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史”,简而言之,即数学发展的历史。在小学数学课程视野内,数学史主要表现为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比如数学故事、数学人物、数学问题、数学常识以及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史,可以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理解数学知识及方法、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巧用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一个精彩的故事总是能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引导他们进入数学的殿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恰当地穿插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或数学家轶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更好地领会所学的知识,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体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笔者结合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代表进行“情景重现”,使他们形象生动地理解了物体占有空间,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积。用历史故事来丰富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无限价值。
二、回顾发展历史,揭示数学的深厚底蕴
数学的每一个定义、定理、数学符号,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出于某一种思考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数学教育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展过程,带领学生寻找知识的本源。以《认识小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为例,教材通过“你知道吗”向学生呈现了小数的形成历史:刘徽与十进分数、我国古代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表示小数、出现阿拉伯数字后小数的最初表示方法、小数点的产生等。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在教学时把它做为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数学思维的材料加以灵活运用。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面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扩展,也能将数学学习由课堂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三、重温探索过程,促进知识的深刻理解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接受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并能适时应用,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和值得探讨的问题。数学史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其中的一些实例可以被开发出来,做为阐释某些深奥数学概念和思想的教学载体。
例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苏教四年级上册)时,“等可能性”这一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许多学生的理解都只是浮光掠影。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笔者适时引入了五位数学家所做的抛硬币的实验:
■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察这组数据,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交流,他们认识到:如果反复多次地抛这枚硬币,其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趋于相等;硬币落下时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各占50%,但试验时两种面朝上的次数只是很接近,很难做到正好各占投币次数的一半。公平的游戏规则只表示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等,但并不表示分不出胜负或者都能获胜。这样就让学生理解了“等可能性”只是理论上的,而实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四、借助数学名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问题解决”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名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及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孙子算经》中的古算名题《鸡兔同笼》: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并向学生介绍了古人的解法——砍足法:先将每只鸡和每只兔都砍去2只脚,一共砍掉了70只脚,剩下只有兔脚,每只兔子还剩2只脚。这样就很容易算出兔子的只数。学生感到非常新奇有趣。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用这种思路去解答教材中的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于是原先的假设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每只船上都去掉3个人,剩下了42-3×10=12(人)。現在只剩下大船上有人,每只大船上5-3=2(人),所以大船有12÷2=6(只),小船有10-6=4(只)。相对于书上介绍的假设法,这种思考更为形象,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这里,笔者借助古人的算法,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有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选择地把史料知识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一、巧用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一个精彩的故事总是能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引导他们进入数学的殿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恰当地穿插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或数学家轶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更好地领会所学的知识,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体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笔者结合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代表进行“情景重现”,使他们形象生动地理解了物体占有空间,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积。用历史故事来丰富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无限价值。
二、回顾发展历史,揭示数学的深厚底蕴
数学的每一个定义、定理、数学符号,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出于某一种思考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数学教育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展过程,带领学生寻找知识的本源。以《认识小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为例,教材通过“你知道吗”向学生呈现了小数的形成历史:刘徽与十进分数、我国古代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表示小数、出现阿拉伯数字后小数的最初表示方法、小数点的产生等。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在教学时把它做为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数学思维的材料加以灵活运用。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面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扩展,也能将数学学习由课堂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三、重温探索过程,促进知识的深刻理解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接受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并能适时应用,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和值得探讨的问题。数学史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其中的一些实例可以被开发出来,做为阐释某些深奥数学概念和思想的教学载体。
例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苏教四年级上册)时,“等可能性”这一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许多学生的理解都只是浮光掠影。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笔者适时引入了五位数学家所做的抛硬币的实验:
■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察这组数据,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交流,他们认识到:如果反复多次地抛这枚硬币,其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趋于相等;硬币落下时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各占50%,但试验时两种面朝上的次数只是很接近,很难做到正好各占投币次数的一半。公平的游戏规则只表示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等,但并不表示分不出胜负或者都能获胜。这样就让学生理解了“等可能性”只是理论上的,而实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四、借助数学名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问题解决”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名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及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孙子算经》中的古算名题《鸡兔同笼》: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并向学生介绍了古人的解法——砍足法:先将每只鸡和每只兔都砍去2只脚,一共砍掉了70只脚,剩下只有兔脚,每只兔子还剩2只脚。这样就很容易算出兔子的只数。学生感到非常新奇有趣。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用这种思路去解答教材中的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于是原先的假设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每只船上都去掉3个人,剩下了42-3×10=12(人)。現在只剩下大船上有人,每只大船上5-3=2(人),所以大船有12÷2=6(只),小船有10-6=4(只)。相对于书上介绍的假设法,这种思考更为形象,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这里,笔者借助古人的算法,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有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选择地把史料知识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