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0日,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一场名为“观念与真相”的文学对话正在进行。在交流环节,一位读者突然起身,向当天的“主角”西班牙作家索莫萨提了一个“唱反调”的问题:
“我和一个朋友都特别爱看侦探小说,您是我们读的第一位欧洲大陆作家,不幸的是,我们看的是您的《谋杀的艺术》,说实话,我没有看下去。”
索莫萨对这样的问题并不震惊。
作为当今西班牙文坛顶尖的小说作家,何塞?卡洛斯?索莫萨目前已有13部作品问世,印行超过30种语言——但看过他作品的读者,虽多是惊叹与赞誉,但也不乏冷评。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洞穴》于2002年出版英文版,当年即获金匕首奖,被评论界拿来与艾柯的《玫瑰之名》及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相比。但作为一本文本复杂的小说,它被视为“无法简介的”,每次被要求介绍该作,索莫萨也只能无奈地说:
“这是一本很不同的书。”
“译者注”的秘密
《洞穴》的主线,讲述了发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一宗连环凶杀案及其破案的过程。一位尊崇理性的“解谜人”赫拉克拉斯受命寻找凶手,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自己无法信任自己的理性判断。
与这桩古代谜案的破解过程相平行,另一个故事以“译者注”的形式同时展开,全书存在了140条“译者注”,某些注释甚至占到了3页的篇幅。这样,索莫萨在《洞穴》里,构建了至少三个维度的文本世界。1.破案人赫拉克拉斯等人出现的故事层面。2.以“译者注”形式出现的无名翻译家和蒙塔洛。3.作者索莫萨本人。
这个古怪的“译者注”改变了小说。书中有个情节,里面有个人物要被杀了,结果这个脚注中的翻译家不由自主地“大喊”,提醒第一维度世界中的即将被杀害的人物要当心。“这个翻译家当时是没名字的,但他成为了一个基本的人物,一个最关键的人物,他把整个书给颠覆了,他把这个书变成另外一种书。因为他的存在,我必须要开始寻找文本当中的隐藏信息。”索莫萨说。
设置翻译家的角色无疑增加了小说的写作难度,苦恼的索莫萨甚至求助于他的太太。“有一个人物是翻译家,他想进入这小说里,我应该把他放进去,但是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他太太从头到脚看了看索莫萨,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好吧,真是个不错的建议。”索莫萨想。
小说出版后,在30多种语言的翻译流传中,《洞穴》的文本世界再次被扩展了。有一些国家的翻译者,翻译的时候越来越害怕,好像书中那个被绑架的翻译变成了自己;还有的翻译者为繁复的文本感到头疼,问索莫萨,能不能在原文脚注上再加上脚注?
中译本的译者是李继宏。有读者在豆瓣中分析说,如果把李继宏自己写的《译后记》加入进去,《洞穴》就拥有了四重文本世界,在其中,连作者本人索莫萨也被虚化了——一个存于中文版的译者李继宏概念中之人。《洞穴》不再仅仅属于索莫萨了。
“如果说,悬疑是在拧螺丝,那么小说在被翻译一次之后,螺丝又被拧紧了一次。”索莫萨说。
他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小说的角色间、小说与作者、文本与读者、作品与译者,甚至作者与小说中的虚拟人物,都有着独立的对话关系。《洞穴》里一个人物,他要吃毒药,吃完后应该有药效的。但写作过程中,索莫萨发现这个服药的人物在看着他,告诉他,药吃下去没有效果。这个人已经走出他设定的界限,他必须得尊重他。“一旦我创作的人物能够和我对话,甚至背叛我,我认为我的写作就成功了。”
在索莫萨看来,正是这种“背叛”,使得《洞穴》避免沦为一部平庸之作。
说到《洞穴》,不得不提的是索莫萨的小说与哲学的关系。很多人认为,索莫萨的小说否定了理性,《洞穴》就是一部彻底颠覆柏拉图主义力作。从作品的角度来说,这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你和我都等不到这一天,克兰托,但人类前进的方向是理性,而非本能。”
“不,”克兰托微笑着说,“错的人是你。”
理性主宰着人类脚步吗?索莫萨报之以冷笑。“90%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理智的,我们的爱情,我们的战争,我们的争斗,我们去爱,我们有朋友,我们作出决定,有时并不是什么理智来决定,而是情感决定的。我们把本能驱使我们作决定,称为心血来潮。”
只是对于柏拉图,他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我的作品不是在与别人讨论柏拉图主义,我希望这本小说是对柏拉图的致敬。”哲学家怀特海说,所有的西方哲学都在为柏拉图做注脚,索莫萨也希望《洞穴》只是其中的一个注脚。
精神科医生的癫狂
索莫萨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写作习惯:写作时他必须要先拿几块白色的大块橡皮,在桌子上把它们摞成一小堆儿,然后看着那小堆儿,他就觉得放松。
就像是一种心理暗示:反正写错了也没事,一会还能擦呢。但实际上,他也没用任何铅笔。这让人联想到他的转行经历——做作家之前,他做了四年的精神科医生。这让很多喜爱他的读者津津乐道并感到好奇:精神科医生与悬疑小说作家之间,是不是有着天然的隐秘联系?
35岁竟然放弃前途远大的医生职业,索莫萨自己也承认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他只是发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当了精神科医生之后,我发现做医生并不能很好地观察一个人,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各种精神疾病,所以你不能从一个‘人’的角度去整体观察他。(做作家)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善于和热爱观察的人,而不是源于精神病学。”
不过,索莫萨也承认,精神科医生的角色,给了他不同的体验。他曾经安慰过那些受痛苦折磨的人,看过病痛,看过死亡,如果作为正常人,他无法这么集中而深入地体验这些东西。他小说中表现出的某些癫狂气质,与这有关。“我喜欢创造一些极端的人物,就是一些已经跨越了某种规范的人物,我们把他们称作‘疯狂的人’。”
于是,在一鸣惊人的《洞穴》之后,他创作了《谋杀的艺术》。
在悬疑小说中若以艺术为主题,往往会出现这类桥段:世界名画或雕塑的失窃,与油画有关的神秘死亡,历史中存在的惊天秘密等。但在索莫萨这里,人比画更有意思,比如蒙娜丽莎和达芬奇比起来,达芬奇更令他着迷。
这容易让人想起《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我个人认为丹?布朗作品中的谜题解答起来比较简单——我没有轻视的意思。这或许是因为英语作品的大众化和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原因。用西班牙文写出来的作品就深入了很多,需要多加思考。”
《谋杀的艺术》中,构想了一个疯狂的未来艺术图景。这种所谓的“超戏剧行为艺术”以“人”为画布,身体机能完全由“画布”所控制,汗液、唾液、月经以及其他分泌物通过服药有效地抑制,几至完全消失。每日长达六到八小时保持一个姿势所带来的疼痛,通过药物克服,而运用冥想技巧,甚至连呼吸与眨眼都能减慢到几乎停止。
索莫萨祭出了这个疯狂世界奉行的艺术法则:“生命令人厌恶,要成就艺术,意味着非人。”
这种情节设计,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的悬疑小说或者惊悚小说的概念。《谋杀的艺术》有时被看作是科幻小说,也有人说它是一个警匪小说,甚至还获得警匪小说类的奖项,更离谱的是,它甚至还被评为情色小说。《洞穴》也是如此,他不仅被邀请参加侦探小说的研讨会,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过一次同性恋的研讨会,只因为小说中提到了一些雅典时期同性恋的元素。
即使这样,也还远远不够。索莫萨说,他的下一部小说将更加疯狂。
索莫萨承认,他小说中表现出的某些癫狂气质,与精神科医生的经历有关。“我喜欢创造一些极端的人物,就是一些已经跨越了某种规范的人物,我们把他称作‘疯狂的人’。”
“我和一个朋友都特别爱看侦探小说,您是我们读的第一位欧洲大陆作家,不幸的是,我们看的是您的《谋杀的艺术》,说实话,我没有看下去。”
索莫萨对这样的问题并不震惊。
作为当今西班牙文坛顶尖的小说作家,何塞?卡洛斯?索莫萨目前已有13部作品问世,印行超过30种语言——但看过他作品的读者,虽多是惊叹与赞誉,但也不乏冷评。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洞穴》于2002年出版英文版,当年即获金匕首奖,被评论界拿来与艾柯的《玫瑰之名》及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相比。但作为一本文本复杂的小说,它被视为“无法简介的”,每次被要求介绍该作,索莫萨也只能无奈地说:
“这是一本很不同的书。”
“译者注”的秘密
《洞穴》的主线,讲述了发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一宗连环凶杀案及其破案的过程。一位尊崇理性的“解谜人”赫拉克拉斯受命寻找凶手,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自己无法信任自己的理性判断。
与这桩古代谜案的破解过程相平行,另一个故事以“译者注”的形式同时展开,全书存在了140条“译者注”,某些注释甚至占到了3页的篇幅。这样,索莫萨在《洞穴》里,构建了至少三个维度的文本世界。1.破案人赫拉克拉斯等人出现的故事层面。2.以“译者注”形式出现的无名翻译家和蒙塔洛。3.作者索莫萨本人。
这个古怪的“译者注”改变了小说。书中有个情节,里面有个人物要被杀了,结果这个脚注中的翻译家不由自主地“大喊”,提醒第一维度世界中的即将被杀害的人物要当心。“这个翻译家当时是没名字的,但他成为了一个基本的人物,一个最关键的人物,他把整个书给颠覆了,他把这个书变成另外一种书。因为他的存在,我必须要开始寻找文本当中的隐藏信息。”索莫萨说。
设置翻译家的角色无疑增加了小说的写作难度,苦恼的索莫萨甚至求助于他的太太。“有一个人物是翻译家,他想进入这小说里,我应该把他放进去,但是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他太太从头到脚看了看索莫萨,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好吧,真是个不错的建议。”索莫萨想。
小说出版后,在30多种语言的翻译流传中,《洞穴》的文本世界再次被扩展了。有一些国家的翻译者,翻译的时候越来越害怕,好像书中那个被绑架的翻译变成了自己;还有的翻译者为繁复的文本感到头疼,问索莫萨,能不能在原文脚注上再加上脚注?
中译本的译者是李继宏。有读者在豆瓣中分析说,如果把李继宏自己写的《译后记》加入进去,《洞穴》就拥有了四重文本世界,在其中,连作者本人索莫萨也被虚化了——一个存于中文版的译者李继宏概念中之人。《洞穴》不再仅仅属于索莫萨了。
“如果说,悬疑是在拧螺丝,那么小说在被翻译一次之后,螺丝又被拧紧了一次。”索莫萨说。
他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小说的角色间、小说与作者、文本与读者、作品与译者,甚至作者与小说中的虚拟人物,都有着独立的对话关系。《洞穴》里一个人物,他要吃毒药,吃完后应该有药效的。但写作过程中,索莫萨发现这个服药的人物在看着他,告诉他,药吃下去没有效果。这个人已经走出他设定的界限,他必须得尊重他。“一旦我创作的人物能够和我对话,甚至背叛我,我认为我的写作就成功了。”
在索莫萨看来,正是这种“背叛”,使得《洞穴》避免沦为一部平庸之作。
说到《洞穴》,不得不提的是索莫萨的小说与哲学的关系。很多人认为,索莫萨的小说否定了理性,《洞穴》就是一部彻底颠覆柏拉图主义力作。从作品的角度来说,这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你和我都等不到这一天,克兰托,但人类前进的方向是理性,而非本能。”
“不,”克兰托微笑着说,“错的人是你。”
理性主宰着人类脚步吗?索莫萨报之以冷笑。“90%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理智的,我们的爱情,我们的战争,我们的争斗,我们去爱,我们有朋友,我们作出决定,有时并不是什么理智来决定,而是情感决定的。我们把本能驱使我们作决定,称为心血来潮。”
只是对于柏拉图,他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我的作品不是在与别人讨论柏拉图主义,我希望这本小说是对柏拉图的致敬。”哲学家怀特海说,所有的西方哲学都在为柏拉图做注脚,索莫萨也希望《洞穴》只是其中的一个注脚。
精神科医生的癫狂
索莫萨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写作习惯:写作时他必须要先拿几块白色的大块橡皮,在桌子上把它们摞成一小堆儿,然后看着那小堆儿,他就觉得放松。
就像是一种心理暗示:反正写错了也没事,一会还能擦呢。但实际上,他也没用任何铅笔。这让人联想到他的转行经历——做作家之前,他做了四年的精神科医生。这让很多喜爱他的读者津津乐道并感到好奇:精神科医生与悬疑小说作家之间,是不是有着天然的隐秘联系?
35岁竟然放弃前途远大的医生职业,索莫萨自己也承认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他只是发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当了精神科医生之后,我发现做医生并不能很好地观察一个人,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各种精神疾病,所以你不能从一个‘人’的角度去整体观察他。(做作家)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善于和热爱观察的人,而不是源于精神病学。”
不过,索莫萨也承认,精神科医生的角色,给了他不同的体验。他曾经安慰过那些受痛苦折磨的人,看过病痛,看过死亡,如果作为正常人,他无法这么集中而深入地体验这些东西。他小说中表现出的某些癫狂气质,与这有关。“我喜欢创造一些极端的人物,就是一些已经跨越了某种规范的人物,我们把他们称作‘疯狂的人’。”
于是,在一鸣惊人的《洞穴》之后,他创作了《谋杀的艺术》。
在悬疑小说中若以艺术为主题,往往会出现这类桥段:世界名画或雕塑的失窃,与油画有关的神秘死亡,历史中存在的惊天秘密等。但在索莫萨这里,人比画更有意思,比如蒙娜丽莎和达芬奇比起来,达芬奇更令他着迷。
这容易让人想起《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我个人认为丹?布朗作品中的谜题解答起来比较简单——我没有轻视的意思。这或许是因为英语作品的大众化和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原因。用西班牙文写出来的作品就深入了很多,需要多加思考。”
《谋杀的艺术》中,构想了一个疯狂的未来艺术图景。这种所谓的“超戏剧行为艺术”以“人”为画布,身体机能完全由“画布”所控制,汗液、唾液、月经以及其他分泌物通过服药有效地抑制,几至完全消失。每日长达六到八小时保持一个姿势所带来的疼痛,通过药物克服,而运用冥想技巧,甚至连呼吸与眨眼都能减慢到几乎停止。
索莫萨祭出了这个疯狂世界奉行的艺术法则:“生命令人厌恶,要成就艺术,意味着非人。”
这种情节设计,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的悬疑小说或者惊悚小说的概念。《谋杀的艺术》有时被看作是科幻小说,也有人说它是一个警匪小说,甚至还获得警匪小说类的奖项,更离谱的是,它甚至还被评为情色小说。《洞穴》也是如此,他不仅被邀请参加侦探小说的研讨会,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过一次同性恋的研讨会,只因为小说中提到了一些雅典时期同性恋的元素。
即使这样,也还远远不够。索莫萨说,他的下一部小说将更加疯狂。
索莫萨承认,他小说中表现出的某些癫狂气质,与精神科医生的经历有关。“我喜欢创造一些极端的人物,就是一些已经跨越了某种规范的人物,我们把他称作‘疯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