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景观语言》本文出发,阐述景观作为大地与人类对话的三方面作用:传递信息、教育人类、记录场地历史。
关键词:景观 语言 对话 土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这是一本让你想坐在田埂边、树阴下或窗台上静静阅读,细细品味的书,因为其文字之美早已与书中所述之景观融为一体,不再只是在论述景观,尽管它已经把景观的定义扩展到最极致的范畴;
这是一本触动你心灵的书,只要你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你便能在其中找到一种久违的清新与细腻,让你突然感觉到生命的润泽与鲜亮;
这是一本开启一个新的灵魂之旅的书,在这里我终究知道,景观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景观。
一 《景观的语言》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安妮·维斯特·斯本所著的《景观的语言》一书中,作者将景观与文学语言联系起来,独辟蹊径地用语言学的思路对景观进行阅读、解析,精辟独到地解读了景观的结构、特征、内涵。读后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首先,这是一本文字语言非常优美的书,全书在字里行间之中渗透着的作者细腻而精准的景观感知能力,娴熟而到位的文字驾驭能力总能轻易将你感动,让你在心灵的涤荡之中读懂“景观”二字所应该承载的意义;其次,作者“阅读”景观的方式是如此独特而充满想象力,让人深受震撼——在安妮的世界里,景观是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心感知、以灵魂去阅读的,这种充满性灵与想象力的景观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冲动,让人真正地成长为一个自然而纯粹的人。
二 景观:大地与人类的对话
1 景观的语言——传递信息
首先,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与同类进行交流。而景观作为人类与大地交流的语言,同样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因为不同的景观元素有着不同的含义,传递不同的信息,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比如水能给人平静、安定的感觉,而火则是激烈而不安定的。其次,处于不同的“语境”中,即不同的结构和尺度背景下,一样的景观也可能传递出多种信息。
水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元素,它柔弱而充满力量,透明而具有反射性,它可以把山变成平原,切割河谷,磨平石头。在海平面上,它塑造出原始而平静的水平线。水流动着,甚至连冰也流动着。水吸收、搬运、释放物质;水是大地、海洋和生命体生境的连接体。在道教哲学中,水象征着“无为”。同时水是精神净化的象征,神圣仪式中常用于净身。
又比如,营火、蜡烛、壁炉上的火让人感觉舒适,而闪电、爆炸和森林里的火则让人感觉敬畏。火可以是毁灭性的,但也可以预示着重生与更新,事实上许多植物需要火的燃烧以维持长势。许多地区和文明都将火视为转化和重生的标志。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人们用蜡烛的火光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
2 景观是人类最早的教科书
作者用语言学的体系理解景观,因为景观跟语言一样有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一共同特点。但景观作为大地的语言,它所能承载的意义与传递的信息包括其存在的历史,都超过了人类创造的语言本身。
早在人类学会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故事以前,就在尝试着阅读自己所居住着的景观。自然景观是大地的语言。而人为景观则是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是人类活动与大地之间的对话。早在其他信号和符号产生以前,景观就是人类最早的教科书——我国农民自古代就知道观天象而知天气,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形成了许多农谚以指导农业生产;水面上的涟漪和大海中潮汐暗示着水下的地表形态和生物种类;原始人懂得选择山洞作为栖身之地而依水而居使河流衍生了人类聚居地。甚至包括后来产生的文字语言、图式语言、数学语言,都可以说是由景观的语言衍生出来的。
3 景观记录场地历史
景观是人类与大地的对话,讲述着一个个关于永恒的故事,诉说着人类与大地之间的维系。澳洲中部广阔的红砂土平原作为其壮观的地质学特点,而位于澳大利亚沙漠中的Uluru(土著语“独块巨石”)巨石,不仅因为它的地质特点也因为其原始主人——阿南古土著视其为种族的神圣庇护所,而成为世界闻名的景观,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类社会传统信仰体系的一部分。
景观记录了场地的历史,但对于有着不同的经历的人,景观带着不同的符号和场地意义。Uluru是土著人心目中的圣地与天堂,而在殖民者看来,这里却是他们的地狱。
同样的,位于英国西南部的 Stourhead庄园对于没有古典文学背景的现代参观者而言,这些景观只是如画的美景,而对于18世纪的绅士,则代表着特权和野心,仿佛一个铭刻着那个时代名言“只有土地才是权力!”的纪念碑。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3期。
[2] 卜菁华、孙科峰:《景观的语言》,《中国园林》,2003年第11期。
[3]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华中建筑》,2005年第4期。
[4] [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5] 阿摩斯·拉普卜特,常青、张昕、张鹏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王钰溶,女,1984—,广东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艺术。
关键词:景观 语言 对话 土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这是一本让你想坐在田埂边、树阴下或窗台上静静阅读,细细品味的书,因为其文字之美早已与书中所述之景观融为一体,不再只是在论述景观,尽管它已经把景观的定义扩展到最极致的范畴;
这是一本触动你心灵的书,只要你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你便能在其中找到一种久违的清新与细腻,让你突然感觉到生命的润泽与鲜亮;
这是一本开启一个新的灵魂之旅的书,在这里我终究知道,景观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景观。
一 《景观的语言》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安妮·维斯特·斯本所著的《景观的语言》一书中,作者将景观与文学语言联系起来,独辟蹊径地用语言学的思路对景观进行阅读、解析,精辟独到地解读了景观的结构、特征、内涵。读后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首先,这是一本文字语言非常优美的书,全书在字里行间之中渗透着的作者细腻而精准的景观感知能力,娴熟而到位的文字驾驭能力总能轻易将你感动,让你在心灵的涤荡之中读懂“景观”二字所应该承载的意义;其次,作者“阅读”景观的方式是如此独特而充满想象力,让人深受震撼——在安妮的世界里,景观是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心感知、以灵魂去阅读的,这种充满性灵与想象力的景观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冲动,让人真正地成长为一个自然而纯粹的人。
二 景观:大地与人类的对话
1 景观的语言——传递信息
首先,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与同类进行交流。而景观作为人类与大地交流的语言,同样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因为不同的景观元素有着不同的含义,传递不同的信息,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比如水能给人平静、安定的感觉,而火则是激烈而不安定的。其次,处于不同的“语境”中,即不同的结构和尺度背景下,一样的景观也可能传递出多种信息。
水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元素,它柔弱而充满力量,透明而具有反射性,它可以把山变成平原,切割河谷,磨平石头。在海平面上,它塑造出原始而平静的水平线。水流动着,甚至连冰也流动着。水吸收、搬运、释放物质;水是大地、海洋和生命体生境的连接体。在道教哲学中,水象征着“无为”。同时水是精神净化的象征,神圣仪式中常用于净身。
又比如,营火、蜡烛、壁炉上的火让人感觉舒适,而闪电、爆炸和森林里的火则让人感觉敬畏。火可以是毁灭性的,但也可以预示着重生与更新,事实上许多植物需要火的燃烧以维持长势。许多地区和文明都将火视为转化和重生的标志。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人们用蜡烛的火光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
2 景观是人类最早的教科书
作者用语言学的体系理解景观,因为景观跟语言一样有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一共同特点。但景观作为大地的语言,它所能承载的意义与传递的信息包括其存在的历史,都超过了人类创造的语言本身。
早在人类学会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故事以前,就在尝试着阅读自己所居住着的景观。自然景观是大地的语言。而人为景观则是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是人类活动与大地之间的对话。早在其他信号和符号产生以前,景观就是人类最早的教科书——我国农民自古代就知道观天象而知天气,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形成了许多农谚以指导农业生产;水面上的涟漪和大海中潮汐暗示着水下的地表形态和生物种类;原始人懂得选择山洞作为栖身之地而依水而居使河流衍生了人类聚居地。甚至包括后来产生的文字语言、图式语言、数学语言,都可以说是由景观的语言衍生出来的。
3 景观记录场地历史
景观是人类与大地的对话,讲述着一个个关于永恒的故事,诉说着人类与大地之间的维系。澳洲中部广阔的红砂土平原作为其壮观的地质学特点,而位于澳大利亚沙漠中的Uluru(土著语“独块巨石”)巨石,不仅因为它的地质特点也因为其原始主人——阿南古土著视其为种族的神圣庇护所,而成为世界闻名的景观,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类社会传统信仰体系的一部分。
景观记录了场地的历史,但对于有着不同的经历的人,景观带着不同的符号和场地意义。Uluru是土著人心目中的圣地与天堂,而在殖民者看来,这里却是他们的地狱。
同样的,位于英国西南部的 Stourhead庄园对于没有古典文学背景的现代参观者而言,这些景观只是如画的美景,而对于18世纪的绅士,则代表着特权和野心,仿佛一个铭刻着那个时代名言“只有土地才是权力!”的纪念碑。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3期。
[2] 卜菁华、孙科峰:《景观的语言》,《中国园林》,2003年第11期。
[3]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华中建筑》,2005年第4期。
[4] [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5] 阿摩斯·拉普卜特,常青、张昕、张鹏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王钰溶,女,1984—,广东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