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有两种常用模式:一是教师设疑来问学生,二是学生自主质疑。教师的提问要新颖、巧妙,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他们起疑,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质疑,学习就会变的积极主动起来。
关键词:教师提问 新颖 巧妙 变直为曲 有层次性 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起源于疑,可见疑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疑而问,有问而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开发智力,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运用“问题教学法”,不能盲目漫无边际地提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视内容的难易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灵活运用。笔者总结出两种常用的模式:一是教师设疑来问学生,二是学生自己质疑。首先来谈谈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呢?
一、提问要新颖、巧妙
老师的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变换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切记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巧妙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提问变直为曲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 中,教者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变色龙》-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問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标准,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运用问题教学法,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的层面上,它的功能发挥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必须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 疑”。宋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 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笔者认为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学生“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是十分重要的。
四、鼓励学生多起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愿不愿意提问,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时,天真烂漫,无所顾忌,什么问题都敢提,所以人们说,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心里的疑问(包括学习上的疑问)不愿意展示在班级的众人面前;另一方面,爱面子、爱虚荣等不健康心理也滋长起来,由于怕人家笑话,又不敢提问。所以,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渐渐减少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提问,可以用古今中外学者爱好质疑的实例启发和开导学生,使他们懂得质疑不但是好学上进的表现,而且是取得学业进步的关键,特别要使他们懂得,能提出问题意味着自己已经理解了问题的一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体味“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古训。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与同 学们应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应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组织讨论,而且还要张贴示范。另外,还可用打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对凡是提问的学生,都给予记分鼓励。当学生提出一些幼稚、古怪、琐碎的问题时,老师不能指责,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交给他们 质疑的方法。 (l)抓住关键,找好突破口。在关键处设疑,这是提问最基本的要求。课文的关键之处,也是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如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句子,最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说明文中最能突出说明对象特征及运用比较好地说明方法的句子,等等。能抓住这些关键点,就找到了质疑的方法。如《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学生只要抓住这一耐人寻味的句子,经过思索就会提出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2)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还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段、篇质疑方法。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其次,了解分析段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明确了这些知识,就能以其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果面对的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就会联想至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分幾部分来说明?是如何说明的?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当然,可根据具体的课文,使问题提得更明确些。
(3)从比较中质疑。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对比,不失为培养学生生疑解疑的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可通过前后比较提出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上的质疑方法,可避免学生提问的盲目性,随意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也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的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提问 新颖 巧妙 变直为曲 有层次性 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起源于疑,可见疑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疑而问,有问而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开发智力,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运用“问题教学法”,不能盲目漫无边际地提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视内容的难易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灵活运用。笔者总结出两种常用的模式:一是教师设疑来问学生,二是学生自己质疑。首先来谈谈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呢?
一、提问要新颖、巧妙
老师的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变换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切记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巧妙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提问变直为曲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 中,教者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变色龙》-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問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标准,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运用问题教学法,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的层面上,它的功能发挥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必须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 疑”。宋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 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笔者认为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学生“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是十分重要的。
四、鼓励学生多起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愿不愿意提问,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时,天真烂漫,无所顾忌,什么问题都敢提,所以人们说,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心里的疑问(包括学习上的疑问)不愿意展示在班级的众人面前;另一方面,爱面子、爱虚荣等不健康心理也滋长起来,由于怕人家笑话,又不敢提问。所以,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渐渐减少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提问,可以用古今中外学者爱好质疑的实例启发和开导学生,使他们懂得质疑不但是好学上进的表现,而且是取得学业进步的关键,特别要使他们懂得,能提出问题意味着自己已经理解了问题的一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体味“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古训。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与同 学们应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应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组织讨论,而且还要张贴示范。另外,还可用打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对凡是提问的学生,都给予记分鼓励。当学生提出一些幼稚、古怪、琐碎的问题时,老师不能指责,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交给他们 质疑的方法。 (l)抓住关键,找好突破口。在关键处设疑,这是提问最基本的要求。课文的关键之处,也是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如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句子,最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说明文中最能突出说明对象特征及运用比较好地说明方法的句子,等等。能抓住这些关键点,就找到了质疑的方法。如《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学生只要抓住这一耐人寻味的句子,经过思索就会提出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2)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还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段、篇质疑方法。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其次,了解分析段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明确了这些知识,就能以其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果面对的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就会联想至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分幾部分来说明?是如何说明的?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当然,可根据具体的课文,使问题提得更明确些。
(3)从比较中质疑。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对比,不失为培养学生生疑解疑的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可通过前后比较提出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上的质疑方法,可避免学生提问的盲目性,随意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也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的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