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研究课题。教学过程的优化,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之中,而练习则是这诸多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优化教学过程,就必须优化练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巧妙而又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可以使教学过程优化,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少数教师在练习内容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的现象,对练习的目的性、阶梯性、多样性、沟通性、整体性和思想性注意得不够,尤其到阶段复习时,少数教师多是让学生反复地做书上的习题,这种忽视其"六性"而泛泛练习的做法,致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由于练习是简单重复,学生既不感兴趣,心理上又受到压抑,常常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练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上述情况说明,要收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克服无效劳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练习设计的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强化练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定向性思维能力。
练习的设计-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有所区别。
强化练习的目的性是首先应该注意的。所谓练习的目的性,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安排练习。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涉及的就是为讲授新知识所设计的铺垫练习的针对性。这种练习题目必须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教学知识的螺旋发展。
其次,是讲授知识时,要为突破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设计练习题。如讲两步应用题时,这对刚学过一步应用题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为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点的分散练习。我们有目的地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食堂买来4袋大米,每袋100千克,共买大米多少千克?
(2)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大米400千克,食堂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这两道题是学生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很快会计算出来,然后把第(2)题中的"又买来400千克"换成"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即成例题: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通过比较,既为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了解产生中间问题的原因及分析方法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又突出了新知识教学的关键。不难看出,这一练习的设计,针对性也是很强的。
再次,当讲完例题,设计练习时,更应讲究目的性。为此,首先应对课后练习的结构特点进行认真地分析,相对于例题来说,哪些题是模仿性题目,哪些是为提高鉴别能力而设计的对比性题目,哪些是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然后遵照由简到繁,从模仿到灵活应用,从基本到综合的原则,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布置。在这方面应注意的是新例题讲完后,在还未打牢"基本"之前不要急于求"变化"。
另外,新知识讲完后进行练习或阶段复习进行练习时,在重点或难点的知识上肯定会发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果断地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等,敢于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进行强化,应注意的是避免机械地重复,忽视必要的变化和指导就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讲究练习的阶梯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观-堂课的练习或是某一环节的练习,都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定式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梯次安排,这样排列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一堂课的练习是"前有铺垫,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所谓前有铺垫,即学知识前练习有关的旧知识;所谓中有突破,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的练习;所谓后有发展,就是指变式题、综合题和带较强智力因素的选作题,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教学"角的认识",讲授前先练习认识与角有关的旧知识,在区别"直线、线段、射线"的异同后,揭示新课题。新课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题也应该随着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去设计。第一层教学"角的认识",练习是让学生在纸上画角,并用角的符号表示;第二层教学"角的度量",练习是让学生用量角器去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第三层教学"角的特性"练习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划、有关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这种设计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为落脚点,题目难易上体现了坡度。
三、注重练习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
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练习的多样性是指针对某一知识采取不同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性的练习,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可避免机械重复性的练习,枯燥乏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题型多样是指除了直接进行的口算、笔算和应用题之外,还有填空、选择、判断、改错、连线等题;练习方式多样是指既有笔写也有口述、动手操作的,既有单项练习也有综合练习、系统练习,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练习形式。总之,形式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练习使用圆规画出指定半径、直径定长的圆之后,要求把直径定长的圆剪下来,这-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怎么个剪法更巧,从而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练习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知识是教师一堂课-堂课教的,学生是逐章节学的,但如不注意对知识的阶段整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往往是杂乱的。为此,通过复习将知识理出规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设计高质量的练习。该练习除注意一般特点外,尤其注意知识块的整体性。如教过圆柱体积后,可分四个层次组织练习。1、圆柱底面积为8.5分米,高6分米。2、圆柱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10厘米。3、圆柱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5米。4、圆柱底面周长为9.42厘米,高8厘米。通过上述题组训练,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求圆柱的体积方法,又掌握了在已知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求圆的面积,对这一知识块也有了一个全面深透地理解和掌握。
另外,要强化练习的思想性。根据小学教学的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提高人才素质,培养21世纪接班人是小学教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巧设课堂练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强化练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定向性思维能力。
练习的设计-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有所区别。
强化练习的目的性是首先应该注意的。所谓练习的目的性,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安排练习。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涉及的就是为讲授新知识所设计的铺垫练习的针对性。这种练习题目必须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教学知识的螺旋发展。
其次,是讲授知识时,要为突破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设计练习题。如讲两步应用题时,这对刚学过一步应用题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为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点的分散练习。我们有目的地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食堂买来4袋大米,每袋100千克,共买大米多少千克?
(2)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大米400千克,食堂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这两道题是学生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很快会计算出来,然后把第(2)题中的"又买来400千克"换成"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即成例题: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通过比较,既为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了解产生中间问题的原因及分析方法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又突出了新知识教学的关键。不难看出,这一练习的设计,针对性也是很强的。
再次,当讲完例题,设计练习时,更应讲究目的性。为此,首先应对课后练习的结构特点进行认真地分析,相对于例题来说,哪些题是模仿性题目,哪些是为提高鉴别能力而设计的对比性题目,哪些是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然后遵照由简到繁,从模仿到灵活应用,从基本到综合的原则,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布置。在这方面应注意的是新例题讲完后,在还未打牢"基本"之前不要急于求"变化"。
另外,新知识讲完后进行练习或阶段复习进行练习时,在重点或难点的知识上肯定会发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果断地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等,敢于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进行强化,应注意的是避免机械地重复,忽视必要的变化和指导就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讲究练习的阶梯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观-堂课的练习或是某一环节的练习,都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定式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梯次安排,这样排列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一堂课的练习是"前有铺垫,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所谓前有铺垫,即学知识前练习有关的旧知识;所谓中有突破,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的练习;所谓后有发展,就是指变式题、综合题和带较强智力因素的选作题,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教学"角的认识",讲授前先练习认识与角有关的旧知识,在区别"直线、线段、射线"的异同后,揭示新课题。新课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题也应该随着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去设计。第一层教学"角的认识",练习是让学生在纸上画角,并用角的符号表示;第二层教学"角的度量",练习是让学生用量角器去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第三层教学"角的特性"练习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划、有关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这种设计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为落脚点,题目难易上体现了坡度。
三、注重练习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
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练习的多样性是指针对某一知识采取不同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性的练习,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可避免机械重复性的练习,枯燥乏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题型多样是指除了直接进行的口算、笔算和应用题之外,还有填空、选择、判断、改错、连线等题;练习方式多样是指既有笔写也有口述、动手操作的,既有单项练习也有综合练习、系统练习,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练习形式。总之,形式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练习使用圆规画出指定半径、直径定长的圆之后,要求把直径定长的圆剪下来,这-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怎么个剪法更巧,从而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练习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知识是教师一堂课-堂课教的,学生是逐章节学的,但如不注意对知识的阶段整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往往是杂乱的。为此,通过复习将知识理出规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设计高质量的练习。该练习除注意一般特点外,尤其注意知识块的整体性。如教过圆柱体积后,可分四个层次组织练习。1、圆柱底面积为8.5分米,高6分米。2、圆柱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10厘米。3、圆柱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5米。4、圆柱底面周长为9.42厘米,高8厘米。通过上述题组训练,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求圆柱的体积方法,又掌握了在已知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求圆的面积,对这一知识块也有了一个全面深透地理解和掌握。
另外,要强化练习的思想性。根据小学教学的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提高人才素质,培养21世纪接班人是小学教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巧设课堂练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