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铜走银的起源一般认为在清代,相关文献多有罗列。根据乌铜走银现有传承人口述以及相关资料描述,清雍正年间岳飞后裔居于云南石屏以制银器为生,偶有一日不慎将金戒指坠入熔铜炉中巧得铜合金,此料做成手炉日日在手中把玩取暖,不日变成乌黑锃亮之独特物件。而有证据表明古滇国时铜器已经懂得加金使之变色,明代宣德炉亦有色乌含金者,至于走银、走金其原理与我国春秋时期盛行的金银错工艺本质相同。因此至少从乌铜材料本身而言其产生应该早于清雍正年间,这也说明这门技艺的诞生也是工匠艺人随时代的发展汲取各家工艺之长制作出的工艺瑰宝。
云南乌铜走银发展到辉煌,从衰落再到新生走过了跌宕起伏的近三百年时光。据《石屏县志》载发展之初岳家历代乌铜走银传人均遵循家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媳妇不传女儿”在云南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开设家庭作坊独家经营。此时期作品多为香炉及文化用品等器具。到1840年以后,由于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此时的乌铜走银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大量制作烟袋锅、烟膏盒子等。但由于价格昂贵,制作数量相对其他工艺品数量偏少,保存下来的乌铜走银实物就更是难得一窥。清末至民国时期乌铜走银达到了鼎盛期,应时代之需,石屏岳家在昆明开设了分店,年产量约3000至5000件。产品多为文房四宝、膏盒、墨盒、花瓶其中尤以墨盒居多。装饰有麒麟吐书、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八仙过海、飞禽走兽、龙凤鹿鹤等。此期乌铜走银器技艺精湛、做工细致、装饰美观、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销路上,远至香港、澳门和国外,风靡一时。龙云执政云南期间,历年都要到岳家订制一批乌铜走银的墨盒,落上“黄埔军校校长将中正赠”的字样,作为蒋介石赠人之礼物。至此乌铜走银在昆明名声大噪,散千金而求一物。“尚乌”将乌铜走银推至了发展的最高点,并作为地域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品担当了云南对外交流沟通和礼品馈赠的使者。后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原材料昂贵而稀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乌铜走银逐渐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迅速行动,挽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濒临失传的艺术魂宝。时值2011年5月23日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师出岳氏的金永才大师成为技艺传承人,金大师在昆明市官渡古镇创办了乌铜走银传习馆,集制作、展示、传承、销售为一体,招收学徒传授乌铜走银技艺。2009年10月云南乌铜走银商贸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昆明官渡古镇内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正式开课收徒。2012年云南乌铜走银商贸有限公司更名为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2014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乌铜走银分会在官渡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以非遗文化价值传播为理念的综合产业群。自此,乌铜走银真正迎来了它的新生。然而目前昆明乌铜走银制品的年产量不足300 件,年产值仅300多万元。乌铜走银工艺和市场现状实际上遇到了极大的发展瓶颈。整理问题如下:
从制品本身认可度看,乌铜走银器物造型老旧,不合乎现代商品市场的需要,不能吸引都市人的消费欲望,与现代消费脱节。比如手炉在如今空调、供暖设施发达的今天需求量恐怕已经变为文玩收藏品。又比如文房四宝制品,在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书写工具也早已变成了影视剧中的道具。即便是首饰,其设计的款式也雷同于其他竞争产品;从工艺现状看,目前乌铜走银企业虽然已开始着手解决瓶颈难题,尝试技术改良和革新,但无论从方法还是力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其提出的要求。从价格上看,乌铜走银器物市场价格不菲,原因一是制作原材料为乌铜合金、银、金,其原材料成本高;第二,这项工艺属于纯手工打造,一件普通器物打造时间最短也需20天,所以生产时间长成为了乌铜走银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一件乌铜走银器物市场价为上千至上萬元不等。乌铜走银奢侈品的市场定位直接导致了需求量减少,从而产量跟随减少。产量少工艺自然濒临灭绝,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乌铜走银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序复杂导致的高成本与商业化运作存在矛盾致使其产品销量每年止步于千件。与市场同期产品横向对比,一方面现代技术早已融入其他工艺品开发设计中。计算机绘图可以很好的突破传统纹样的单一性,可以很好驾驭现代点、线、面设计元素。特别是涉及到字母、logo等纹样时计算机绘图相比于手工绘图更是优势突出;机械制版雕刻利用感光液在金属表面涂布显影,然后利用蚀刻或激光雕刻等方法快速成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精确性,保证了复杂产品的完美度。成本方面相对于手工雕刻更是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其他工艺品市场定位清晰,高中低档合理搭配机械投产和纯手工打造的比例,使得营销渠道明朗。
综上所述,乌铜走银要站在非遗的高平台上起跳,当务之急是要脱离“子承父业”、“手手相传”这种传统家族作坊式运作。急需从装饰纹样、器物器型、加工工艺等多角度入手,充分利用互联网+体系,利用计算机技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设计开发出与时俱进的新乌铜走银产品。越是需要保护的东西越说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乌铜走银这门非遗技艺如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环境中谋求发展,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
云南乌铜走银发展到辉煌,从衰落再到新生走过了跌宕起伏的近三百年时光。据《石屏县志》载发展之初岳家历代乌铜走银传人均遵循家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媳妇不传女儿”在云南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开设家庭作坊独家经营。此时期作品多为香炉及文化用品等器具。到1840年以后,由于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此时的乌铜走银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大量制作烟袋锅、烟膏盒子等。但由于价格昂贵,制作数量相对其他工艺品数量偏少,保存下来的乌铜走银实物就更是难得一窥。清末至民国时期乌铜走银达到了鼎盛期,应时代之需,石屏岳家在昆明开设了分店,年产量约3000至5000件。产品多为文房四宝、膏盒、墨盒、花瓶其中尤以墨盒居多。装饰有麒麟吐书、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八仙过海、飞禽走兽、龙凤鹿鹤等。此期乌铜走银器技艺精湛、做工细致、装饰美观、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销路上,远至香港、澳门和国外,风靡一时。龙云执政云南期间,历年都要到岳家订制一批乌铜走银的墨盒,落上“黄埔军校校长将中正赠”的字样,作为蒋介石赠人之礼物。至此乌铜走银在昆明名声大噪,散千金而求一物。“尚乌”将乌铜走银推至了发展的最高点,并作为地域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品担当了云南对外交流沟通和礼品馈赠的使者。后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原材料昂贵而稀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乌铜走银逐渐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迅速行动,挽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濒临失传的艺术魂宝。时值2011年5月23日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师出岳氏的金永才大师成为技艺传承人,金大师在昆明市官渡古镇创办了乌铜走银传习馆,集制作、展示、传承、销售为一体,招收学徒传授乌铜走银技艺。2009年10月云南乌铜走银商贸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昆明官渡古镇内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正式开课收徒。2012年云南乌铜走银商贸有限公司更名为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2014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乌铜走银分会在官渡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以非遗文化价值传播为理念的综合产业群。自此,乌铜走银真正迎来了它的新生。然而目前昆明乌铜走银制品的年产量不足300 件,年产值仅300多万元。乌铜走银工艺和市场现状实际上遇到了极大的发展瓶颈。整理问题如下:
从制品本身认可度看,乌铜走银器物造型老旧,不合乎现代商品市场的需要,不能吸引都市人的消费欲望,与现代消费脱节。比如手炉在如今空调、供暖设施发达的今天需求量恐怕已经变为文玩收藏品。又比如文房四宝制品,在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书写工具也早已变成了影视剧中的道具。即便是首饰,其设计的款式也雷同于其他竞争产品;从工艺现状看,目前乌铜走银企业虽然已开始着手解决瓶颈难题,尝试技术改良和革新,但无论从方法还是力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其提出的要求。从价格上看,乌铜走银器物市场价格不菲,原因一是制作原材料为乌铜合金、银、金,其原材料成本高;第二,这项工艺属于纯手工打造,一件普通器物打造时间最短也需20天,所以生产时间长成为了乌铜走银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一件乌铜走银器物市场价为上千至上萬元不等。乌铜走银奢侈品的市场定位直接导致了需求量减少,从而产量跟随减少。产量少工艺自然濒临灭绝,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乌铜走银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序复杂导致的高成本与商业化运作存在矛盾致使其产品销量每年止步于千件。与市场同期产品横向对比,一方面现代技术早已融入其他工艺品开发设计中。计算机绘图可以很好的突破传统纹样的单一性,可以很好驾驭现代点、线、面设计元素。特别是涉及到字母、logo等纹样时计算机绘图相比于手工绘图更是优势突出;机械制版雕刻利用感光液在金属表面涂布显影,然后利用蚀刻或激光雕刻等方法快速成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精确性,保证了复杂产品的完美度。成本方面相对于手工雕刻更是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其他工艺品市场定位清晰,高中低档合理搭配机械投产和纯手工打造的比例,使得营销渠道明朗。
综上所述,乌铜走银要站在非遗的高平台上起跳,当务之急是要脱离“子承父业”、“手手相传”这种传统家族作坊式运作。急需从装饰纹样、器物器型、加工工艺等多角度入手,充分利用互联网+体系,利用计算机技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设计开发出与时俱进的新乌铜走银产品。越是需要保护的东西越说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乌铜走银这门非遗技艺如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环境中谋求发展,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