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访谈节目是两会报道的一种重要节目形态,在话题性报道中具备特别的优势,发挥这些优势是媒体融合报道的题中之义。文章以人民网两会期间推出的《两会夜话》为例,剖析其在发挥话题优势上的成功经验,即以组织策划引领——高度重视话题与人物的选择;创新互动形式——从简单互动走向全方位互融;注重矩阵传播——发挥全媒体传播功能。
【关 键 词】话题性报道;两会报道;人民网;《两会夜话》
【作者单位】夏露,武汉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6.018
融媒體发展对媒体及各类节目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传统的节目形态都在尝试运用创新寻求突破。作为众多节目形态中的一种,访谈节目以其话题+嘉宾+对话等元素组合一直深受欢迎,但如何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寻找自身优势却是一个新的挑战。2020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的线上视频对话栏目《两会夜话》,不仅是访谈类节目融合创新的一个典型,也是今年两会报道创新的一个代表性节目,其创新举措为访谈节目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组织策划引领——高度重视话题与人物的选择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获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对话题性报道来说,策划是保障高质量内容输出,吸引用户眼球,扩大报道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两会夜话》中,组织策划贯穿始终,是该节目在两会报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基础。
1.节目形式策划:总编主导,青年编辑参与
组织管理是新闻策划顺利运转的基础,良好的组织管理能使报道策划更加顺利。为了让《两会夜话》获得成功,人民网总编亲自对节目进行把控,并参与到节目中去。每期《两会夜话》的开头都由总编与助理之间的一些轻松闲聊引出主题,既活泼生动、概括性强又寓意深刻。节目对话过程还会经常穿插一些精彩的插话,结尾专门安排小结性的点评。
总编的参与不仅提升了节目的档次,使得报道团队对节目更加重视,还可以借此邀请重量级的嘉宾参与访谈,并由此体现了组织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一方面,尽管总编参与节目访谈,但并没有传统媒体报道的官腔,日常的聊天模式有效拉近了媒体与嘉宾、用户之间的距离,使得节目更具亲和力,话题的开展也更自由。另一方面,在总编主导和参与下,节目策划体现了一定的高度,而青年编辑积极参与助播,不仅可以满足节目不同受众需求,也可以起到培养全媒体记者的潜在作用。正是因为总编主导和青年编辑参与,使得《两会夜话》在组织和管理上得到了有力保障。
2.节目话题策划:聚焦两会重大热点议题
一个能够调动网民观看欲望并引发他们参与讨论的话题,既要有宏观的价值,也要有微观的实用性和贴近性。为了选好话题,人民网精心策划,重点聚焦两会重大议题,从小处切入,以保证谈话的可观赏性。例如,首期节目《为它下单》是一个涉及脱贫攻坚的重大议题,从直播带货这个火爆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入手,关注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众所周知,由于疫情的影响,脱贫攻坚任务更重,而直播带货为这项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两会夜话》正是巧妙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重大话题。
两会期间,人民网《两会夜话》的每一期节目都抓住了与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在首期关注直播带货之后,后续几期或从疫情入手讨论健康话题,或从5G应用入手讨论万物互联话题,选择的都是重大议题和热点议题,吸引了网民持续观看。不仅如此,在话题讨论的具体过程中,节目组还策划了一些更细的话题。例如,在讨论5G时,引出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无人驾驶、个性化汽车等一系列网民关注的话题,受到网民的关注和欢迎。
3.节目嘉宾策划:选取代表性、权威性人物
在话题性的对话节目策划中,人物、嘉宾的选择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人物选择上,代表性、权威性、相关性是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成功的对话节目,《两会夜话》在人物选择上精心设计,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各行业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嘉宾对相关话题进行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例如,在直播带货、脱贫攻坚话题中,节目邀请了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一线扶贫工作者和人气主播薇娅等,既提升了节目的档次和权威,也直指现实,使得节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讨论5G时,邀请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参与讨论,解读我国5G的发展趋势;在讨论健康话题时,邀请《养生堂》节目主持人参与,以轻松的方式谈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嘉宾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所谈内容也具有可信度,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准确把握两会的各项重大话题、网民关注的焦点,并把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两会夜话》才从今年两会报道的诸多访谈节目中脱颖而出,受到广泛关注,这充分表明策划对访谈节目的重要性。
二、创新互动形式——从简单互动走向全方位互融
话题性报道早已有之,但是融媒体环境下的话题性报道如何开展,如何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对话,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融媒体时代的特征,则是一项需要探索的课题。尤其是访谈中的互动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当前互动形式多元化的趋势,把话题引领与互动创新高度融合。为了使对话更加吸引人,《两会夜话》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1.开展云对话,突破场景限制
创作团队与嘉宾的对话是对话节目的基本互动形式,无论是电视访谈还是网络访谈,常见的都是主持人与嘉宾正襟危坐,缺乏聊天的感觉,也因此使节目与网民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提升对话的接近性,拉近访谈节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就要在访谈形式上做出改变。
《两会夜话》采用云对话的形式,主持人与参与者在云端交谈,形式上不仅突破了传统对话类节目的场景限制,也使得每年两会期间访谈代表委员的传统得以延续。选择“夜话”作为定位是《两会夜话》的特点,在“夜话”的定位之下,参与者更有交谈的感觉,可以放松心情,使节目以更加温和的方式贴近年轻人的网络社交习惯,避免生硬的说教。 2.线上与线下互融,提升互动层次
传统访谈节目的表现形式有线上线下连线采访,但大多数是派记者到线下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采访,需要专业设备才能进行连线互动。这种互动形式受到时空的制约,是封闭式的互动,用户很难参与其中。而《两会夜话》突破了这种界限分明的线上线下模式。节目无须派出现场记者,也无须专业摄像记者,线下人员坐在电脑前,或对着手机屏幕,就可以开设直播间或共享屏幕。在这种模式下,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了,线下也成了线上,甚至嘉宾在直播间里也会把演播厅视为线下。在融媒体环境及新技术的支持下,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采访关系,而是逐渐从互动走向互融,不仅丰富了访谈节目的对话形式,也使得话题在更平等的关系中展开。
3.不同圈子互动,突破圈层局限
疫情之后召开的两会,尽管时间推后了,却提高了人们对两会的关注度,甚至成为世界的关注焦点,但节目要吸引不同圈层的人共同关注并不容易。《两会夜话》通过嘉宾选择、话题策划、传播渠道等方式,使不同圈层的人都能产生兴趣,从而在节目里展开更加丰富的互动,通过圈子互动实现话题的融合。
首先,节目适应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趋势,邀请来自中青两代各行各业的嘉宾。官员、代表、委员、网红青年等都参与到访谈对话之中,他们的年龄、身份、职业思想各不相同,没有圈层的制约,对受众有一定吸引力。其次,访谈话题抓住保民生等受众关心的大事进行对话,便于在不同年龄、圈层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不仅涵盖了不同用户群体感兴趣的话题,也增加了可看性和话题性。再次,节目同时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健康等多个平台播出,实现了传播上的“破圈”。
作为访谈节目的最大特点之一,互动性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多样化互动挑战,访谈节目只有不断创新互动方式,摆脱简单的“你问我答”模式,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今年两会报道中,《两会夜话》在提高互动性方面所做出的创新,不仅提升了节目本身的传播效果,也为访谈节目创新提供了思路。
三、注重矩阵传播——发挥全媒体传播功能
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必选之策。但要真正建立起全媒体矩阵,并不是开通几个微博、微信、抖音账号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媒体平台、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融媒体产品作为支撑。《两会夜话》突破了网络节目的单一渠道传播方式,采用全媒体矩阵,使节目在全网众多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覆盖面。
1.全媒体矩阵发布,提高节目传播力
全媒体矩阵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一个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打造自己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人民日报就是其中典型。近年来,人民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制定了推进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出了诸多成功的产品。截至2019年底,人民日报社所属的媒体平台已达50余家,人民网及其旗下“侠客岛”等新兴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目前,全媒体传播矩阵一般是针对话题展开报道,而非针对某一节目。为了更好地做好两会报道,《两会夜话》充分发挥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的优势,不仅在人民网上播出,还在人民网全媒体矩阵中上线,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健康、人民好医生等众多平台或客户端传播,有效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媒体联动传播,扩大节目传播范围
媒体联动是指不同媒体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主题进行合作式报道。为了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经常会采用联动报道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使内容在多家媒体同时传播,借助不同媒体的用户群体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
以往常见的联动方式主要集中在对重大活动的报道上,新媒体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节目选择联动。《两会夜话》就很好地运用联动传播模式,不仅在人民网的全媒体矩阵上传播,还同时与多家音视频平台合作进行联合发布,如哔哩哔哩、蜻蜓FM、腾讯视频、爱奇艺等都对《两会夜话》进行转载。这不仅使《两会夜话》的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显示了人民网作为新兴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实力和影响力。
3.全链条开发,放大两会内容价值
全媒体环境下,节目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即便是视频对话也有更多辅助性的传播方式,起到放大内容价值的作用。《两会夜话》在节目宣发上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除了访谈视频,还采用图文、短视频、移动音频等方式对节目进行全链条开发,放大内容价值,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例如,通过蜻蜓FM音频,对节目进行二次传播,很好地满足了喜欢音频的受众需求。
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两会报道要不断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方式,开展价值引导,尤其是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引导,满足青年群体需求。《两会夜话》遵循媒体融合发展和互联网传播规律,很好地将严肃说理与生动叙事结合起来,较好地传播了两会精神,对跨越代际人群传播,以及互联网环境下打破圈子限制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两会夜话》不仅在节目形态、话题设置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也对融媒体转型、融合传播创新具有启发作用。
四、结语
随着新兴媒体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节目类型遭受巨大挑战。访谈节目作为传统新闻报道中的代表形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如客观呈现、当事人现身、现场对话等。相比新型的传播形态和表达方式,这些优势使得访谈类节目不会过时,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全方位创新。《两会夜话》在两会报道中所做出的各种尝试,不仅体现了其话题引领的优势,也为融媒体时代的访谈节目创新提供了借鉴思路。在融合传播语境下,访谈节目还应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唐怡. 融媒体报道中“新媒介事件”的策划和构建——以央视新闻清明节话题征集活动为例[J]. 新闻与写作,2019(6):94-96.
[2]程早霞,李芳园. 融媒体矩阵如何发挥传播优势[J]. 人民论坛,2020(Z1):120-121.
[3]杜靜芬.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坚守与模式创新——以《朗读者》为例[J]. 出版广角,2017(16):66-67.
[4]杨锐.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变革[J]. 出版广角,2020(5):71-73.
【关 键 词】话题性报道;两会报道;人民网;《两会夜话》
【作者单位】夏露,武汉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6.018
融媒體发展对媒体及各类节目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传统的节目形态都在尝试运用创新寻求突破。作为众多节目形态中的一种,访谈节目以其话题+嘉宾+对话等元素组合一直深受欢迎,但如何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寻找自身优势却是一个新的挑战。2020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的线上视频对话栏目《两会夜话》,不仅是访谈类节目融合创新的一个典型,也是今年两会报道创新的一个代表性节目,其创新举措为访谈节目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组织策划引领——高度重视话题与人物的选择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获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对话题性报道来说,策划是保障高质量内容输出,吸引用户眼球,扩大报道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两会夜话》中,组织策划贯穿始终,是该节目在两会报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基础。
1.节目形式策划:总编主导,青年编辑参与
组织管理是新闻策划顺利运转的基础,良好的组织管理能使报道策划更加顺利。为了让《两会夜话》获得成功,人民网总编亲自对节目进行把控,并参与到节目中去。每期《两会夜话》的开头都由总编与助理之间的一些轻松闲聊引出主题,既活泼生动、概括性强又寓意深刻。节目对话过程还会经常穿插一些精彩的插话,结尾专门安排小结性的点评。
总编的参与不仅提升了节目的档次,使得报道团队对节目更加重视,还可以借此邀请重量级的嘉宾参与访谈,并由此体现了组织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一方面,尽管总编参与节目访谈,但并没有传统媒体报道的官腔,日常的聊天模式有效拉近了媒体与嘉宾、用户之间的距离,使得节目更具亲和力,话题的开展也更自由。另一方面,在总编主导和参与下,节目策划体现了一定的高度,而青年编辑积极参与助播,不仅可以满足节目不同受众需求,也可以起到培养全媒体记者的潜在作用。正是因为总编主导和青年编辑参与,使得《两会夜话》在组织和管理上得到了有力保障。
2.节目话题策划:聚焦两会重大热点议题
一个能够调动网民观看欲望并引发他们参与讨论的话题,既要有宏观的价值,也要有微观的实用性和贴近性。为了选好话题,人民网精心策划,重点聚焦两会重大议题,从小处切入,以保证谈话的可观赏性。例如,首期节目《为它下单》是一个涉及脱贫攻坚的重大议题,从直播带货这个火爆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入手,关注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众所周知,由于疫情的影响,脱贫攻坚任务更重,而直播带货为这项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两会夜话》正是巧妙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重大话题。
两会期间,人民网《两会夜话》的每一期节目都抓住了与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在首期关注直播带货之后,后续几期或从疫情入手讨论健康话题,或从5G应用入手讨论万物互联话题,选择的都是重大议题和热点议题,吸引了网民持续观看。不仅如此,在话题讨论的具体过程中,节目组还策划了一些更细的话题。例如,在讨论5G时,引出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无人驾驶、个性化汽车等一系列网民关注的话题,受到网民的关注和欢迎。
3.节目嘉宾策划:选取代表性、权威性人物
在话题性的对话节目策划中,人物、嘉宾的选择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人物选择上,代表性、权威性、相关性是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成功的对话节目,《两会夜话》在人物选择上精心设计,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各行业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嘉宾对相关话题进行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例如,在直播带货、脱贫攻坚话题中,节目邀请了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一线扶贫工作者和人气主播薇娅等,既提升了节目的档次和权威,也直指现实,使得节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讨论5G时,邀请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参与讨论,解读我国5G的发展趋势;在讨论健康话题时,邀请《养生堂》节目主持人参与,以轻松的方式谈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嘉宾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所谈内容也具有可信度,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准确把握两会的各项重大话题、网民关注的焦点,并把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两会夜话》才从今年两会报道的诸多访谈节目中脱颖而出,受到广泛关注,这充分表明策划对访谈节目的重要性。
二、创新互动形式——从简单互动走向全方位互融
话题性报道早已有之,但是融媒体环境下的话题性报道如何开展,如何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对话,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融媒体时代的特征,则是一项需要探索的课题。尤其是访谈中的互动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当前互动形式多元化的趋势,把话题引领与互动创新高度融合。为了使对话更加吸引人,《两会夜话》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1.开展云对话,突破场景限制
创作团队与嘉宾的对话是对话节目的基本互动形式,无论是电视访谈还是网络访谈,常见的都是主持人与嘉宾正襟危坐,缺乏聊天的感觉,也因此使节目与网民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提升对话的接近性,拉近访谈节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就要在访谈形式上做出改变。
《两会夜话》采用云对话的形式,主持人与参与者在云端交谈,形式上不仅突破了传统对话类节目的场景限制,也使得每年两会期间访谈代表委员的传统得以延续。选择“夜话”作为定位是《两会夜话》的特点,在“夜话”的定位之下,参与者更有交谈的感觉,可以放松心情,使节目以更加温和的方式贴近年轻人的网络社交习惯,避免生硬的说教。 2.线上与线下互融,提升互动层次
传统访谈节目的表现形式有线上线下连线采访,但大多数是派记者到线下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采访,需要专业设备才能进行连线互动。这种互动形式受到时空的制约,是封闭式的互动,用户很难参与其中。而《两会夜话》突破了这种界限分明的线上线下模式。节目无须派出现场记者,也无须专业摄像记者,线下人员坐在电脑前,或对着手机屏幕,就可以开设直播间或共享屏幕。在这种模式下,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了,线下也成了线上,甚至嘉宾在直播间里也会把演播厅视为线下。在融媒体环境及新技术的支持下,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采访关系,而是逐渐从互动走向互融,不仅丰富了访谈节目的对话形式,也使得话题在更平等的关系中展开。
3.不同圈子互动,突破圈层局限
疫情之后召开的两会,尽管时间推后了,却提高了人们对两会的关注度,甚至成为世界的关注焦点,但节目要吸引不同圈层的人共同关注并不容易。《两会夜话》通过嘉宾选择、话题策划、传播渠道等方式,使不同圈层的人都能产生兴趣,从而在节目里展开更加丰富的互动,通过圈子互动实现话题的融合。
首先,节目适应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趋势,邀请来自中青两代各行各业的嘉宾。官员、代表、委员、网红青年等都参与到访谈对话之中,他们的年龄、身份、职业思想各不相同,没有圈层的制约,对受众有一定吸引力。其次,访谈话题抓住保民生等受众关心的大事进行对话,便于在不同年龄、圈层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不仅涵盖了不同用户群体感兴趣的话题,也增加了可看性和话题性。再次,节目同时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健康等多个平台播出,实现了传播上的“破圈”。
作为访谈节目的最大特点之一,互动性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多样化互动挑战,访谈节目只有不断创新互动方式,摆脱简单的“你问我答”模式,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今年两会报道中,《两会夜话》在提高互动性方面所做出的创新,不仅提升了节目本身的传播效果,也为访谈节目创新提供了思路。
三、注重矩阵传播——发挥全媒体传播功能
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必选之策。但要真正建立起全媒体矩阵,并不是开通几个微博、微信、抖音账号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媒体平台、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融媒体产品作为支撑。《两会夜话》突破了网络节目的单一渠道传播方式,采用全媒体矩阵,使节目在全网众多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覆盖面。
1.全媒体矩阵发布,提高节目传播力
全媒体矩阵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一个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打造自己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人民日报就是其中典型。近年来,人民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制定了推进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出了诸多成功的产品。截至2019年底,人民日报社所属的媒体平台已达50余家,人民网及其旗下“侠客岛”等新兴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目前,全媒体传播矩阵一般是针对话题展开报道,而非针对某一节目。为了更好地做好两会报道,《两会夜话》充分发挥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的优势,不仅在人民网上播出,还在人民网全媒体矩阵中上线,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健康、人民好医生等众多平台或客户端传播,有效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媒体联动传播,扩大节目传播范围
媒体联动是指不同媒体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主题进行合作式报道。为了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经常会采用联动报道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使内容在多家媒体同时传播,借助不同媒体的用户群体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
以往常见的联动方式主要集中在对重大活动的报道上,新媒体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节目选择联动。《两会夜话》就很好地运用联动传播模式,不仅在人民网的全媒体矩阵上传播,还同时与多家音视频平台合作进行联合发布,如哔哩哔哩、蜻蜓FM、腾讯视频、爱奇艺等都对《两会夜话》进行转载。这不仅使《两会夜话》的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显示了人民网作为新兴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实力和影响力。
3.全链条开发,放大两会内容价值
全媒体环境下,节目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即便是视频对话也有更多辅助性的传播方式,起到放大内容价值的作用。《两会夜话》在节目宣发上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除了访谈视频,还采用图文、短视频、移动音频等方式对节目进行全链条开发,放大内容价值,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例如,通过蜻蜓FM音频,对节目进行二次传播,很好地满足了喜欢音频的受众需求。
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两会报道要不断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方式,开展价值引导,尤其是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引导,满足青年群体需求。《两会夜话》遵循媒体融合发展和互联网传播规律,很好地将严肃说理与生动叙事结合起来,较好地传播了两会精神,对跨越代际人群传播,以及互联网环境下打破圈子限制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两会夜话》不仅在节目形态、话题设置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也对融媒体转型、融合传播创新具有启发作用。
四、结语
随着新兴媒体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节目类型遭受巨大挑战。访谈节目作为传统新闻报道中的代表形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如客观呈现、当事人现身、现场对话等。相比新型的传播形态和表达方式,这些优势使得访谈类节目不会过时,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全方位创新。《两会夜话》在两会报道中所做出的各种尝试,不仅体现了其话题引领的优势,也为融媒体时代的访谈节目创新提供了借鉴思路。在融合传播语境下,访谈节目还应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唐怡. 融媒体报道中“新媒介事件”的策划和构建——以央视新闻清明节话题征集活动为例[J]. 新闻与写作,2019(6):94-96.
[2]程早霞,李芳园. 融媒体矩阵如何发挥传播优势[J]. 人民论坛,2020(Z1):120-121.
[3]杜靜芬.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坚守与模式创新——以《朗读者》为例[J]. 出版广角,2017(16):66-67.
[4]杨锐.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变革[J]. 出版广角,2020(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