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到21世纪,替他恢复名誉吧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诸君可曾注意?中学语文教科书就像一个大功率的扬声器,谁的作品选入,谁的作品就会不胫而走,熏染一代人。因此,中学教科书对作者的遴选可谓慎之又慎。近日,为儿子辅导作业时,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2002年版),选收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感慨万千。
  对胡适的人生之旅,仅从20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等辞典式文字中,似不易领略其生命的春夏秋冬,以“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来厘定,其多姿多彩的生命旅途跃然纸上,是既可远观,又可近看的大家。揆度其志业,用他自己常说的话“但开风气不为师”、“自古成功在尝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等,可窥大略;而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也许可识其性情,唐德刚则一语中的称之为“磁性人格”。
  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点名批判了胡适。1950年代声势浩大的“批判胡适”运动,又使胡适顶上了“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動文人”、“帝国主义的走狗”等称谓,其贡献渐渐隐于历史地表之下。对此,毛泽东说:“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在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因而,上世纪50~80年代出生者,对胡适知之甚少甚偏。
  现实往往反拨于历史。随着求真求实之风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旧事重提,旧人重识,胡适又成了热门人物,研究禁区渐破,但尚有余悸。沈卫威先生的《胡适传》一书,在国家出版局负责人的首肯下,198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才得以刊行。胡适的“失踪”与“再现”,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嬗递。
  作为20世纪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胡适无疑是一座富矿,正如沈卫威先生所言:“胡适的人生之旅可以用年代来衡量,但他的思想和文化遗产则应是用世纪来审度的。”
  胡适若知晓自己的文字仍为21世纪的学子圈点、背诵,当是欣慰的吧?
其他文献
一    做事情并不是人越多就办得越好,所以有“人多盖塌了房”的民谚。但是,晚近的传统却是任何事都要“全民”,非如此不足以形成浩大的声威。声威一壮,即便没有成效,也具备了“烈火烹油”的模样,看起来好看,说起来好听。    二    我第一次遇到“全民”,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家都游行,都喊口号,都捐献飞机大炮。这阵仗先前我应当见过,那是抗日战争时在大后方一个小县城里,四五岁的
期刊
2007年5月25日,是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罗尔纲教授逝世10周年。罗先生之所以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第一代宗师,与其师胡适先生的严厉督教和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他们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在海内外已传为佳话。    三次受到胡适责斥    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罗尔纲从他的家乡广西贵县来到上海,先后就读于浦东中学、上海大学,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求学于吴淞口上海中国公学,该校校长正是胡适。罗尔纲品学兼优
期刊
一篇著名的散文《海燕》让许多国人在少年时代就认识了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作家”。他是沙皇封建制度的坚定反对者,曾因倡导革命而遭迫害;他加入社会民主工党并参加该党发动的武装起义,其小说《母亲》、《童年》及剧本《在底层》、《敌人》等无不充满革命性。在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到来之际,他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然而,当“暴风雨”真正到来时,高尔基这只“海燕”却变成了与主流声音唱反调的乌鸦。
期刊
父亲章乃器与“七”这个数字有缘,一生转捩点常与“七”有关:1927年创办《新评论》杂志,1937年以“七君子”举国闻名,1947年创办港九地产公司,1957年划为“右派”,1967年写下自传《七十自述》,1977年逝世。    2007年是父亲章乃器诞辰110周年和逝世30周年。他的一生与“七”这个数字特别有缘,不但生死之年皆逢“七”,其一生的转捩点也常与“七”有关。  父亲自1927年独力创办《
期刊
像大多数俄罗斯人那样,我也曾是苏联人。在那个年代,作为苏联人不仅意味着公民身份的归属,还意味着某种特定的自我感觉:我们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身在同一个大家庭里。  随着改革的开始和诸多档案文件的解密,人们才明白:我们曾使用过的历史教科书歪曲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被“新的真相”震惊的人民不知所措了:苏联到底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国家,却好像完全不了解它。此外,被揭露出来的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
期刊
有两部新书颇值得一读,一是“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的女儿林利的《往事琐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一是曾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芳的《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这两部书,由于作者特殊的身份,以及所忆及的“特殊”往事(前者外界称之为“江青‘女官’的回忆录”,后者被书界称作“抗战版的‘无间道’),极具可读性。  关于高层人物的回忆,一向是最能吸引读者的读物,而在“宏大叙
期刊
从长征的最终结局看,当然是红军胜利蒋失败,但就当时来看,倒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前几年,李辉翻译出版了彼德·兰得著的《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从这儿开始,他进一步研究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活动,写成了《在历史现场——换一个角度的叙述》一书。不久前出版的《封面中国》,副题是“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看来他是从外国媒体来看中国的历史事件了。  这本书的构
期刊
中国古代两大哲学家难耐“天堂”寂寞,乃有下文一番袒露心迹的政治哲学对话。不要以为这仅系“夫子求道”、学究议政,细看下去,还真有点“资政”、“资治”的味道呢。  ——编者    老子 (公元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思想家,故有“老子天下第一”之说。  孔子 (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二思想家,故其雅号为“孔老二”。
期刊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沈宝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顾问、本刊编委)  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近3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到了今天,又面临新的情况。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人民的教育程
期刊
韩国“新村运动”与台湾“农业奇迹”齐名亚洲,究竟哪一个更适合中国大陆借鉴?台湾著名农业专家许文富认为:可参考韩国的做事精神,而学习台湾的制度与技术,如能双管齐下,必可事半功倍。    許文富 1931年出生,台湾农业奇迹的见证人。台湾大学农学士毕业,后负笈美国,获宾州州立大学农经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农经系教授、系主任及台湾大学总务长。1970年获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72年出任台湾“省政府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