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也愈显突出。如何以语文课堂为阵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潜在的能量挖掘出来,形成一种充满魅力的人文素养,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自觉追求。创建学校的童话教育特色,创设童话阅读情境,并把它移植进语文课堂,为学生在心中播一粒阅读的种子,长一片好奇的叶片,开一朵爱美的花朵,飘一缕思想的馨香,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夯实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支撑起小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人文素养与发展 童话情境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的任务非常艰巨。当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也愈显突出。人文素养涵盖的面很广,如何以语文课堂为阵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潜在的能量挖掘出来,彰显为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追求。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那就是创设课堂童话情境。
我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地在童话教育研究上着力,寻找到了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情感和智能发展的金钥匙,正是借助对童话教育的研究,将它移植进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所谓童话,如果单纯从字面上说,只隶属狭窄的范畴;当前我们对于童话的研究,已经从狭窄走向了宽泛,树立了生活即童话的理念。由此,我们认为语文课堂可以完全被营造成宽泛意义上的童话课堂,所有文本都可以被创设成童话的情境。所以,课堂童话情境,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挖掘、生成童话元素,以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辩一辩等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进入童话氛围,为人文素养的发展作铺垫。
一、童话情境,为学生播一粒兴趣的种子
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离开阅读等于空话。所有人的正确的情感、观念、意识的形成,都需要阅读来引领。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习惯必须由兴趣带动,在阅读过程中应引领学生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童话是带领学生走进阅读旅程的最鲜艳的旗帜,很多教师都从有趣的故事情节入手,引领学生走进角色,走近人物,从而爱上阅读,效果颇为不错。我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大胆创设童话情境,让他们在童话的环境中自觉感悟,对话文本。
比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燕子》一文,这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的作品。作品本身是一篇赞美春天的写景文,但用童话的视角去看待,童话的元素依然明显。文中对燕子外形的描写格外形象:“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段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使燕子形象生动活泼,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我抓住文本,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加上自己的想象与喜好,画一画这只小燕子,并配上与燕子的对话:“你为什么要打扮得这么漂亮?”“你想飞到哪里去?”“你们停在电线上,会唱一支怎样的歌儿?”……
学生画出的燕子形象各不相同,答案也各不相同,但每一种形象、每一个答案都赋予了燕子以新的内涵,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兴趣,体现出的更是孩子内心人文素养的萌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堂童话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兴趣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更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再如学习《海底世界》后,我把所做的动画幻灯片放给学生看:在时而平静、时而汹涌的海底,孩子们戴着潜水面具不停地探寻。咦,这儿有一本《海底两万里》,那里有一本《海底鱼类大全》,这里是《海洋科普绘本》,那里是《海洋奥秘》,还有介绍各种海洋生物的书籍。一个神奇的童话情境,很快让学生的情绪沸腾起来,课后一窝蜂地挤进了阅读的行列。
二、童话情境,让学生长一片好奇的叶片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往往与身俱有,但是引导积极的、正面的心理趋势,是教师无法推脱的责任,毕竟小学生的身心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里欢腾流动的时候,人的精神世界才会被触动。”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实践,我认为只有放到童话情境里,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让孩子的心中长出好奇的叶片。
比如,《狼和鹿》这一课,讲述的是关于生态平衡的主题,虽然文章内容很浅显,但向三年级学生说生态平衡,无疑稍显有难度,从而会影响其好奇心的激发。但狼和鹿无疑就是最好的童话角色,以童话的理念去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以童话的思维走进文本,则收效会大不相同。所以,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几个童话情境环节,并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帮助他们理解主题。
A.一只鹿正在悠闲地散步,一只狼扑上去抓住了它。
鹿:狼先生,你这样贪婪地残害我们,现在只剩下我最后一只鹿,你吃了我,以后你们的日子也会到头的!
狼:(哈哈大笑)今天我先填饱肚子,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只只狼都癟着肚子在森林里寻找食物,然后陆续倒下去……
B.凯巴伯居民的枪口对准了最后一头狼。
狼:人类,你们真糊涂啊,我们捕食鹿,这不是残害,而是保护,而你们用枪把我们消灭殆尽,美丽可爱的鹿会成为森林的祸害的!
猎人:(哈哈大笑)临死还说鬼话,贪婪凶残的本性永远也改不掉!
第二天,一只只病鹿有气无力地在森林里走着,然后陆续倒了下去……
演绎是对文本最好的解读,也是点燃好奇心的火种。正是由于课堂上的演绎,学生才渐渐理解主题,进而延伸到课外去探秘。
三、童话情境,让学生开一朵爱美的花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并不亚于成人,但是对于“真美”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偏颇,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既要让学生在心中开出爱美的花朵,也要提高他辨别“真美”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童话,还是一般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成分,教师务要忌讳的是死板的道德说教,只有用灵活、风趣的教育方式,才会引领学生走上爱美之旅。而童话情境的创设,是“旅美”的有效途径。
《花瓣飘香》一文,是一篇写实性记叙文,本是夸奖了小女孩的懂事。如果单纯地讲解、分析、朗读,会让学生感到心理疲惫。但是插入童话情境,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比如第一段中这样描写:“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教学這个片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童话情境:假如你是一只小蝴蝶,清早看到这个场景,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起先有几个学生质疑小女孩随意摘花,破坏环境,应该受到批评;后来有同学从“俯”“小心”“双手捧着”等词语中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不同观点,觉得小女孩的举动并不是在破坏环境。到底小女孩的爱“美”之心值不值得学习?我让大家自己往下看书学习,发现了她摘花的真正原因,此时我又问:现在你这只小蝴蝶有什么感想?大家恍然大悟,感悟多多。
加入一只小蝴蝶,形成一个简单的童话情境,既带领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又加深了对“美”的真正理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四、童话情境,让学生飘一缕思想的馨香
课堂应该是学生思辨的阵地。思想的交锋,其实就是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强调了启发的重要性,教师创设教学的情境,事实上就是一种智慧启发的体现,它能够营造思维的氛围,形成创新的见解,从而让思想的馨香弥漫课堂,弥漫人生。
有调查显示,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其想象能力的高低有显著关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着力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而我通过童话情境的创设去发散学生的想象,用想象能力的培养去造就独特的思维,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荷花》一文,本身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可是我在教学时赋予了它童话的色彩。在教学“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时,我不但让学生用动作做出了挨挨挤挤的样子,更让他们说说:做一片挨挤在一起的荷叶,心里有什么想法?学生有的说:我们挨挨挤挤,可以给荷花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值得;有的说:我们用一大片碧绿衬托荷花的鲜艳,做一个无名英雄,有意义……
而在学习荷花段落时,学生有的感谢大自然的滋润,也有的感谢水中鱼虾的陪伴……荷塘的景色美换来了叶和花的心灵美,心灵美又折射了孩子们思想的纯洁与馨香,从而让课堂教学也变得充盈、生动。
人文素养涵盖的内容很多,童话情境也更适宜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创设合适的童话情境,既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行为,更是夯实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的育苗举动。我想,这样的行为与举动,提高的不仅仅是教师自身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支撑起“大语文”教育观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人文素养与发展 童话情境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的任务非常艰巨。当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也愈显突出。人文素养涵盖的面很广,如何以语文课堂为阵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潜在的能量挖掘出来,彰显为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追求。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那就是创设课堂童话情境。
我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地在童话教育研究上着力,寻找到了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情感和智能发展的金钥匙,正是借助对童话教育的研究,将它移植进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所谓童话,如果单纯从字面上说,只隶属狭窄的范畴;当前我们对于童话的研究,已经从狭窄走向了宽泛,树立了生活即童话的理念。由此,我们认为语文课堂可以完全被营造成宽泛意义上的童话课堂,所有文本都可以被创设成童话的情境。所以,课堂童话情境,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挖掘、生成童话元素,以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辩一辩等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进入童话氛围,为人文素养的发展作铺垫。
一、童话情境,为学生播一粒兴趣的种子
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离开阅读等于空话。所有人的正确的情感、观念、意识的形成,都需要阅读来引领。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习惯必须由兴趣带动,在阅读过程中应引领学生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童话是带领学生走进阅读旅程的最鲜艳的旗帜,很多教师都从有趣的故事情节入手,引领学生走进角色,走近人物,从而爱上阅读,效果颇为不错。我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大胆创设童话情境,让他们在童话的环境中自觉感悟,对话文本。
比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燕子》一文,这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的作品。作品本身是一篇赞美春天的写景文,但用童话的视角去看待,童话的元素依然明显。文中对燕子外形的描写格外形象:“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段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使燕子形象生动活泼,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我抓住文本,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加上自己的想象与喜好,画一画这只小燕子,并配上与燕子的对话:“你为什么要打扮得这么漂亮?”“你想飞到哪里去?”“你们停在电线上,会唱一支怎样的歌儿?”……
学生画出的燕子形象各不相同,答案也各不相同,但每一种形象、每一个答案都赋予了燕子以新的内涵,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兴趣,体现出的更是孩子内心人文素养的萌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堂童话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兴趣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更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再如学习《海底世界》后,我把所做的动画幻灯片放给学生看:在时而平静、时而汹涌的海底,孩子们戴着潜水面具不停地探寻。咦,这儿有一本《海底两万里》,那里有一本《海底鱼类大全》,这里是《海洋科普绘本》,那里是《海洋奥秘》,还有介绍各种海洋生物的书籍。一个神奇的童话情境,很快让学生的情绪沸腾起来,课后一窝蜂地挤进了阅读的行列。
二、童话情境,让学生长一片好奇的叶片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往往与身俱有,但是引导积极的、正面的心理趋势,是教师无法推脱的责任,毕竟小学生的身心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里欢腾流动的时候,人的精神世界才会被触动。”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实践,我认为只有放到童话情境里,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让孩子的心中长出好奇的叶片。
比如,《狼和鹿》这一课,讲述的是关于生态平衡的主题,虽然文章内容很浅显,但向三年级学生说生态平衡,无疑稍显有难度,从而会影响其好奇心的激发。但狼和鹿无疑就是最好的童话角色,以童话的理念去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以童话的思维走进文本,则收效会大不相同。所以,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几个童话情境环节,并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帮助他们理解主题。
A.一只鹿正在悠闲地散步,一只狼扑上去抓住了它。
鹿:狼先生,你这样贪婪地残害我们,现在只剩下我最后一只鹿,你吃了我,以后你们的日子也会到头的!
狼:(哈哈大笑)今天我先填饱肚子,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只只狼都癟着肚子在森林里寻找食物,然后陆续倒下去……
B.凯巴伯居民的枪口对准了最后一头狼。
狼:人类,你们真糊涂啊,我们捕食鹿,这不是残害,而是保护,而你们用枪把我们消灭殆尽,美丽可爱的鹿会成为森林的祸害的!
猎人:(哈哈大笑)临死还说鬼话,贪婪凶残的本性永远也改不掉!
第二天,一只只病鹿有气无力地在森林里走着,然后陆续倒了下去……
演绎是对文本最好的解读,也是点燃好奇心的火种。正是由于课堂上的演绎,学生才渐渐理解主题,进而延伸到课外去探秘。
三、童话情境,让学生开一朵爱美的花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并不亚于成人,但是对于“真美”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偏颇,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既要让学生在心中开出爱美的花朵,也要提高他辨别“真美”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童话,还是一般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成分,教师务要忌讳的是死板的道德说教,只有用灵活、风趣的教育方式,才会引领学生走上爱美之旅。而童话情境的创设,是“旅美”的有效途径。
《花瓣飘香》一文,是一篇写实性记叙文,本是夸奖了小女孩的懂事。如果单纯地讲解、分析、朗读,会让学生感到心理疲惫。但是插入童话情境,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比如第一段中这样描写:“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教学這个片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童话情境:假如你是一只小蝴蝶,清早看到这个场景,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起先有几个学生质疑小女孩随意摘花,破坏环境,应该受到批评;后来有同学从“俯”“小心”“双手捧着”等词语中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不同观点,觉得小女孩的举动并不是在破坏环境。到底小女孩的爱“美”之心值不值得学习?我让大家自己往下看书学习,发现了她摘花的真正原因,此时我又问:现在你这只小蝴蝶有什么感想?大家恍然大悟,感悟多多。
加入一只小蝴蝶,形成一个简单的童话情境,既带领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又加深了对“美”的真正理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四、童话情境,让学生飘一缕思想的馨香
课堂应该是学生思辨的阵地。思想的交锋,其实就是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强调了启发的重要性,教师创设教学的情境,事实上就是一种智慧启发的体现,它能够营造思维的氛围,形成创新的见解,从而让思想的馨香弥漫课堂,弥漫人生。
有调查显示,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其想象能力的高低有显著关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着力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而我通过童话情境的创设去发散学生的想象,用想象能力的培养去造就独特的思维,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荷花》一文,本身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可是我在教学时赋予了它童话的色彩。在教学“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时,我不但让学生用动作做出了挨挨挤挤的样子,更让他们说说:做一片挨挤在一起的荷叶,心里有什么想法?学生有的说:我们挨挨挤挤,可以给荷花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值得;有的说:我们用一大片碧绿衬托荷花的鲜艳,做一个无名英雄,有意义……
而在学习荷花段落时,学生有的感谢大自然的滋润,也有的感谢水中鱼虾的陪伴……荷塘的景色美换来了叶和花的心灵美,心灵美又折射了孩子们思想的纯洁与馨香,从而让课堂教学也变得充盈、生动。
人文素养涵盖的内容很多,童话情境也更适宜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创设合适的童话情境,既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行为,更是夯实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的育苗举动。我想,这样的行为与举动,提高的不仅仅是教师自身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支撑起“大语文”教育观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