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相对于语文和历史等文科性的课程,需要更多的理解、思考、推理和计算,这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更加活跃开阔的思维,加之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性,客观上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所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畏惧心理;自信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和肯定的结果反馈,会收到积极和肯定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然而在学习之中不可能总是肯定的反馈,特别是接触数学这门课程,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波动,结果导致学习数学畏惧心理的产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激发兴趣,奠定整体自信心基调——消除陌生化畏惧心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畏惧心理的消除应当从学习之初就做好工作,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学习时再后补,那样将会很费劲。在学习之初,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种陌生感,因陌生而畏惧,这种畏惧就是因为不了解内容,找不到方向的缘故,所以教师要通过语言将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系统化和概述化,消除学生陌生化的畏惧,做到心中有数,给予他们思想上一个预留的空间。比如,教师将本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概括为几大块,像方程模块、图形模块、概率模块和圆锥曲线模块等,然后细化下面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认知,从而达到思维空间游刃有余的目的。
二、做好课前预习,简单案例引入——消除不适应畏惧心理
1.课前预习的作用。学生的畏惧心理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存在,这是刚接触新知识的不适应心理。这种不适应源于对新知识的陌生化与不了解,对自己能否学好这块知识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理产生不适应,因而有所畏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行熟悉学习内容,方能在课堂上有所准备,当教师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学生因为有了初步印象,而变得更加容易接受,从而产生求知欲,这种求知欲引导学生愿意听下去,畏惧心理就会变成求知心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简单知识案例的有效引入。因为数学课程具有前后的连贯性,本节课接触到的知识,往往较上一节有复杂性和拓展性,针对这一块,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没有什么难处,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了一步,教师用先前学到的相关简单案例引出本节课要学到的内容,这样不但能消除学生对本节课的陌生化,而且能提示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发回顾相关知识点,与新的知识点建立链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畏惧心理因此而减少或消除,听起课来也有所侧重,容易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听课的主动思考。例如,我们先前学到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后面紧接着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教师可以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特点为简单的案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这样学生就能自行构建知识的前后联系,对后学的知识有种熟悉感,消除畏惧。
三、学习之中,循序渐进,减少跨度——消除思考消化畏惧心理
学生之间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思考特点也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一种全体学生基本都能接受的授课方式,达到学生学习接受效果最大化。就大部分学生而言,接受水平相差无几,对于新课程的领悟也差不多,出于理解和学习的考虑,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需要按照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从低到高,步步推进,循序渐进,将知识点步骤化、分类化和层次化,学生一步步跟进,逐步掌握本节课内容。因为前后有所照应,所以学生的知识跟进和心理跟进,就会很容易,他们跟随老师的思路讲解,一步步形成本节知识的认知。像圆锥曲线的知识,里面涉及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知识,而且这三部分知识是前后互有联系的,从一个图形就能推出另外几个图形的相近点和交叉点,有利于求同存异,做好整体的比较和认知。
四、步骤分解,综合解解剖——消除对复杂题和难题的畏惧心理
当学生学习完一部分新知识后,逐渐熟悉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一般题型的解决,会觉得得心应手,而对于复杂题和难题的解决,就会产生新的畏惧,这种畏惧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对于这种题目思路的不确定性。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稳固最基本知识的认知,从而在解决此类题型时,能够做到相对轻松。对于复杂题而言,没有什么思路上的转弯,只不过是条件多了,步骤多了,用到的定理多了,这种题型,教师要教育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一步步提取出未知条件,做到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例如把Rt△ABC和Rt△DEF(点C与点E重合)的点B、C(E)、F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ACB=∠EDF=90°,∠DEF=45°,AC=8cm,BC=6cm,EF=9cm.△DEF以1cm/s的速度沿CB向△ABC匀速移动,在△DEF移动的同时,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当△DEF的顶点D移动到AC边上时,△DEF停止移动,点P也随之停止移动,DE与AC相交于点Q,连接PQ,设移动时间为t(s)(0<t<4.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点A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上面这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涉及到三角形、抛物线和相似的知识,学生只要将已知条件一一找出,将解题步骤分解开来,就会很容易的找到答案。综上所述,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畏惧心理采用不同的思维对策,方能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喻平.教学数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庆麟.A-认知数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刘强.认知数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数学;教学;畏惧心理;自信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和肯定的结果反馈,会收到积极和肯定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然而在学习之中不可能总是肯定的反馈,特别是接触数学这门课程,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波动,结果导致学习数学畏惧心理的产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激发兴趣,奠定整体自信心基调——消除陌生化畏惧心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畏惧心理的消除应当从学习之初就做好工作,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学习时再后补,那样将会很费劲。在学习之初,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种陌生感,因陌生而畏惧,这种畏惧就是因为不了解内容,找不到方向的缘故,所以教师要通过语言将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系统化和概述化,消除学生陌生化的畏惧,做到心中有数,给予他们思想上一个预留的空间。比如,教师将本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概括为几大块,像方程模块、图形模块、概率模块和圆锥曲线模块等,然后细化下面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认知,从而达到思维空间游刃有余的目的。
二、做好课前预习,简单案例引入——消除不适应畏惧心理
1.课前预习的作用。学生的畏惧心理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存在,这是刚接触新知识的不适应心理。这种不适应源于对新知识的陌生化与不了解,对自己能否学好这块知识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理产生不适应,因而有所畏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行熟悉学习内容,方能在课堂上有所准备,当教师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学生因为有了初步印象,而变得更加容易接受,从而产生求知欲,这种求知欲引导学生愿意听下去,畏惧心理就会变成求知心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简单知识案例的有效引入。因为数学课程具有前后的连贯性,本节课接触到的知识,往往较上一节有复杂性和拓展性,针对这一块,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没有什么难处,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了一步,教师用先前学到的相关简单案例引出本节课要学到的内容,这样不但能消除学生对本节课的陌生化,而且能提示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发回顾相关知识点,与新的知识点建立链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畏惧心理因此而减少或消除,听起课来也有所侧重,容易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听课的主动思考。例如,我们先前学到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后面紧接着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教师可以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特点为简单的案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这样学生就能自行构建知识的前后联系,对后学的知识有种熟悉感,消除畏惧。
三、学习之中,循序渐进,减少跨度——消除思考消化畏惧心理
学生之间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思考特点也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一种全体学生基本都能接受的授课方式,达到学生学习接受效果最大化。就大部分学生而言,接受水平相差无几,对于新课程的领悟也差不多,出于理解和学习的考虑,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需要按照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从低到高,步步推进,循序渐进,将知识点步骤化、分类化和层次化,学生一步步跟进,逐步掌握本节课内容。因为前后有所照应,所以学生的知识跟进和心理跟进,就会很容易,他们跟随老师的思路讲解,一步步形成本节知识的认知。像圆锥曲线的知识,里面涉及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知识,而且这三部分知识是前后互有联系的,从一个图形就能推出另外几个图形的相近点和交叉点,有利于求同存异,做好整体的比较和认知。
四、步骤分解,综合解解剖——消除对复杂题和难题的畏惧心理
当学生学习完一部分新知识后,逐渐熟悉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一般题型的解决,会觉得得心应手,而对于复杂题和难题的解决,就会产生新的畏惧,这种畏惧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对于这种题目思路的不确定性。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稳固最基本知识的认知,从而在解决此类题型时,能够做到相对轻松。对于复杂题而言,没有什么思路上的转弯,只不过是条件多了,步骤多了,用到的定理多了,这种题型,教师要教育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一步步提取出未知条件,做到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例如把Rt△ABC和Rt△DEF(点C与点E重合)的点B、C(E)、F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ACB=∠EDF=90°,∠DEF=45°,AC=8cm,BC=6cm,EF=9cm.△DEF以1cm/s的速度沿CB向△ABC匀速移动,在△DEF移动的同时,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当△DEF的顶点D移动到AC边上时,△DEF停止移动,点P也随之停止移动,DE与AC相交于点Q,连接PQ,设移动时间为t(s)(0<t<4.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点A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上面这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涉及到三角形、抛物线和相似的知识,学生只要将已知条件一一找出,将解题步骤分解开来,就会很容易的找到答案。综上所述,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畏惧心理采用不同的思维对策,方能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喻平.教学数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庆麟.A-认知数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刘强.认知数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