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既是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历史教科书编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历史教育与教学以及未来优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教科书编写的几点建议特别是未来有关初高中教科书合编的设想和可行性。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新课改;编写建议;合编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制定而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历史知识,及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它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最主要、最常用的历史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学本”,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世界银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对世界各国的教科书作了调查,并在其出版的《教科书与成就》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科书是学生成就的重要指示剂,教科书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给儿童和青年的教育内容和经验,决定着未来一代将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可见,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也是新课改的关注者和参与者,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对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一、关于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建议
接触教科书、思考教科书、理解教科书是我们每个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而编写教科书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科书编写应方便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科书为主,所以教科书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现状,课文语言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内容上应增添更多的图画,以形象的图画再现被尘封的历史,提升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编排中要方便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安排,每课安排一个课时,正如现行人教版教科书实行的课题,每课内容不宜过多。此外,历史教科书的史实内容描述尽量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客观历史,是一切历史教科书的第一要务,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判断历史教科书质量和价值的首要标准。其次,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有所兼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不均衡,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课外阅读、实地参观、上网查找资料等方面的学习条件都十分有限,而学校的相应设施也非常落伍。所以教科书成了他们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可在教科书每课的辅助课文中适当补充和增加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材料,至于活动课,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几乎是形同虚设,不妨将其改成“资料补充”,多介绍与各单元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历史人物们所演绎的历史事件恰恰是历史内容的大填充,这更符合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需求与渴望。再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体现最新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研究成果。历史是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历史教科书也应随着时代的演进、时间的推移而不停更新,将每一个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外所发生的大事精选记录史册,引领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形势,拓宽视野,有助于学生全球史观的形成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二、有关未来教科书改革的构想
笔者对未来教科书改革有着一套不成熟的设想,提出来仅供专家、学者参考,现概述如下。首先,将历史学科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介绍,我们希望中学历史教科书能适当增加世界史所占的比例,当今世界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美、英、法、日、苏等国的局部历史,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他一些主要国家的相关历史。而通过世界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促进其民族责任感的增强。其次,将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合编,实行通史教学。所谓“合编”是指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作为一个整体去编写,既要考虑到阶段性,更要考虑到统一性。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历史发展具有一定时序性,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合编一方面可以解决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按年代顺序,循序渐进,探寻人类历史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规律,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连贯地了解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和文明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初、高中教科书历史知识编写时不必要的重复,可增添一些学生想了解而原教科书却没有的历史内容。再次,内容安排上初中历史教科书以古代史内容为主,高中以近现代史内容为主。由古而今,是历史向前推进的表现,也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表述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古代史年代久远,充满着神秘和幻想,有助于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经过初中历史对古代史知识的了解和积累后,初步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不断探究、敢于创新的能力,从而激发其进一步了解高中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好奇心理,有利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随着教科书的改写,中考、高考也都应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现行初中中考采用开卷考试的办法,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却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而以上所述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在初高中学习的不同时期缩小了历史教材编写的时间范围,细化了历史学习的内容,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全可以实行闭卷考试的方式,唯有如此,方能与合编之后的教科书同步而行。
三、未来教科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以上所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方案并非空穴来风,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安徽省普通高中自实行新课改已整整五年,一直使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虽其有独到与创新之处,然存在单元跨度过大、历史知识具有跳跃性、理论性强、各模块割裂分散、内容多而重复等缺憾与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们的抱怨与不满也是普遍存在,修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可谓人心所向。而新课标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主题式编排模式,降低了难度,到高中专题模式已是加大了难度,出于高考选拔性考试的需要,又加大了课本内容的深度,让一个起点低的孩子去学好高中历史,未免强人所难,修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是大势所趋。其次,关于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开始试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对国民素质会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将高中阶段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当然,也有可能有少部分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学习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历史学科教育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一部科学合理的优秀历史教科书如同利剑在握,在课改之路上斩断荆棘、扫除障碍,有力地推动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反,新课改则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以上所述,均为笔者有感而发,愿为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抛砖引玉,尽一家之言。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新课改;编写建议;合编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制定而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历史知识,及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它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最主要、最常用的历史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学本”,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世界银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对世界各国的教科书作了调查,并在其出版的《教科书与成就》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科书是学生成就的重要指示剂,教科书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给儿童和青年的教育内容和经验,决定着未来一代将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可见,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也是新课改的关注者和参与者,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对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一、关于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建议
接触教科书、思考教科书、理解教科书是我们每个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而编写教科书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科书编写应方便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科书为主,所以教科书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现状,课文语言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内容上应增添更多的图画,以形象的图画再现被尘封的历史,提升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编排中要方便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安排,每课安排一个课时,正如现行人教版教科书实行的课题,每课内容不宜过多。此外,历史教科书的史实内容描述尽量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客观历史,是一切历史教科书的第一要务,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判断历史教科书质量和价值的首要标准。其次,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有所兼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不均衡,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课外阅读、实地参观、上网查找资料等方面的学习条件都十分有限,而学校的相应设施也非常落伍。所以教科书成了他们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可在教科书每课的辅助课文中适当补充和增加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材料,至于活动课,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几乎是形同虚设,不妨将其改成“资料补充”,多介绍与各单元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历史人物们所演绎的历史事件恰恰是历史内容的大填充,这更符合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需求与渴望。再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体现最新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研究成果。历史是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历史教科书也应随着时代的演进、时间的推移而不停更新,将每一个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外所发生的大事精选记录史册,引领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形势,拓宽视野,有助于学生全球史观的形成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二、有关未来教科书改革的构想
笔者对未来教科书改革有着一套不成熟的设想,提出来仅供专家、学者参考,现概述如下。首先,将历史学科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介绍,我们希望中学历史教科书能适当增加世界史所占的比例,当今世界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美、英、法、日、苏等国的局部历史,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他一些主要国家的相关历史。而通过世界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促进其民族责任感的增强。其次,将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合编,实行通史教学。所谓“合编”是指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作为一个整体去编写,既要考虑到阶段性,更要考虑到统一性。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历史发展具有一定时序性,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合编一方面可以解决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按年代顺序,循序渐进,探寻人类历史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规律,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连贯地了解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和文明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初、高中教科书历史知识编写时不必要的重复,可增添一些学生想了解而原教科书却没有的历史内容。再次,内容安排上初中历史教科书以古代史内容为主,高中以近现代史内容为主。由古而今,是历史向前推进的表现,也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表述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古代史年代久远,充满着神秘和幻想,有助于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经过初中历史对古代史知识的了解和积累后,初步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不断探究、敢于创新的能力,从而激发其进一步了解高中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好奇心理,有利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随着教科书的改写,中考、高考也都应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现行初中中考采用开卷考试的办法,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却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而以上所述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在初高中学习的不同时期缩小了历史教材编写的时间范围,细化了历史学习的内容,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全可以实行闭卷考试的方式,唯有如此,方能与合编之后的教科书同步而行。
三、未来教科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以上所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方案并非空穴来风,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安徽省普通高中自实行新课改已整整五年,一直使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虽其有独到与创新之处,然存在单元跨度过大、历史知识具有跳跃性、理论性强、各模块割裂分散、内容多而重复等缺憾与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们的抱怨与不满也是普遍存在,修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可谓人心所向。而新课标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主题式编排模式,降低了难度,到高中专题模式已是加大了难度,出于高考选拔性考试的需要,又加大了课本内容的深度,让一个起点低的孩子去学好高中历史,未免强人所难,修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是大势所趋。其次,关于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开始试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对国民素质会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将高中阶段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当然,也有可能有少部分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学习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历史学科教育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一部科学合理的优秀历史教科书如同利剑在握,在课改之路上斩断荆棘、扫除障碍,有力地推动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反,新课改则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以上所述,均为笔者有感而发,愿为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抛砖引玉,尽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