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高校社团建设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用不可或缺;对于学校提升管理,教学质量作用显著,对于学校希望取得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高校社团 作用 意义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62(2013)05(a)-002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正在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了知识水平,但是相对于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讲,单纯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目前大学里还开设或组织了各类形式的素质拓展课程,如:公共选修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此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相对其他活动,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更加深受学生的喜爱。
1.社团的概念及分类
社团(massorganizations)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社会范畴内的社团依其性质可分为政治性、经济性、科技、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健康卫生及宗教团体等。本文中的社团主要是指高校中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学生社团的解读是:“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
学校社团的分类,可根据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范围等进行多种分类,目前高校中的社团分类大致有:理论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等。
社团的组织或成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社团活动以不得妨碍学校各类正常工作和教学、生活秩序,学生社团更要保证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前提,以有益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原则;以拓展兴趣爱好、强身健体、锻炼能力为目的;有序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师生间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2.社团的作用和意义
2.1加强社团建设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学校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现今各类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少大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建立各类社团,制定专门的社团管理制度,聘请专业的社团指导老师,划拨专项资金,确保社团正常运转。有些运行良好的学校社团其技术水平和整体状态堪比社会上的专业团体。具有品牌性的学校社团已然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和展示的最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名片。
2.2加强社团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
学校社团作为一个小集体,小团队可以加强队员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自由的社团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或社团管理方式等,学生可以发挥年轻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其组织和领导力;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自主自理、自我约束、遵守规则的意识、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既可拓展综合素质,又可施展才艺,增加自信心。
2.3加强社团建设可增强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教职工社团活动对于员工认同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社团活动往往以学校精神、学校校训、国内外重大活动等为主题,员工参与社团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认同了学校文化,参加社团团队的活动,使得教职工产生集体归属感,教师的业余生活得到丰富,身体得到锻炼,才艺得以展示。只有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保证教学的基本质量;教师身心愉悦了。教育质量得以保证,学校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3.加强社团建设的途径
3.1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保障制度
作为地区教育指导机构要出台对于加强社团建设具有可操作的指导性的文件;并纳入考核机制;高校管理者要制定针对社团管理的保障性机构和制度,科学地进行社团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社团联合会作为社团日常运作的直接管理者,更要制定严格的社团管理制度,保障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社团人在一定的规则下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3.2加强社团指导,聘请专业教师
社团活动不能仅停留在兴趣聚会的初级阶段,根据社团的专业类别和切实发展的需要,由学校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对社团活动进行专业指导和问题解答,有助于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有助于社团的校内外发展。
3.3建立社团发展专项基金,配备专门活动场所
学校社团活动一般以社团成员自筹活动经费为主,对于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自筹活动经费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但对于某些大型社团或专业社团的活动,以及学校需要重点发展的社团,学校为其提供专项活动经费,保障其社团正常开展活动和持续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活动场所。
总之,加强高校社团建设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于学校提升管理、教学质量作用显著,对于学校希望取得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高校社团 作用 意义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62(2013)05(a)-002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正在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了知识水平,但是相对于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讲,单纯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目前大学里还开设或组织了各类形式的素质拓展课程,如:公共选修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此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相对其他活动,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更加深受学生的喜爱。
1.社团的概念及分类
社团(massorganizations)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社会范畴内的社团依其性质可分为政治性、经济性、科技、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健康卫生及宗教团体等。本文中的社团主要是指高校中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学生社团的解读是:“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
学校社团的分类,可根据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范围等进行多种分类,目前高校中的社团分类大致有:理论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等。
社团的组织或成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社团活动以不得妨碍学校各类正常工作和教学、生活秩序,学生社团更要保证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前提,以有益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原则;以拓展兴趣爱好、强身健体、锻炼能力为目的;有序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师生间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2.社团的作用和意义
2.1加强社团建设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学校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现今各类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少大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建立各类社团,制定专门的社团管理制度,聘请专业的社团指导老师,划拨专项资金,确保社团正常运转。有些运行良好的学校社团其技术水平和整体状态堪比社会上的专业团体。具有品牌性的学校社团已然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和展示的最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名片。
2.2加强社团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
学校社团作为一个小集体,小团队可以加强队员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自由的社团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或社团管理方式等,学生可以发挥年轻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其组织和领导力;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自主自理、自我约束、遵守规则的意识、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既可拓展综合素质,又可施展才艺,增加自信心。
2.3加强社团建设可增强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教职工社团活动对于员工认同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社团活动往往以学校精神、学校校训、国内外重大活动等为主题,员工参与社团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认同了学校文化,参加社团团队的活动,使得教职工产生集体归属感,教师的业余生活得到丰富,身体得到锻炼,才艺得以展示。只有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保证教学的基本质量;教师身心愉悦了。教育质量得以保证,学校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3.加强社团建设的途径
3.1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保障制度
作为地区教育指导机构要出台对于加强社团建设具有可操作的指导性的文件;并纳入考核机制;高校管理者要制定针对社团管理的保障性机构和制度,科学地进行社团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社团联合会作为社团日常运作的直接管理者,更要制定严格的社团管理制度,保障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社团人在一定的规则下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3.2加强社团指导,聘请专业教师
社团活动不能仅停留在兴趣聚会的初级阶段,根据社团的专业类别和切实发展的需要,由学校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对社团活动进行专业指导和问题解答,有助于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有助于社团的校内外发展。
3.3建立社团发展专项基金,配备专门活动场所
学校社团活动一般以社团成员自筹活动经费为主,对于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自筹活动经费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但对于某些大型社团或专业社团的活动,以及学校需要重点发展的社团,学校为其提供专项活动经费,保障其社团正常开展活动和持续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活动场所。
总之,加强高校社团建设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于学校提升管理、教学质量作用显著,对于学校希望取得长远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