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竞赛舞活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英语课程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英语,已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尊心、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强的特点,采取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的状态中学习,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一、利用竞赛巧妙引入新课
  要想上好一节课,引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比较好的一种引入方式是要学生做“duty report”,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可以说故事,说新闻等,按事前分好的组别,分组轮流展示,优胜者给小组积分,如果是小练习引入,可以分组或个人比赛,按答案正确与否给予表扬,也可以是游戏引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情绪高涨,兴奋起来。
  二、利用竞赛攻克词汇难关
  在教授单词时,可以要学生尝试着比赛拼读单词,看谁的单词读得最好最标准,读对了表扬,读错的扣分,这样,全班都是老师,都是裁判,学生都能集中精神,在阅读单词时,可以要学生通过竞赛看谁读得更好,读得更准确,语感最好,在记忆单词时,可以开展竞赛,以记得更快更好为优胜,使学生一直保持上进心,进取心。
  三、利用竞赛掌握知识要点
  一节课中除了单词以外,基本上都会有一些基本的典型的句型要求学生掌握。由词到句,是一个知识递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更深了解英语的过程。老师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要学生阅读、理解并且运用句型,使学生学用结合,当场掌握知识点。比如八年级“Unit Four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首先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明白要运用各种交通工具了,于是在理解了意思,并且确定会读单词后,学生按分组one by one,说出:“I usually waik/take the bus…”,看哪组速度快,而且说得正确就是优胜者。
  四、利用竞赛熟练运用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竞赛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熟练掌握了基本句型以后,学生要吸收内化知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运用语言。
  五、利用竞赛进行文化教育
  现在的英语教材添加了很多外国文化、习俗、背景等方面的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老师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要学生分组讨论,并且根据主题要求,联系实际,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九年级“Unit Twelve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老师可以问:“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have a visitor in USA?”答案肯定是不尽相同的,也许没有最好的答案,但绝对会有比较理想的答案。还可以在课外布置与教学有关的调查活动,看学生在集体努力下,在共同协作下,哪一组的成果更丰富,老师也要及时表扬,尽量保持学生一贯的学习积极性。
  六、利用竞赛完成巩固练习
  老师可以通过竞赛,使练习变得更加鲜活,更受学生喜欢。具体可以通过学习小组,通过学生讨论,研究出正确答案,并且不仅知道答题原因,还能举一反三。
  利用竞赛形式,不但教师能省下维持纪律的时间,使整个课堂活而不乱,使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更准确更富有技巧,也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使他们学到知识,增强能力,获得能力。
  当然,还有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①竞赛分组要灵活多变。在竞赛中,比赛的对手划分很重要。可以是个人比赛,也可以是男女生对抗赛,也可以是小组赛(横排,竖排,周围几排),但是注意人数不能太多,一般最多6个人,而且要注意优生差生相结合,达到能相互促进的作用。②竞赛评价要务求实效。课堂评价的恰当与否与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竞赛中更是如此,老师可以采取口头表扬,“Good!”“Wonderful!”“Great!”可以让学生更富表现力,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③竞赛形式要精要恰当。根据不同的课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竞赛形式。课堂的竞赛不宜过多,而且要有目的性,不要为了竞赛而竞赛,为了课堂表面的红红火火而忘记了教学的根本目标。
  富有动感的课堂必定是具有语感和灵感的课堂。我相信,有效、有度、有味、有为的竞赛必定会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火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蒙娜·贝克尔在她的新书《翻译与冲突》中引用叙事理论对翻译与冲突的关系作了新的诠释。本文从叙事理论和当代全球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作者的政治立场、研究方法与写作目的,指出了蒙娜·贝克尔与她的新作给翻译研究与翻译工作者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叙事理论,全球化语境,翻译与冲突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界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女性翻译理论家,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蒙娜·贝克尔就是其中之一。蒙
《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讲述了一个在美丽春天发生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同伴间纯真的友情。童话中描写的情境尤其让孩子们心驰神往。整篇故事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弥漫着爱的温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为大班语言教材,老师们往往对第一课时的设计驾轻就熟,如能在第二课时设计时挖掘教材的合理内核,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也不失为一种可贵的尝试,为经典故事新教法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路径。     一、“剪”
中国教育提倡教育改革,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进行系列性变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是自教育改革提出以来,传统应试(中考、高考为主)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与素质教育之间出现的矛盾,致使教育改革之主题——素质教育迟迟不前,应试教育戴着个“改革”的帽子继续前进。应试的“高分”和育才的“个性发展”两种目标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大矛盾。而选拔人才
下篇自强不息海师人    郭力华,女,汉族,祖籍吉林省吉林市,博士学历,1963年5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长大。1984年,郭力华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并志愿到青海高原工作,她因主动申请支边的事迹而被选入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组织的“志在四方艰苦创业”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告团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期间,郭力华在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思考  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但是俗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二、误区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
摘要:本文从信仰对道德的作用出发,阐述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以构建德育工作新理念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德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传奇,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豪,他璀璨夺目的光亮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星空。他既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是他的门下,并且终生执弟子礼;又是豪放派词的伟大开创者与最高典范;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作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他又是大书法家,名贯“苏(苏轼)、黄(黄庭坚)、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兵团十二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近几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十二师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实现了新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成为乌鲁木齐市德育达标学校、兵团级文明单位、兵团高中新课改实验样本学校、乌鲁木齐市示范性高中。这些都凝结着全校教职工们的辛勤付出,也凝结着工会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我校工会通过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学思结合,鼓励学生自主自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坚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机智捕捉生成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引导,辩证生成新的教学增长点。真正实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需要教师有效的方法策略引导,更要有生成的辩证思想。下面通过一道问答题的讲评来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