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如何解决高中作文难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中语文教师。本文从以课文鉴赏分析带动作文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提高 有效途径 模仿
“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这是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之下,作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和困难。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还是有一些有效途径的。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课文鉴赏分析带动作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直以来,教材编排不够合理,如课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重点要求搭配不上,导致了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脱节,而自1996年至2005年连续几年出现的高考话题作文(本文主要就广西考卷而言),更使部分教师忽略了教材对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所幸的是,随着课改的深入,课本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了当前高考作文的优秀范文,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有意识地把写作贯穿到每一篇课文中,甚至每一节课上。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教授学生演讲辞的写作技巧,班级同时开展小型的演讲比赛,来辅助训练;学习《陈奂生进城》、《阿Q正传》时,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着重训练学生运用夸张、反讽手法刻画人物……这样,经过各个环节的突破训练后,再让学生进行大作文的写作,就容易得多了。而且,这种小型的训练大多都能在课堂上进行,耗时少,学生心理压力不大,符合作文训练由小作文到大作文这一循序渐进的写作规律。
二、充分利用学生手头资源,创办班级图书角,加强课外积累
课文是写作的范本,但是课本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提高作文质量,光凭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阅读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可不思考的问题。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呢?语文老师不妨牵头带动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即让每个学生拿出至少两本与学习有关的课外读物,如《世界博览》、《青年文摘》、《小小说》、《萌芽》等,集中到指定管理的同学处,作好编号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借阅,到学期结束再把这些书归还主人。一个班级,按54人算,如果每人拿出2本书,那么,图书角就有108本课外书,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看的课外书至少就有108本,知识面将会大大地拓宽。阅读面广了,积累的素材就多了,语感也就强了,语文表达能力当然也会得到提高,作文时就不用担心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了。
三、观察生活,积极练笔
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而学生写作欲望的激发更多的是从观察和感受生活中得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写随笔开始,每周至少写一篇,通过有意识地观察身边事物,捕捉写作点。把《语文读本》作为依托,介绍自己看过的好文章好作品,对生活时事进行评论,改编寓言故事,改写小小说,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符合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基本要求。
四、模仿名篇佳作,实现自我飞跃
《语文读本》选编了许多名家名篇,应该是首选的模仿读物,但是许多学生甚至我们不少教师都没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总以为它没有多大作用,因而教师往往在开学的时候草草地把书本发给学生,或是在发书本的过程中只是随便说上一句诸如“这本书当成是大家的课外书,同学们自己找时间看看”之类的话完事,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而在学生看来,老师下发的这些书似乎没有自己买的书好看有用,因而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往往把读本置于“冷宫”,不予理会。其实,对于阅读面窄、头脑空空、语言贫乏的大多数学生们来说,《语文读本》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高度重视了,学生才会从思想上去重视、去认可。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读本,如通过了解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进而了解其他的作品;了解一个时期的作家可以知道同时期的其他作家;从了解本国作家到了解同时期的外国作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这样触类旁通的学习积累,高中三年下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在平时的写作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模仿。当然,这种模仿不是简单地寻章选句,而是在感悟、理解和把握作品的选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性地模仿。这种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认识上的自我飞跃。
五、改变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过去的作文,一般都是教师全批精改,即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的习作,从中心主题、文章结构、语言句式到错字别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要逐一思考、斟酌匡正。这种批改方式当然有它的优点;能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便于下次作文的指导。但是在讲求效率的今天,这种做法不得不让人质疑:一个语文老师,按满工作量算要带两个班,一个班54人,两个班就是108人,每次作文教师就得全批精改108份试卷,耗时耗精力可想而知。而从学生的角度看,每次把文章交上去,当作文本子再返回自己手中时,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烦腻了的修改符号,读到的全是“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或“中心欠突出,语言欠流畅”之类换汤不换药、大同小异的教师评语。长此以往,不仅教师疲惫,学生也感到烦腻,作文质量自然无法提高。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把部分作文批改放到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批改,这不仅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批改的时候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如先从语言、结构布局再到新意,从片断到整篇等入手,由组长组织,组员共同讨论后下评语,最后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到两篇优秀作文创办班级手抄报,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评改中,学生能从别人的作文中学到很多东西,如表达技巧的运用、名言名句的运用以及如何布局谋篇等,还能通过批改别人的文章发现存在的不足,使自己在今后作文时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
在评改中,教师必须统筹全局,不能任由学生不着边际地批改,既要耐心,又要对佳作进行再审查,以保证其质量。否则,不但达不到提高的目的,还有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六、教师下水作文,促进学生作文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我们老师在布置学生作文时只是简单地把作文题目和要求交给学生了事,而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当学生,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教师们总认为,我只要能知道这次作文的审题立意,在评讲时能告诉学生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足即可,没必要也像学生一样亲自动笔来写。殊不知,纯粹高度的理论指导很多时候与实际情况并不能完全挂钩,甚至不能起到指导作用。我们老师只有亲自去写,才能体会到实际写作中可能碰到的种种问题,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指导。而老师亲自参与作文实践,无形中就给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瞧,老师都写作文呢,我要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作文课就好上,作文质量也就有望提高了。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这些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而我们只有敢于尝试、懂得总结,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提高 有效途径 模仿
“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这是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之下,作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和困难。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还是有一些有效途径的。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课文鉴赏分析带动作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直以来,教材编排不够合理,如课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重点要求搭配不上,导致了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脱节,而自1996年至2005年连续几年出现的高考话题作文(本文主要就广西考卷而言),更使部分教师忽略了教材对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所幸的是,随着课改的深入,课本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了当前高考作文的优秀范文,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有意识地把写作贯穿到每一篇课文中,甚至每一节课上。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教授学生演讲辞的写作技巧,班级同时开展小型的演讲比赛,来辅助训练;学习《陈奂生进城》、《阿Q正传》时,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着重训练学生运用夸张、反讽手法刻画人物……这样,经过各个环节的突破训练后,再让学生进行大作文的写作,就容易得多了。而且,这种小型的训练大多都能在课堂上进行,耗时少,学生心理压力不大,符合作文训练由小作文到大作文这一循序渐进的写作规律。
二、充分利用学生手头资源,创办班级图书角,加强课外积累
课文是写作的范本,但是课本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提高作文质量,光凭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阅读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可不思考的问题。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呢?语文老师不妨牵头带动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即让每个学生拿出至少两本与学习有关的课外读物,如《世界博览》、《青年文摘》、《小小说》、《萌芽》等,集中到指定管理的同学处,作好编号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借阅,到学期结束再把这些书归还主人。一个班级,按54人算,如果每人拿出2本书,那么,图书角就有108本课外书,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看的课外书至少就有108本,知识面将会大大地拓宽。阅读面广了,积累的素材就多了,语感也就强了,语文表达能力当然也会得到提高,作文时就不用担心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了。
三、观察生活,积极练笔
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而学生写作欲望的激发更多的是从观察和感受生活中得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写随笔开始,每周至少写一篇,通过有意识地观察身边事物,捕捉写作点。把《语文读本》作为依托,介绍自己看过的好文章好作品,对生活时事进行评论,改编寓言故事,改写小小说,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符合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基本要求。
四、模仿名篇佳作,实现自我飞跃
《语文读本》选编了许多名家名篇,应该是首选的模仿读物,但是许多学生甚至我们不少教师都没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总以为它没有多大作用,因而教师往往在开学的时候草草地把书本发给学生,或是在发书本的过程中只是随便说上一句诸如“这本书当成是大家的课外书,同学们自己找时间看看”之类的话完事,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而在学生看来,老师下发的这些书似乎没有自己买的书好看有用,因而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往往把读本置于“冷宫”,不予理会。其实,对于阅读面窄、头脑空空、语言贫乏的大多数学生们来说,《语文读本》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高度重视了,学生才会从思想上去重视、去认可。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读本,如通过了解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进而了解其他的作品;了解一个时期的作家可以知道同时期的其他作家;从了解本国作家到了解同时期的外国作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这样触类旁通的学习积累,高中三年下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在平时的写作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模仿。当然,这种模仿不是简单地寻章选句,而是在感悟、理解和把握作品的选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性地模仿。这种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认识上的自我飞跃。
五、改变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过去的作文,一般都是教师全批精改,即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的习作,从中心主题、文章结构、语言句式到错字别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要逐一思考、斟酌匡正。这种批改方式当然有它的优点;能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便于下次作文的指导。但是在讲求效率的今天,这种做法不得不让人质疑:一个语文老师,按满工作量算要带两个班,一个班54人,两个班就是108人,每次作文教师就得全批精改108份试卷,耗时耗精力可想而知。而从学生的角度看,每次把文章交上去,当作文本子再返回自己手中时,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烦腻了的修改符号,读到的全是“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或“中心欠突出,语言欠流畅”之类换汤不换药、大同小异的教师评语。长此以往,不仅教师疲惫,学生也感到烦腻,作文质量自然无法提高。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把部分作文批改放到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批改,这不仅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批改的时候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如先从语言、结构布局再到新意,从片断到整篇等入手,由组长组织,组员共同讨论后下评语,最后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到两篇优秀作文创办班级手抄报,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评改中,学生能从别人的作文中学到很多东西,如表达技巧的运用、名言名句的运用以及如何布局谋篇等,还能通过批改别人的文章发现存在的不足,使自己在今后作文时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
在评改中,教师必须统筹全局,不能任由学生不着边际地批改,既要耐心,又要对佳作进行再审查,以保证其质量。否则,不但达不到提高的目的,还有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六、教师下水作文,促进学生作文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我们老师在布置学生作文时只是简单地把作文题目和要求交给学生了事,而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当学生,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教师们总认为,我只要能知道这次作文的审题立意,在评讲时能告诉学生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足即可,没必要也像学生一样亲自动笔来写。殊不知,纯粹高度的理论指导很多时候与实际情况并不能完全挂钩,甚至不能起到指导作用。我们老师只有亲自去写,才能体会到实际写作中可能碰到的种种问题,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指导。而老师亲自参与作文实践,无形中就给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瞧,老师都写作文呢,我要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作文课就好上,作文质量也就有望提高了。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这些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而我们只有敢于尝试、懂得总结,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