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述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从新闻传播之口和新闻撰写之手中获取新闻,但新闻的定义是什么呢?我国新闻工作者和国外的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很多定义。最经典最简洁的定义就是美国《纽约太阳报》的博加特所说的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最明确的定义就是原苏联的帕尔古洛夫所说的 “形成消息的九个要素是:(1)要有一定的新闻根据作基础;(2)要有新的东西、新的事物;(3) 报道要有目的性;(4)要有教育意义;(5)应绝对正确和内行的;(6)短;(7)准确;(8)快;(9)有吸引力。帕尔古洛给新闻下的定义与我国新闻界对新闻的看法基本一致,我国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或群众喜闻乐见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或有广泛影响力的)事实报道”。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起来说,新闻是以事实为基础抵主,它具有“新”“闻”“真”这三个要素。
  一、新闻的“新”
  所谓“新”就是指报道要具有新鲜性。我们所要写的是新闻,而不是历史,所以就不能像酿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而是要像捕捉一条鱼一样,刚捕上来的鱼是新鲜的,充满生命力的,而放上几天后,它便失去了价值。
  大家都看过电视上的滚动新闻,再感人的,再催人泪下的或激起人愤慨的报道,第一遍大家都会带着感情去看,去理会,而反复地,千篇一律地看完之后,人们就会感到厌烦,没有了以前的冲动和感悟,这就是说“新”首先是刺激人的一个感悟点,“新”才能抓住观众和读者。报纸更是这个样,隔天的报纸便失去了价值,而被打入冷宫。
  但这并不是说新闻成为历史后就一文不值,新闻的“新”是相对于今天而言的。我们许多的历史都是昨天的新闻,时间不能等待新闻,但并不是说新闻就不能经历时间,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又是明天的历史。新闻就是在这样的链接中传播发展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新闻更应以时间为生命,它必须像生活的晴雨表,温度计一样。如果在以前,发生在几天前,几个星期前的事都可以算作新闻,但是在广播、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新闻的时间性就更加明显了,常常是报道当天发生的事情。我们所看到的网络新闻,卫星直播,现场报道,就是事实的发生和新闻的传播是同步进行的。
  新闻像一匹快马,不能慢慢吞吞,要与时间并驾齐驱。
  二、新闻的“闻”
  新闻的“闻” 就是要面向群众,报道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事实。
  新闻的受众体广泛,所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它虽然具有阶级性,但服务的对象是各个阶层的人群,因此要报道的必须是大家都感兴趣的,可以吸引读者的,对读者具有影响力和教育意义的。
  例如在非典期间,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很关注疫情发展,因为这些消息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新闻工作者就要及时报道疫情的发展,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深入疫区,进入医院,把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报道,消除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为有效地控制疫情立下了一功。
  所有这些都因为报道者抓住了老百姓的心理,想老百姓所想,及时准确地抓住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点”,从而达到了群众“闻”的要求。
  以此可知,所谓新闻必须报道人所关心的,所感兴趣的事件,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联系群众的情感。
  三、新闻的“真”
  真就是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今有些记者为了卖点或个人利益,而捏造虚假新闻,这样会给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有许多报道人或先进事迹的通讯,常用许多假、大、空的词连缀起来,把虚构和真实相结合,让报道的人或先迹事迹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用什么加班加点、奋不顾身、顾大家顾不上小家等描绘写,让读者看到了一篇并不真实的没有个性的报道,甚至让读者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人物产生不理解和嘲笑的态度,反而达不到宣传、学习的目的。所以当新闻中最有看点和感染力的通讯背离了新闻真实的特点,而为追求高、大、全而向文学作品靠拢时,就会渐渐失去了读者群。新闻要真,只有真实才能打动读者,只有真实才能维护读者。记者也是读者的一份子,就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大胆地说,真实地写,而不能为了轰动效应或增强所谓的感染力,就指鹿为马或主观臆想,把虚假的脱离实际的报道送给读者,这反而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何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节目?就是因为《焦点访谈》里记者总是深入调查,拿到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将真实地报道给老百姓,使老百姓看到不掺水的报道。这样的新闻,才能与老百姓紧密联系,让老百姓认可。只有尊重你所服务的对象,才能让服务者得到尊重。因此,新闻必须真实。只有真实才能立稳根基,才能赢得读者。
  新闻的真就表现在与社会同步发展,并能准确把这个时代人们在精神上所需所想所要求以及所欠缺的东西,通过简洁生动的文字记述出来,不仅让读者通过新闻来了解到各要发生的事,了解到地区、国家和国际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动向,还能让文以读者通过真实地报道来辨别和品评善恶美丑,达到传播教育的目的。因些,新闻是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满足当代人的心理要求,记述时代发展的报道。
  四、新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前面我们说过: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虽然是昨天的见证,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来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今天。
  了解了近代新闻史后我们知道,新闻联系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各种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使人们放开眼界,打开头脑,从这方面说新闻是有正面影响力的。但新闻是有阶级性的,它是各阶级寻求市场开辟道路提供了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有力武器。正是因为如此,新闻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的报纸成為资本主义的企业,成为富人发财,通消息和消遣的工具,成为欺骗和愚弄劳动群众的工具。(列宁)”这说明如果新闻成为了某些人愚弄广大读者的工具,那么它就阻碍了社会的前进。
其他文献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考死知识多,灵活运用少的限制,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授课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只是为了考试而硬着头皮学,但通过新课改使课堂气氛变活了,知识难度降低了,教学涉猎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学习感到有趣了,师生间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了,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和
期刊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离不开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只有注重文化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意义;内容;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英语教
期刊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  作为英语教师更要更新观念,致力于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抛弃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教法,从应试教育的框框中跳出来,注重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出了课堂能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英语内容,具有流利英语口语,了解信息和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有利于我
期刊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感觉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对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认知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
期刊
摘 要: 分析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高中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和才干、养成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品德、情感态度教育在高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
期刊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尽可能找出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颗,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指出: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等,要达此目的,读写是关键与基础。因此,应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引导;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是需要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逐步形成的。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而他们实践与参
期刊
一、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的理解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
期刊
语文歌城改革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必须从“教书匠”变为“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
期刊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广播节目的播出形式多样、播出内容丰富,主持人、播音员作为广播节目的主角,用流畅、动听、具有亲和力的口语表达节目的主旨,引领着受众。播音员、主持人,凭借传播手段的优势,每天对着数量广大的受众,进行着口语的传播、示范与交流,口语质量的如何,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品位。   令受众耳目一新的主持人节目的显现,预示着一个充分利用口语的节目时代的到来,给广播事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