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原始到现代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便打开一个网页,翻翻微博、微信,看看杂志,我们能看到各式八卦;论坛、群组里关于八卦的话题,总能吸引大量讨论;久未谋面的朋友之间没话说,聊聊身边的八卦,氛围马上热起来。不管是为了解压,还是为了窥探,八卦都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因为现代人的窥私欲更加强烈,或是有更多的闲情逸致,而在于八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研究发现,社会话题——如人际关系、好恶、社会事件及逸闻逸事——占据了人们谈话内容的三分之二,剩下的部分才是政治、体育、音乐一类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八卦造就了人类社会。


  我们不仅活在八卦中,还用文字记录八卦,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历史书上的那些时间和事件的细节在我们脑海里早已模糊不清,八卦故事却历历在目——无畏的荆轲刺杀秦王、孔子爱吃肉、刘邦屌丝逆袭当上大汉天子、徐志摩苦恋林徽因多年而不得、海明威数次被闪电击中却死里逃生、薛定谔爱养猫,等等。当然,八卦中难免有讹传,比如在知乎“历史上有哪些经典的谣言八卦?”问题下,用户茉茉指出,小学课文中“爱因斯坦小时候功课经常不及格”,其实是因为不同国家学分制的差异而造成的误会。再比如“拿破仑是个矮子”,用户 Eddie 考证后认为此说法并不准确,拿破仑本人身高一米七,在当时的法国军队中算得上中高身材。
  八卦的本质是对他人的道德评价,它在流传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某种准则。比如情感类八卦传递的消息:出轨是不好的,找小三是受人唾弃的,为维持公共形象而隐瞒婚事是值得同情的,多年相濡以沫的夫妻是值得赞颂的。再比如办公室八卦:谁为何被炒了鱿鱼,谁又为何加了薪。1985 年一项针对硅谷公司的调查显示,新员工可以在八卦中了解办公室规则,包括什么话不该说给老板听、同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八卦有助于新员工迅速融入集体。
  既然八卦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使命,是处理人际关系、维系群体团结、传承集体记忆的方式,为何女人要比男人在行呢?知乎用户李雅 HUIHUI 对于“为什么女生比男生八卦?”这个问题的回答一针见血:
  “男人是社会性强、却又是隐藏自己感情的孤独者。这就很容易造成男人喜欢对社会‘远景’聚焦,而对家庭‘近景’忽略。当女人对家长里短的话题感兴趣的时候,男人却将自己的八卦心悄然寄托在‘像男人一样去战斗’的话题中,如那些每天发生的政治事件和大小体育赛事等,满足了男人崇拜权力、渴望胜利的雄性心理。”
  “八卦是女生专属”也许是真的,八卦作为女性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方式,看似柔软,却也力道十足,男性可以通过武力解决冲突,女性却没有被赋予健壮的肌肉和骨骼。她们擅长的,是用言语交流经验、辨别敌我、适应环境、缓解压力、学习并避免失误。
  八卦好处这么多,现实情况是,我们对“八卦”这件事的总体评价仍旧贬大于褒。同样是好奇,“求知”为褒“八卦”却为贬。是因为对象的不同,还是方法的缘故?知乎“求知欲和八卦有什么本质区别?”的问题下,用户李亚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果从都是由好奇心驱使的欲望或者行为这一角度来讲,没有本质区别。”
  “而褒贬不是由于它们有本质区别,而是由于八卦常触及为了好奇心侵犯他人隐私、编造事实等于社会不良的因素,求知则常为社会带来好处。所以人们在使用上有情感色彩添加。”


  “举个简单例子,偷窥和欣赏,也可以说本质都是看,但是因为看的内容和方式导致造成的结果不同,所以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另外,这种情感色彩不是针对单个行为,语言是人们总结的,并且也是流动的,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这种情感色彩也可能会变。比如,‘土豪’‘小资’一些词因为人们金钱观的改变,渐渐从贬义变成褒义。”
  八卦经常由于其侵略性而遭到抨击——侵犯他人隐私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八卦记者如过街老鼠,八卦媒体也从来登不上大雅之堂。显然,没人愿意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尤其当议论内容多为负面。
  然而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八卦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大有作为。星座、时尚、娱乐节目、真人秀、人肉搜索,都是八卦的衍生品。整个娱乐产业几乎都建立在人们对八卦的渴求上。无论是“国民老公”王思聪、“不食人间烟火却换了几个前任”的天后王菲,还是“前男友主题金曲制造者”Taylor Swift、“用生命在娱乐”的卡戴珊家族,抑或是“人生大赢家”贝克汉姆、“全球最抢钱夫妇”碧昂斯和 Jay-Z ——无不是个中高手、精明的玩家。他们深知注意力为宝贵的资源,名望和财富都能在人们的目光中聚集。既然被八卦难以避免,不如化作优势。“人言”既“可畏”,也“可用”。


  正如知乎用户李亚芳所说: “说不定有一天,社会娱乐化到一定程度,八卦会变成褒义词呢,人们会说,你还不够八卦哦亲。”
其他文献
四川人里面,有三个人我顶喜欢,一个叫苏轼,一个叫张大千,一个叫常玉。  苏轼是宋朝的,后面两位是民国的,他们都会画画儿,当然,苏轼出名更多是因为他的诗词,和他的东坡肉。  张大千只比常玉大一岁,但他们在世的时候交集并不多,因为一个是画国画的,一个是画油画的。倒是这两年,他们的名字常常同时跻身拍卖新闻头条,往往是常玉的某作品拍出了7000多万,张大千的某作品拍出了8000多万,总而言之,很贵。  这
期刊
新学期新气象,踏进校园的每一刻都是暂新的,所以换一套新的文具开始新的学期吧。日本文具大赏获奖产品,Plus普乐士水彩风格的修饰带,轻松一拉就可以绘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特别适合用于手帐、贺卡、礼物等场合,做重点标记或作为装饰,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日本的设计品牌KOH-I-NOOR的刺猬笔插看上去如同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好用的同时还极其美观,下次再用笔的时候,就不用翻箱倒柜地到处找了。  平板电脑
期刊
为了健康着想,是时候改变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的坐姿了。Rain Design mStand 铝合金支架由美国知名设计团队Rain Design出品,融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采用德国进口材质的铝合金,苹果级别表面氧化工艺,将笔记本屏幕提高了150mm,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避免了长时间观看屏幕和打字时的疲劳,保护你的颈椎,缓解颈部的压力。  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许多科技产品将易用性和设计感发挥到了极
期刊
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让可以单独列为一类的地球生物——女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无异于一台无形八卦生产机器的诞生。天生爱八卦,流言满天飞。初听新鲜,久之习惯,对于女人的世界,不失为一种乐趣:香衣魅影,粉嫩、调皮、诱惑、优雅、个性、唇红齿白、发丝飞扬等一样都不能少!解不开的白衬衫情结,不拘束的穿着要求,一袭少女范儿十足的大摆半裙,一脚蹬反光同色系平底鞋,轻快的脚步难掩一颗八卦心,扯下少女“伪装”
期刊
她是一个性感的女孩儿,虽然她自己不认为。她皮肤白皙,性格直率,她是一只小拉拉。她用眼线笔将眼角挑起来,能架得住最正的红裙,露出性感小蛮腰,俏皮地挺起一朵大红玫瑰。她周末不出门,爱窝在家里看杂志或电影,毛茸茸的大袖子里露出细长的胳膊,随意地将半裙的碎带系在腰上,高高跷起来的双腿慵懒地晃着。她总是不拘一格,自由是最基础追求,拼拼剪剪的设计却总显得她出类拔萃,她懂得发现令人惊喜的美。她好奇如猫,时常冷静
期刊
2015年春夏系列是法国设计师Christophe Lemaire辞去爱马仕设计总监一职专注个人品牌后的首个系列。品牌更名为Lemaire,他与他生活及工作上的搭档 Sarah-Linh Tran一同为品牌定义了全新的视觉形象。简洁鲜明的崭新形象也代表着品牌在设计和风格上的新起点。  更名后的Lemaire依旧延续其一贯兼具率性与优雅的风格:标志性的全身单一色调造型,府绸与丹宁等质朴的面料选择。而
期刊
夏日周末的柏林墙跳蚤市场(Flohmarkt am Mauerpark)阳光明媚,人们在斑驳的树荫下支起贩卖旧物的棚子,冷战时期的黑白照片或者涂过色的植物图鉴摆成厚厚的一摞,等待挑选;旧家具堆在一起,散发出老物件独有的霉味;零星也有奇怪但是有趣的摊贩混在其中,贩卖瞪着双眼有些恐怖的布偶或者自制的发条小船。客人们操着各国的语言,穿梭在市场中,手里还拿着热腾腾的咖喱香肠。远处有高耸的灯柱,往那个方向走
期刊
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朋友,应该都了解“星星画派”以及旅法艺术家马德升。马德升1952年出生于北京,属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当代艺术家,因幼年患小儿麻痹症造成的后遗症,他的行动不得不依赖于拐杖,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艺术上的多产和创意。未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他,最早从工业绘画开始,继而转向做版画,并随即与艾未未和王克平等一批如今已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79年,马德升与上述几位,以及黄锐
期刊
一般工作室不是独立设计师品牌,而是为独立设计师提供创业帮助的团队。他们的理念是“平常心,非常事”,他们认为用创新来传承,用品牌来武装,传统才能延续。工作室目前已经孵化了六个品牌:铜艺品牌CU、希有堂、木艺品牌PIY、竹艺品牌LIANGE、藤艺品牌麻花以及一个正在孵化中的毡艺品牌。一般工作室创始人沈文蛟有很多身份——资深广告人、跨界艺术家、骨灰级家具迷、设计发烧友、前奥美广告创意总监。跨界创作二十个
期刊
2015年春节,德国人Goess Simon与冠华联系,说他在GEN网站看到我们正在推动中国共识社区运动,希望与我们青岛一聚。  Simon生长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本科就读于COTTBUS公立大学环境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荷兰最著名的DELFT科技大学。他还是2011年同济大学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交换生。目前在北京中德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实习。  Simon一直关注清洁能源,2014年圣诞节,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