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彩云之南,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
  那里是祖国的南疆,回荡着书声琅琅,生长着一群渴望知识、努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怀抱支教边疆的满腔热情,我和队友们走进云南大理,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永平。永平临近中缅边界,居住有汉、彝、回、白、苗、傈僳等22个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虽说曾是贫困县,但近些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下,它的基础设施已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宽阔的道路两侧,县第一人民医院颇为气派;商铺也不少,经营餐饮、汽修、美容美发的比比皆是。当地人们的生活也愈加趋好了。
  漫步在大街小巷,举头可见连绵的大山,真是一道天然屏障,摒除了外界的众声喧哗。事实上,这里的一切都弥散着一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古风情。没有的士,满街跑的是“蹦蹦”车(一种红色电动载人车);傍晚时分,老人们出来纳凉,几人一排坐在廊檐下,用方言悠悠闲闲地聊着天。永平着实安静,热闹的只有“天天乐”和附近的夜市。“天天乐”是这里唯一一家规模较大的日用品超市,临近菜场和水果摊,形成了当地人流最密集的地段。沿街的小贩来往吆喝,有挑扁担卖新鲜菌菇的,也有搭一个简易油锅,做烧烤小吃生意的。
  虽谈不上繁荣,但我着实爱上了此地别具一格的恬静与淳朴。恰似陶翁诗句所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
  来到永平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人便正式走马上任,开始执行授课任务。一心想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的我,终于争取到了二班的助理班主任一职。
  初见时的孩子们是多么腼腆和拘谨啊。那日,家长们将小朋友送到教室门口。小朋友们仰起头,用或是好奇或是紧张的目光望向我。很少有孩子露出笑容,他们更多的则如同受惊的小鹿迅疾低垂下眼帘,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小身板。孩子们的情绪反馈多少是令人失落的:为什么他们如此戒备,不太乐意接受我的友善呢?直到一个小姑娘的到来,让我豁然开朗,重拾了信心。
  她名叫段亦鑫,圆圆的小脸蛋,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自然卷的黑发高高扎起,显得活力又有精气神。她的爸爸瘦且挺拔,简短的几句交流便可觉出是一名知识分子。我与她爸爸说话时,亦鑫只安安静静坐着,似乎是个内向的孩子。随后,我走到她身旁,尝试着与她聊天:念几年级了?喜欢读什么书?看什么动画片?她紧闭嘴巴什么也不说,小脸蛋紧绷绷的,偶尔挑着回答一两句。不知为何,看见小小年纪的孩子如惊弓之鸟一般,我禁不住心生怜爱,抚摸着她的肩膀,宽慰道:“不要紧张,有什么老师可以帮忙的,尽管告诉我哦!”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幼年时期,不敢亲近老师,更不敢与老师多说一句话,但内心又十分渴望能被关注到,就像一只小刺猬将自己蜷缩在墙角,独自品尝着寂寞和胆怯的苦果。
  不一会儿,一班的班主任走了过来,她说亦鑫走错了班级,并把分班的花名册拿给我看。我弯下腰对亦鑫说:“小朋友,你是一班的,现在跟曹老师(一班班主任)去隔壁,好不好?”她依旧不说话,大眼睛定定地看着我,笔直地站着,没有丝毫想离开的意思。曹老师又解释了几句,她仍不为所动。“你是不是想留在二班呀?”曹老师笑道,“如果你很想待在这里,也可以。”“是的。”亦鑫重重地点点头,不再沉默了,嗓音清晰地大声说。我略感惊奇,因为班里并没有亦鑫熟识的同学,她选择留下来的原因,或许只是我刚才和她聊天的短短几句话。后来我与亦鑫爸爸加了微信,果然证实了我的猜想。
  不僅有亦鑫,班里最先一批向我敞开怀抱的孩子中,印象深刻的还有群宇和思琦。这是两个活泼外向的小家伙,她们总能最先接起我的笑容,课堂听讲和互动也十分投入。也许是这两个外向的孩子带了个好头,班里的小朋友逐渐发现,教“创意写作趣味课”的董老师蛮有耐心的,也乐于跟他们交流谈心,于是后来的几天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渐渐接纳了我的到来。
  时至今日,仍然清晰地记得在那条去上课的路上,一群孩子顶着正午的烈日,张开瘦瘦小小的双臂向我跑来的情景。他们一边高声欢呼着“董老师”,一边把我团团抱住,红扑扑的脸蛋笑眯眯的,上面挂着细细密密的汗珠。而亦鑫总喜欢用温热的小手从身后环绕,我回头望向她时,她会咯咯地笑着躲闪。
  课余时间,我还进行过一次学生家访。原先这并不在计划内,相识时间不算长,贸然家访未免莽撞了些。然而,那位名叫佳睿的小姑娘却再三邀约,我便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傍晚前往,与她的爸妈、姐姐一同在前屋促膝谈心。佳睿说起话来轻轻柔柔的,家里是土生土长的回族人,开有一间清真烧烤店。她的爸爸木讷寡言,憨厚的笑容足以显示诚意,妈妈和姐姐较为善谈,不仅端上免单的美味烧烤,还详细向我介绍回族的特色文化。她的姐姐甚至主动分享起了《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家访次日,佳睿送了我由她亲手绘制的贺卡和信件,她说:“老师,你就像我的亲姐姐一样愿意与我聊天,谢谢你。以后有机会,你能再来这里,和我们一起过开斋节吗?”(开斋节相当于回族的春节)贺卡上画着一大一小两个女生手牵着手,在花丛中并肩而行。
  是的,很难想象,孩子们对情谊如此珍重、如此纯粹:罗槿带来自家腌制的鸡爪;万可默默地为我收拾书本,搬好凳子;思璐扑闪着一双小鹿般迷人的大眼睛,与我分享她最喜欢的饼干;佳琪折了一颗彩色的纸爱心放进我的包里……
  凭心而论,孩子们和我是彼此成就的。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到来本身便是这纷乱尘世间一份绝佳的礼物,为人性镀上了轻盈通透的色彩,给予了我这个夏天最最绚丽的记忆。
  三
  支教的过程中自然不全部是快乐,也包含了辛苦、忧虑、自责、茫然。每日清晨六点多起床,晚上临近午夜休息,白昼经历的种种几乎没有一件是重样的。
  大约在第五天的时候,我去四班上课。一位瘦小的女孩课后跟随我到走廊上,她幽幽地叫了一声“董老师”。我疑惑地转身。她快走两步迎上前来,嗫嚅着说:“董老师,您可以帮我转交一封信吗?”摊开手掌,一封折成四折的字条已被汗水浸湿了,最外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小克老师收。我寻思着烛心社这一届支教队,没有一位老师昵称叫小克呀?“我知道。”小女孩吸了吸鼻子,几乎要哭出来了,“小克老师是两年前来的,我一直在等他。请董老师帮我把信转交给他吧。”没等我答话,她便一扭身跑开了。   我拿着信去找队员屈骏博,因为他已在这里支教了四年,对往届的老师了解最多。“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他敲了敲脑袋,也拿不定主意。无奈之下,我与他一合计,要想寻找关于这位小克老师更多的信息,也只有从孩子这封信的内容入手了。我们打开信,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小克老师:您好!
  您说过最喜欢我画的画,您离开后,我又画了很多画,期盼再次见到您时,挑一幅最好的送给您,让您开心。您为什么连续两年没有来?我很想您,也想一直参加暑期夏令营。可是明年我就五年级了,五年级的学生就不允许参加了,您到底在哪里呀?
   您的学员 刘婕
  一时间,我和屈骏博陷入了沉默。或许,此次支教于我们这些成年人而言,只是重要事务中的一项,但对于稚嫩的孩子们来说,却会很长时间铭记在心,念念不忘。屈骏博试著在往年的支教群里询问了一下,却无人回应。那位神秘的小克老师销声匿迹,已不知身在何方了。我将情况告诉了刘婕,她点点头,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为了安慰刘婕,我送了她一罐糖果和两张上海夜景的明信片。出乎意料的是,几乎四个班所有的孩子全对上海夜景的明信片情有独钟。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努力完成我所布置的作文,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做笔记,都是为了能拿到明信片奖品。甚至有胆子大些的男生,直接对我说:“老师,您可以给我们讲讲大都市的生活吗?坐飞机、高铁、磁悬浮列车的感觉是不是超级棒?”
  与此同时,视线回转到微信家长群,家长们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极大的期待。他们纷纷通过群聊加我微信,向我这个菜鸟老师私下询问一些学习方面的经验。言辞之间,全部是对自家孩子将来通过高考走出大山的厚望。
  短短十日,永平这个地方,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秀丽的山川、湛蓝的天空、夜间八点还未褪去的璀璨晚霞、一年一度饱含祝福的火把节(彝族)、多民族人民和谐共处亲如一家的画面……犹然记得今年永平的火把节是7月27日。白天一切如常,到了晚上,住所周围渐渐喧嚣起来。
  原来我们居住的地方,正是周边几个村庄庆祝节日的聚集地。他们扎起有两层小楼一般高的大火把,一群人手拉手随着音乐翩然起舞。我正新奇地观望着,身后突然有声音叫道:“董老师,您也来啦!”是一名一班的小姑娘,白色的衬衫上有大片土黄色的斑点,她牵着我去找一个大些的男孩子,介绍说这是家里的兄长。他们彝族会在火把节这天向对方身上抛撒松脂粉末以表祝福。然后,兄妹俩相视一笑,邀请我共用一袋松香,一块儿嬉戏玩耍起来。虽然并不熟识,但彼此心怀善意,绚烂的火焰映照出我们快活的笑脸。那一刻,火光飞舞中,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节日,也真心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团结的大家庭而倍感温暖。
  火把节结束后,支教的课程便陆陆续续地结课了。没想到时间如此飞逝,当我开始适应并融入当地的生活时,这段相遇却已猝然进入到了尾声。正如亦鑫爸爸在告别之际所说的那样:“这是我女儿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活动,所得到的收获超乎想象。几位老师年龄不大,但是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孩子们在离别时痛哭流涕,足以显示情谊的珍贵。感谢复旦大学,这次活动将是我女儿成长历程中,永远的财富!”
  诚然,对于此地的孩子们而言,走出大山绝非坦途,但只要兼具梦想与毅力,怀抱着憧憬与决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迈出每一步,他们完全可以谱写出更加灿烂的篇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这样坚信着,亦诚挚地祝福着。
  后记
  如今,离开云南已经一月有余,每每回想起在永平的点点滴滴,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丝怅然。虽然早已明了“聚散总有时”,但仍无法释怀这人生路上注定匆匆的相遇与别离。
  回到江苏的家中,孩子们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排着队给我打电话。他们稚气的童音从手机那端传来,泪水便悄悄地盘旋在我的眼眶里。第一次体会到这样矛盾的心情:既希望他们记得我,又祈愿他们忘了我。思念这个词,太沉重了,本不该属于尚且幼小的心灵,不是吗?
  “敬爱的董老师:因为有您,我觉得上海的东方明珠更亮了,上海的晓景、夜景更美了……我们就要分别了,我舍不得分别,我流着泪写下这封信。”几经调整,收拾好悲伤的心情,我开始仔细地将小朋友们赠送的告别礼物归类:信件放一盒,彩色黏土作品放一盒,手工剪纸和图画再放一盒。看着书桌上这三个沉甸甸的盒子,我仿佛又置身于大山之间的白云深处,重回到了曾经辛勤而快乐的日子。
  似水流年,寒来暑往,或许这一切终将成为如烟往事,但在群峰环绕的永平,在山巅之上距离天空最近的那段岁月,我会永远记得。
其他文献
在这以前是我的小时候。我的小时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那是一个乡村的学校里,离这里很远很远,离现在也很远很远了。  住在那里的其他人都是老师,我妈妈也是。我不怕老师,因为王爷爷是校长,李婆婆是主任,校长管主任,主任管老师,这我是知道的。王爷爷和李婆婆都喜欢我,这也我是知道的。我和妈妈就住在他们家。    家    我和妈妈住在王爷爷家,他的家就是我的家。  那是一间很大很大的屋子——当然只是平房——每
期刊
登上那列即将北上的火车时,莫名地想到朋友的一句话,他说,在江南浸淫得久了,对北方的风沙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浸淫,我是那么突然地觉出了这个词湿漉漉的质感,是那种缠绵得让人沦陷的梅雨,温吞着弥漫,生的窒息。  就想起余秋雨的推测,说朱棣的迁都北京,也是为了那样野性的风沙,肆虐处漫野的血腥掩埋净尽,不比金陵总是湿嗒嗒的触目惊心。那里,也许天然就是一处疆场,适于帝王将相山贼野寇们宣泄生命。  帝都的建筑
期刊
这几年,苏州河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这倒不是因为苏州河如何如何风景宜人,苏州河如何如何给我带来好运。这种梦境,恰恰是因苏州河带给我的烦恼而引起。  六年前,我家从幽静的建德路搬到了苏州河畔,烦恼也就开始伴随我家的左右——  我家那幢大楼紧靠苏州河,我站在窗口就能看见苏州河从窗下流过。但我看到的是苏州河黑臭的河水和两岸杂乱肮脏的棚户、粪站和码头;夏天里夹带着臭味的热风吹进窗口,简直让人窒息。河对岸
期刊
在一个暮色纷飞的五月黄昏,一位记者不抱希望地问废物小吉:“你到底在干嘛?”  废物小吉竟然慢慢地睁开落满尘土的眼皮,张开长着藤蔓的嘴唇坚定地说:“等爱。”  花街轰动了,“‘人树小吉’开口了!”以前管他叫废物小吉的人奔走相告。  姐姐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泣起来,她那张因为没有绚烂舞蹈滋润的脸已没了生命的光泽,但那喜极而泣的双眼却放射出罕见的光彩。她从樟木箱子里翻出那条被蛀得千疮百孔的孔雀舞裙,长久以
期刊
1.  世钧在《半生缘》里第一次回南京是和叔惠一起来的,临行前曼桢来给他收拾东西,那时候世钧还什么都没和曼桢说。他们在南京并没玩什么,对于我来说。却就此记住了世钧家住在“王府街41号”。  回头翻地图,离新街口并不远,和它几近平行的,是洪武路。洪武路,旧名卢妃巷,为南唐宫址,据说以前还有北护龙河以及故宫遗址。虽然只剩下名字,“瑶光殿”,“红罗亭”,那里发生过多少悱恻缠绵故事啊,根本认不出来了。平凡
期刊
1    期末考试,王闹数学不及格。为了免遭皮肉之苦,王闹只得动脑筋想办法。  当然得动动脑筋,上次语文考了68,王闹将那6改成了8。这也改得太大了,卷面上还有那么多的错号呢!老妈一眼便看出了破绽,上来就给了王闹一顿赤手空拳的“女子单打”。  这次王闹怎能掉以轻心?老妈也不是好糊弄的!尤其是老爸目前也休假在家,王闹可不想惹得老爸老妈共同上阵给自己来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办法总是有的。王闹把同位
期刊
他站在荒凉的山岗上,月光洒满了整个斜坡,将他的轮廓剪成一只孤独的大雁,静静躺在一些碎落的松枝和石块之上。他提着残留殷殷红痕的“罪人杀”①,望着那团隆起的土,知道那是她曾经停留过的地方。不知不觉中,篝火燃尽了最后的眷恋,化作残灰和青烟,将他完全围绕。片刻之间,他已经不知所踪,就好像随着最后一点火星湮灭,消失在她永恒静止的记忆之中。  我,只是个影子。  你,心里有个名字。  他在山间野路上飞奔,风在
期刊
接下来的课堂时间是怎么过的?阿木林自己也忘了,只记得自己努力地按捺住脸上不安的表情,似乎很认真地在听金老师的语文课,可是心里那只“扑通扑通”打着的鼓也着实有意跟他过不去,后半节课老师都说了些什么他是完全不知道了,以至于临下课时金老师的再一次提问时,一向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的阿木林一脸的茫然,简直是一副江郎才尽的样子,可谓出尽洋相了。  当然,阿木林的这次洋相绝不可以用魔鬼语言解释为“飘洋过海到外国去照
期刊
我一直讨厌黎明,他自命潇洒的笑容,竭力忧郁的眼神,他每每演出的情圣角色,而(现实中抑或电影里)又缺少男人的担当、勇敢、决断。他是这么的不彻底,除了好看,一无是处。  当我回忆自己喜欢过的爱情电影,发觉黎明占的比重如此之大:《甜蜜蜜》、《半生缘》、《玻璃之城》。虽然,每次我都是冲着女主角去看。  当然,我也不喜欢他的歌声。  电影音乐中我喜欢“沧海一声笑”,黄沾与顾嘉辉的联手无人能匹。从开篇笛子声破
期刊
1    酒醉寻名马,情多累美人,那江湖又是什么?  江湖是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江湖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剑影,江湖是牧羊塞外的神仙眷侣,江湖是终老其中的广天远地。  江湖是一个文字编成的梦,一千个人的心目中便会有一千种江湖。  所以,江湖里的人都是有理想的,躲在文字后面的人小心翼翼地把理想端在了眼前。《和平饭店》里,周润发从当年的杀人王变成后来专事收容亡命江湖的和平饭店的老板,《东邪西毒》里,张学友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