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面临着任务重、课时少、时间紧、效果差的实际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高质量地完成。由此,人们提出了高效课堂的理念。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努力创新,探索真实高效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因此,本文借助专家们关于高效课堂所提出的评价标准,浅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际做法。
【关键词】预习;备课;上课;复习;真实;高效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临着任务重,课时少,时间紧、效果差的实际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我们提出了高效课堂的理念。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于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二看教学程序是不是实现了“先学后教”;三看课堂上是不是由“教教材”变成了“用教材”;四看教师的角色是不是由“主演”变成了“导演”;五看学生的角色是不是由“观众”真正变成了“主角”;六看教学过程是不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七看课堂教学效果是不是实现了“堂堂清”;八看教学是不是落实了“三维目标”要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纵观评价标准,始终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也确实向教师提出了挑战。当然,结合教学实践,以提升整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本位,我觉得高效课堂还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二是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三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只要每节课以人为本,立足发展,才算得上是真实的高效课堂。鉴于此,遵循高效课堂评价的标准,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铺垫、延伸、相辅相成等功能,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有用的做法:
1 注重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为学习文本做好前期铺垫
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热身,是学生在不受任何干扰下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预习是否扎实、到位,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学生课前扎实有效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预习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有可执行的目标。为了把课前预习落实到位,首先我把预习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布置下去,每学完一课,都会提前布置好下一课的预习任务,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然后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例如:先通读课文两遍,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时查字典注音,了解词语的意思,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再查相关的资料,可以查阅参考书,也可以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主人公的情况,加深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然后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问题,做到勾画圈点,并随机把这些内容记录在课堂笔记本上,写出自己思考的结果,以待上课带着问题去听课。这一步就要鼓励学生用老师平时教给自己的学习方法去理解课文,动脑筋思考,这也是预习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步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要引导学生做好。
当然,一些学生也会在预习这一环节偷懒,因为没有固定的题目,全凭自主能动性,认真的同学会预习的很扎实,内容很丰富,反之会流于形式,因此,课堂一定要有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并说出哪里做得好,鼓励其他同学效仿;对做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引导他做得更扎实、有效。有了课堂检查,学生会慢慢地由完成学习任务转变成学习习惯,把它当成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课前预习这一步,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就强了,第一课时字词的教学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且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拓展,运用举一反三法去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字词的教学内容就丰富了,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更难能可贵的是能腾出了宝贵的时间进行书写练习,大大加强了基础教学。当然,对较长篇幅课文的理解,学生就更主动了,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会省时不少。教师可直接抓重点,突出难点,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将讲、练、学结合起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容量也大了,学生也不会感到吃力,会觉得自己一节课掌握了很多知识,有了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 狠抓教师课前文本细读,用好教材,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独特解读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保障,也是关键所在。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准备之仗必然是失败的,这样的课也必然是低效的。作为一线教师,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感受是深刻的。如果自己对教材不加详读,所教内容都一知半解,又怎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怎能挖掘教材的深度内涵,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怎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老师自己对这节课的框架都是模糊的,又怎敢提及提高课堂效率?
那到底该怎样备课,怎样研读教材呢?我主张教师要在学生未接触课本之前,文本细读,根据学情加以删除和补充,对本册教材有宏观上的把握,再细读每一单元内容,将知识前后贯通,例如单元专题,导语,课例,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之间的关联之处,这样知识板块就变得相通了,在学生脑海中也会形成整体的概念,前面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的铺垫,后面的学习印证了前期所学内容。老师对所教内容要了然于胸,融会贯通,才会更好地驾驭课堂,学生也会觉得语文学习是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越学越难。
其次是确立每一课的重难点及准备教学用具等环节。在课堂上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了解学情,进行最有价值的教学,不要为无意义的讲解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再配以精心设计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真正提高课堂质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前期精心的准备工作。
3 关注课堂实践,注重方法灵活及评价,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有效预习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热身,精心备课是其有力保障,那么课堂教学实践就真正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主阵地。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为学生学习合作的首席——教师,应大胆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师生双双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夯实语文基础,真正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其潜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课堂上还必须注重评价这款调味剂,如果使用得当,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灵动、精彩、高效。 同时,方法也很重要,好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在实践中,我常常采用师生共同学习法,让学生感到老师也在学,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和老师在一起,少了压迫感,身心放松,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其次提到的谈话法和探究法,倡导师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完成教学,自主探究,让思维活跃起来,联系上下文,前后勾连,让知识的学习有了积极思维的参与,就不会感到枯燥、无聊。身临其境法,则是引导学生进入主人公角色,假设自己就是文中人物会怎样,学生很乐于参与,奇特的想法也会随之产生。我尝试过很多次,效果很好。例如,最近我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15岁的肖复兴同学,见到叶老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会是怎样的心情,和叶老先生融洽的谈话又会给你留下些什么?这样身临其境地去想,学生很容易理解人物的心情,对理解文中景物的描写也打好了情感基础,在这里我适时抛出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就显得简单了许多。
课堂上教法是多样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好的方法可以让课堂事半功倍。还有一点,要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精讲少讲,多读多写,当堂巩固所学内容,把精力放在课外的语文综合实践上,达到能力迁移,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驾驭课堂的基本功。
4 重视课后科学及时的复习,是追求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复习,学习就要复习,复习复习再复习。课堂上学得再好,也有遗忘的可能,如果没有课后科学及时的复习,最后结果还是低效的。
那怎样才算科学及时的复习呢?科学就是要遵循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过非常著名的遗忘曲线图,直到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这条曲线。根据这条曲线,教师就要科学的安排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复习,将遗忘降到最低。复习方法也要多样。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就运用过这些方法:字词复习除了抄写,家长听写,还鼓励学生摘抄,自己出题写出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加偏旁、减偏旁,形式灵活多样。课文内容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学懂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学习心得,凡是自己学懂的、想到的,都可以写。这些内容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还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运用各种方法复习所学内容,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诚然,高效课堂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等待着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运用,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让学生从中获益,减轻负担,也让教师教得轻松,同时减轻心理负担。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共赢,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开放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3 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关键词】预习;备课;上课;复习;真实;高效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临着任务重,课时少,时间紧、效果差的实际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我们提出了高效课堂的理念。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于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二看教学程序是不是实现了“先学后教”;三看课堂上是不是由“教教材”变成了“用教材”;四看教师的角色是不是由“主演”变成了“导演”;五看学生的角色是不是由“观众”真正变成了“主角”;六看教学过程是不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七看课堂教学效果是不是实现了“堂堂清”;八看教学是不是落实了“三维目标”要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纵观评价标准,始终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也确实向教师提出了挑战。当然,结合教学实践,以提升整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本位,我觉得高效课堂还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二是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三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只要每节课以人为本,立足发展,才算得上是真实的高效课堂。鉴于此,遵循高效课堂评价的标准,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铺垫、延伸、相辅相成等功能,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有用的做法:
1 注重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为学习文本做好前期铺垫
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热身,是学生在不受任何干扰下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预习是否扎实、到位,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学生课前扎实有效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预习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有可执行的目标。为了把课前预习落实到位,首先我把预习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布置下去,每学完一课,都会提前布置好下一课的预习任务,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然后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例如:先通读课文两遍,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时查字典注音,了解词语的意思,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再查相关的资料,可以查阅参考书,也可以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主人公的情况,加深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然后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问题,做到勾画圈点,并随机把这些内容记录在课堂笔记本上,写出自己思考的结果,以待上课带着问题去听课。这一步就要鼓励学生用老师平时教给自己的学习方法去理解课文,动脑筋思考,这也是预习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步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要引导学生做好。
当然,一些学生也会在预习这一环节偷懒,因为没有固定的题目,全凭自主能动性,认真的同学会预习的很扎实,内容很丰富,反之会流于形式,因此,课堂一定要有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并说出哪里做得好,鼓励其他同学效仿;对做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引导他做得更扎实、有效。有了课堂检查,学生会慢慢地由完成学习任务转变成学习习惯,把它当成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课前预习这一步,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就强了,第一课时字词的教学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且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拓展,运用举一反三法去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字词的教学内容就丰富了,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更难能可贵的是能腾出了宝贵的时间进行书写练习,大大加强了基础教学。当然,对较长篇幅课文的理解,学生就更主动了,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会省时不少。教师可直接抓重点,突出难点,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将讲、练、学结合起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容量也大了,学生也不会感到吃力,会觉得自己一节课掌握了很多知识,有了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 狠抓教师课前文本细读,用好教材,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独特解读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保障,也是关键所在。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准备之仗必然是失败的,这样的课也必然是低效的。作为一线教师,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感受是深刻的。如果自己对教材不加详读,所教内容都一知半解,又怎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怎能挖掘教材的深度内涵,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怎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老师自己对这节课的框架都是模糊的,又怎敢提及提高课堂效率?
那到底该怎样备课,怎样研读教材呢?我主张教师要在学生未接触课本之前,文本细读,根据学情加以删除和补充,对本册教材有宏观上的把握,再细读每一单元内容,将知识前后贯通,例如单元专题,导语,课例,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之间的关联之处,这样知识板块就变得相通了,在学生脑海中也会形成整体的概念,前面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的铺垫,后面的学习印证了前期所学内容。老师对所教内容要了然于胸,融会贯通,才会更好地驾驭课堂,学生也会觉得语文学习是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越学越难。
其次是确立每一课的重难点及准备教学用具等环节。在课堂上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了解学情,进行最有价值的教学,不要为无意义的讲解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再配以精心设计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真正提高课堂质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前期精心的准备工作。
3 关注课堂实践,注重方法灵活及评价,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有效预习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热身,精心备课是其有力保障,那么课堂教学实践就真正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主阵地。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为学生学习合作的首席——教师,应大胆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师生双双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夯实语文基础,真正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其潜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课堂上还必须注重评价这款调味剂,如果使用得当,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灵动、精彩、高效。 同时,方法也很重要,好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在实践中,我常常采用师生共同学习法,让学生感到老师也在学,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和老师在一起,少了压迫感,身心放松,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其次提到的谈话法和探究法,倡导师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完成教学,自主探究,让思维活跃起来,联系上下文,前后勾连,让知识的学习有了积极思维的参与,就不会感到枯燥、无聊。身临其境法,则是引导学生进入主人公角色,假设自己就是文中人物会怎样,学生很乐于参与,奇特的想法也会随之产生。我尝试过很多次,效果很好。例如,最近我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15岁的肖复兴同学,见到叶老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会是怎样的心情,和叶老先生融洽的谈话又会给你留下些什么?这样身临其境地去想,学生很容易理解人物的心情,对理解文中景物的描写也打好了情感基础,在这里我适时抛出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就显得简单了许多。
课堂上教法是多样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好的方法可以让课堂事半功倍。还有一点,要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精讲少讲,多读多写,当堂巩固所学内容,把精力放在课外的语文综合实践上,达到能力迁移,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驾驭课堂的基本功。
4 重视课后科学及时的复习,是追求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复习,学习就要复习,复习复习再复习。课堂上学得再好,也有遗忘的可能,如果没有课后科学及时的复习,最后结果还是低效的。
那怎样才算科学及时的复习呢?科学就是要遵循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过非常著名的遗忘曲线图,直到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这条曲线。根据这条曲线,教师就要科学的安排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复习,将遗忘降到最低。复习方法也要多样。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就运用过这些方法:字词复习除了抄写,家长听写,还鼓励学生摘抄,自己出题写出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加偏旁、减偏旁,形式灵活多样。课文内容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学懂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学习心得,凡是自己学懂的、想到的,都可以写。这些内容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还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运用各种方法复习所学内容,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诚然,高效课堂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等待着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运用,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让学生从中获益,减轻负担,也让教师教得轻松,同时减轻心理负担。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共赢,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开放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3 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