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可辛把他的新片取名为《武侠》。从一个角度看,这是一个最缺乏创意的名字,如同一部西部片径直叫做《西部》,还不如《恐怖片》呢,因为那采用了声东击西之术,实际上是恶搞恐怖片的喜剧片;但换一个角度,这是最牛叉的名字,言下之意是武侠片的终极之作,大有朕即国家的架势。
《武侠》是否真的后无来者当然不好说(按一般推断,可能性不大),但前无古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武侠》里充斥了对前辈的致敬,无论是王羽现身还是甄子丹断臂,均可追朔到香港武侠片的黄金时代。武侠片在中国电影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说是对世界电影的一大贡献。在众多电影类型中,只有武侠片是中国的特产。西片也有武也有侠,但外在与内涵均有极大不同。论“武”,西片的打斗偏实在,显得笨拙;论“侠”,罗宾汉与圆桌骑士的故事大概最具代表性,除了除强扶弱等共有的观念,在对待女性、友谊、权威等问题上,均有着很大的差异。像圆桌骑士中的第一勇士兰斯洛特跟王后吉娜薇相恋,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更甭说被千载颂扬了。
跟中国武侠片最相似的,在我看来要算美国的西部片,其次是改编自漫画的超级英雄片。西部片跟武侠片其实都是神话,只是西部片貌似写实,动作场景不多,但西部片和武侠片都是一个大箩筐,里面可以装各种故事、题材和主题。同理,很多武侠故事都有具体的朝代和发生地点,甚至细节考究到如同考古,但从本质讲,武侠是一种想象、一种寄托。现实中缺什么,想象中便加什么,或者强化现实之不足。都市题材的魔幻英雄片跟武侠片的雷同集中在动作的夸张,但对于思想内涵的包容性远不如武侠片,而武侠片在这方面又不如西部片,像《黄牛惨案》《双虎屠龙》那样的影片,探讨的是极严肃的法律问题,却又不像《君子协定》那般正襟危坐,比纯粹的高立意影片(即所谓的message film)多了一层娱乐的面罩。
武侠片的历史不如武侠小说悠久,跟文字相比,它受到包括技术手段在内的诸多限制。文字可以上天入地,可以留白,而在电脑技术成熟之前,武侠小说呈现的境界能复制到银幕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武侠电影从一开始就学会了扬长避短,把视觉性发挥到极致,即把看不见的想象转换成看得见的画面,至于其他看不见或画面不出彩的,便退居其次。或许是这个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武侠片从一开始便跟怪力乱神沾上边,并受到官方的打压。《火烧红莲寺》在上世纪20年代末连拍18部,开启了中国武侠片的先河,可见商业上有多么成功。但被民国政府叫停,后试图在英国人统治的香港延续。“文革”结束后《神秘的大佛》等一批有武侠元素的影片制造了票房奇迹,但主创者非但没有获得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反而在同事面前灰头土脸夹着尾巴做人,仿佛犯了什么罪似的。
诚然,草创期的武侠作品(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武侠片跟之前的并无承接)是粗糙的,那有什么奇怪呢?早期的西部片不就是劫火车那么简单吗?但武侠并未停滞不前。正如武侠小说发展到金庸你便无法否认它的文学价值,武侠电影到张彻、胡金铨也完全在艺术上登堂入室。武侠一直在发展,但到了金庸、张彻、胡金铨,出现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不仅体现在武的动作戏,更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是侠的人文精神。换言之,武侠作为一个类型的箩筐,变得更精致了,也变得更大了。像《少林三十六房》,我看后彻底忘了主角复仇的动机,但学武的过程那么充满仪式感,充满谐趣乃至自虐的意味,令人难忘。即便全然没有深层意义,那形式比一堂武术课有趣多了。而《刺马》显然偏重内容而非武打形式,它所描写的人性黑暗及背叛远非一般的善恶爱恨所能囊括。
一部武侠片,武多一点还是侠多一点,都可以产生佳作。从媒体评论来看,陈可辛的《武侠》似乎偏前者。他自己在采访中透露,这是他第一次“允许自己形式大于内容”,而且,他选择这个片名因为它很“印象派”,而非解释剧情。陈可辛为什么要拍一部故事毫无新意的作品?我猜这跟《投名状》的遭遇有关。《投名状》是《刺马》的重拍,当然场面更为壮观。影片在内地票房传捷报,海外失利,但几乎没人谈论它的主题,甚至有人觉得对人性黑暗的挖掘属于非主流,是海外观众无法接纳的主因。有多少人看武侠片是带着思想家脑袋去的呢?一旦武侠往深里走便会遭人误解,还不如往浅显豪华方向奔。《武侠》大玩特玩穴位关节等中国符号,对武术技巧的解析似乎向《少林三十六房》看齐,但老外欣赏起来不会损失脑细胞。倒是戏中的侦探推理,让人想起不久前的《狄仁杰》—豪华包装的一个古代福尔摩斯故事。
武侠片在形式创新上当然应该走得更远,但,难道必须把自己局限成瑰丽的童话吗?
《武侠》是否真的后无来者当然不好说(按一般推断,可能性不大),但前无古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武侠》里充斥了对前辈的致敬,无论是王羽现身还是甄子丹断臂,均可追朔到香港武侠片的黄金时代。武侠片在中国电影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说是对世界电影的一大贡献。在众多电影类型中,只有武侠片是中国的特产。西片也有武也有侠,但外在与内涵均有极大不同。论“武”,西片的打斗偏实在,显得笨拙;论“侠”,罗宾汉与圆桌骑士的故事大概最具代表性,除了除强扶弱等共有的观念,在对待女性、友谊、权威等问题上,均有着很大的差异。像圆桌骑士中的第一勇士兰斯洛特跟王后吉娜薇相恋,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更甭说被千载颂扬了。
跟中国武侠片最相似的,在我看来要算美国的西部片,其次是改编自漫画的超级英雄片。西部片跟武侠片其实都是神话,只是西部片貌似写实,动作场景不多,但西部片和武侠片都是一个大箩筐,里面可以装各种故事、题材和主题。同理,很多武侠故事都有具体的朝代和发生地点,甚至细节考究到如同考古,但从本质讲,武侠是一种想象、一种寄托。现实中缺什么,想象中便加什么,或者强化现实之不足。都市题材的魔幻英雄片跟武侠片的雷同集中在动作的夸张,但对于思想内涵的包容性远不如武侠片,而武侠片在这方面又不如西部片,像《黄牛惨案》《双虎屠龙》那样的影片,探讨的是极严肃的法律问题,却又不像《君子协定》那般正襟危坐,比纯粹的高立意影片(即所谓的message film)多了一层娱乐的面罩。
武侠片的历史不如武侠小说悠久,跟文字相比,它受到包括技术手段在内的诸多限制。文字可以上天入地,可以留白,而在电脑技术成熟之前,武侠小说呈现的境界能复制到银幕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武侠电影从一开始就学会了扬长避短,把视觉性发挥到极致,即把看不见的想象转换成看得见的画面,至于其他看不见或画面不出彩的,便退居其次。或许是这个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武侠片从一开始便跟怪力乱神沾上边,并受到官方的打压。《火烧红莲寺》在上世纪20年代末连拍18部,开启了中国武侠片的先河,可见商业上有多么成功。但被民国政府叫停,后试图在英国人统治的香港延续。“文革”结束后《神秘的大佛》等一批有武侠元素的影片制造了票房奇迹,但主创者非但没有获得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反而在同事面前灰头土脸夹着尾巴做人,仿佛犯了什么罪似的。
诚然,草创期的武侠作品(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武侠片跟之前的并无承接)是粗糙的,那有什么奇怪呢?早期的西部片不就是劫火车那么简单吗?但武侠并未停滞不前。正如武侠小说发展到金庸你便无法否认它的文学价值,武侠电影到张彻、胡金铨也完全在艺术上登堂入室。武侠一直在发展,但到了金庸、张彻、胡金铨,出现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不仅体现在武的动作戏,更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是侠的人文精神。换言之,武侠作为一个类型的箩筐,变得更精致了,也变得更大了。像《少林三十六房》,我看后彻底忘了主角复仇的动机,但学武的过程那么充满仪式感,充满谐趣乃至自虐的意味,令人难忘。即便全然没有深层意义,那形式比一堂武术课有趣多了。而《刺马》显然偏重内容而非武打形式,它所描写的人性黑暗及背叛远非一般的善恶爱恨所能囊括。
一部武侠片,武多一点还是侠多一点,都可以产生佳作。从媒体评论来看,陈可辛的《武侠》似乎偏前者。他自己在采访中透露,这是他第一次“允许自己形式大于内容”,而且,他选择这个片名因为它很“印象派”,而非解释剧情。陈可辛为什么要拍一部故事毫无新意的作品?我猜这跟《投名状》的遭遇有关。《投名状》是《刺马》的重拍,当然场面更为壮观。影片在内地票房传捷报,海外失利,但几乎没人谈论它的主题,甚至有人觉得对人性黑暗的挖掘属于非主流,是海外观众无法接纳的主因。有多少人看武侠片是带着思想家脑袋去的呢?一旦武侠往深里走便会遭人误解,还不如往浅显豪华方向奔。《武侠》大玩特玩穴位关节等中国符号,对武术技巧的解析似乎向《少林三十六房》看齐,但老外欣赏起来不会损失脑细胞。倒是戏中的侦探推理,让人想起不久前的《狄仁杰》—豪华包装的一个古代福尔摩斯故事。
武侠片在形式创新上当然应该走得更远,但,难道必须把自己局限成瑰丽的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