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岸贸易中,大陆方面连年逆差且屡创新高。文章通过计量模型的建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结论:两岸贸易逆差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引致的自台进口的迅猛增加,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产品入台人为设限。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台商对大陆历年累计实际直接投资对两岸贸易起到促顺减逆作用,且作用不甚明显。
【关键词】 两岸贸易逆差 自台进口 台商历年累计实际直接投资 促顺减逆
一、引言
自海峡两岸于1978年结束敌对状态以来,两岸经贸获得了飞速发展。两岸贸易额由1979年区区的0.46亿美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775.63亿美元。在两岸贸易关系飞速发展的同时,两岸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的长期顺差,也就是大陆对台贸易过程中的长期逆差。到2007年,两岸的逆差值达到了775.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国内诸多学者针对两岸贸易中的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规范或实证方面的分析。例如,张传国教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台商投资对两岸的贸易具有驱动效应,同时两岸贸易对台商投资具有诱发效应(张传国,2004)。游德升博士根据协整理论,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实际利用台资和对台出口存在因果关系,并存在唯一稳定的协整关系而实际利用台资和对台进口并不显著(游德升,2007)。以这两位学者为代表的实证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建模,然后分析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的关系。
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构建,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图找出导致两岸贸易逆差的量化的真正原因。
二、相关数据说明
在模型构建及分析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两岸历年贸易逆差值、两岸各自历年GDP总量、台商对大陆历年实际直接投资累计额。本文在相应数据的选取及处理方面均力求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及可比性。
由于1993年以前两岸的贸易额及贸易逆差额均较小。因此在数据选取时,主要截取1993-2007年15年的数据加以研究分析。
由于每年的两岸贸易逆差值主要是根据当年的汇率水平及当年的价格水平给出。因此,我们所能得到的历年逆差值是一种名义值。基于此,为了使模型中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大陆及台湾地区历年GDP选取及处理过程中,主要运用名义值。另外,台商对大陆累计实际直接投资指的是各年度至上一年为止的历年累计直接投资。这一点在第三部分的理论说明部分将会有所进一步说明。
大陆方面的逆差额也就是台湾地区的顺差额。为了便于说明,也是为了取对数时的方便,我们在数据引用中对逆差额取的也就是两岸贸易中台湾方面的顺差额。
三、理论说明及模型构建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理论,当一国经济增长时,对外需求必然增多,从而引起对国外产品及劳务的需求增多,进而引起本国在国际贸易中逆差的增多。而根据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其基于不同的立场及假设条件,最终得出与凯恩斯学派相反的结论。我们在对两岸贸易进行分析时,基于科学研究的原则先不做先验性的假设,而是将根据后面的模型所给出的结果具体说明两岸经济增长分别对两岸逆差产生的影响如何。
在两个使用不同币种的国家或地区,汇率的变动必然也会影响双边的贸易,而且在本文中,在计算历年两岸各自的名义GDP时已经将当年汇率考虑进去。因此,出于对模型构造精简性原理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检验需要,我们在此对双边汇率的影响不再进行单独考虑。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有替代作用。另一方面,国内许多学者对两岸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认为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的直接投资有很大的互补关系。从而本文将双边投资作为影响因素予以反应。
在此本文仍然不对上述各学派的论点做先验性的假设,而是根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给出两岸的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到底是属于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
由于实际利用台资的产出效果滞后性的存在,因此我们选取各年度前一年的累计实际利用台资额度作为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
基于上述之理论,构造出的模型如下:
TSt=β0+β1LTt+β2TGt+β3DGt+μt (1)
其中TSt指的是第t-1年两岸贸易中台湾地区的顺差额;LTt指的是台商第t年对大陆的累计直接投资额;TGt指的是台湾地区第t年GDP总量;DGt指的是大陆地区第t年GDP总量;μt是一个随机干扰项。
由于数据取自然对数不会改变原来的相应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上述各数据取自然对数分别得到LTSt,LLTt,LTGt,LDGt2这样可构造出如下方程:
LTSt=а0+а1LLTt+а2LTGt+а3LDGt+vt (2)
应用计量软件Eviews5.0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及相关估计量下:
LTS=-2.425589-0.220176 LLT-0.654556LTG+1.850157LDG
se 1.783811 0.123673 0.7911900.346334
t-stat (-1.390970) (-1.780340) (-0.827305) (5.342119)
p值 0.1917 0.1026 0.4256 0.0002
R2=0.942478 Ajusted R2=0.926790 DW=1.336387 F=60.0775
从用计量软件所做出的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到,统计量F为60.0775,说明存在高度的整体显著性。对单个系数逐一分析,只有LDG的系数是显著不为0的,且系数为正。而LLT以及LTG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显著性异于0。说明在决定两岸逆差的因素中,大陆的GDP的增长所引致的需求增加才是两岸逆差的决定因素。
由于LTG在40%的置信水平下仍不能显著地异于零,因此我们认为台湾地区GDP的增长并不能够影响两岸贸易逆差状况。故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其从新建的模型中剔除,不予考虑。
现在用Eviews 5.0计量软件做LTS对LLT和LDG的回归有:
LTS=-3.773744+1.621179LDG-0.218240LLT(3)
se0.612565 0.2054330.122014
t6.160543 7.890516 -1.788642
p值0 0 0.0989
R2=0.938899 AjustedR2=0.928715DW=1.027698 F=92.19805
从计量软件所做出的该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统计量F为92.19805,说明存在高度的整体显著性。然后对两个自变量逐一进行分析,我们发现LDG的系数为正。且t统计量表明LDG的系数显著地不为0。在这里LLT只是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异于0。且LLT系数为负,说明台商对大陆的历年累计直接投资对两岸逆差起到一种削减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不是太明显(系数只有-0.218240,且p值仅为0.0989)。
现在对回归方程(3)做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Eviews5.0计量软件包,做滞后三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所做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滞后3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根据用Eviews5.0所做的滞后3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于LLT与LTS之间的因果关系,LLT不是LTS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只有0.20552,说明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这样就可以否定虚拟假设,即认为LT是TS的Granger原因。同样对于LDG与LTS之间的因果关系,LDG不是LTS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只有0.22462,同样说明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这样就可以否定虚拟假设,即认为LDG是LTS的Granger原因。另外,LTS不是LDG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达0.56518之高。说明LTS不是LDG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LDG与LTS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
四、两岸逆差归因及相关结论
1、两岸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陆旺盛的需求
基于如上所做之回归,本文在此认为引致两岸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大陆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拉动需求的旺盛增加。相应的机制是需求增加带动自台湾地区进口增加,从而促使两岸贸易持续逆差。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具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贸易增长普遍高于经济增长的素的。这一点在两岸贸易过程中也予以了相应的表现。随着大陆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岸贸易额以及逆差额也随之以更快的速度扩大。
2、台商对内陆的累计直接投资对两岸贸易逆差的解释力度不显著,即使有解力度,也只是减少逆差的效应
基于本文所做之计量回归模型,在将两岸名义GDP作为经济变量加入模型之中后,LLT对两岸贸易逆差的解释力度很低。如在(3)式中,LLT只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更为重要的是LLT对两岸贸易逆差是一个减少的效应,这一点从式(3)中LT的系数为负即可看出。尽管单独做两岸逆差对台商对内陆的直接投资做回归,回归系数为正(在本文中忽略,具体见张传国,2005),但单独做这样的回归的解释力度是很不够的。因为在两岸经济关系中,累计直接投资是递增的,而逆差额也是递增的,在先验的经济现象下做出的回归是正数,也就不能具有实质性的说服力。而且,根据外商投资是一种促进出口的效应。在对两岸贸易状况进行分析时,将两岸贸易逆差归因于台商对内陆的累计直接投资,显然在理论上,不是很能站得住脚。
3、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变动对两岸贸易逆差几乎没有影响
台湾地区的经济总量(以当地GDP衡量)只有中国大陆的七分之一强。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台湾地区GDP总量比大陆GDP总量要小得更多。因此,台湾GDP对两岸贸易逆差几乎没有影响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地区,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奉行的原则即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立国。在大陆对台几乎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台湾的商品大量涌入内陆,造成大陆自台进口的大量增加。但由于台湾至今对大陆的商品设限或禁止进口的品类达数千种,使得大陆相应产品难以如台,从而致使两岸逆差近年来连年创新高。这样以来,台湾经济总量对大陆逆差几乎没有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也符合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中的需求理论。
【参考文献】
[1] Jeffrey M.Woodridge.Introductry Econometrics[M].ThomosonSouth-Western,2003.
[2] 张传国: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的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4(4).
[3] 游德升: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协整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9).
【关键词】 两岸贸易逆差 自台进口 台商历年累计实际直接投资 促顺减逆
一、引言
自海峡两岸于1978年结束敌对状态以来,两岸经贸获得了飞速发展。两岸贸易额由1979年区区的0.46亿美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775.63亿美元。在两岸贸易关系飞速发展的同时,两岸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的长期顺差,也就是大陆对台贸易过程中的长期逆差。到2007年,两岸的逆差值达到了775.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国内诸多学者针对两岸贸易中的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规范或实证方面的分析。例如,张传国教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台商投资对两岸的贸易具有驱动效应,同时两岸贸易对台商投资具有诱发效应(张传国,2004)。游德升博士根据协整理论,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实际利用台资和对台出口存在因果关系,并存在唯一稳定的协整关系而实际利用台资和对台进口并不显著(游德升,2007)。以这两位学者为代表的实证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建模,然后分析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的关系。
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构建,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图找出导致两岸贸易逆差的量化的真正原因。
二、相关数据说明
在模型构建及分析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两岸历年贸易逆差值、两岸各自历年GDP总量、台商对大陆历年实际直接投资累计额。本文在相应数据的选取及处理方面均力求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及可比性。
由于1993年以前两岸的贸易额及贸易逆差额均较小。因此在数据选取时,主要截取1993-2007年15年的数据加以研究分析。
由于每年的两岸贸易逆差值主要是根据当年的汇率水平及当年的价格水平给出。因此,我们所能得到的历年逆差值是一种名义值。基于此,为了使模型中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大陆及台湾地区历年GDP选取及处理过程中,主要运用名义值。另外,台商对大陆累计实际直接投资指的是各年度至上一年为止的历年累计直接投资。这一点在第三部分的理论说明部分将会有所进一步说明。
大陆方面的逆差额也就是台湾地区的顺差额。为了便于说明,也是为了取对数时的方便,我们在数据引用中对逆差额取的也就是两岸贸易中台湾方面的顺差额。
三、理论说明及模型构建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理论,当一国经济增长时,对外需求必然增多,从而引起对国外产品及劳务的需求增多,进而引起本国在国际贸易中逆差的增多。而根据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其基于不同的立场及假设条件,最终得出与凯恩斯学派相反的结论。我们在对两岸贸易进行分析时,基于科学研究的原则先不做先验性的假设,而是将根据后面的模型所给出的结果具体说明两岸经济增长分别对两岸逆差产生的影响如何。
在两个使用不同币种的国家或地区,汇率的变动必然也会影响双边的贸易,而且在本文中,在计算历年两岸各自的名义GDP时已经将当年汇率考虑进去。因此,出于对模型构造精简性原理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检验需要,我们在此对双边汇率的影响不再进行单独考虑。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有替代作用。另一方面,国内许多学者对两岸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认为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的直接投资有很大的互补关系。从而本文将双边投资作为影响因素予以反应。
在此本文仍然不对上述各学派的论点做先验性的假设,而是根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给出两岸的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到底是属于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
由于实际利用台资的产出效果滞后性的存在,因此我们选取各年度前一年的累计实际利用台资额度作为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
基于上述之理论,构造出的模型如下:
TSt=β0+β1LTt+β2TGt+β3DGt+μt (1)
其中TSt指的是第t-1年两岸贸易中台湾地区的顺差额;LTt指的是台商第t年对大陆的累计直接投资额;TGt指的是台湾地区第t年GDP总量;DGt指的是大陆地区第t年GDP总量;μt是一个随机干扰项。
由于数据取自然对数不会改变原来的相应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上述各数据取自然对数分别得到LTSt,LLTt,LTGt,LDGt2这样可构造出如下方程:
LTSt=а0+а1LLTt+а2LTGt+а3LDGt+vt (2)
应用计量软件Eviews5.0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及相关估计量下:
LTS=-2.425589-0.220176 LLT-0.654556LTG+1.850157LDG
se 1.783811 0.123673 0.7911900.346334
t-stat (-1.390970) (-1.780340) (-0.827305) (5.342119)
p值 0.1917 0.1026 0.4256 0.0002
R2=0.942478 Ajusted R2=0.926790 DW=1.336387 F=60.0775
从用计量软件所做出的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到,统计量F为60.0775,说明存在高度的整体显著性。对单个系数逐一分析,只有LDG的系数是显著不为0的,且系数为正。而LLT以及LTG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显著性异于0。说明在决定两岸逆差的因素中,大陆的GDP的增长所引致的需求增加才是两岸逆差的决定因素。
由于LTG在40%的置信水平下仍不能显著地异于零,因此我们认为台湾地区GDP的增长并不能够影响两岸贸易逆差状况。故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其从新建的模型中剔除,不予考虑。
现在用Eviews 5.0计量软件做LTS对LLT和LDG的回归有:
LTS=-3.773744+1.621179LDG-0.218240LLT(3)
se0.612565 0.2054330.122014
t6.160543 7.890516 -1.788642
p值0 0 0.0989
R2=0.938899 AjustedR2=0.928715DW=1.027698 F=92.19805
从计量软件所做出的该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统计量F为92.19805,说明存在高度的整体显著性。然后对两个自变量逐一进行分析,我们发现LDG的系数为正。且t统计量表明LDG的系数显著地不为0。在这里LLT只是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异于0。且LLT系数为负,说明台商对大陆的历年累计直接投资对两岸逆差起到一种削减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不是太明显(系数只有-0.218240,且p值仅为0.0989)。
现在对回归方程(3)做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Eviews5.0计量软件包,做滞后三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所做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滞后3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根据用Eviews5.0所做的滞后3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于LLT与LTS之间的因果关系,LLT不是LTS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只有0.20552,说明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这样就可以否定虚拟假设,即认为LT是TS的Granger原因。同样对于LDG与LTS之间的因果关系,LDG不是LTS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只有0.22462,同样说明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这样就可以否定虚拟假设,即认为LDG是LTS的Granger原因。另外,LTS不是LDG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达0.56518之高。说明LTS不是LDG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LDG与LTS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
四、两岸逆差归因及相关结论
1、两岸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陆旺盛的需求
基于如上所做之回归,本文在此认为引致两岸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大陆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拉动需求的旺盛增加。相应的机制是需求增加带动自台湾地区进口增加,从而促使两岸贸易持续逆差。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具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贸易增长普遍高于经济增长的素的。这一点在两岸贸易过程中也予以了相应的表现。随着大陆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岸贸易额以及逆差额也随之以更快的速度扩大。
2、台商对内陆的累计直接投资对两岸贸易逆差的解释力度不显著,即使有解力度,也只是减少逆差的效应
基于本文所做之计量回归模型,在将两岸名义GDP作为经济变量加入模型之中后,LLT对两岸贸易逆差的解释力度很低。如在(3)式中,LLT只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更为重要的是LLT对两岸贸易逆差是一个减少的效应,这一点从式(3)中LT的系数为负即可看出。尽管单独做两岸逆差对台商对内陆的直接投资做回归,回归系数为正(在本文中忽略,具体见张传国,2005),但单独做这样的回归的解释力度是很不够的。因为在两岸经济关系中,累计直接投资是递增的,而逆差额也是递增的,在先验的经济现象下做出的回归是正数,也就不能具有实质性的说服力。而且,根据外商投资是一种促进出口的效应。在对两岸贸易状况进行分析时,将两岸贸易逆差归因于台商对内陆的累计直接投资,显然在理论上,不是很能站得住脚。
3、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变动对两岸贸易逆差几乎没有影响
台湾地区的经济总量(以当地GDP衡量)只有中国大陆的七分之一强。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台湾地区GDP总量比大陆GDP总量要小得更多。因此,台湾GDP对两岸贸易逆差几乎没有影响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地区,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奉行的原则即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立国。在大陆对台几乎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台湾的商品大量涌入内陆,造成大陆自台进口的大量增加。但由于台湾至今对大陆的商品设限或禁止进口的品类达数千种,使得大陆相应产品难以如台,从而致使两岸逆差近年来连年创新高。这样以来,台湾经济总量对大陆逆差几乎没有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也符合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中的需求理论。
【参考文献】
[1] Jeffrey M.Woodridge.Introductry Econometrics[M].ThomosonSouth-Western,2003.
[2] 张传国: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的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4(4).
[3] 游德升: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协整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