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根据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课程内容及实践环节,同时确定其开设的先后顺序。按以下步骤实施: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界定中高职阶段知识、技能、素质及能力分阶段要求;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实现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顺利衔接。
  关键词: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07-04
   江苏省于2013年开展了由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进行中高等职业教育“3 3”分段培养的试点工作。要求中高职院校要将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主要任务,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职阶段一般要取得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一般要取得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合作进行了“3 3”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对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课程衔接是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质上就是两者课程相互独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教育状态。[1]中高职分段培养应保持中职课程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重点加强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与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高职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首要任务是,根据生物化工专业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课程及实践环节由中职完成、哪些课程及实践环节由高职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同时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实践环节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一)对接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化工专业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专业教师先后分赴南京、苏州、上海等省内外40多家企业开展了调研活动,同时向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取得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专业建设团队认真归纳、统计和分析了调查数据;同时,通过每年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等专业建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该专业中职阶段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生物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一定继续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生物化工、食品、医药、环保等企业,能从事菌种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在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确立了生物化工专业高职阶段的菌种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5个职业岗位,分析了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确立了《啤酒生产技术》等8门主要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生物化工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界定中高职阶段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分阶段要求
   在深入研究生物化工专业中职及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明确:该专业中职阶段应重点加强化学、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熟练使用显微镜操作技能,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训练学生文献检索、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高职阶段应增强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化学类课程应加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等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仪器分析、化工单元操作、分离提取等操作技能;微生物课程应加强学生菌种分离纯化,微生物扩大培养及发酵操作技能的培养。中、高职阶段专业课程开设及能力素质要求见表2。
   (四)遵循专业学习规律,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为适应生物化工领域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技术更新快及关键技术岗位从业人员要求高等要求,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毕业生群体调研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后,构建了“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见图1)其内涵是:通过《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及《生物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生物化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然后开设《食用菌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模块课程,同时安排培菌工、发酵工等考工训练,以满足学生多方向就业的需要。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成效
   (一)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探索实践“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中高职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施难、学生岗位能力不强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多元融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探索实践了生物化工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其内涵是:将四个“融入”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学生专业学习规律安排课程,按照学生职业技能形成规律安排实践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交互、知识与技能交互、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二)围绕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要求,开发了课程和校本教材
   根据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衔接的要求,校企合作制定了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要求,调整了课程结构与内容。本专业教学团队已开发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等8门优质课程,其中《啤酒生产技术》、《生物化学》课程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建设,《生物制药工艺》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参与了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开发和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啤酒生产技术》、《酒文化欣赏》等共9部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三)课证融通,强化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
   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将生物化工企业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实践。如菌类园艺工技能鉴定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成绩采用《微生物操作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两门课程成绩的平均分来代替,平均分在60分以上者,理论免考,不到60分需进行理论考试;实践考核按照职业资格应会要求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责任编辑:方健华)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nnectiv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 Bio-chemical Specialty
  LU Zheng-qing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选取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的两个女幼师平行班作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匹配MBTI人格类型的差异教学,通过分析阶段成绩、《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期末成绩、《游戏教程》期末成绩之间的差异和相关,考察差异教学的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学生的MBTI人格类型进行异质分组,仅在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环节给予适合匹配人格类型的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学业成绩,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理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有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与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也是试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促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摘要:学习性评价是为了以评价促学习和以评价促教学,所以其设计和实施始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学习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增加回答“等待时间”;提高作业反馈质量,促进学生深入反思;加强同伴与自我评价,形成自主与责任意识[1]。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学习性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学习性评价;物理教学;评价改革
摘要: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办好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苏州学校开展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改革课程教學与管理方法,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多样和个性发展,彰显学术型高中特色,实现了高中育人模式的全面转型。  关键词:书院制;育人模式;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B-0044-04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
摘要:儿童水墨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化的“源”,又有自然的“趣”,还有生本的“意”,需要通过探寻“故里往事”“老艺美事”“巷子趣事”等乡土素材,融入乡土文化因子,体验文化活动,感知文化形式,触摸文化肌理,让乡土文化入“儿童眼”,让笔墨素材打动“儿童心”,让水墨构图显“儿童气”,追求儿童水墨教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乡土素材;儿童水墨;有源;有趣;有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影响之深、份量之大由此可见。技能大赛一方面让职业学校、教师、学生收获了许多成果;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误区。本文以电子电工技能大赛为例进行分析,对我们怎样正确看待和对待技能大赛,如何认识技能大赛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意义;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近年来,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盐城师范学院开展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衔接3 4项目合作,构建了比较科学的人才培养纵向贯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 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C-0050-04  近几年来,盐城
摘要:台湾高校培养的学生以其优秀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宽广的国际化视域得到世人的认可。本文以台湾旅游类高校空乘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为例,从人文化、专业化、企业化、国际化四个方面论述了该校航空暨运输服务管理系培养专业人才的特色,借鉴了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措施,并提出了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空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台湾;国立高雄餐旅大学;空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很幸运,今天贲友林老师用我们班孩子上课《找规律》。  正式上课前,有一份预习材料需要完成,13号的辰辰未能完成这份作业。我想不会就不会吧。我之前在网络上看过贲老师的课,也读了一点他的书,我想给他的课堂一个真实的预习状态。  课的一开场贲老师的提问并不难回答,预习单上其实有不少孩子写出了所发现的规律,但是举手的只有两个同学。在这样的会场中,孩子们难免有点紧张。兴许是出于调动课堂气氛的考量,贲老师潇洒
近日,看到央视关于历届高考状元后续发展的调研报告,结果是大多数的状元后来都“泯然众人矣”。看完后感慨良多:为什么这些长于纸面成绩的“学霸”,却没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精英型科研人才?这或许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  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学情,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尽在掌握之中,课堂教学成为封闭有序的线性一维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不需要话语权,个性与创造性逐渐消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