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作文周刊》的缘分,那得从十五年前说起。
那时,我刚担任学校新星文学社主编,文学社和全国七八十家教辅报刊都有联系。
新学期伊始,我写了一封信寄给各家刊物的编辑老师,表达了愿和大家保持联系的心愿。信寄出去后大概一周左右,我就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有我的学生作品发表后的三份样报,还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作文周刊》的简介。编辑老师热情地邀请我推荐优秀学生作文,后面还附上了她的邮箱地址。
就这样,我屡屡向《作文周刊》推荐学生佳作,渐渐地,我和《作文周刊》熟稔起来。我喜欢它的亲和,喜欢它的务实,喜欢它的雅致,如紫砂煲的碧粳粥,软软的,糯糯的,养眼养胃也暖心。
午休时分,我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作文周刊》,喜躁的鸟儿似乎也善解人意地安静了下来。窗前,一片绿意盎然,玉兰开出洁白如玉的花朵,花瓣如莲,伸向四方,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芬芳。就这样,我把报纸往前挪了挪,让樟树在微微泛黄的纸页上留下一个个细碎的剪影……
学生作文在《作文周刊》上发表的多了,大家的写作兴趣被极大地激發出来。趁势,我便把《作文周刊》作为他们的课外补充读物之一推荐给大家,指导他们品析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讨论报刊中所用的写作技法,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以致用。《作文周刊》亦如江米粥,不急不缓,滋养着孩子们的身心……
某天,我接到《作文周刊》编辑老师的电话,在电话里,她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我有些诧异,她怎么知晓我身体欠佳的消息的?“我关注了您的QQ空间呀。”听罢,我心中真是有说不出的温暖!“我不知道能为您做点什么,您要保重身体。”放下电话,我怔了半天,最后才记起,我还没问她是谁……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只是一个会意的微笑,几句真诚的话语。所以这么多年来,《作文周刊》的编辑于我而言,不仅为老师,还是姐妹。
为指导学生写作,须“精批细改”;我也经常写下水文,在“师生同台”中大放光彩;我喜欢阅读,碰到心仪的诗文,便推荐给孩子们,“读写连线”“时文借鉴”“诗词飞花”正合我意;孩子们在“特别策划”“神笔沙龙”等栏目里畅言热点、评析佳作;“模拟考场”“文题荟萃”“名家传技”等给了大家施展自己写作才华的天地……在《作文周刊》编辑老师们的支持鼓励下,我熟悉了各版栏目的用稿要求及体例特点,写起稿子来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除了自己写稿外,我还邀请了我们学校语文组的其他老师,研究《作文周刊》,为刊物推荐优秀学生作文。文学社每年发表的(获奖)学生作品中,《作文周刊》几乎占了四分之一。
昨晚,抱着刚收到的一叠《作文周刊》回家,一切都淡淡的,似傍晚的风,不禁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段话“你开门,满屋子甜腻的小米粥香气便揽你入怀。想起了,出门前你在电饭煲里慢火炆着小米粥呢。才喝了小酒,再添半碗小米粥,云胡不喜?”
周刊如粥,我们的感情在岁月的文火中慢慢烹煨。
遇见,是我们彼此的小确幸。
那时,我刚担任学校新星文学社主编,文学社和全国七八十家教辅报刊都有联系。
新学期伊始,我写了一封信寄给各家刊物的编辑老师,表达了愿和大家保持联系的心愿。信寄出去后大概一周左右,我就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有我的学生作品发表后的三份样报,还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作文周刊》的简介。编辑老师热情地邀请我推荐优秀学生作文,后面还附上了她的邮箱地址。
就这样,我屡屡向《作文周刊》推荐学生佳作,渐渐地,我和《作文周刊》熟稔起来。我喜欢它的亲和,喜欢它的务实,喜欢它的雅致,如紫砂煲的碧粳粥,软软的,糯糯的,养眼养胃也暖心。
午休时分,我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作文周刊》,喜躁的鸟儿似乎也善解人意地安静了下来。窗前,一片绿意盎然,玉兰开出洁白如玉的花朵,花瓣如莲,伸向四方,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芬芳。就这样,我把报纸往前挪了挪,让樟树在微微泛黄的纸页上留下一个个细碎的剪影……
学生作文在《作文周刊》上发表的多了,大家的写作兴趣被极大地激發出来。趁势,我便把《作文周刊》作为他们的课外补充读物之一推荐给大家,指导他们品析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讨论报刊中所用的写作技法,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以致用。《作文周刊》亦如江米粥,不急不缓,滋养着孩子们的身心……
某天,我接到《作文周刊》编辑老师的电话,在电话里,她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我有些诧异,她怎么知晓我身体欠佳的消息的?“我关注了您的QQ空间呀。”听罢,我心中真是有说不出的温暖!“我不知道能为您做点什么,您要保重身体。”放下电话,我怔了半天,最后才记起,我还没问她是谁……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只是一个会意的微笑,几句真诚的话语。所以这么多年来,《作文周刊》的编辑于我而言,不仅为老师,还是姐妹。
为指导学生写作,须“精批细改”;我也经常写下水文,在“师生同台”中大放光彩;我喜欢阅读,碰到心仪的诗文,便推荐给孩子们,“读写连线”“时文借鉴”“诗词飞花”正合我意;孩子们在“特别策划”“神笔沙龙”等栏目里畅言热点、评析佳作;“模拟考场”“文题荟萃”“名家传技”等给了大家施展自己写作才华的天地……在《作文周刊》编辑老师们的支持鼓励下,我熟悉了各版栏目的用稿要求及体例特点,写起稿子来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除了自己写稿外,我还邀请了我们学校语文组的其他老师,研究《作文周刊》,为刊物推荐优秀学生作文。文学社每年发表的(获奖)学生作品中,《作文周刊》几乎占了四分之一。
昨晚,抱着刚收到的一叠《作文周刊》回家,一切都淡淡的,似傍晚的风,不禁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段话“你开门,满屋子甜腻的小米粥香气便揽你入怀。想起了,出门前你在电饭煲里慢火炆着小米粥呢。才喝了小酒,再添半碗小米粥,云胡不喜?”
周刊如粥,我们的感情在岁月的文火中慢慢烹煨。
遇见,是我们彼此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