何日长成金麦穗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再一次品读韩少功先生的《我心归去》,心中骤然有了别样的感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把它放在“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里,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解读这篇文章时,也把这篇文章归类于中国自古以来千千万万篇怀乡之作中的一篇。
  可是,在重读之后,心中又隐约有了别样的感觉,除了浓得化不开的思乡情外,字里行间似乎还流露出更为深重的情感。
  《我心归去》是韩少功先生访问法国归来后创作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韩少功先生既不是多年旅居海外的华侨,也不是打算做一位离开祖国、定居法国的新移民,出访法国只是一个短暂的行程,一次短暂的别离后,他的双足将会很快踏上祖国坚实的土地,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是作者的怀乡之情为什么会那样浓厚、那样深重呢?用韩少功先生文章中的话说,这绝不是“失血的矫饰”。不是“失血的矫饰”,那到底是什么?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没有被解读出来,或者说被教师和学生忽略了。
  法国优厚的条件诱惑力太大了,大到让人无法拒绝。面对这个如此风雅富贵之邦,难道人们没有一点向往之情吗?难道人们没有一点点动心吗?难道人们不想生活在这样的风雅富贵之邦吗?可以这么说,一定会有很多人无法抗拒这种诱惑。不难想象,双脚正真实地踏在那方土地上的韩少功先生的心灵上一定会有更大更多的震撼和感慨。可是,面对异邦风雅富贵的诱惑,面对朋友移民法国的劝词和热忱,韩少功先生却丝毫没有动心,也没有心情享受这里的一切。不是他不喜欢这种风雅富贵的生活,而是因为这种很现代的生活是在法国,而不是在中国。异国风雅富贵的生活挑动了他的神经,让他想起了那方贫瘠而脏乱的故土,视觉的巨大反差,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悬殊,使他在心理上不由自主地对这种生活产生了抵触情绪。或者说他没有找到享受这里风雅富贵的足够理由,更遑论移民法国了,甚至朋友移民法国的劝词和热忱对他都是一种刺痛,一种伤害,于是他产生了逃遁的念头。
  韩少功先生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这里的悲伤,不仅包含着对故乡深沉的思念,还包含着对故乡贫穷落后的悲哀和失望。所以,韩少功先生说:“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是韩少功先生的失望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灰心丧气,不是痛陈指斥。这个“失望”里饱含着强烈的恋乡情,爱国心,强国梦。尤为重要的是他能够勇于直面故乡和法国之间的巨大差距,韩少功先生没有刻意回避什么,而是勇敢地把这一切真实的情况撕开了给人们看,把残酷的现实很真实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中国人民去正视,去思考。这是一种智慧,也需要一种胆识。在这里称韩少功先生为“真的猛士”确实无可厚非,他能担当得起。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所以韩少功先生说:“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失望,它的背后是强烈的期待,期待故乡或者说祖国能够快速改变贫穷脏乱落后的局面,走向繁荣富强文明;血沃,多么沉重的字眼,多么焦渴的心情,多么深挚的感情啊!那是对故乡贫穷落后的直视,那是对故乡繁荣富强的渴盼,那是对故乡、对祖国真挚无私的大爱。
  韩少功先生自揭家丑,不是为了卖弄噱头,也不是为了所谓迎合一些外国人的猎奇心理,其根本目的是想激起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雄心斗志,激励大家团结一致,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才智,共创一个美丽、富强、文明的新家园。韩少功先生是想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泼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古老而又年轻的新中国建设成一个更加风雅富贵之邦。试想一下,如果祖国和法国一样风雅富贵,作者还会有失望吗?字里行间还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他乡的赞美和羡慕吗?
  今天,祖国有千千万万像韩少功先生一样的人们能够直面差距,正在奋力拼搏,尽力赶超。在中华大地上播下的金麦正在茁壮成长,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收获满地的金麦穗,届时一定会是麦穗金光闪,映亮一片天!
其他文献
古典诗词教学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效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古典诗词的文化熏陶,会欣赏研读古典诗词,提高古典诗词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中国的古典诗歌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蕴涵着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充分发挥古诗词对高中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特别是发挥其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是古诗词教学责无旁贷的任
期刊
文化要从小抓起,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自己的文化。开展传统诵读活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模式、处事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结的培养。儿童在诵读中,聆听圣贤的声音,追寻先哲的踪迹,全身心地沉浸于千古美文,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渗入到他们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一、让古诗文诵读这把钥匙开启孩子的心智  要确保孩子各个
期刊
古诗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存在规律性和复杂性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应该兼顾,并进行适当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对古诗意象的理解能力。  一、古诗意象的规律性  古诗意象往往有其固定含义,许多诗人往往用相同意象表示相同感情或象征相同品质。如: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古诗意象的复杂性  (一)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教学贯穿于所有科目的教学之中,但是,爱学语文的学生很少,学习语文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语文成绩的提高很不明显。语文没有数理化逻辑性强,语文知识需要平时积累,学好语文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期刊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这样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在学习活力课堂的有关资料之时,脑中突然冒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来,开始思考“活力课堂”的打造,是不是可以类比活水的
期刊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对执教者来说,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二是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三是了解、掌握、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份,提高语文修养。  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很难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必须
期刊
走上工作岗位已经九个年头,我在柳方平老师“学组讨论,合作学习”实验课题的指引下逐步成长。  我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青涩、紧张和茫然。  初登讲台时的我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不出任何纰漏地上完一节课而不是上好一节课。于是,我的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备课的痕迹,有时候甚至要加一张同样密密麻麻的备课纸。直至戏剧性的一幕发生——由于风大,我准备的材料被吹走,把课堂教给学生这是我唯一的选择,而这节课上学生的表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主动的讲授者,学生永远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往往不能跳出 “满堂灌”的窠臼,虽然有很多教师也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怎么让自己讲得更精彩,或者怎么让学生记得更多,可只要认真看看学生默然的表情,就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倾情奉献”并不领情,甚至抵触。因此教师单纯的讲授是最最简单的教学,学生只听的学习是最没效率的学习。  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
期刊
高中生的整体心理状况是健康向上的,有理想,有成就感,自尊心强,渴望获取知识,探知外面的世界,积极融入社合,有集体荣誉感,更热爱祖国。由于处于青春期,高中生难免冲动急躁,有些叛逆,特立独行,难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尤其是与父母有了隔阂,这是代沟形成的。这些状况,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因势利导,进行适当的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个体。只有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才能搞好教学。  那么高中生有哪些个性心理特征呢?
期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发展等级”中就有“论据充实”的要求。论据又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往往是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论据是论证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有效材料,因此对事实论据的巧妙剪辑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围绕中心取舍。每则材料的内容都是丰富的,可供分析的角度也很多,这就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合理剪辑,而不能全盘照搬。而保留材料中的什么,舍弃材料中的什么,主要依据是中心论点。与中心论点有关系的、能证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