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科学创新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因而,教师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同时,应牢固树立和坚持学生本位、学科本位、教材本位和双基本位的教学思想,离开了这些根本,无论怎么创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创新的前提——学生本位
  创新不能脱离“本”。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本位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有的教学设计始终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设计是为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濡养心智而设计,不是为完成创新而设计。创新是手段,必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空谈创新。
  无论一堂什么课,首先应该让听课人明白这堂课究竟要讲什么,所设计的环节和教学内容究竟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教学设计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层面,要解决的则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教学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即使不从理论的层面研究要求,教师也应适当换位思考。在课堂结构上,教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简洁、流畅,既要借鉴“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范式的优点,又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在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
  二、创新的基础——双基本位、教材本位和学科本位
  高效而完美的课堂,必须重视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所有课堂教学的根本和基础,创新课也不例外。
  许多创新课会出现这种情况,为追求课堂的容量和热闹,对教材上呈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然后就做宽泛的发挥与拓展。或者,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展示很多有趣好看的故事片段或图景,将课内课外知识串接起来,洋洋洒洒一节课,学生听得很带劲,整堂课变幻多端,很是热闹。但一节课结束后若静心思考,这节课究竟学了什么,学到什么,学生又两手空空。
  教师在关注教材和双基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创新的学科本位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无视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搬硬套到本学科,表面上新奇热闹,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教师应对要教授的内容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尤其作为文科教师,应该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应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读上十遍八遍甚至更多,读透其中的真谛,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从容教学,才能有真正的创新。
  三、创新的根本——内容决定形式
  教师在设计创新课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在确定了恰当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下形式。
  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这样三个大步骤,或以“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品读课文,赏析一个句子——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统领全篇教学。
  其实,上面两节课的设计正是教师一直在做而且必须要做,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事情,即“整体感知——阅读鉴赏——探究深化”。这样的设计,每个环节目标更明确集中,步骤更清晰直接,方法更科学有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效果更容易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敢于、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较好地起到引导、点拨、补漏、纠偏、评价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讨论,学生能快速交流,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但课堂讨论不能取代独立思考而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不能成为解决课堂疑难的主要途径。教学不能忽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能让一部分学生养成不愿动脑只在讨论中听取别人观点的习惯。合作,应注意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应该是有效的、自发的,合作学习不能代替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不能代替自主研究、解决问题。更多时候,应先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当一个人的能力解决不了某个问题,或大家都思考得有几分成熟的时候再来讨论。这样的讨论才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和丰富,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与激发,可能生成闪光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超出预设的场景,而这也是教学创新的极致。
  “满堂灌”和“满堂问”并非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也不是创新的着力点所在。许多教师无形中运用“满堂问”营造课堂热闹的气氛。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思维的狭窄和不动脑的惰性的形成。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明确,要有张力。问什么,为什么问,想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掌握什么,学生可否回答得出来,怎样设置几个关键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飞翔,而且体会到放飞思想的乐趣。
  四、创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
  大多数教师教案的设计,尤其参加讲课比赛时,往往多从“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教得漂亮,教得艺术。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充满着变数,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所以,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往往被教师忽视或一笔带过,教师很少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斟酌他们的见解,分析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样往往耽误教师事先设置的课堂进程,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流程。因而,课堂上教师往往牵着学生的思路甚至控制着学生的思维进程,看似顺利地完了成教学任务。
  其实,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课堂应是教师引领学生去认知、理解、分析、归纳、收获、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用最直接的手段、最短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习惯借学生之口套出自己的结论。很多时候,教师包办的太多,不敢、不愿、不习惯、不舍得“放”。问了一个问题,教师总希望学生会立即准确地回答出来,当学生不能按教师的预期回答,教师便急不可耐地将答案给出,有时甚至不等他们回答便已完成了自问自答。在这样的自问自答中,学生最多需要回答几个“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顺顺利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既培养不了思维品质也锻炼不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学到的知识也只是被动接受、容易遗忘、很难内化为能力的知识。
  要让风筝飞得高些,飞出一种旷远的姿态和意境,飞出开阔的心灵和胆略,飞出更强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该努力促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即学生在思考、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所闪耀、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课堂需要热闹,也需要安静;需要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也需要学生的思索探究和出错,还需要学生的质疑发难。
  一堂课,没有学生思想的生成,很难称其为好课。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探索实践,不断追求并不断修正。需要教师真正热爱教学,真正在教学上下功夫。强化自身素质是创新的基石,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健康快乐的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有意识地探寻教学艺术,切磋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创新,才会真正出新。
其他文献
摘 要:会展专业人才“稀缺”和“匮乏”,会展企业“一将难求”成为国内会展业发展瓶颈。另一方面会展专业的学生就业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会展行业人才需求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不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承担着会展初、中级人才的教育培养任务。本文以育英学院会展专业为例,阐述高职会展专业走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目标,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一般每周只有两课时,每节课只有45分钟。在短暂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教授运动技能,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这似乎是相互冲突,互为消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架构起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解决这个矛盾。“精导——互动——训练”正是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它以教师的精
期刊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学起来比较难,学生的畏难情绪还容易迁移到作业中去,再加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单一、层次单一、评价单一使学生对科学作业失去了兴趣。本文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科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巩固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有效性;生活实验化作业;探究性作业;观察总
期刊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如果能运用身边的物品去探究验证物理现象和规律,那么学生对物理知识会更易于理解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浮力》一节的教学中,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如下小实验,并且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反馈效果不错。  一、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设计  通过形象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真正理解浮力產生原因。  1.原理  图甲: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并且因为
期刊
摘 要:通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形式。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立足课本获取文字信息,培养阅读策略,处理篇章,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实际上大多都是为了单词的教学,只讲授单词意义,培养了学生获得单词意义的能力,而忽略阅读策略和篇章的处理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课中,有些教师的阅读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期刊
一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虽然都是围绕着新课标进行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但就某一具体的专题来讲,内容的具体阐述以及讲解程度、深度则有很大不同。如何在“一标多本”条件下合理使用教材去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在讲授必修三“百家争鸣”时,结合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三本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对于“百家
期刊
据有关方面调查反映,现在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约占學生总数的2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很多,有家庭方面的、学校方面的及社会方面的。应如何提高对学生内心需要和行为问题的敏感性、洞察力和理解力,这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问题的出现  一般学生刚进入高年级,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对老师、同学抱有新鲜感。但我班的陈同学,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作业不完成,从不和同学玩耍,还经常迟到。一段时间下来,学
期刊
“数学史”,简而言之,即数学发展的历史。在小学数学课程视野内,数学史主要表现为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比如数学故事、数学人物、数学问题、数学常识以及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史,可以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理解数学知识及方法、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巧用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一个精彩的故事总是能唤起学生无限的
期刊
一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是笔者在2005年担任班主任时,一位女生在一次“自信·拼搏”為主题的班会上的感言。  她来自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考成绩不理想,曾使她的情绪一度低落。她是一位质朴的女孩,家庭经济不算宽裕。她曾经说自己基础不够扎实,总觉得考上大学的希望非常渺茫。因此在高一时,她经常感到困惑和自卑,学习上碌碌无为
期刊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有特色的校园育人氛围  把显性教育与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