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诸君可曾注意?中学语文教科书就像一个大功率的扬声器,谁的作品选入,谁的作品就会不胫而走,熏染一代人。因此,中学教科书对作者的遴选可谓慎之又慎。近日,为儿子辅导作业时,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2002年版),选收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感慨万千。
对胡适的人生之旅,仅从20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等辞典式文字中,似不易领略其生命的春夏秋冬,以“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来厘定,其多姿多彩的生命旅途跃然纸上,是既可远观,又可近看的大家。揆度其志业,用他自己常说的话“但开风气不为师”、“自古成功在尝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等,可窥大略;而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也许可识其性情,唐德刚则一语中的称之为“磁性人格”。
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点名批判了胡适。1950年代声势浩大的“批判胡适”运动,又使胡适顶上了“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動文人”、“帝国主义的走狗”等称谓,其贡献渐渐隐于历史地表之下。对此,毛泽东说:“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在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因而,上世纪50~80年代出生者,对胡适知之甚少甚偏。
现实往往反拨于历史。随着求真求实之风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旧事重提,旧人重识,胡适又成了热门人物,研究禁区渐破,但尚有余悸。沈卫威先生的《胡适传》一书,在国家出版局负责人的首肯下,198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才得以刊行。胡适的“失踪”与“再现”,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嬗递。
作为20世纪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胡适无疑是一座富矿,正如沈卫威先生所言:“胡适的人生之旅可以用年代来衡量,但他的思想和文化遗产则应是用世纪来审度的。”
胡适若知晓自己的文字仍为21世纪的学子圈点、背诵,当是欣慰的吧?
对胡适的人生之旅,仅从20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等辞典式文字中,似不易领略其生命的春夏秋冬,以“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来厘定,其多姿多彩的生命旅途跃然纸上,是既可远观,又可近看的大家。揆度其志业,用他自己常说的话“但开风气不为师”、“自古成功在尝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等,可窥大略;而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也许可识其性情,唐德刚则一语中的称之为“磁性人格”。
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点名批判了胡适。1950年代声势浩大的“批判胡适”运动,又使胡适顶上了“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動文人”、“帝国主义的走狗”等称谓,其贡献渐渐隐于历史地表之下。对此,毛泽东说:“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在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因而,上世纪50~80年代出生者,对胡适知之甚少甚偏。
现实往往反拨于历史。随着求真求实之风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旧事重提,旧人重识,胡适又成了热门人物,研究禁区渐破,但尚有余悸。沈卫威先生的《胡适传》一书,在国家出版局负责人的首肯下,198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才得以刊行。胡适的“失踪”与“再现”,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嬗递。
作为20世纪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胡适无疑是一座富矿,正如沈卫威先生所言:“胡适的人生之旅可以用年代来衡量,但他的思想和文化遗产则应是用世纪来审度的。”
胡适若知晓自己的文字仍为21世纪的学子圈点、背诵,当是欣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