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文化习俗和内涵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纳入到语文教材中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高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从课文背景中析出传统文化
通常来说,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时代背景等。在了解这些背景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与作者展开对话,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作者的情怀,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内涵。只有先了解了课文的背景知识,才能体会到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创作出这篇作品的,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通过这样一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必修一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因他的原籍是河东,所以世人称他为“柳河东”。柳宗元因早年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而被贬,在柳州时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他的著作还有《小石潭记》《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等。这篇文章就是他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时所作,到永州后,他的母亲病故,好友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受到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為了排解自己的郁闷之情在永州游历,并记录下在永州的所见所闻。了解了课文背景之后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看似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发柳宗元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符合的,寓情于景,通过写景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委婉含蓄。我们也能从中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从课文内容中挖掘文化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作者一起,看看文章中的人文、社会、历史,继而激发他们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传统课文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在赏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好文章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能够受到影响,学会尊重与传承传统文化。
如在学习必修五的《项脊轩志》一文时,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这篇课文时,应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细节处入手,看看文章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这篇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全文的主线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任何一座房子都是因为有了人才会有故事,有了故事,才会让人怀念,这一座小小的项脊轩承载着作者很多的故事。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与先妣、先大母、亡妻之间的一些小事,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的思念之情。正是这样的日常小事才更能让我们触动,文章的语言朴素清淡,但又会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在感悟作品语言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取向,看看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我们自己有何不同,深入探究课文,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体会到作者的浓烈情感。同时,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被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所打动。
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内,还应该在课外适当开展一些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愿意主动地去学习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拟定一些主题阅读活动,或者其他的知识竞赛活动,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学习必修一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看看作者在这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自己去找一些苏轼的其他文章来读,《水调歌头》《念奴娇》《题西林壁》等,看看苏轼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他想通过这些文章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甚至还有一些是和本文题材有一些类似的文章,也可以拿来读一读,通过不同文章的对比来找找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古诗文朗诵、传统文化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沙龙活动,以座谈会、小组交流会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所学古诗文的感受、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因此,在高中阶段,要想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把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比让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使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瓯海中学(325000)
一、从课文背景中析出传统文化
通常来说,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时代背景等。在了解这些背景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与作者展开对话,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作者的情怀,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内涵。只有先了解了课文的背景知识,才能体会到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创作出这篇作品的,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通过这样一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必修一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因他的原籍是河东,所以世人称他为“柳河东”。柳宗元因早年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而被贬,在柳州时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他的著作还有《小石潭记》《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等。这篇文章就是他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时所作,到永州后,他的母亲病故,好友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受到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為了排解自己的郁闷之情在永州游历,并记录下在永州的所见所闻。了解了课文背景之后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看似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发柳宗元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符合的,寓情于景,通过写景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委婉含蓄。我们也能从中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从课文内容中挖掘文化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作者一起,看看文章中的人文、社会、历史,继而激发他们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传统课文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在赏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好文章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能够受到影响,学会尊重与传承传统文化。
如在学习必修五的《项脊轩志》一文时,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这篇课文时,应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细节处入手,看看文章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这篇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全文的主线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任何一座房子都是因为有了人才会有故事,有了故事,才会让人怀念,这一座小小的项脊轩承载着作者很多的故事。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与先妣、先大母、亡妻之间的一些小事,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的思念之情。正是这样的日常小事才更能让我们触动,文章的语言朴素清淡,但又会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在感悟作品语言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取向,看看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我们自己有何不同,深入探究课文,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体会到作者的浓烈情感。同时,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被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所打动。
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内,还应该在课外适当开展一些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愿意主动地去学习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拟定一些主题阅读活动,或者其他的知识竞赛活动,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学习必修一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看看作者在这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自己去找一些苏轼的其他文章来读,《水调歌头》《念奴娇》《题西林壁》等,看看苏轼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他想通过这些文章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甚至还有一些是和本文题材有一些类似的文章,也可以拿来读一读,通过不同文章的对比来找找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古诗文朗诵、传统文化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沙龙活动,以座谈会、小组交流会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所学古诗文的感受、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因此,在高中阶段,要想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把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比让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使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瓯海中学(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