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穿插对时政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心时事。
关键词:中技生;时政;主动
本文根据中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爱好新奇的心理特点,就时政在中技德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穿插对时政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关心时事。本文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实践的:
一、组织学生课前时政演讲
每次课利用20分钟进行时政演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评论时政,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而非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靠自己的讲述来解决问题,而应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让学生自己关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话可讲的问题进行专题材料收集,给学生一个独立的取材空间。每一次课后,都布置学生课后去搜集专题材料,并要求学生善于提出质疑。因为学生的质疑是在占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并且迫切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时机,也是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和激发起来的好时机。教师只有抓住这一良好时机,组织学生对质疑的内容进行讨论,才能使学习获得新的认识,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学生在收集美伊战争有关材料时,发现美国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一方面声称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悍然发动对伊战争。学生对美国政府的行为心存疑虑,提出了质疑。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国家关系实质等知识分析。学生在获得满意答案的同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热点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在演讲前会带着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给同学传阅;有的学生会在黑板上画幅漫画导入演讲主题;有的学生会把演讲内容制作成课件……学生很踊跃,在讨论中师生的认识趋于一致,情感得到交流。很自然地,学生在开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政治信息的能力也有了不断地提高。
二、设置专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潜在能力逐步转化为获取新的知识的新的潜在能力,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学生不断前进的阶梯。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智力,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每一个阶段,设置一些专题,让学生针对这些专题去搜集新闻,然后再根据新闻进行评析。
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专题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一是从哲学角度,一分为二地分析,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由此形成的“抗震精神”则是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学生大量搜集志愿人员感人事迹,了解什么是奉献精神、献身精神,领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内涵。也为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从人性角度,懂得人都是有感情的,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能团结一切力量,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大灾面前没有倒下,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搜集党和政府的一言一行,体会“三个代表”思想,从而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国家的性质和职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等等。引导学生从一个知识点、几个知识点、政治常识、经济常识以及包括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展开综合分析材料。这不仅展示了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区域多样化,学生片面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热情。
三、围绕教材基本理论搜集时政材料,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时政热点问题是当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等各个领域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观点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如对户藉制度的改革,全民医改,新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认识,对现代金融体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可以以时政热点为有效载体。
在具体的材料选择时要做到时政材料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政热点材料中。教师在备课中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引进最新材料,让学生置身于发展的社会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主动学习,要求学生围绕教材基本理论搜集时政材料,做到小角度,深挖掘,深刻理解基本原理、知识点的含义。如讲解社会保障制度时,要求学生搜集我国有关实际情况,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资金来源、保障方式,比较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明确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社会的重大意义。
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专题演讲、专题辩论、展示学生制作的网页、写作小论文、展示专题研究成果、举行时政知识比赛等。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政治思想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为加深对社会保障制度意义的了解,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广州市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政府网站、有关书籍了解我国具体社会保障制度,实地走访调查困难家庭,听取困难家庭所在的左邻右舍、居委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特别了解到由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而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深切感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创造性地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这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对政治理论提出质疑。作为政治教师要认识到,理论总是在与实践的相互冲突和推动中发展,蓬勃发展的社会改革在推动政治理论不断前进的同时,也对政治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至于有些传统的政治理论对有些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很难进行合理的解释。这正是说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需要日益鲜活的政治理论,这本身就符合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一般规律。作为政治教师如果能客观看待这种挑战,并且有意识地把这种挑战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政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能激发他们进行理论探索的兴趣。
例如经济生活中著名的“储蓄”悖论:从单个居民的角度来说,储蓄和节俭任何时候都是应该被鼓励的。但是如果全社会的人都非常节俭,社会需求将大大减少。没有了需求,供给也就没有了对象,只能逐步萎缩,社会经济最终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可见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并不是越节俭越好。这是一个典型的分析角度不同——个体分析和群体分析——结论也不同的例子。
总之,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变一讲到底为合作讨论;改变了课堂内容,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指导。而时政专题教学,则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生动活泼的心灵交融,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终达到学生独立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永福.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3-12-27.
2、宋蔚.传统与改革 继承与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5).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关键词:中技生;时政;主动
本文根据中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爱好新奇的心理特点,就时政在中技德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穿插对时政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关心时事。本文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实践的:
一、组织学生课前时政演讲
每次课利用20分钟进行时政演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评论时政,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而非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靠自己的讲述来解决问题,而应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让学生自己关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话可讲的问题进行专题材料收集,给学生一个独立的取材空间。每一次课后,都布置学生课后去搜集专题材料,并要求学生善于提出质疑。因为学生的质疑是在占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并且迫切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时机,也是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和激发起来的好时机。教师只有抓住这一良好时机,组织学生对质疑的内容进行讨论,才能使学习获得新的认识,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学生在收集美伊战争有关材料时,发现美国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一方面声称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悍然发动对伊战争。学生对美国政府的行为心存疑虑,提出了质疑。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国家关系实质等知识分析。学生在获得满意答案的同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热点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在演讲前会带着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给同学传阅;有的学生会在黑板上画幅漫画导入演讲主题;有的学生会把演讲内容制作成课件……学生很踊跃,在讨论中师生的认识趋于一致,情感得到交流。很自然地,学生在开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政治信息的能力也有了不断地提高。
二、设置专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潜在能力逐步转化为获取新的知识的新的潜在能力,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学生不断前进的阶梯。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智力,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每一个阶段,设置一些专题,让学生针对这些专题去搜集新闻,然后再根据新闻进行评析。
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专题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一是从哲学角度,一分为二地分析,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由此形成的“抗震精神”则是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学生大量搜集志愿人员感人事迹,了解什么是奉献精神、献身精神,领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内涵。也为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从人性角度,懂得人都是有感情的,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能团结一切力量,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大灾面前没有倒下,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搜集党和政府的一言一行,体会“三个代表”思想,从而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国家的性质和职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等等。引导学生从一个知识点、几个知识点、政治常识、经济常识以及包括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展开综合分析材料。这不仅展示了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区域多样化,学生片面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热情。
三、围绕教材基本理论搜集时政材料,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时政热点问题是当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等各个领域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观点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如对户藉制度的改革,全民医改,新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认识,对现代金融体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可以以时政热点为有效载体。
在具体的材料选择时要做到时政材料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政热点材料中。教师在备课中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引进最新材料,让学生置身于发展的社会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主动学习,要求学生围绕教材基本理论搜集时政材料,做到小角度,深挖掘,深刻理解基本原理、知识点的含义。如讲解社会保障制度时,要求学生搜集我国有关实际情况,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资金来源、保障方式,比较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明确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社会的重大意义。
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专题演讲、专题辩论、展示学生制作的网页、写作小论文、展示专题研究成果、举行时政知识比赛等。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政治思想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为加深对社会保障制度意义的了解,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广州市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政府网站、有关书籍了解我国具体社会保障制度,实地走访调查困难家庭,听取困难家庭所在的左邻右舍、居委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特别了解到由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而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深切感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创造性地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这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对政治理论提出质疑。作为政治教师要认识到,理论总是在与实践的相互冲突和推动中发展,蓬勃发展的社会改革在推动政治理论不断前进的同时,也对政治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至于有些传统的政治理论对有些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很难进行合理的解释。这正是说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需要日益鲜活的政治理论,这本身就符合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一般规律。作为政治教师如果能客观看待这种挑战,并且有意识地把这种挑战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政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能激发他们进行理论探索的兴趣。
例如经济生活中著名的“储蓄”悖论:从单个居民的角度来说,储蓄和节俭任何时候都是应该被鼓励的。但是如果全社会的人都非常节俭,社会需求将大大减少。没有了需求,供给也就没有了对象,只能逐步萎缩,社会经济最终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可见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并不是越节俭越好。这是一个典型的分析角度不同——个体分析和群体分析——结论也不同的例子。
总之,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变一讲到底为合作讨论;改变了课堂内容,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指导。而时政专题教学,则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生动活泼的心灵交融,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终达到学生独立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永福.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3-12-27.
2、宋蔚.传统与改革 继承与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5).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