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挝世俗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是受到了佛教、婆罗门教的影响,它的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史诗、抒情诗、散文小说和寓言又受到古印度文学的影響。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经泰国传入老挝,改写后成为老挝的古典名著,即《帕拉帕兰》。
【关键词】:《帕拉帕兰》;古印度;佛教;价值观
文学是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老挝古代文学是开放包容的优秀文学,它积极汲取了古印度文学的先进养分和佛教思想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老挝人的社会生活情景,展示了老挝人民的思想情趣和审美观念等民族心理和文化。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虽然不能说世界上所有的寓言和童话都产生在印度,倘若说它们大部分的老家是在印度,是一点也不勉强的”。由此可见,古印度文学对世界文学的深远影响以及老挝文学中出现印度文学影子的可证性。
14世纪中叶澜沧王国建立后,国势渐趋强盛,尤其是16至17世纪,澜沧王国多次成功抵御了暹罗和缅甸封建势力的入侵,老挝封建社会进入了上升阶段。社会的繁荣稳定促进了文学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作为老挝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世俗文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老挝长篇叙事诗《帕拉帕兰》是老挝17世纪世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帕拉帕兰》为《罗摩衍那》的老挝语音译名,意译为《罗什与罗摩》。该改编本约成书于17世纪,但作者及具体年代不详。该书在老挝流传非常广泛,几乎每个寺庙都有收藏。1973年印度学者嘎亥博士以万象省南班那宋寺的藏本为基础,并与波握寺、班洪寺藏本进行比对、整理,最后用老挝文出版。此外,《罗摩衍那》在老挝还存在多个不同的异文,如在芒辛地区广泛流传的傣语版《蓬玛加》和《小兰嘎》以及收藏于琅勃拉邦王宫的安南语版本《吐拉披》等①。
《帕拉帕兰》以佛祖的一个前生帕兰的故事为主线。故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因阔巴塔城和西萨塔纳城的兴起、哈那孙和帕兰的出生。其中重点讲述哈那孙强迫堂姐占达做自己的妻子,从而违背了老挝社会近亲姐弟不能通婚以及结婚必须举行求亲仪式而不能强迫他人为妻的风俗,最后哈那孙失去了百姓的敬重,甚至他的爷爷因其行为感到羞愧而隐居深山。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帕兰与哈那孙的斗争。当哈那孙举家逃到楞枷岛后,依旧恶性不改,继续干出了许多伤风败俗的事情,如骗奸因陀罗之妻苏萨达;采取欺骗手段偷抢希达等。后来,当帕兰成功完成希达父亲昭拉西提出的各项条件娶到希达后,哈那孙又密谋杀害帕兰并用诡计成功将希达骗取到手,但因希达反抗而一直不能与其成婚。帕兰四处寻妻,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和各种磨难困苦,终于将哈那孙杀死,与希达夫妻团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故事的末尾讲述帕兰怀疑希达的贞洁,导致两人经常争吵,但最后双方相互原谅宽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帕拉帕兰》取材于《罗摩衍那》,因而其主要故事情节跟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帕拉帕兰》的故事情节来看,它借用了其结构、部分内容以及人名和地名等,而且还保留了许多婆罗门教的色彩,如作品中多次提到“天堂”“地狱”“须弥山”“梵天界”等词语以及大量的巫术和咒语等。作品倾向于夹杂佛教色彩,也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主题思想上,《帕拉帕兰》主要表达了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社会规则浇筑了人们的守法意识,谁违反祖训、规矩,谁就将受到惩罚。整个故事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按照老挝的社会风俗,近亲姐弟不能通婚,结婚必须明媒正娶。故事中的哈那孙违反当地的求亲仪式和破坏传统习俗强娶自己的堂姐为妻,最终导致人神共怒,成为破坏风俗习惯的反派人物,变成非正义一方;而帕兰却是老挝人民心目中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模范、标兵,是正义一方,得其民心,并最终战胜哈那孙。
在内容上,《帕拉帕兰》首先讲述哈那孙的出生和早期生活,然后再说到主人公帕兰的出生,这与《罗摩衍那》有很大不同。在人物形象方而,哈那孙也与《罗摩衍那》中的十首魔王不一样,他是一个充满智慧、骁勇善战和熟知佛教教义的潇洒美男子,但他自负、爱炫耀并且蔑视伦理道德和传统风俗,最终变成非正义一方,被代表正义的帕兰打败。帕兰在作品中则被塑造成社会道德和传统习俗的维护者,被视为正义方的代表,最后登上王位并与希达终成眷属,爱情事业双丰收。而同样作为遵守传统习俗和佛教教义的代表帕拉,在作品中的地位并不突出,甚至为便于书写和顺口,将名字也与帕兰拼写到一起。同时,为加大与《罗摩衍那》的差异,突出表现《帕拉帕兰》是根植于老挝民族土壤上的艺术成果,作者还重新塑造了一些新的角色,并赋予重要地位,如“飞马”等。此外,作者还对原著中的一些人物作了改编,如混拉蛮(哈奴曼)变成了帕兰的儿子,按照老挝人生活来描写占达和希达的日常行为等等。
在典型环境及社会文化习俗的描写方而,作者以叙述的形式对地名、山川、河流、鸟兽以及老挝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的介绍,并在其中穿插了不少的格言、谚语和诗歌。如给各种树木、水果、游鱼、飞鸟等取名,用“穿牛鼻子”、“长嘴泥鳅”、“槟榔青”②,等非常形象而又具有老挝民族特色的词语来反映老挝人民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老挝的风土人情,如老挝人的热情好客、拴线仪式、婚庆祝福等等。此外,作品还反映了老挝人的宗教信仰习惯及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在老挝的融合交汇过程。17世纪,小乘佛教在老挝已得到廣泛传播并确立了主导地位。为迎合本土人民的宗教信仰习惯,作者在创作时将帕兰附会为佛祖的一个前世,并穿插佛教的教义内容,以吸引读者和听众。
综上所述,《帕拉帕兰》是老挝人民结合自身的社会需要与精神需求加以重新构思,并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典型环境等方面进行再创造的一部具有老挝本土人文特色的独立完整叙事长诗。它是根植于老挝民族土壤上的艺术成果,是佬族人在接受印度文化过程中,融合本土人文风情且发扬其积极因素的佳作代表。此外,该部作品《帕拉帕兰》从正面赞颂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以及人们对纯洁真挚爱情的追求,讴歌了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惜与大自然或社会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无畏精神,是文学体裁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生动诠释。
多样化文学体裁及作品的产生既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反映,也是文学自身演进的必然结果。《帕拉帕兰》是古印度名著《罗摩衍那》的衍生之作,在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古印度佛教的宗教思想和智慧的价值观,通过与老挝本土传统风俗习惯的交融,该部作品被嘉为老挝古代文学中的精神之作,发挥其教化民众,感悟民生之功用;作为老挝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老挝古代世俗文学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对老挝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老挝文学作品模仿的对象和取之不尽的文学素材,并对老挝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最终形成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老他波胜坎·翁达拉等.老挝文学[M].老挝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所,1987:255-264
参考文献:
[1](老挝)波胜坎·翁达拉等.老挝文学[M].老挝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所,1987.
[2]梁立基.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张光军.语言·文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4]季羡林.东方文学史(上、下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5]陆蕴联.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老挝的流传和变异[J].东南亚,2006(3).
【关键词】:《帕拉帕兰》;古印度;佛教;价值观
文学是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老挝古代文学是开放包容的优秀文学,它积极汲取了古印度文学的先进养分和佛教思想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老挝人的社会生活情景,展示了老挝人民的思想情趣和审美观念等民族心理和文化。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虽然不能说世界上所有的寓言和童话都产生在印度,倘若说它们大部分的老家是在印度,是一点也不勉强的”。由此可见,古印度文学对世界文学的深远影响以及老挝文学中出现印度文学影子的可证性。
14世纪中叶澜沧王国建立后,国势渐趋强盛,尤其是16至17世纪,澜沧王国多次成功抵御了暹罗和缅甸封建势力的入侵,老挝封建社会进入了上升阶段。社会的繁荣稳定促进了文学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作为老挝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世俗文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老挝长篇叙事诗《帕拉帕兰》是老挝17世纪世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帕拉帕兰》为《罗摩衍那》的老挝语音译名,意译为《罗什与罗摩》。该改编本约成书于17世纪,但作者及具体年代不详。该书在老挝流传非常广泛,几乎每个寺庙都有收藏。1973年印度学者嘎亥博士以万象省南班那宋寺的藏本为基础,并与波握寺、班洪寺藏本进行比对、整理,最后用老挝文出版。此外,《罗摩衍那》在老挝还存在多个不同的异文,如在芒辛地区广泛流传的傣语版《蓬玛加》和《小兰嘎》以及收藏于琅勃拉邦王宫的安南语版本《吐拉披》等①。
《帕拉帕兰》以佛祖的一个前生帕兰的故事为主线。故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因阔巴塔城和西萨塔纳城的兴起、哈那孙和帕兰的出生。其中重点讲述哈那孙强迫堂姐占达做自己的妻子,从而违背了老挝社会近亲姐弟不能通婚以及结婚必须举行求亲仪式而不能强迫他人为妻的风俗,最后哈那孙失去了百姓的敬重,甚至他的爷爷因其行为感到羞愧而隐居深山。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帕兰与哈那孙的斗争。当哈那孙举家逃到楞枷岛后,依旧恶性不改,继续干出了许多伤风败俗的事情,如骗奸因陀罗之妻苏萨达;采取欺骗手段偷抢希达等。后来,当帕兰成功完成希达父亲昭拉西提出的各项条件娶到希达后,哈那孙又密谋杀害帕兰并用诡计成功将希达骗取到手,但因希达反抗而一直不能与其成婚。帕兰四处寻妻,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和各种磨难困苦,终于将哈那孙杀死,与希达夫妻团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故事的末尾讲述帕兰怀疑希达的贞洁,导致两人经常争吵,但最后双方相互原谅宽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帕拉帕兰》取材于《罗摩衍那》,因而其主要故事情节跟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帕拉帕兰》的故事情节来看,它借用了其结构、部分内容以及人名和地名等,而且还保留了许多婆罗门教的色彩,如作品中多次提到“天堂”“地狱”“须弥山”“梵天界”等词语以及大量的巫术和咒语等。作品倾向于夹杂佛教色彩,也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主题思想上,《帕拉帕兰》主要表达了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社会规则浇筑了人们的守法意识,谁违反祖训、规矩,谁就将受到惩罚。整个故事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按照老挝的社会风俗,近亲姐弟不能通婚,结婚必须明媒正娶。故事中的哈那孙违反当地的求亲仪式和破坏传统习俗强娶自己的堂姐为妻,最终导致人神共怒,成为破坏风俗习惯的反派人物,变成非正义一方;而帕兰却是老挝人民心目中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模范、标兵,是正义一方,得其民心,并最终战胜哈那孙。
在内容上,《帕拉帕兰》首先讲述哈那孙的出生和早期生活,然后再说到主人公帕兰的出生,这与《罗摩衍那》有很大不同。在人物形象方而,哈那孙也与《罗摩衍那》中的十首魔王不一样,他是一个充满智慧、骁勇善战和熟知佛教教义的潇洒美男子,但他自负、爱炫耀并且蔑视伦理道德和传统风俗,最终变成非正义一方,被代表正义的帕兰打败。帕兰在作品中则被塑造成社会道德和传统习俗的维护者,被视为正义方的代表,最后登上王位并与希达终成眷属,爱情事业双丰收。而同样作为遵守传统习俗和佛教教义的代表帕拉,在作品中的地位并不突出,甚至为便于书写和顺口,将名字也与帕兰拼写到一起。同时,为加大与《罗摩衍那》的差异,突出表现《帕拉帕兰》是根植于老挝民族土壤上的艺术成果,作者还重新塑造了一些新的角色,并赋予重要地位,如“飞马”等。此外,作者还对原著中的一些人物作了改编,如混拉蛮(哈奴曼)变成了帕兰的儿子,按照老挝人生活来描写占达和希达的日常行为等等。
在典型环境及社会文化习俗的描写方而,作者以叙述的形式对地名、山川、河流、鸟兽以及老挝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的介绍,并在其中穿插了不少的格言、谚语和诗歌。如给各种树木、水果、游鱼、飞鸟等取名,用“穿牛鼻子”、“长嘴泥鳅”、“槟榔青”②,等非常形象而又具有老挝民族特色的词语来反映老挝人民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老挝的风土人情,如老挝人的热情好客、拴线仪式、婚庆祝福等等。此外,作品还反映了老挝人的宗教信仰习惯及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在老挝的融合交汇过程。17世纪,小乘佛教在老挝已得到廣泛传播并确立了主导地位。为迎合本土人民的宗教信仰习惯,作者在创作时将帕兰附会为佛祖的一个前世,并穿插佛教的教义内容,以吸引读者和听众。
综上所述,《帕拉帕兰》是老挝人民结合自身的社会需要与精神需求加以重新构思,并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典型环境等方面进行再创造的一部具有老挝本土人文特色的独立完整叙事长诗。它是根植于老挝民族土壤上的艺术成果,是佬族人在接受印度文化过程中,融合本土人文风情且发扬其积极因素的佳作代表。此外,该部作品《帕拉帕兰》从正面赞颂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以及人们对纯洁真挚爱情的追求,讴歌了人们为追求幸福不惜与大自然或社会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无畏精神,是文学体裁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生动诠释。
多样化文学体裁及作品的产生既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反映,也是文学自身演进的必然结果。《帕拉帕兰》是古印度名著《罗摩衍那》的衍生之作,在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古印度佛教的宗教思想和智慧的价值观,通过与老挝本土传统风俗习惯的交融,该部作品被嘉为老挝古代文学中的精神之作,发挥其教化民众,感悟民生之功用;作为老挝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老挝古代世俗文学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对老挝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老挝文学作品模仿的对象和取之不尽的文学素材,并对老挝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最终形成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老他波胜坎·翁达拉等.老挝文学[M].老挝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所,1987:255-264
参考文献:
[1](老挝)波胜坎·翁达拉等.老挝文学[M].老挝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所,1987.
[2]梁立基.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张光军.语言·文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4]季羡林.东方文学史(上、下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5]陆蕴联.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老挝的流传和变异[J].东南亚,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