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拓展。课堂拓展必须立足课本。课堂拓展的基本方法有:以作家为联系点进行拓展;从题材的角度进行拓展;联系社会,沟通生活,引起共鸣。
【关键词】课堂 拓展 基本 认识
语文和自然学科的最大分别是:自然学科注重的是逻辑思维,语文注重的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讲究的是举一反三,而形象思维则形成于厚积薄发。新课程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沟通生活,进行课堂拓展。对于课堂拓展我们应该有以下基本的认识。
一、课堂拓展的基础是立足课本
教材是典范,是大浪淘沙、精挑细选出的精华。在教学中抛弃教材而过分地追求拓展,那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们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横向展开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矫枉过正。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把教材当成了一个摆设、一个可有可无的“例子”,或者仅仅是一条线索。对课文没有认真深入的领会,就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教材是基础,是根本,拓展是提高,是发展;教材为重为详,拓展为轻为略。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
二、利用知识联系,多角度寻找拓展的生长点
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1、以作家为联系点进行拓展。这样,可加深对作家生平、思想、文学成就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为透彻地理解课文,对作者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教《桃花源记》,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通过拓展延伸,对作者向往安宁和平生活的理想以及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人格,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勃雾浓云愁永昼》时,可向学生介绍她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相反的意境后,不难知道这与李清照所属的时代背景有关。
2、从题材的角度进行拓展。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比如:“大江”也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再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的题材,经由诗人们的匠心独运,却可以表达无比丰富的情感。中国的文人似乎大都有一个黄昏情节,诗文作品中写黄昏的很多:从诗经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到现在女作家张洁《挖荠菜》里的日暮黄昏不敢回家的描写,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夕阳黄昏的意象传递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多了一层家园落日的温馨和人生迁世的感情。再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请来席慕蓉的《乡愁》;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到。
三、联系社会,沟通生活,引起共鸣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读过朱自清的《背影》,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相信谁都会被里面的情感所深深地打动和震撼。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也说一说自己父母的“琐屑”,也说一说自己的“聪明过分”,还说一说自己偷偷的对母亲的“观察”。此时读者和作者的心灵有了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生活中的“五十步笑一百步”,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反省,无疑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是显而易见的。梁惠王问政“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与人相处之道,谈谈自己的治理之道。
当然,拓展的途径和角度是非常多的,无法全部一一赘述列举。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展延伸,而且注意适度,注意得法,那我们就能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关键词】课堂 拓展 基本 认识
语文和自然学科的最大分别是:自然学科注重的是逻辑思维,语文注重的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讲究的是举一反三,而形象思维则形成于厚积薄发。新课程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沟通生活,进行课堂拓展。对于课堂拓展我们应该有以下基本的认识。
一、课堂拓展的基础是立足课本
教材是典范,是大浪淘沙、精挑细选出的精华。在教学中抛弃教材而过分地追求拓展,那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们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横向展开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矫枉过正。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把教材当成了一个摆设、一个可有可无的“例子”,或者仅仅是一条线索。对课文没有认真深入的领会,就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教材是基础,是根本,拓展是提高,是发展;教材为重为详,拓展为轻为略。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
二、利用知识联系,多角度寻找拓展的生长点
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1、以作家为联系点进行拓展。这样,可加深对作家生平、思想、文学成就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为透彻地理解课文,对作者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教《桃花源记》,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通过拓展延伸,对作者向往安宁和平生活的理想以及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人格,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勃雾浓云愁永昼》时,可向学生介绍她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相反的意境后,不难知道这与李清照所属的时代背景有关。
2、从题材的角度进行拓展。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比如:“大江”也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再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的题材,经由诗人们的匠心独运,却可以表达无比丰富的情感。中国的文人似乎大都有一个黄昏情节,诗文作品中写黄昏的很多:从诗经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到现在女作家张洁《挖荠菜》里的日暮黄昏不敢回家的描写,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夕阳黄昏的意象传递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多了一层家园落日的温馨和人生迁世的感情。再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请来席慕蓉的《乡愁》;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到。
三、联系社会,沟通生活,引起共鸣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读过朱自清的《背影》,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相信谁都会被里面的情感所深深地打动和震撼。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也说一说自己父母的“琐屑”,也说一说自己的“聪明过分”,还说一说自己偷偷的对母亲的“观察”。此时读者和作者的心灵有了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生活中的“五十步笑一百步”,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反省,无疑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是显而易见的。梁惠王问政“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与人相处之道,谈谈自己的治理之道。
当然,拓展的途径和角度是非常多的,无法全部一一赘述列举。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展延伸,而且注意适度,注意得法,那我们就能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