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国媒体解读中国历史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长征的最终结局看,当然是红军胜利蒋失败,但就当时来看,倒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前几年,李辉翻译出版了彼德·兰得著的《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从这儿开始,他进一步研究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活动,写成了《在历史现场——换一个角度的叙述》一书。不久前出版的《封面中国》,副题是“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看来他是从外国媒体来看中国的历史事件了。
  这本书的构思很别致。《时代》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新闻周刊,在美国之外也颇有影响。它常用新闻人物的图像作每期封面。当年,中国人先后成为它封面人物的有:吴佩孚、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宋美龄、宋子文等。在正文里,每期都有和封面人物相关的新闻报道。一星期一星期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线索来了。后来担任《时代》主编的盖恩斯在一篇文章里谈到,卢斯和哈顿创办《时代》周刊时候的想法是,“由个人而认识历史力量乃最佳途径”,这是极有见地的。由太史公的《史记》开创的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岂不主要就是通过记述个人的活动来展示历史进程的吗?从李辉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创办者的这个意图成功了。
  《时代》的报道,有许多生动的细节在后人编纂的史籍中被省略掉了,这很可惜。例如,国民革命军北伐顺利,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1月3日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英国政府即宣布派兵来中国,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2月7日的《时代》周刊报道了这条消息:
  这些部队调动的消息当然电传到了中国,引起中国民众情绪普遍高涨。在中国北方,目前以和外国人友好而著称的大军阀张作霖,也通过其子少帅张学良发表了令人隐忧的谈话:“英国正向中国派遣大量军队,他们像是要卡住中国的喉咙。假如外国人想捏死中国,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北方和南方将站在同一个战壕里抗击侵略者。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这个细节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当年这些被称为军阀的人物。
  《时代》周刊的报道也谈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日本人很久以来就相信,中国共产党在穿越七个省的大撤退过程中,是在“给蒋的军队带路”,这肯定是根据莫斯科和南京之间的秘密协定在行事。(1936年1月24日)
  前两年国外出版的一本畅销书中说,因为莫斯科和南京之间有某种秘密协定,红军才得以完成长征。这个说法在得到档案材料证实之前,我只能采取存疑的态度,至于说“给蒋的军队带路”,客观上倒确是起了这个作用。那时,地方实力派所控制的地盘,像何键的湖南、陈济棠的广东、李、白的广西、王家烈的贵州、刘湘等人的四川,都不是蒋的军队(即所谓中央军)能够随便进入的。现在用追击红军这个大题目,就哪里都可以去了。听说是杨永泰这个智囊给蒋介石出了“只追不堵”的高招。记得唐德刚也在一本书中说到红军长征的这一作用。例如在贵州的作战,红军取得了四渡赤水的胜利,取得了举行遵义会议的胜利,而蒋介石也取得了收拾王家烈的胜利。从最终结局看,当然是红军胜利蒋失败,但就当时来看,倒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中国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一直受到《时代》周刊的密切关注。1941年6月16日,《时代》以抗日名将陈诚作封面人物。在相关报道里,对中国军队作了热情洋溢的赞颂:
  中国的军队除勇敢外还有一点:忍耐。当食物匮乏时,他们每天哪怕只有一磅大米——这一数量仅仅够维持生存——也能坚持数月。整个冬天,他们一直穿着薄薄的棉军装抵御寒冷,绝大多数人没有鞋子……他们还得忍耐失败和失望,尽管如此,他们从未丧失过信心。
  李辉在翻译这一大段引文的时候,也被深深感动了。他说,“读当年的这些报道,我看到了久被忽略和淡忘的历史一角,重新触摸到一个群体在战争烽火中跳跃的生命”。
  关于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雅尔塔协定,用邓小平的话说,这个协定“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书中引用了美国国务院一位官员的话:美国应该“对牺牲中国而与俄国人作交易感到羞耻”。战争的结局,书中说:“裕仁天皇以直接下诏书和发表广播讲话的方式,宣布接受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宣言》的条款,日本承认战败。然而,即便承认战败,裕仁天皇也是以相当含混朦胧的表述,而且诏书中没有使用‘投降’一词,反而依然强调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自存与自卫’,对‘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对中国长达十四年的侵略,则根本没有提及。”作者从这一页历史联想到今天的现实,他说:
  不难看出,如今依然困扰远东的诸多问题绝非天外来客:日本教科书对侵略历史的表述修订,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今日现象与历史自有关联,早在当年日本战败之时的乞降细节中就有迹可寻了。
  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思考统一起来了。
  在本书后记中,作者说他不是史学家。这是他拿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看来他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他到“九一八”事变时柳条沟爆炸的现场去调查;去凭吊卢沟桥事变的遗址,细看宛平城墙上的累累弹痕;到了柏林,还专程去远郊波茨坦一览前威廉皇太子的行宫塞西林宫,这是当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开会的会址……当年太史公不也是喜爱到处访求遗献吗?
  李辉是人民日报的名记者。记者与史家本来就有相同的基因。今天写的是新闻,他日就成了史料。在20世纪留下了重要历史著作的一些人,像梁启超、王芸生、黎澍、李锐等,都有过当记者的经历,希望李辉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作者系现代思想史学者、鲁迅研究专家)
其他文献
张耀祠,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第一副局长、8341部队负责人,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著有《张耀祠回忆毛泽东》等书。   粉碎“四人帮”集团由华国锋、叶剑英领导部署,汪东兴负责组织实施。从中央警卫局和中央警卫团抽调20多名干部,组成四个小组,分别交代任务。  1976年10月6日下午15时,汪东兴主任通知我和中央
期刊
今年元旦期间,虽染微恙,终有闲暇。打开网络,迎面看到陈乐民先生于2008年12月27日去世,遗体于29日上午火化的讣闻,这是2009年听到的第一个不幸的消息。陈先生生于1930年,待人接物温文尔雅,且有书画娱情、佳人陪伴(先生的夫人资中筠亦是我所敬重的学者),按理说再有十年或二十年寿数,亦属正常。   2008年的思想文化界流年不利,5月9日,思想家王元化先生离开我们,12月27日,国际政治学界的
期刊
選民和纳税人满意了,市长才能干下去    笔者在1997年4月下旬旁听了美国剑桥市市议会审议财政预算案的讨论会。该市有9万多人口,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位于此地。有意思的是,剑桥市市政资产运作起来很像一家股份制企业:市议会相当于董事会,市长像董事长,全体选民构成了股东大会;运作市政资产的“市经理”像总经理,市副经理和3名市经理助理像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  讨论是公开的,不仅市议员对预算案的某
期刊
中国的鬼神文化源远流长,舞台艺术中自古以来就活跃着众多的鬼神形象。鬼神文化与鬼神形象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便是众多鬼神形象中极具异彩的一位。  《白蛇传》是历演不衰的传统鬼神剧,它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坊间对许仙和白素贞耳熟能详。  也正因为大众耳熟能详,众人心中都有自己认可的“许仙”和“白素贞”,演绎起来就更有難度。接到剧本后,我反复研读仔细揣度,努力把剧情人物吃
期刊
一    做事情并不是人越多就办得越好,所以有“人多盖塌了房”的民谚。但是,晚近的传统却是任何事都要“全民”,非如此不足以形成浩大的声威。声威一壮,即便没有成效,也具备了“烈火烹油”的模样,看起来好看,说起来好听。    二    我第一次遇到“全民”,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家都游行,都喊口号,都捐献飞机大炮。这阵仗先前我应当见过,那是抗日战争时在大后方一个小县城里,四五岁的
期刊
2007年5月25日,是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罗尔纲教授逝世10周年。罗先生之所以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第一代宗师,与其师胡适先生的严厉督教和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他们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在海内外已传为佳话。    三次受到胡适责斥    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罗尔纲从他的家乡广西贵县来到上海,先后就读于浦东中学、上海大学,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求学于吴淞口上海中国公学,该校校长正是胡适。罗尔纲品学兼优
期刊
一篇著名的散文《海燕》让许多国人在少年时代就认识了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作家”。他是沙皇封建制度的坚定反对者,曾因倡导革命而遭迫害;他加入社会民主工党并参加该党发动的武装起义,其小说《母亲》、《童年》及剧本《在底层》、《敌人》等无不充满革命性。在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到来之际,他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然而,当“暴风雨”真正到来时,高尔基这只“海燕”却变成了与主流声音唱反调的乌鸦。
期刊
父亲章乃器与“七”这个数字有缘,一生转捩点常与“七”有关:1927年创办《新评论》杂志,1937年以“七君子”举国闻名,1947年创办港九地产公司,1957年划为“右派”,1967年写下自传《七十自述》,1977年逝世。    2007年是父亲章乃器诞辰110周年和逝世30周年。他的一生与“七”这个数字特别有缘,不但生死之年皆逢“七”,其一生的转捩点也常与“七”有关。  父亲自1927年独力创办《
期刊
像大多数俄罗斯人那样,我也曾是苏联人。在那个年代,作为苏联人不仅意味着公民身份的归属,还意味着某种特定的自我感觉:我们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身在同一个大家庭里。  随着改革的开始和诸多档案文件的解密,人们才明白:我们曾使用过的历史教科书歪曲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被“新的真相”震惊的人民不知所措了:苏联到底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国家,却好像完全不了解它。此外,被揭露出来的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
期刊
有两部新书颇值得一读,一是“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的女儿林利的《往事琐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一是曾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芳的《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这两部书,由于作者特殊的身份,以及所忆及的“特殊”往事(前者外界称之为“江青‘女官’的回忆录”,后者被书界称作“抗战版的‘无间道’),极具可读性。  关于高层人物的回忆,一向是最能吸引读者的读物,而在“宏大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