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淡泊于至味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_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长廷先生,在湘南永州的文艺圈内享有甚高威望,提起他,大家无不心生敬意。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创作的繁富与丰硕,更重要的是他对永州文艺青年的培养和提携,对潇湘文学的贡献。若用道德文章来概括,李长廷先生就是永州文艺界的一把标尺,更是高山寺上继叶蔚林、李青而后的一道风景。
  在我固有的思维里,认为大凡文人多有一种特有的傲骨和偏激,如竹林七贤,啸嗷山林而不为士;如隐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如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再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无论是仰望,或是沉思,都有一种目空万物的情态,一眼就可以认出那是些不寻常的文人。而李长廷先生则不一样,他为人的低调,为文的清淡,混杂于文友之中,你几乎一时认不出他是永州文坛的一位名副其实的旗手。
  我认识李长廷先生,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那是1983年的秋天,我在宁远六中实习,一位同学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本过期的《民间文学》,里面有一则名曰《石枞》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言说的是九嶷山下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的主人公盘冬崽以砍柴为生,但其心地善良、勤劳老实,人过三十而未能婚娶。正在他为此发愁的时候,却时来运转地像董永遇到了七仙姑一样,不经意间遇上了东海龙王的小丫环金姑,然后与九条孽龙斗智斗勇,最后征服孽龙,终于与金姑结为连理。这故事虽然不像武侠小说那样惊险,也没有后来琼瑶小说那样煽情,但是它所承载的道义却给正在青春期的我们感触很深。一次我与六中的老师谈起这个故事,他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作者李长廷就是宁远人。
  实习结束时,我们从水市去九嶷山考察,路过下灌才获知,宁远县李姓是一个大姓。仅下灌一个镇,人口就达四五千人,像这样同姓同族成乡成镇的还有礼仕湾,也有几千人的规模。有唐一代,湖广第一状元李郃就诞生在下灌李家,并且村口的那座状元牌坊至今仍在,这让我想起柳子庙里那句“地因人始重”的话来。
  1984年,李长廷先生从宁远调至古城零陵,任零陵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住到了文脉旺盛的高山寺上。这与我的单位只有一河之隔,再加上我校的胡宗健教授与文联间的往来甚密,于是,常从胡先生处听到有关李长廷先生的一些信息,也不时在各种刊物上读到他的作品,譬如在《飞天》上读到他的《花花嫂》、在《青年作家》上的《酸枣树,酸枣树》。尤其是《酸枣树,酸枣树》里吴素素那悲苦凄惨的故事,读后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从他的这篇小说里,我真正理解了何为“悲剧”的文学意义?它不在于对悲惨故事的叙说,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惊醒与觉悟,不能让悲惨的故事一再在人世间重演。其实,吴素素的悲剧,远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原本有一个好端端的家,只因出身成分的问题却使她一家成了社会的异类。邻里不能与他们交往,儿女无法正常婚配,并且逢三隔五地还要在集会上遭到批斗。这种肉体的摧残与心灵的折磨,最后使吴素素的一对儿女成了政治祭坛的冤魂。我们知道,在那个人格尊严被人践踏的岁月里,像吴素素这样的悲剧不过是一个缩影。我后来在一位学者的回忆录中,谈到蓝山农村一个类似于吴素素的案例,不仅情节如出一辙,而且还更为残暴血腥。可见,李长廷先生的故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所依据。不过,在李长廷先生的小说里,并没有过多的去渲染事件的残暴,而重在引发人们去进行人性的反思。譬如《酸枣树,酸枣树》的结尾:
  “当我离开牛轭湾时,有一耄耋老者,无意间给我讲起一个故事。说是天地混沌之时,洪水进天门,世上生灵都淹死了。唯有兄妹二人,坐一木桶内得以幸免。后来兄妹俩毁容拜堂,结为夫妻,终繁衍出后代子孙,人类不致灭绝。”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封建社会的历史里每一页上都写着“吃人”二字,而读李长廷先生的这篇小说,我们发现:只要丧失的人性得不到回归,不管城头的王旗如何变换,不管纸上的主义和主张如何高远,“吃人”的历史永远也不会终结。因此,李长廷先生的文章有一种言外之意的辛辣与空谷幽兰的妙曼。读来使你感觉亲切、舒畅,但又让你生发许多联想、感悟许多真知。衡阳文史才俊甘建华说,李老的文章有沈从文的《边城》之风,有一种清淡纯和之美。我想,这种美源于他胸襟的豁达,源于人生态度的淡定,源于对社会世故的洞悉。
  李长廷先生的淡定,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在公众场合,他总是将露面的机会让与他人,凡是可去可不去的活动,通常很少参加,就是去了也一般在会议上很少发言。有时非要他发言不可时,他也只有三言两语,简洁至极。原因是他生怕自己啰嗦而影响了别人的时间。他总是说,时间宝贵,年轻人多说点,自己没有多少说的。
  我记得有一次蒋三立先生在东安舜皇山举办了一个文学笔会,《诗刊》编辑部的李小雨、寇宗鄂等都被邀请到会,会上大家对现代诗歌的趋向以及文学创作的困惑讨论得非常热烈,许多人都争着发言,而李长廷先生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听着别人发言,最后在大家的要求下,他才勉强说了几句自己的创作体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总结出了古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李老认为:写作有三种过程,即一是初学时的天真无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成长期的想入非非,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成熟期的淡定自然,从而,看山还是那座山,看水还是那湾水。大凡穿越而进入第三过程的,文章不待雕琢也会写得纯青自然,仿若周济说的“王嫱、西施,粗头乱服,不掩国色”。李长廷先生最强调“我手写我心”式的创作,认为好文章是急不出来的,再好的题材也要经过沉淀与打磨,否则,就是对题材的浪费。对此,他非常敬佩叶蔚林的才华,每次谈起叶蔚林,他都肃然起敬,他认为叶蔚林不仅书读得多,而且很有激情。他说像《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的故事,在叶蔚林心里沉淀了多年,到1985年才将它写出来,送到《人民文学》发表。这意思是说,作家必须要有一种宁静的心态。
  这种沉静心态,李长廷先生曾在许多札记和散文里提到过。如他在《山居随笔》的《自序》里这样写道:“在这个秋天,我坐在被绿荫和鸟语覆盖的窗前,心情如收获过的田野般沉静。”又如他在《苍山·野水·故事》一书的后记里:“我的高山寺的屋居很是闭塞,闭塞如深山守林人的寮棚。当狗年春天来临的时候,照例听到滴沥沥几声鸟鸣,如花般开放在我的窗下,使我惊叹振奋不已。这些大自然的小天使们,总是在我怀有某种心绪的时候,如约而至,不嫌弃我的愚顽与古板,用它们美妙如花的歌声,向我描绘天空的阔远,田野的丰腴多姿。”李长廷先生就这样在宁静中思索,在空寂中创作,相继发表3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坛湘军中的重要一员,2000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艺湘军百家文库》系列丛书的红叶方阵就有一本《李长廷卷》,足见他在湖南文学上的地位。   李长廷先生更是一位乐于栽培和扶持文学青年的长者。长廷先生时常给我们谈起前辈李青老师,称李青老师是永州文坛的慈父。李青老师的可贵在于他作为一位永州文坛祭酒,自己不著一字而甚得风流,让人难以忘怀,这是令人称道的。李青老师所创建的对永州文艺人才的栽培和扶持的制度,在后来的李长廷先生主持文联工作的二十余年里,得到了很好地光大和弘扬。李长廷先生编辑《潇湘文学》近百期,得其亲手浇灌者可谓是成十上百。如余艳、蒋三立、凌鹰、黄爱平、彭楚明、黄志新、陈茂智等一批文学干将,大多是在他的羽翼下展翅腾飞,走出永州,走向全国的。每当身边的作者有新作问世,李长廷先生总是由衷地兴奋和激动,或率先批阅,或撰文推介,或去信祝贺,时时给同行以奖掖和鞭策。进入2000年以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文学一度委靡不振,为了给同行打气,他还参与唐曾孝老先生创办的小盒饭文学社,不遗余力地扶持文学青年,激励他们茁壮成长。
  但是,有意思的是,李长廷先生自己出版多部著作,从未去请名家为其作序。后来我在他的一本书的《自序》里了解到其真切原因:“原本也想请名家作序,从远处从高处作一点推介的工作,但思之再三,实在不好以这种事情去劳烦谁。又想到文章是自己的,终是自己最了解,不如自言自语几句,得体与否,均不在乎了。”在这个炒作至上的物欲社会,拉虎皮作大旗者不说比比皆是,但也不在少数;甚至一些“名家”的书上,也还不乏印上“名家”的推介。而独有李长廷先生,原本工作中认识、熟悉的名人就不少,竟然连个序与跋之类的文字,也生怕给别人添麻烦。他的这种坦荡、洒脱、淡泊、简古的气度与风貌,实令我从心底里敬佩得五体投地。
  不过,李长廷先生生活简朴而不古板,性情率真而有风趣。一次饭局上,黄志新兄戏弄李老,问其要不要“晚节”?李老立即肯定地回答道:“当然要,我们一辈子清白,就是要保晚节!”同桌的彭楚明先生起哄道:“李老,您有所不知,现在的‘晚节’早已与时俱进了。要保晚节,必须达到四个条件。”李老说:“哪四个条件?”黄志新说:“第一,老伴不能少。第二,小妾必须有。第三,情人数量多。第四,私崽一大堆。”李老听后连忙摇头说:“这样的话,我身体不行了,我就不要了吧。”于是,黄志新立马向席间众友宣布:“李老师自己说,他晚节不保了。”于是,引来一桌人的狂笑。这时,李老自知中了黄志新的圈套,笑了笑,既未辩解,也未责怪徒弟们的恶搞,接着给大家讲了一个更有趣的笑话。这就是生活中的李老。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想李长廷先生之所以有一超乎常人的宁静心态,原因就是他对文学的执迷有如山一般的坚定。他说:“回首五十余年走过的道路,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原来是和山有着不解的缘分。年轻时节,我伐薪烧炭,赶野守山,手中一柄开山锄,一把砍山刀,甚么样荆棘没有劈斩过,甚么样坡坎没有跨越过。后来好容易进城谋得一份工作,以为从此就与山告别,谁知仍是挣脱不了山的羁绊。我在高山寺居住十有余年,春花秋叶,鸟语蝉声,没有哪一场梦,不萦绕着对于山的回想。”一条河是一种文化,一座山是一部历史。李长廷先生就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山水间,在似梦非梦的行进途上,“默守一方宁静,将一腔心绪,春蚕吐丝般倾吐在纸上”,然后,演绎成五彩斑斓的文字,幻化成优美动人的旋律。
  一次, 《永州日报》编辑部田人采访李老,问其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过程中,所坚守的创作观点是什么?他笑着说:“我似乎没有自己的创作观,要说有,那就是两条:一是对文学的坚守,二是耐得住寂寞与喧嚣。”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李老今年已是七十有三,而依然笔耕不止,其写作的速度不但没有放缓,反而更加丰硕和敏捷,仿若迎来了他的第二创作青春。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散文,如《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为一座山立传》、《寻梦潇湘》、《文化芭焦》、《在一座圣殿中徜徉》,此外还不时推出中短篇小说,如《野牛岭峡谷》、《进入城市的蛇》、《爷爷的陀螺》等,其毅力与精神可谓后学楷模。但是,在李老的文章中念念不忘的却是李青与叶蔚林两位高人。其实,在我们的眼里,李长廷先生正是继李青、叶蔚林而后的潇水之滨的又一高人,永州高山寺上的又一道文学风景。
其他文献
本着创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而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这样一个基本而又崇高的追求,史铁生总是以审美的方式和文学的形式,审视和拷问世间正常与不正常的灵魂,或为健康的生命而讴歌,或为病态的生存而叹息,作品通体贯注着一种对人及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从而以其独有的力量感染人和净化人。
期刊
如果说性与政治的完整结合,形成以性为中心的性政治是—种文化在成长中的生态符号的话,那么以家族为中心的家政治则显然是这一文化的另一个生态符号。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中,尽管城市一天天地不断塑造着新人,但这一文化的“家”却始终是指向乡村的。道路正是这样一条纽带。但在今天这条纽带更带有城市的“性器官”的意义。
期刊
所谓“回叙型”叙事是指用回忆的调子或姿态追忆往昔的小说叙事类型。师陀的《果园城记》、《无望村的馆主》等;沈从文的《凤子》、《船上岸上》、《槐化镇》等;废名的《柚子》、《初恋》、《竹林的故事》、《鹧鸪》等都是回忆之作。这些回忆有的是个人亲历性的,有的则是历史文化型的。前者指小说家在小说中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情景、事件或者是与自己相关的人物通过回忆呈现出来,而后者则是对过往的历史文化情景的追索,寄予作者文
期刊
《迷旎花园》是女作家寿静心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它给人初步的印象似乎不是小说,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它是一首日神颂歌,它在美的静观中审视日常生活。诗情画意,这类成分在《迷旎花园》中不能说毫不存在,不过,它们只是作者寻求表达的手段而非目的,至多成为小说演绎的一种形式结构,而整部小说的美学情调是对日常生活的诗情的消解。它对日常生活诗情的消解表现在诸多方面: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小人物在生活中的无奈,装模作样
期刊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家庭观念、择偶观念、性事观念都经历了历史性变革。婚姻因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进步显示出新的特质和内容。现代信息社会正在改写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经典爱情婚姻模式。在完全自由选择、有限责任和可变义务的市场价值的支配下,现代婚姻家庭纽带的韧性与持久性则很难得到保证,低质量、高稳定的中国传统家庭遭到质疑。新旧体制的交替更迭动摇了不少婚姻赖以生存的伦理支柱
期刊
李长廷先生的中篇小说《爷爷的陀螺》,乍一看以为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不仅是因为作品的题目像童话,更因为作品一开始就将爷爷与孙子继祖的关系渲染得很浓:“继祖小时候一直生活在爷爷的氛围里,脑子里经常有爷爷的影子,耳朵里经常有爷爷的声音,肚子里装满了爷爷的故事”;乃至于“小时候从睡梦里醒来,经常把老爸当成爷爷,爷爷爷爷地叫个不停”,“可见爷爷是深入到小继祖的心灵里了”。爷爷与孙子的关系已经渲染得如此浓烈,接
期刊
先锋性与世俗化的亲密共谋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孟京辉戏剧艺术的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但他坚信:“理想毕竟是理想,决不能没有,没有就失去方向了。”①确,艺术史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先锋性艺术家怀揣着理想、激情和执着,不断地和传统、经典作斗争的历史,就是个体征服世界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乌托邦”理念是一种反思性理念,其理念的内涵上具有一种通过“反思”使自我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目的,并企图以反叛、解构的方式
期刊
我虽然定居在市区,但是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必回老家县城去过节,因为父母亲人都在县城,今年的中秋当然也不例外。三天的小假,我早已计划好了行程:头天在市区河西水坝打打翘嘴,第二天上午处理点私事,下午回老家走走亲朋,中秋节这天到老家水坝下钓点过节吃的鱼。过节了,餐桌上不能少了鱼啊!  我的老家宜黄县,位于抚州市区南部64公里处,驱车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宜黄县地处武夷山山脉与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过渡地带,
期刊
田人: 您对自己的处女作印象如何?是什么触动了您去写这篇作品?您开始文学创作时,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吗?  李长廷:在作家访谈中,这似乎是一个必答题,就像平时问一个人的情感生活:你是否有过初恋?你对初恋的印象如何?凡作家必有处女作,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些作家的处女作,其写作、发表的经历,确乎隐藏着一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说起来趣味盎然,很有可听性。然而我的处女作却毫无故事可言。从文学的层面看,我的处女
期刊
小说的形制,以长度(字数)而论,例分长篇、中篇、短篇,一般认为二万字以下者,乃短篇小说。这些年来,又将三千字以下者,称之为小小说、微型小说。在日本,则名为“掌小说”,我国曾翻译出版过《川端康成掌小说》一书。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小小说在我国的创作和阅读,波澜叠起,其声势愈演愈烈,作者阵营日益强大,受众面尤其广泛。中国小小说学会会长杨晓敏,将小小说誉之为“平民艺术”,此言甚确。  小小说在我国源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