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中诗歌种类各式各样并且每一类型的各诗歌又有某一种类型的相似性,因此对诗歌的教学也很重要。本文就是从本人的多年教学 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学会对诗歌的教学,从而让学生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教好诗歌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 感受 评价
诗歌的教学就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诗歌作品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应遵循:感受——理解、感悟——品味、评价的步骤来开展教学。
一、对诗歌的感受
感受是教学诗歌的开始,诗歌语言的符号性决定了对它的教学活动要从视觉、知觉开始。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文学教学重在以情感应,必须以情感的投人为基础,而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水平。衡量诗歌教学中情感的投入程度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读”。鲁迅曾说过:“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研究以后一种为好……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方面。因此,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首选方法。为了使学生者尽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录像、学生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中国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要掌握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必须要感知作者为了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文学形象——意象。诗歌中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只有在多次有感情的朗诵后,借助想象力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象地再现出来。学生是有个性的,每位学生由于个人的审美价值、人生经历、知识积累、理解水平等的不同,对诗中的语言、形象、情味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我们还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只要真正进入角色,深入体会到诗中的感情,能读出语言的味道、表现力、感染力就行了。
二、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理解就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各种内外关系及其意义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对诗歌的理解既有对部分的理解,也有对整体的理解;既有对表层的理解,也有对深层的理解;既有对“说什么”的理解,也有对“怎么说’’的理解。如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理解要从三方面去着手,一要理解词上下阕的内容大意,二要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三要理解象征的手法。对这首诗的理解的一个难点是:上阕的写景如何与“谁主沉浮”的发问联在一起。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联系时代背景。所以,想要深入地理解诗歌,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只要我们了解毛泽东其人和相关的时代背景,理解在毛泽东的眼中,蓬勃的湘江秋景,正如革命运动的大好形势一样,就可以理解毛泽东面对如此形势,触景生情,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于是就有了上阕末尾的发问,也就有了下阕对早年革命活动的回忆。这就可以理解《沁园春长沙》表达的正是诗人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情怀和雄心壮志。景物的象征意义也就掌握了。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阅读中对情、景、理的联想或过程中的“灵感”或者“悟性”的显现。在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悟不是浅层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而是知识经验的升华。诗歌教学的感悟,往往在于用心去领会诗中特有的空灵美。诗的灵气在于简洁,在于“字短情长”诗歌的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而灵气就在空白间,这就是空灵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映照下河畔杨柳的娇艳和依依,康桥边波光的粼粼和缠绵,那“新娘”的楚楚动人,诗人柔情如水的心头涟漪……,所有这些意思,诗中都不说,只融在简洁的形象之中.这些都需要读者自己去悟。
三、对诗歌的品味、评价
意境是中国古代评论家独创的一个概念,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意是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思想、哲思等,境即形象,指客观现实世界的事物、物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境。古人写诗追求“超出象外’、“意在言外”,把主观之意寓之于境后,“如水之中盐,无痕有味”,含蓄蕴藉,在教学时需要突破文字和形象的表面.细嚼品味方可领悟。如戴望舒的《雨巷》表面描写的是自己在雨巷与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从希望逢着到相逢相失的过程,内蕴十分丰富:简单的看法认为它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一些人把它当作爱情诗,丁香姑娘是诗人梦中情人;有的又认为是言志诗,雨巷比喻人生之路,丁香姑娘比喻人生理想;还有的把它当作政治讽刺诗,认为雨巷是黑暗现实的象征,丁香姑娘比喻光明的希望。这就是诗歌意境欣赏不确定性的表现,是读诗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受体验、情感志趣等对诗歌意蕴进行的合理补充。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这样的补充和丰富,以便深刻地品味诗歌意蕴。
评价就是读者在感受、体验、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优缺点所作的审美评价。这种评价是读者在特定的鉴赏关系中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对作品的价值所作的个体评判,所以教学判断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涉及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形象与意蕴的广度、深度以及二者的统一程度,还涉及到作品的艺术水平、艺术特点、审美价值和成败得失等,读者必须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思索,对由感受、体验、理解、感悟等所获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方能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诗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我们只有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诗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自南地翱翔,才能真正完成诗歌的有效教学活动。
(作者单位:广西陆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诗歌 感受 评价
诗歌的教学就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诗歌作品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应遵循:感受——理解、感悟——品味、评价的步骤来开展教学。
一、对诗歌的感受
感受是教学诗歌的开始,诗歌语言的符号性决定了对它的教学活动要从视觉、知觉开始。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文学教学重在以情感应,必须以情感的投人为基础,而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水平。衡量诗歌教学中情感的投入程度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读”。鲁迅曾说过:“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研究以后一种为好……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方面。因此,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首选方法。为了使学生者尽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录像、学生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中国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要掌握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必须要感知作者为了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文学形象——意象。诗歌中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只有在多次有感情的朗诵后,借助想象力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象地再现出来。学生是有个性的,每位学生由于个人的审美价值、人生经历、知识积累、理解水平等的不同,对诗中的语言、形象、情味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我们还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只要真正进入角色,深入体会到诗中的感情,能读出语言的味道、表现力、感染力就行了。
二、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理解就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各种内外关系及其意义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对诗歌的理解既有对部分的理解,也有对整体的理解;既有对表层的理解,也有对深层的理解;既有对“说什么”的理解,也有对“怎么说’’的理解。如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理解要从三方面去着手,一要理解词上下阕的内容大意,二要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三要理解象征的手法。对这首诗的理解的一个难点是:上阕的写景如何与“谁主沉浮”的发问联在一起。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联系时代背景。所以,想要深入地理解诗歌,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只要我们了解毛泽东其人和相关的时代背景,理解在毛泽东的眼中,蓬勃的湘江秋景,正如革命运动的大好形势一样,就可以理解毛泽东面对如此形势,触景生情,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于是就有了上阕末尾的发问,也就有了下阕对早年革命活动的回忆。这就可以理解《沁园春长沙》表达的正是诗人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情怀和雄心壮志。景物的象征意义也就掌握了。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阅读中对情、景、理的联想或过程中的“灵感”或者“悟性”的显现。在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悟不是浅层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而是知识经验的升华。诗歌教学的感悟,往往在于用心去领会诗中特有的空灵美。诗的灵气在于简洁,在于“字短情长”诗歌的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而灵气就在空白间,这就是空灵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映照下河畔杨柳的娇艳和依依,康桥边波光的粼粼和缠绵,那“新娘”的楚楚动人,诗人柔情如水的心头涟漪……,所有这些意思,诗中都不说,只融在简洁的形象之中.这些都需要读者自己去悟。
三、对诗歌的品味、评价
意境是中国古代评论家独创的一个概念,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意是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思想、哲思等,境即形象,指客观现实世界的事物、物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境。古人写诗追求“超出象外’、“意在言外”,把主观之意寓之于境后,“如水之中盐,无痕有味”,含蓄蕴藉,在教学时需要突破文字和形象的表面.细嚼品味方可领悟。如戴望舒的《雨巷》表面描写的是自己在雨巷与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从希望逢着到相逢相失的过程,内蕴十分丰富:简单的看法认为它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一些人把它当作爱情诗,丁香姑娘是诗人梦中情人;有的又认为是言志诗,雨巷比喻人生之路,丁香姑娘比喻人生理想;还有的把它当作政治讽刺诗,认为雨巷是黑暗现实的象征,丁香姑娘比喻光明的希望。这就是诗歌意境欣赏不确定性的表现,是读诗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受体验、情感志趣等对诗歌意蕴进行的合理补充。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这样的补充和丰富,以便深刻地品味诗歌意蕴。
评价就是读者在感受、体验、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优缺点所作的审美评价。这种评价是读者在特定的鉴赏关系中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对作品的价值所作的个体评判,所以教学判断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涉及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形象与意蕴的广度、深度以及二者的统一程度,还涉及到作品的艺术水平、艺术特点、审美价值和成败得失等,读者必须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思索,对由感受、体验、理解、感悟等所获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方能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诗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我们只有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诗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自南地翱翔,才能真正完成诗歌的有效教学活动。
(作者单位:广西陆川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