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亟需进行根本性地改革与创新,因此情境教学这种创新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基于教材内容提问、组织学生课堂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引入现实生活现象四个层面出发,详细地阐述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符合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以,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彻底挣脱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着力推进情境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改善教学现状、解决教学遗留问题,提升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基于教材内容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最为基本的内容,因为问题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凝练和概括,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彻底地转变灌输式的策略和方法,对数学教材课本展开系统且详细地研读,以提炼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据此来设计、提出启发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创设充满悬念的问题情境,直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分析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任意角和弧度制》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预习,让学生们了解本节课程的主题。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尝试思考解题,锻炼学生们的解题能力,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笔者再提升问题的难度,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任意角和弧度制的度量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基于教材内容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组织学生课堂交流,创设讨论情境
讨论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状态,让学生们可以获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将班级授课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先基于对班级内学生具体情况的整体认知和了解来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设置合理的任务和目标,创设出可供讨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准备工作完成后,笔者正式带领学生们展开教学工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内部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通过本次活动,课堂氛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课堂交流,创设讨论情境,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创设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改变知识呈现的形式,使其不再抽象晦澀,而是更加形象具体、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的革新以实现直观情境的创设。具体而言,教师应合理巧妙地利用起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从而创设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极大地优化学生感性认识,最终让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变得更快。
例如,在教授《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笔者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对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向学生们介绍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了图片的辅助后,学生们的注意力不仅更加集中,同时,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迅速。这样,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创设直观情境,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四、引入现实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全新理念,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同程度。对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延伸教学范围,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现象,并巧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实现生活情境的完美还原和有效创设,将学生引入熟悉氛围中去,更好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良好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考虑到这一特点,笔者融入生活元素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以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尝试分析,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随后,笔者再针对其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笔者通过引入现实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是直接引领数学高效教学的重要路径。因此,作为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需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趋势,不断革新思想、转变观念,进而通过基于教材内容提问、组织学生课堂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引入现实生活现象等策略的运用,来创设问题情境、讨论情境、直观情境和生活情境,让高中数学教学因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而变得科学高效、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樊帆.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7(08):74.
[2]刘东升.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7,15(18):173+175.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符合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以,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彻底挣脱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着力推进情境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改善教学现状、解决教学遗留问题,提升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基于教材内容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最为基本的内容,因为问题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凝练和概括,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彻底地转变灌输式的策略和方法,对数学教材课本展开系统且详细地研读,以提炼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据此来设计、提出启发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创设充满悬念的问题情境,直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分析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任意角和弧度制》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预习,让学生们了解本节课程的主题。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尝试思考解题,锻炼学生们的解题能力,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笔者再提升问题的难度,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任意角和弧度制的度量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基于教材内容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组织学生课堂交流,创设讨论情境
讨论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状态,让学生们可以获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将班级授课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先基于对班级内学生具体情况的整体认知和了解来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设置合理的任务和目标,创设出可供讨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准备工作完成后,笔者正式带领学生们展开教学工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内部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通过本次活动,课堂氛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课堂交流,创设讨论情境,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创设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改变知识呈现的形式,使其不再抽象晦澀,而是更加形象具体、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的革新以实现直观情境的创设。具体而言,教师应合理巧妙地利用起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从而创设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极大地优化学生感性认识,最终让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变得更快。
例如,在教授《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笔者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对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向学生们介绍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了图片的辅助后,学生们的注意力不仅更加集中,同时,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迅速。这样,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创设直观情境,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四、引入现实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全新理念,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同程度。对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延伸教学范围,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现象,并巧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实现生活情境的完美还原和有效创设,将学生引入熟悉氛围中去,更好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良好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考虑到这一特点,笔者融入生活元素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以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尝试分析,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随后,笔者再针对其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笔者通过引入现实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是直接引领数学高效教学的重要路径。因此,作为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需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趋势,不断革新思想、转变观念,进而通过基于教材内容提问、组织学生课堂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引入现实生活现象等策略的运用,来创设问题情境、讨论情境、直观情境和生活情境,让高中数学教学因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而变得科学高效、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樊帆.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7(08):74.
[2]刘东升.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7,15(18):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