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的6月2日,王国维一如既往地到校,备成绩册,与人聊天,离校……一切看起来与平常并无什么不同。出来校门,他便叫了黄包车到颐和园去,那大约是上午十点左右。他付了车钱,让车夫在门口等候,然后径直走进园内。在僻静少人的湖畔,王国维抽了最后一口烟,纵身一跃跳进昆明湖,最终因窒息而死……
一代国学大师,就此悄然逝去。这一自沉之举,震惊清华园,震惊学术界,更震惊了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心。
《清史稿》里是这样介绍他的: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州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适时论谋变法自强,即习东文,兼欧洲英、德各国文,并至日本求学。通农学及哲学、心理、伦理等学。调学部,充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辛亥后,携家东渡,乃专研国学。谓:“尼山之学在信古,今人则信今而疑古,变本加厉,横流不返。”遂专以反经信古为己任。著述甚多,撷其精粹为观堂集林二十卷。返国十年,以教授自给。壬戌冬,前陕甘总督升允荐入南书房,食五品俸,屡言事,皆褒许。甲子冬,遇变,国维誓死殉。驾移天津,丁卯春夏间,时局益危,国维悲愤不自制,於五月初三日,自沉於颐和园之昆明湖。家人於衣带中得遗墨,自明死志,曰“五十之年,祗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云云。谥忠悫。海内外人士,知与不知,莫不重之。
这样的评价,不能说不贴切,但本质上偏差太大,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王国维究竟是怎样的人?为何突然选择投湖结束生命?他随身携带遗书一封,是否和梁济一样,早已筹备多时,下定决心只为以死唤醒国人良知?这样的问题一直被不断提出着,疑问如水面涟漪,至今波荡着人们的心。
王国维投水时随身有遗书一封,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于是后人猜测其死因,提出“殉清说”“尸谏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诸如此类,现今更出现了“忧郁症”之说。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陈寅恪为王国维撰文《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穿透历史的迷雾,如今能看到的只是当时的真实。陈寅恪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毫无争议,他是一位学者而非政治家。因此,他并非死于政治,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他是汉族高级知识分子,有最正统的中国文人风骨,而中国文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剧烈心理挣扎,早已与朝廷产生了某种文化认同。皇家御用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言词,可惜最后毕竟还是走向了衰落。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西方文明带来思想的火种,这让他看到了理想的美好,但光明之下拖曳出的影子,却也因此在他眼中增加了一笔浓重的黑。时光流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白了少年头……他沉醉过,挣扎过,扬弃过,融合过,为了正统中华文明之美,拼尽一生。最后的最后,他没能在迷雾中找到希望,终是死得可惜又必然。作为中华最后的正统文人,文化已经变成了他的生命,既然现实中找不到真正的文化净土,那就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别无他途。选择在那样的时刻为文化以身相殉,不过因为清末正好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结尾,也是古老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站,因此王国维祭奠的是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而清代不过是他的落脚点。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这段话至今不知已被多少文人引用,而这,也正是这位近代博学通儒一生为学的大师的真实写照。用一生走过这三重境界的他,热爱着文化,追寻过文化,拥抱了文化,最终的最终,他把以身相殉变成了与文合一,让这红尘里受拘束的人化作辞藻中恋花的蝶,将生命变成舞蹈,颂一曲蝶梦庄周。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现今,我们可做的,或许,只能是翻阅着《人间词话》,在闲暇中念诵这首《蝶恋花》。因为,毕竟——
世上再无王国维。
一代国学大师,就此悄然逝去。这一自沉之举,震惊清华园,震惊学术界,更震惊了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心。
《清史稿》里是这样介绍他的: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州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适时论谋变法自强,即习东文,兼欧洲英、德各国文,并至日本求学。通农学及哲学、心理、伦理等学。调学部,充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辛亥后,携家东渡,乃专研国学。谓:“尼山之学在信古,今人则信今而疑古,变本加厉,横流不返。”遂专以反经信古为己任。著述甚多,撷其精粹为观堂集林二十卷。返国十年,以教授自给。壬戌冬,前陕甘总督升允荐入南书房,食五品俸,屡言事,皆褒许。甲子冬,遇变,国维誓死殉。驾移天津,丁卯春夏间,时局益危,国维悲愤不自制,於五月初三日,自沉於颐和园之昆明湖。家人於衣带中得遗墨,自明死志,曰“五十之年,祗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云云。谥忠悫。海内外人士,知与不知,莫不重之。
这样的评价,不能说不贴切,但本质上偏差太大,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王国维究竟是怎样的人?为何突然选择投湖结束生命?他随身携带遗书一封,是否和梁济一样,早已筹备多时,下定决心只为以死唤醒国人良知?这样的问题一直被不断提出着,疑问如水面涟漪,至今波荡着人们的心。
王国维投水时随身有遗书一封,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于是后人猜测其死因,提出“殉清说”“尸谏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诸如此类,现今更出现了“忧郁症”之说。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陈寅恪为王国维撰文《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穿透历史的迷雾,如今能看到的只是当时的真实。陈寅恪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毫无争议,他是一位学者而非政治家。因此,他并非死于政治,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他是汉族高级知识分子,有最正统的中国文人风骨,而中国文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剧烈心理挣扎,早已与朝廷产生了某种文化认同。皇家御用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言词,可惜最后毕竟还是走向了衰落。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西方文明带来思想的火种,这让他看到了理想的美好,但光明之下拖曳出的影子,却也因此在他眼中增加了一笔浓重的黑。时光流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白了少年头……他沉醉过,挣扎过,扬弃过,融合过,为了正统中华文明之美,拼尽一生。最后的最后,他没能在迷雾中找到希望,终是死得可惜又必然。作为中华最后的正统文人,文化已经变成了他的生命,既然现实中找不到真正的文化净土,那就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别无他途。选择在那样的时刻为文化以身相殉,不过因为清末正好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结尾,也是古老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站,因此王国维祭奠的是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而清代不过是他的落脚点。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这段话至今不知已被多少文人引用,而这,也正是这位近代博学通儒一生为学的大师的真实写照。用一生走过这三重境界的他,热爱着文化,追寻过文化,拥抱了文化,最终的最终,他把以身相殉变成了与文合一,让这红尘里受拘束的人化作辞藻中恋花的蝶,将生命变成舞蹈,颂一曲蝶梦庄周。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现今,我们可做的,或许,只能是翻阅着《人间词话》,在闲暇中念诵这首《蝶恋花》。因为,毕竟——
世上再无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