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因而,教师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同时,应牢固树立和坚持学生本位、学科本位、教材本位和双基本位的教学思想,离开了这些根本,无论怎么创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创新的前提——学生本位
创新不能脱离“本”。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本位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有的教学设计始终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设计是为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濡养心智而设计,不是为完成创新而设计。创新是手段,必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空谈创新。
无论一堂什么课,首先应该让听课人明白这堂课究竟要讲什么,所设计的环节和教学内容究竟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教学设计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层面,要解决的则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教学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即使不从理论的层面研究要求,教师也应适当换位思考。在课堂结构上,教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简洁、流畅,既要借鉴“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范式的优点,又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在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
二、创新的基础——双基本位、教材本位和学科本位
高效而完美的课堂,必须重视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所有课堂教学的根本和基础,创新课也不例外。
许多创新课会出现这种情况,为追求课堂的容量和热闹,对教材上呈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然后就做宽泛的发挥与拓展。或者,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展示很多有趣好看的故事片段或图景,将课内课外知识串接起来,洋洋洒洒一节课,学生听得很带劲,整堂课变幻多端,很是热闹。但一节课结束后若静心思考,这节课究竟学了什么,学到什么,学生又两手空空。
教师在关注教材和双基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创新的学科本位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无视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搬硬套到本学科,表面上新奇热闹,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教师应对要教授的内容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尤其作为文科教师,应该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应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读上十遍八遍甚至更多,读透其中的真谛,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从容教学,才能有真正的创新。
三、创新的根本——内容决定形式
教师在设计创新课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在确定了恰当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下形式。
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这样三个大步骤,或以“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品读课文,赏析一个句子——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统领全篇教学。
其实,上面两节课的设计正是教师一直在做而且必须要做,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事情,即“整体感知——阅读鉴赏——探究深化”。这样的设计,每个环节目标更明确集中,步骤更清晰直接,方法更科学有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效果更容易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敢于、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较好地起到引导、点拨、补漏、纠偏、评价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讨论,学生能快速交流,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但课堂讨论不能取代独立思考而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不能成为解决课堂疑难的主要途径。教学不能忽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能让一部分学生养成不愿动脑只在讨论中听取别人观点的习惯。合作,应注意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应该是有效的、自发的,合作学习不能代替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不能代替自主研究、解决问题。更多时候,应先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当一个人的能力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或大家都思考得有几分成熟的时候再来讨论。这样的讨论才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和丰富,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与激发,可能生成闪光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超出预设的场景,而这也是教学创新的极致。
“满堂灌”和“满堂问”并非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也不是创新的着力点所在。许多教师无形中运用“满堂问”营造课堂热闹的气氛。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思维的狭窄和不动脑的惰性的形成。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明确,要有张力。问什么,为什么问,想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掌握什么,学生可否回答得出来,怎样设置几个关键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飞翔,而且体会到放飞思想的乐趣。
四、创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
大多数教师教案的设计,尤其参加讲课比赛时,往往多从“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教得漂亮,教得艺术。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充满着变数,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所以,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往往被教师忽视或一笔带过,教师很少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斟酌他们的见解,分析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样往往耽误教师事先设置的课堂进程,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流程。因而,课堂上教师往往牵着学生的思路甚至控制着学生的思维进程,看似顺利地完了成教学任务。
其实,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课堂应是教师引领学生去认知、理解、分析、归纳、收获、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用最直接的手段、最短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习惯借学生之口套出自己的结论。很多时候,教师包办的太多,不敢、不愿、不习惯、不舍得“放”。问了一个问题,教师总希望学生会立即准确地回答出来,当学生不能按教师的预期回答,教师便急不可耐地将答案给出,有时甚至不等他们回答便已完成了自问自答。在这样的自问自答中,学生最多需要回答几个“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顺顺利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既培养不了思维品质也锻炼不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学到的知识也只是被动接受、容易遗忘、很难内化为能力的知识。
要让风筝飞得高些,飞出一种旷远的姿态和意境,飞出开阔的心灵和胆略,飞出更强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该努力促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即学生在思考、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所闪耀、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课堂需要热闹,也需要安静;需要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也需要学生的思索探究和出错,还需要学生的质疑发难。
一堂课,没有学生思想的生成,很难称其为好课。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探索实践,不断追求并不断修正。需要教师真正热爱教学,真正在教学上下功夫。强化自身素质是创新的基石,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健康快乐的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有意识地探寻教学艺术,切磋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创新,才会真正出新。
一、创新的前提——学生本位
创新不能脱离“本”。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本位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有的教学设计始终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设计是为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濡养心智而设计,不是为完成创新而设计。创新是手段,必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空谈创新。
无论一堂什么课,首先应该让听课人明白这堂课究竟要讲什么,所设计的环节和教学内容究竟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教学设计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层面,要解决的则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教学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即使不从理论的层面研究要求,教师也应适当换位思考。在课堂结构上,教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简洁、流畅,既要借鉴“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范式的优点,又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在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
二、创新的基础——双基本位、教材本位和学科本位
高效而完美的课堂,必须重视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所有课堂教学的根本和基础,创新课也不例外。
许多创新课会出现这种情况,为追求课堂的容量和热闹,对教材上呈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然后就做宽泛的发挥与拓展。或者,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展示很多有趣好看的故事片段或图景,将课内课外知识串接起来,洋洋洒洒一节课,学生听得很带劲,整堂课变幻多端,很是热闹。但一节课结束后若静心思考,这节课究竟学了什么,学到什么,学生又两手空空。
教师在关注教材和双基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创新的学科本位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无视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搬硬套到本学科,表面上新奇热闹,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教师应对要教授的内容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尤其作为文科教师,应该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应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读上十遍八遍甚至更多,读透其中的真谛,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从容教学,才能有真正的创新。
三、创新的根本——内容决定形式
教师在设计创新课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在确定了恰当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下形式。
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这样三个大步骤,或以“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品读课文,赏析一个句子——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统领全篇教学。
其实,上面两节课的设计正是教师一直在做而且必须要做,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事情,即“整体感知——阅读鉴赏——探究深化”。这样的设计,每个环节目标更明确集中,步骤更清晰直接,方法更科学有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效果更容易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敢于、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较好地起到引导、点拨、补漏、纠偏、评价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讨论,学生能快速交流,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但课堂讨论不能取代独立思考而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不能成为解决课堂疑难的主要途径。教学不能忽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能让一部分学生养成不愿动脑只在讨论中听取别人观点的习惯。合作,应注意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应该是有效的、自发的,合作学习不能代替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不能代替自主研究、解决问题。更多时候,应先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当一个人的能力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或大家都思考得有几分成熟的时候再来讨论。这样的讨论才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和丰富,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与激发,可能生成闪光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超出预设的场景,而这也是教学创新的极致。
“满堂灌”和“满堂问”并非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也不是创新的着力点所在。许多教师无形中运用“满堂问”营造课堂热闹的气氛。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思维的狭窄和不动脑的惰性的形成。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明确,要有张力。问什么,为什么问,想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掌握什么,学生可否回答得出来,怎样设置几个关键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飞翔,而且体会到放飞思想的乐趣。
四、创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
大多数教师教案的设计,尤其参加讲课比赛时,往往多从“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教得漂亮,教得艺术。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充满着变数,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所以,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往往被教师忽视或一笔带过,教师很少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斟酌他们的见解,分析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样往往耽误教师事先设置的课堂进程,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流程。因而,课堂上教师往往牵着学生的思路甚至控制着学生的思维进程,看似顺利地完了成教学任务。
其实,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课堂应是教师引领学生去认知、理解、分析、归纳、收获、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用最直接的手段、最短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习惯借学生之口套出自己的结论。很多时候,教师包办的太多,不敢、不愿、不习惯、不舍得“放”。问了一个问题,教师总希望学生会立即准确地回答出来,当学生不能按教师的预期回答,教师便急不可耐地将答案给出,有时甚至不等他们回答便已完成了自问自答。在这样的自问自答中,学生最多需要回答几个“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顺顺利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既培养不了思维品质也锻炼不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学到的知识也只是被动接受、容易遗忘、很难内化为能力的知识。
要让风筝飞得高些,飞出一种旷远的姿态和意境,飞出开阔的心灵和胆略,飞出更强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该努力促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即学生在思考、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所闪耀、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课堂需要热闹,也需要安静;需要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也需要学生的思索探究和出错,还需要学生的质疑发难。
一堂课,没有学生思想的生成,很难称其为好课。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探索实践,不断追求并不断修正。需要教师真正热爱教学,真正在教学上下功夫。强化自身素质是创新的基石,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健康快乐的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有意识地探寻教学艺术,切磋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创新,才会真正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