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转“危”为“机”

来源 :卓越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盼已久的中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终于在月初(2008年11月8日)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这十项措施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已迫在眉睫,中国经济是否能摆脱经济危机的拖累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次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有“危险”也有“机遇”,如果说能够驾驭好这把双刃剑,其结果必将是令人欣喜的。
  
  上篇:追根溯源 扩大内需原与委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
  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经济发展没有动力,这与此次金融危机不无关系。“华尔街咳嗽,全世界感冒,中国也打起了喷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彼此相关”的今天,作为世界经贸大国的中国不会成为金融海啸中的“安全港”,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并不断被放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出现明显下滑,虽然对欧洲出口的上升一度弥补了这一回落,但目前人民币对欧元已经有了大幅升值,同时欧洲经济也开始走入疲态,因而2009年出口的明显下滑已成定局。这些必然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形成威胁。
  有专家认为,中国被卷入这场危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当前更加开放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要大。这其中既包括更大的资本流动规模、更大的外汇储备,也包括对于出口更高的依存程度,因此这次危机对经济实体具有更强的冲击性。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已迫在眉睫,中国经济是否能摆脱经济危机的拖累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次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有“危险”也有“机遇”,如果说能够驾驭好这把双刃剑,其结果必将是令人欣喜的。
  
  国人消费能力差导致内需不振
  中国经济之所以内需不振,归结起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现在老百姓手中没有钱,或者说本来应该是有钱的,但人为的政策剥夺了老百姓的大部分收入。中国老百姓因政策原因年损失达几千亿元之巨,而且这一过程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西方经济体以及美国在内,他们刺激经济的手段就是直接派发现金给普通老百姓,增加百姓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欲望。但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这种刺激手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其次,中国经济内需不振的另一个原因是老百姓的消费预期比较弱,未来可能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老百姓根本不敢消费,因为人们可能花钱的地方包括医疗、教育和养老,这些方面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来保障,人们的消费欲望被压抑起来,而增加人们的购买能力就成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关键。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扩大内需也就意味着:一定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刺激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中篇:探幽索微十项措施点与面
  
  拉动内需,关键在改善民生
  分析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居工程的建设,将对相关产业起到拉动作用,对保持经济增长作用重大。除此之外,最大的意义在于将给普通百姓带来好处。还有第四项措施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第七项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这些政策都是关系着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
  从整体来看,这十项措施全面地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政策体系。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前些年的增长模式,即倚重外需促增长的模式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依赖于一个稳定增长的国际市场,一旦外需减弱,增长就岌岌可危。
  我们可以看一下2007年的数据,2007年全国出口总额占GDP比例为36%,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高达64.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为36.2%,其中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占GDP比重为11.7%。数据清楚地显示,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太高,而国内需求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太小,尤其是县及县以下人口的需求其实主要是农民的需求比重太小。因此拉动经济平稳增长,关键在于拉动内需,而提高农民及城市贫困居民的需求水平则是重中之重。
  而长期可持续的内需扩大,应该是引导居民主动消费的增加。也就是说扩大内需一方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 这说到底就是民生问题。对于中等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来说,收入提高对增加消费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广大的低收入阶层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较差,改善生活水平的愿望更为迫切。一旦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了,自然会逐步释放出巨大的消费热情,从而成为拉动内需的主力。
  
  发出“保增长”的特殊讯号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通过具体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建设,老百姓的受益最大。
  
  


  国家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等,老百姓可以实现“我想有个家”的愿望;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低收入群众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则会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释放出‘保增长’的特殊讯号。政府投资将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市场信心将会进一步恢复,我国经济完全能够保证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研究员蔡志洲这样认为。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这次公布的十项措施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未来我国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而随着这次举措的逐步实施,必将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增值税改革为企业减负
  从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可以看出,备受关注的一项应该算是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按照部署,要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粗略测算这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增值税改革在企业界已成为共识,这项改革此时出台也正是应时之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少重复征税因素,降低投资成本,可以有效地鼓励投资,增强经济活力。尤其是在经济相当不景气的当下,中小企业的处境举步维艰,大都进入“冰河世纪”甚至被恶劣的经济雪藏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此时开始增值税改革,给面临困境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活”下去的欲望。
  目前,我国已经在东北等部分地区开展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认为,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必将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也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
  
  老百姓从中受益大
   在这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
  国家将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集中解决民生等领域的各种问题,加快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大事、实事。通过具体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建设,老百姓的受益最大。国家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等,老百姓可以实现“我想有个家”的愿望;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低收入群众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则会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通过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下篇:瞻望未来 举措前后失与得失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基本上是依靠成本优势,依赖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筑起了“中国制造之塔”。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迫近,再加上外需市场的迅速萎缩,“中国制造之塔”摇摇欲坠,沿海各省份以出口产品制造和加工为主的大小企业,日子过得更为艰难:
  
  工厂纷纷倒闭,失业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已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
  受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减缓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而出口与投资和消费一起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各自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氛围中,国务院出台的这十项措施是很切合实际的。毋容置疑,此次调整仍将引起广泛关注并为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完好,物价水平、就业形势、国际收支和金融体系都处于良好状态。这就为中国政府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空间。
  回顾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曾经历过几次大的经济起伏,每一次都通过积极动用宏观调控手段而平稳度过。现在中国政府对妥善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信心,温家宝总理已经多次在重大场合阐释了抱有这种信心的理由。中国将通过努力稳定出口和刺激国内需求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外部需求的改善可能尚需时日,国内需求则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良好的财政收支状况将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而最近出台的十项措施就是最好的证明,最终会为全社会消费需求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从新确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把积极应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当作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难得机遇。十项措施中,民生问题成为最主要的焦点,大部分措施都与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人群有关,同时重点提到了生态环境与节能减排。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的分析,中国政府仅用半年的时间就把CPI从8%以上调控到5%以下,相信随着更加积极宽松的财政货币措施的陆续出台,影响当前经济增长的矛盾和问题将会逐步化解,中国经济仍能够在平稳较快的通道内运行。
  可以这么说,十项措施是在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前提下出台的,它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明确无误地传递了宏观经济政策转型的意涵,使投资者重塑对经济及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据专家预测,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至少要到2009年中期才能显现。
  
  


  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之后,一时间国人无不欣欣然,在此让我们也看看一些经济学人对此的观点: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扩大内需的关键是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一直高速推进着,却并未有效推动农村城市化的同步发展,这直接导致我们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因此,服务业无法成为中国劳动力的就业“蓄水池”,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较低。
  我认为,中国产业结构急需升级换代,经济增长模式也要从注重GDP数量增长转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本轮扩大内需过程中,不能再重复十年前的“故事”,我们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抓住机遇,下狠功夫实施经济转型大战略。
  因此,在“扩大内需”的巨额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的引导下,官方投资与民间投资应该合力抓住机遇,从战略高度实现历史性跨越,扩大内需的核心应该是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并让国民共享GDP增长的经济成果。
  
  南方都市报经济人马光远:刺激经济的最佳之道在于体制转型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十大措施、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堪称公共支出领域少有的大手笔,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夜之间完成了难度极大而又符合逻辑的“急转弯”。这一方面说明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确实不可低估,另一方面说明高层对担忧经济下滑的紧迫感和维护经济增长的决心。
  为了确保将“十大举措”的目标定位于中国经济的转型,我建议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务院确定的这“十项措施”进行审慎的议决。特别是,为避免利益集团的干扰,在动用巨额的财政支出刺激经济的同时,开放言路,让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细节的讨论,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对抗利益集团的公共机制。在这点上,应该学习美国“救市计划”的公共辩论过程,让各方的利益都在博弈中体现。“十大措施”必须有实施细则,必须有监督性的方案提交人大表决通过,从而为如此巨大的公共支出建立一个安全的框架和制度保证,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中国经济全面转型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的解决方案,确保体制转型的顺利完成。
  
  财经撰稿人皮海洲:扩大内需,救股市优于救楼市。
  从最近一些地方政府的出手来看,救楼市成了这些地方政府扩大内需的首选。与救楼市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不同,救股市则是民心所向。
  从扩大内需来看,救股市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一是经过了70%的暴跌之后,目前的股市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投资价值。这与目前的楼市仍然充满了极大的泡沫完全不同。二是股市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刺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由于股市的暴跌,有相当多的投资者被股市深深套牢,原本有买房计划的投资者不能买房了,有买车计划的投资者也不能买车了,股市的暴跌将居民的购买力套牢了。只有让这些投资者解套了,赚钱了,这种社会购买力才能得以实现。否则就算把楼价涨得再高,而这些购买力却被套牢在了股市里,那救楼市也是白搭。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股市的活跃有利于新股发行上市,有利于企业的再融资,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现阶段来看,扩大内需,救股市远优于救楼市。
其他文献
失败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而成功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同。  借用一句托尔斯泰的句式,来试图廓清一下企业之所以拥有不同发展命运的原因所在。  商业模式和人在企业组织中的行为方式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  商业模式的确立一定是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的,涵盖了企业的战略以及为实现战略目的所设计出来的所有战术动作,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对错之分;人在企业组织中的行为则导致了对既定商业模式执行结果的不
期刊
以不寻常的勇气和信念,去收获洼里煤矿惊人的成功。地缘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无疑为矿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矿长张忠新上任的三年时间里,以”洼里新政”为目标,谱写了洼里煤矿新的篇章,变化之巨,值得关注和思考。    作为全国第一座海滨煤矿洼里煤矿,在张忠新矿长“和谐、人性化”管理理念支撑下,洼里矿又一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使这座有着开采三十多年历史的老矿焕发了青春,从“洼里跃上了高地”!  从
期刊
务实创新 细节致胜    山东临沂兴元投资发展集团的前身是临沂兴元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1月改制重组后,经过7年的发展,一举实现扭亏为盈,从负债7000余万元到2008年企业完成产值7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短短7年,实现了一个华美的转身。  巨变的背后发生了哪些故事?带着这个大大的问号,我们采访了董事长李树斗先生。  记者:兴元煤业的前身是临沂矿务局塘崖煤矿,据我们了解,你于2001年1
期刊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渗透,长期经验式管理手工操作和科技含量不高的档案管理方式亟待改进,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档案互作中的普及应用,Internet现在也已悄然进入了档案馆,面对档案事业这一新的发展形势,本文对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寻找一个适合我国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计算机
期刊
体验式营销制造感受价值    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价格已经变得不那么敏感了,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效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体验式营销已经不是新概念,它随着经济向“体验式经济”过度,营销方式也开始转向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营销模式。  2001年9月4日,惠普公司与康柏公司达成25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成为IT新老大。惠普公司总裁费奥·利娜(Ca
期刊
英特尔已经拥有全世界知名度甚高的品牌,2001年全球排名第六,品牌价值高达347亿美元。    迅驰一战成名    英特尔,做老大已经很久了英特尔,在计算机芯片的江湖上做老大已经很久了。  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已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为进一步建立起大企业及企业经营者的品牌认同,公司从去年开始,发动了历年来最大规模的、预计长达三年的广告宣传攻势,希望以既有的品牌知名度为基础,进一步在大
期刊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者和技术人才培训工作的更高要求,在中组部培训中心举办的“2007年创新培训工作研究班”期间,中组部培训中心、商务部培训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多家国家部委和国有大型企业的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教育培训机构”)联合成立了“部门行业教育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组,围绕教育培训机构核心培训能力 的内涵和建设问题进行了
期刊
应万变的能力    鸟儿们聚在一起推举它们的国王。孔雀说它最漂亮,应该由它当,立刻得到所有鸟儿的赞成。只有穴鸟不以为然地说:当你统治鸟国的时候,如果有老鹰来追赶我们,你如何救我们呢?  释意:做任何事一定要深谋远虑,才不至于害了自己。  寓意:一个职业经理,当储备多方才能,不只在才识方面要有过人之处,更当有应万变的能力,如此,不但可服人,并且还能对付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    本性难移      
期刊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成熟,服务型企业已成为市场主角。然而,这些企业的经理们所使用的大多数管理工具和技术,最初却者是为制造型企业而设计的。这些工具和技术是否足够了呢?抑或我们还需要—些新的东西?  我认为。我们必要发—些新工具。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成熟,服务型企业已成为市场主角。然而,这些企业的经理们所使用的大多数管理工具和技术,最初却都是为制造型企业而设计的。这些工具和技术是否足够了呢
期刊
公司支持人人平等    资深人员基本上没有“特权”,依然要自己回电子邮件,自己倒咖啡,自己找停车位,每个人的办公室基本上都一样大。有一次,一些从中国来访微软的教授在等待听JimGray(发明数据库的著名科学家,图灵奖的获得者,加州研究院的院长)的演讲时,看见一个满头华发的老头趴在地上接电线,还以为他只是一名老工人。等他站起来时,大家却惊讶地发现,他就是演讲者JimGray.这些教授都很震惊,没想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