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应重新评价“中国威胁”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6年11月,在英国《金融时报》与高盛集团主办的2006年度最佳商业书籍评选中,《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詹姆斯·金奇的《中国震撼世界》突围而出。该奖的评委这样评价此次金奇的获奖:“中国正在改变世界,而詹姆斯·金奇的书正好捕捉到了这一变化时期的精华。”本刊转载英国《金融时报》对该书的评论文章,希望对关心“全球化下的中国对外传播”等话题的相关人士有所借鉴。
  【英国《金融时报》11月8日文章】题:中国再次感撼世界?(作者 安德鲁·希尔)
  ?0?2詹姆斯·金奇回忆道,当初构思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时,妻子在厨房给他做蜂蜜三明治,让他放松一下神经。自金奇1982年作为学生首次前往中国后,这个国家就一直吸引着他。
  上周,金奇获得2006年最佳商业图书奖。颁奖结束后,他当着纽约曼哈顿的众多高管们讲述了这一家常情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位英国作者的谦逊风格。
  这也正是《中国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与《世界是平的》两本著作的不同之处,后者去年荣获英国《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
  ?0?2《中国震撼世界》与《世界是平的》这两本著作写的都是席卷商业世界的重要力量。然而,《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为全球化描述了一个乐观并且两极分化的远景。而金奇则表示,他在书中刻意避免受到争辩的束缚。他认为,那会有碍所述主题的复杂性。
  正如金奇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序言中所说:“大国的崛起,以及随后由盛转衰......很少会遵循一种简单的、直线性的方式。其间充满了迂回曲折、虚假的黎明和蒙蔽人的信号。”
  
  “示强”举动实为弱点征兆
  
  起初,金奇讲述的是“一大串不同的故事”。这与他以前在《金融时报》当记者时的写作风格相符。后来,只是在出版商的压力下,金奇才把这些故事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叙述。
  例如,本书并非从中国写起,而是从德国多特蒙德下笔,也就是德国蒂森—克虏伯的一家钢厂的所在地。这家钢厂被拆成一片一片,然后装船往中国重新组装。
  作为中国威胁的象征,这一事例很有说服力。正如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在今年最佳商业图书颁奖典礼上所言:“在杜塞尔多夫、在底特律......对与印度、中国进行成本竞争的前景,都有很多很多人感到担心。”
  金奇希望能够消除一些对中国的恐惧。他明白发达国家为什么担心中国的威胁,这种威胁并不是因制造业竞争产生的直接威胁,而是经济增长无意中导致的后果(比如污染问题)所带来的间接威胁。但他也看到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明显好处。当听众让他指出自本书出版后中国新出现的社会力量时,他谈到了中国中产阶级发挥的巨大影响力。
  “这些人已开始在国外消费,无论是温哥华、旧金山、澳大利亚西海岸、伦敦或是纽约的房地产,还是古董、股票或是奢侈的品牌商品,都会成为他们的目标。我们将看到一个再次震撼世界的趋势。”
  “大约两三年后,中国的消费能力就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到那时,很多担心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人,也许会开始变得更为乐观。”
  金奇认为,中国所采取的一些被视为展示实力动向,其实正是中国弱点的征兆。例如,许多评论家将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大肆收购海外企业相提并论,如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或是电器集团TCL收购法国汤姆森公司和德国施奈德公司。但金奇认为,中国收购外国企业大多是出于自保:“中国的制造业市场竞争残酷,利润微薄。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是形势所迫,因为它们在国内生存的压力太大了。”
  不过,令金奇担心的是,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对峙,会激起中国国内保护主义的反弹,从而阻碍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他认为,要减少此类风险,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需要更直接地采取措施,帮助解决中国国内的问题,减轻中国企业竞争对本国中小企业和中等收入工人的影响。
  
  “中国扩张行动并无恶意”
  
  ?0?2与弗里德曼及那些对全球化持“适者生存”观念的人相比,金奇这一视角更加细致。但对中国的扩张,金奇并非一味乐观。在书中和谈话中,他都给人留下一种明确的印象,即中国不可抑制的经济增长,势必增加地缘政治的紧张。中国对从石油到铁矿石自然资源的需求,“不加选择,不加言述”。金奇表示:“我认为,中国在苏丹、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地的行动并无恶意。对中国人来说,那只是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但如果你坐在华盛顿,看着中国成为苏丹这样国家的最大投资方,支持被美国视为流氓国家的政权,那就会有很多问题了。”
  金奇认为,结构和政治上的差异,将导致“竞相降低标准”的局面,因为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条件投资的承诺,破坏了西方投资者更高傲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共产主义体系与西方期望冲突的必然结果。
  令金奇感到烦恼的是,这种冲突在世界各大媒体要闻中占了首要地位,并且它们代表了对中国自上而下的看法,但这与金奇对中国人的了解并不相符。
  金奇认为,中国人民“对精神的追求与对物质的追求同样强烈”。
  “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是以‘政府对政府’关系交流为主导。但这种交往压力很大,会令人感到中国政府是沙文主义的。这种看法有时确实很令人沮丧,”他说,“但中国人民并不是这样的。”
  (转载自中国网)
  责编:雷向晴
其他文献
几次走近马振岗大使,他的言谈中总是跳跃着智者的火花,特别是他在英国将近五年半大使任上的经历。尽管卸任有时,但举手投足中仍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外交官的风采。  马振岗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近几年他领导的研究所成果频出,闲暇时还会为学界、外交界和传媒界搭建沟通平台,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这个研究所独具的国际视角和开放精神。  面对这样一位从事外交多年的大使,我们非常渴望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英国人
期刊
编者按:邵世伟,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部副部长,曾以中国体育代表团新闻官身份,出现在悉尼奥运会、1998年长野冬奥会、1994年广岛亚运会以及其他许多重要体育比赛的现场。明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后他将作为媒体服务的组织者之一,在赛场的主新闻中心和各分新闻中心从事协调工作。关于奥运宣传,他有不少经验和体会愿与读者分享……    “北京乃至中国必将还世界一个精彩”    《对外大传播》:你认为外宣工
期刊
作者的话: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文化的混淆经常会带来很多
期刊
马术从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起就成为正式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将在香港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谈到香港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霍震霆认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他看来,香港最适合也最擅长举办马术比赛。  有160多年赛马历史的香港,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协办权后,更是掀起一股习骑热。霍震霆还记得2005年确定可以协办2008年奥运会后举港上下激动的情景,这将是香港第一次承办体育领
期刊
盛夏,迎2008奥运会和天气一样不断升温。  一个闷热的午后,我们如约采访五洲传播中心总编辑李向平。进入他的办公室,电话铃声就一直不停地响起,工作热线如同窗外七月的天气一般炙热。李总编辑热情地同我们打着招呼:“不好意思。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马上就要到了,‘五洲’大奥运外宣品制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办公室太乱,我们干脆到会议室聊聊吧。”  不大的会议室里,四壁摆放着五洲传播中心历年来出版的多语种的图书,以
期刊
“50年前,我不敢想象我会像今天这样成为这样重要活动的演讲者。当时,能有机会参加北京的一些招待会,采访到一些重要人物,我就很满足了。”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外国人不久前在新华社与路透社合作50周年庆祝活动的致辞中这样说。  他不仅开启了新华社与路透社合作关系,而且还是第一位常驻新中国的西方记者,他一直用着周恩来总理为他起的中国名字,他的报道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主要来源。此外,
期刊
2006年11月,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中阿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关于这次峰会,大量的西方报道都非常片面,只有极少数的报道比较全面。因为许多西方媒体在这次共计有四十八个非洲国家(其中四十一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峰会上,只关注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和苏丹总统埃玛尔·巴希尔。同时,它们也无视参加这次被认为是新中国1949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大聚会的四十八个非洲国家,而只将焦点对准与台湾存在“
期刊
别以为我爱唠叨  Don’t Think I Just Like to Nag    编者按: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
期刊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儿童读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受到国际出版界的强烈关注。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一个国际组织,就是有着“世界儿童读物出版‘小联合国’”之誉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简称IBBY。  1953年10月4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创建于瑞士,创始人是德国的莱普曼夫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儿童图书增进国
期刊
谈起中国的奥运健儿邓亚萍,脑海中就会出现两届奥运会上,她手握球拍顽强拼杀的情景。从在世界乒坛连续8年排名第一,到唯一取得蝉联奥运乒乓球金牌的骄人成绩;从竞技场上的战将,到学习的“新长征”路上突击手;从一次次眼含热泪望着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庄严升起,到担当起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申委、北京奥组委赋予的重任……邓亚萍已成为奥运史上的骄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  如今,她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求学时写就的4万多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