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靠教师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培养的结果。为此,教学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的化身,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离奇、幼稚甚至偏激,教师也不能不加思索予以否定,封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而是要进行启发引导,使其步入正轨。对主动发问的学生,要极力赞扬其敢于质疑的精神,即使所问的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教师耐心细致地予以回应,让学生感到老师在认真对待他的问题。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这样就会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奠定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今天要获得力量,需要具备基础知识”。此话讲的就是要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中学历史教科书涉及的基础知识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物、事件和其它重要历史现象的知识,即史实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其中史实性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它包括背景(原因、条件)、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内容)、评价(性质、意义、影响、作用、经验或教训等)。夯实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才有构建创新大厦的可能,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反之,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创新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学生的创新火花被激发出来,其创新也只能是低水准的创新,且止步不前。
  三、重视运用史料,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靠的是教师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历史教科书叙述的史实与结论是相对固定的,这种单一的历史观点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内容是极其神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改变教材主体内容的形式下,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新材料,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对教材内容作新的视觉观察和分析,以利于诱导学生产生新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讲授“英国工业革命”,可打破教材的平铺直叙,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向学生提出“你若要创办企业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后进而提出“工业革命为什么开始于英国?”这一问题,这样使课堂气氛、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经过学生们思考、讨论,归纳出只有英国当时具备政治前提、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市场条件,并进一步认识到“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实,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的素材。人类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创造史,从结绳记事到电脑录入存储,从鲁班的飞鸟到宇宙飞船的上天,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人类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正是通过自身创造活动而不断提升着生命价值。通过对人类文明史的学习,可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规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迸发创新动机,确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
  四、精心设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到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住难点和重点;设问要新颖,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比如我们仍然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若问:“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深思,同时学生也会感到厌烦。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的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在问题设计上巧妙地渗入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样一个问题若换个角度发问,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这样:“资本主义制度是工业革命的前提,而工业革命为何没有从尼德兰开始,反而在资产阶级革命稍晚的英国进行呢?”。比如在讲到《辛丑条约》时可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有一个思考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找到了。若在设问时能够环环相扣,就更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层层深入地剖析使学生从中得到思维启迪,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具有挑战权威的精神。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不错,做到这一点对教学工作确实很重要,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对此也没产生过怀疑。但是这种教育学生的理论,也确实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理。不敢怀疑书本,不敢质疑书本,不敢向权威挑战,甚至把权威奉若神明。要知道任何科学都是人类认识研究的结果,都是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科学史上每个伟大发现都是向权威挑战的产物。比如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就是对“地心说”产生怀疑后而得出的结论。尽管我们现在都知道“日心说”并不科学,但在当时来讲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猛烈地震憾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历史不同于其它学科,一些历史问题往往没有定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说,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每一个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个历史事件。所以在课堂上最好不要说“这是最好的方法”、“这是唯一的答案”、“这是标准答案”等字眼。尤其在阅卷时,千万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对于有新意、有道理的回答即使不符合标准答案,也应该适当加分予以鼓励,让学生有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具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比如有的学生就会问:“每个国家都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而发展的吗?”等等。
  总之,在创新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教学民主,保护个性,加强课堂教学创新性,时效性的研究,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研讨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活力在抗DDVP和敏感品系淡色库蚊不同发育期的变化,为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蚊虫抗药性及科学合理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有鉴于此,拟专就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问题做一简要的探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互动观  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
在很多人看来,《餐饮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作为一本拥有14年历史的老牌行业期刊,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呢?  《餐饮世界》于最近两年和3个城市的6家房地产企业合作,在招商、规划方面与商业地产项目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一些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公众视野;和两家银行就投融、财富管理、支付渠道等进行合作;和BAT旗下电商品牌频繁接触,试水新领域新模式;和地方旅游局合作,开展餐旅项目咨询和项目推介;和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如何实施古诗教学是我们迫切要探讨的问题。根据古诗的基本特点,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1、紧扣诗眼,提纲挈领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