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盐城市登瀛小学
音乐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靠听觉,听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由于音乐的这种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提高听觉是主线。在音乐教育中,必须以听为中心,紧密的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发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教育艺术的规律。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孩子愿意倾听,学会倾听、擅长倾听,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慢慢提高孩子们倾听音乐的能力,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一、有效激发,让学生愿意倾听
音乐课堂上,学生正在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老师范唱后,就现场考察学生,让学生唱出印象最深刻的旋律或者乐句,以此来检验学习效果。现场有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大家都在下面各自发挥,唱得是不亦乐乎。我发现,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倾听身边的同学的演唱。只是自己想当然的自由发挥,自以为是。
这种现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很常见,甚至有的老师对于学生这样的反应表示认同,赞许,认为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好现象。我觉得,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长期的音乐实践证明: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識,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我认为:
1.言语激发。正确适当的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应该像音乐作品一样的美,给学生艺术和美的启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语言艺术无疑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的效果。
2.角色饰演。让学生“讲”比让学生“听”好,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容易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最后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主动启发,让学生学会倾听
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教师先对乐曲进行了简要的背景介绍,之后就让学生初步欣赏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学生刚开始还能认真欣赏,可是不一会儿,有的同学就坐不住,开始交头接耳。
倾听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涵养,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听有目标、听有兴趣、听有思考,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
我认为:
1.明确目标,启发倾听。教师在提出倾听目标时,必须要做到表达清楚,明确。提问的方式要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每一个孩子只要心中有了明确的倾听目标,他的倾听行为就是一种有意的倾听行为,倾听的结果就会生出很多智慧的火花。
2.表率示范,共同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必须要发挥教师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欣赏美妙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真诚地和他们一起享受美妙的音乐。久而久之,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就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由表及里,使学生擅长倾听
游戏是孩子的乐园,对小学生而言,游戏更是他们的最爱。在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活动只是一种形式,我们不能在热闹的游戏活动中而忘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忽略了听这一根本要素,音乐学习就会变成海市蜃楼。
我认为:
1.听为前导,在游戏前整体感受乐曲,熟悉歌曲的旋律。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听觉体会。因此,在音乐游戏活动前必须让学生先仔细听音乐,明确要求,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在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能记住歌曲中一些乐句的旋律。
2.听为主线,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是好的,但是他们很活跃,做游戏的时候兴趣高涨,就不听指挥了,控制不住课堂,这是很多音乐老师为之苦恼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老师没有给很明确的倾听要求。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倾听的习惯,养成在音乐课上除了听老师说话,还要听钢琴说话的习惯,同时让音乐课也更具有音乐性。当然,常规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形成的,要常抓不懈;老师要坚持在每一堂课,坚持每一个活动督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音乐的意义不在于技巧,不在于乐器,更不在于演奏者,而在于音乐的内涵。仅用耳朵去听,捕捉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有用心去倾听,倾听音乐中的情感,倾听音乐的内涵,倾听音乐带给我们的真善美,才能真正领略音乐的价值。
音乐无形,音乐有声,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倾听。
音乐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靠听觉,听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由于音乐的这种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提高听觉是主线。在音乐教育中,必须以听为中心,紧密的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发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教育艺术的规律。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孩子愿意倾听,学会倾听、擅长倾听,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慢慢提高孩子们倾听音乐的能力,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一、有效激发,让学生愿意倾听
音乐课堂上,学生正在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老师范唱后,就现场考察学生,让学生唱出印象最深刻的旋律或者乐句,以此来检验学习效果。现场有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大家都在下面各自发挥,唱得是不亦乐乎。我发现,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倾听身边的同学的演唱。只是自己想当然的自由发挥,自以为是。
这种现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很常见,甚至有的老师对于学生这样的反应表示认同,赞许,认为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好现象。我觉得,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长期的音乐实践证明: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識,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我认为:
1.言语激发。正确适当的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应该像音乐作品一样的美,给学生艺术和美的启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语言艺术无疑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的效果。
2.角色饰演。让学生“讲”比让学生“听”好,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容易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最后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主动启发,让学生学会倾听
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教师先对乐曲进行了简要的背景介绍,之后就让学生初步欣赏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学生刚开始还能认真欣赏,可是不一会儿,有的同学就坐不住,开始交头接耳。
倾听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涵养,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听有目标、听有兴趣、听有思考,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
我认为:
1.明确目标,启发倾听。教师在提出倾听目标时,必须要做到表达清楚,明确。提问的方式要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每一个孩子只要心中有了明确的倾听目标,他的倾听行为就是一种有意的倾听行为,倾听的结果就会生出很多智慧的火花。
2.表率示范,共同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必须要发挥教师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欣赏美妙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真诚地和他们一起享受美妙的音乐。久而久之,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就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由表及里,使学生擅长倾听
游戏是孩子的乐园,对小学生而言,游戏更是他们的最爱。在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活动只是一种形式,我们不能在热闹的游戏活动中而忘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忽略了听这一根本要素,音乐学习就会变成海市蜃楼。
我认为:
1.听为前导,在游戏前整体感受乐曲,熟悉歌曲的旋律。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听觉体会。因此,在音乐游戏活动前必须让学生先仔细听音乐,明确要求,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在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能记住歌曲中一些乐句的旋律。
2.听为主线,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是好的,但是他们很活跃,做游戏的时候兴趣高涨,就不听指挥了,控制不住课堂,这是很多音乐老师为之苦恼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老师没有给很明确的倾听要求。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倾听的习惯,养成在音乐课上除了听老师说话,还要听钢琴说话的习惯,同时让音乐课也更具有音乐性。当然,常规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形成的,要常抓不懈;老师要坚持在每一堂课,坚持每一个活动督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音乐的意义不在于技巧,不在于乐器,更不在于演奏者,而在于音乐的内涵。仅用耳朵去听,捕捉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有用心去倾听,倾听音乐中的情感,倾听音乐的内涵,倾听音乐带给我们的真善美,才能真正领略音乐的价值。
音乐无形,音乐有声,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