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呢?我认为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论述。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因此,在高中阶段不能简单地延用初中的教学方法。
一、教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丧失了创造力。从学生的潜能开发、思维拓展、身心发展、自主健全的角度来看,教师以“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害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课前可用问题提纲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并初做书后简单练习,归纳出重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认真听讲,主动学习。
2.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老师上课要在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难点,突出思想方法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3.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的进步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高中数学课程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对号入座。
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学法
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用心感受数学,欣赏数学,掌握数学思想。
有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用最小的空间集中了最大的理想。
2.要重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概念多并且较抽象,学起来“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样,解题方法通常就来自概念本身。学习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须理解其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并掌握各种等价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什么函数y=f(x)与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而y=f(x)与x=f■(y)却有相同的图像;又如,为什么当f(x-1)=f(1-x)时,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而y=f(x-1)与y=f(1-x)的图像却关于直线x=1对称,不透彻理解一个图像的对称性与两个图像的对称关系的区别,两者很容易混淆。
3.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的学习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拓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4.多听、多做、多想、多问。
此“四多”乃培养数学能力的要诀,“听”就是在“学”,做是“练习”(做课本上的习题或其他习题),也就是把您所学的,应用到解决问题上。“听”与“做”难免会碰到疑难,那就要靠“想”去弄通,假如還想不通,解不来就要“问”——问同学、问老师或参考书,务必将疑难解决为止。这就是所谓的学问:既学又问。
5.要有毅力、有恒心。
数学能力乃是长期努力累积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您可能花一天或一个晚上的工夫把某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对答如流而获高分,也有可能花了一两个礼拜的时间拼命学数学,但到头来数学可能还考不好。这时你不要气馁,也不必为花掉的时间惋惜,因为种什么“因”必能得什么“果”,只要继续努力,持之以恒,最后必能证明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因此,在高中阶段不能简单地延用初中的教学方法。
一、教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丧失了创造力。从学生的潜能开发、思维拓展、身心发展、自主健全的角度来看,教师以“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害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课前可用问题提纲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并初做书后简单练习,归纳出重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认真听讲,主动学习。
2.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老师上课要在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难点,突出思想方法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3.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的进步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高中数学课程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对号入座。
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学法
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用心感受数学,欣赏数学,掌握数学思想。
有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用最小的空间集中了最大的理想。
2.要重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概念多并且较抽象,学起来“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样,解题方法通常就来自概念本身。学习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须理解其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并掌握各种等价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什么函数y=f(x)与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而y=f(x)与x=f■(y)却有相同的图像;又如,为什么当f(x-1)=f(1-x)时,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而y=f(x-1)与y=f(1-x)的图像却关于直线x=1对称,不透彻理解一个图像的对称性与两个图像的对称关系的区别,两者很容易混淆。
3.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的学习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拓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4.多听、多做、多想、多问。
此“四多”乃培养数学能力的要诀,“听”就是在“学”,做是“练习”(做课本上的习题或其他习题),也就是把您所学的,应用到解决问题上。“听”与“做”难免会碰到疑难,那就要靠“想”去弄通,假如還想不通,解不来就要“问”——问同学、问老师或参考书,务必将疑难解决为止。这就是所谓的学问:既学又问。
5.要有毅力、有恒心。
数学能力乃是长期努力累积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您可能花一天或一个晚上的工夫把某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对答如流而获高分,也有可能花了一两个礼拜的时间拼命学数学,但到头来数学可能还考不好。这时你不要气馁,也不必为花掉的时间惋惜,因为种什么“因”必能得什么“果”,只要继续努力,持之以恒,最后必能证明你的努力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