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文化习俗和内涵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纳入到语文教材中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高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从课文背景中析出传统文化
  通常来说,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时代背景等。在了解这些背景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与作者展开对话,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作者的情怀,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内涵。只有先了解了课文的背景知识,才能体会到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创作出这篇作品的,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通过这样一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必修一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因他的原籍是河东,所以世人称他为“柳河东”。柳宗元因早年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而被贬,在柳州时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他的著作还有《小石潭记》《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等。这篇文章就是他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时所作,到永州后,他的母亲病故,好友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受到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為了排解自己的郁闷之情在永州游历,并记录下在永州的所见所闻。了解了课文背景之后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看似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发柳宗元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符合的,寓情于景,通过写景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委婉含蓄。我们也能从中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从课文内容中挖掘文化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作者一起,看看文章中的人文、社会、历史,继而激发他们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传统课文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在赏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好文章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能够受到影响,学会尊重与传承传统文化。
  如在学习必修五的《项脊轩志》一文时,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这篇课文时,应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细节处入手,看看文章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这篇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全文的主线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任何一座房子都是因为有了人才会有故事,有了故事,才会让人怀念,这一座小小的项脊轩承载着作者很多的故事。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与先妣、先大母、亡妻之间的一些小事,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的思念之情。正是这样的日常小事才更能让我们触动,文章的语言朴素清淡,但又会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在感悟作品语言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取向,看看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我们自己有何不同,深入探究课文,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体会到作者的浓烈情感。同时,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被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所打动。
  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内,还应该在课外适当开展一些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愿意主动地去学习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拟定一些主题阅读活动,或者其他的知识竞赛活动,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学习必修一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看看作者在这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自己去找一些苏轼的其他文章来读,《水调歌头》《念奴娇》《题西林壁》等,看看苏轼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他想通过这些文章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甚至还有一些是和本文题材有一些类似的文章,也可以拿来读一读,通过不同文章的对比来找找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古诗文朗诵、传统文化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沙龙活动,以座谈会、小组交流会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所学古诗文的感受、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因此,在高中阶段,要想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把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比让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使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瓯海中学(325000)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就显示了这一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学习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师利用多媒体、Flash、以及情境短剧等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主要学习内容。在初中語文课本中有很多富有内涵的知识,特点鲜明
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提高教学认识,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口语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口语交流中形成表达能力。教师适时投放交流话题,创设对话场景,启动演绎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口语交际属于重要语文素质指标,教师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和发动,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顺利成长。  一、投放交流话题,引发学生口语互动兴趣  口语教学没有固定模式可以
头部、额部尤其是来自眉弓额上的撞击或打击是引起视神经管内间接损伤的直接原因,一旦发生视神经管内间接损伤应及早治疗.我们对9例视神经管内间接损伤患者行眶缘前筛-后筛经
一次阶段性考试的作文题目和要求如下:  以“遗憾”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字数不少于800字。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显而易见,这是一篇概念类的命题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学生首先要能准确把握“遗憾”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由于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忽略了概念分析思维的训练,未能从概念分析入手,而是更多地提倡发散思维,更多地倡导考试作文的模式化,导致大量考生肆意发散思维,写出了“
目的探讨将氧化性白内障动物作为模型研究人老年性白内障机制的可行性.方法用过氧化氢(H2O2)诱发大鼠晶状体产生白内障,分析晶状体相对灰度值、晶状体水化程度,Folin酚法测量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8周时全部处死,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MCP-1在早期DM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对免疫印迹结果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结果8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视网膜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MSCs,将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大鼠MSCs悬液经玻璃体腔注入大鼠视网膜下腔。术后
视神经损伤后,所处的微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如何通过基因治疗的手段调整这些变化,使其更好地发挥对损伤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是近期研究的热点。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与相关
朗读是语文课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重视朗读教学,教师还要通过“改读”“添读”“漏读”“品读”“补读”等方式,来读出意蕴,读出情感,读出细节,读出疑惑,让学生从朗读中体悟到语文的味道。  一、运用“改读”加深对文本理解  何为“改读”,就是结合文本中的字、词、句等进行改换,让学生对比改换前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影响,形成比较阅读。在“改读”中,结合具体改变的内容,分析原文的字、词、句的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研究地塞米松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人眼LECs AQP-1的表达;用含0、1×10-8、5×10-8、10×10-8、50×10-8mol/L地塞米松的DMEM培养液培养人眼LECs 7 d,采用RT-PCR检测地塞米松对LECs AQP-1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体外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