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分析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海南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金融运行稳健。本文全面介绍了年内全省经济金融运行的主要情况,并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海南省经济金融的影响,并就危机背景下,如何保持海南省经济增长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3-0031-06
  
  2008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长下行的不利因素,海南省积极推进“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发展战略,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措施,金融运行稳健,信贷投放均衡增长,贷款结构有所优化,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2009年,海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松动,发挥体制改革优势,顺势应变、化危为机,加快推进项目投资,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尽快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
  
  一、海南省经济基本面良好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第三产业支撑作用突出
  2008年,全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2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在连续5年两位数高增长后,再次回到个位数增长。三次产业分别增长7.7%、7.0%、13.3%,占比分别为30.0:29.8:40.2。第三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1 农业稳定增长。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4亿元,同比增长7.7%,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克服了年初低温阴雨天气、台风及连续强降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
  2 工业增大幅回落。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7.61亿元,同比增长60%,同比25.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8.75亿元,增长5.6%;重工业增加值228.87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一方面是由于2007年省内有大项目上马,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省内工业企业普遍经营效益下滑,生产放缓。
  3 第三产业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89亿元,同比增长13.1%,对经济增长贡献最为突出。其中,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发展较快,是第三产业加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投资消费拉动作用明显,进出口规模扩大
  2008年,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的增长,总体规模扩大。
  


  1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706.07亿元,同比增长40.5%,同比提升32.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67.95亿元,同比增长41.3%,同比提升32.6个百分点。产业投向上,第一、二、三产之比分别为1.74P:17.51:80.75。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最大。全年财务资金来源821.21亿元,同比增长30.7%,充裕的资金来源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0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44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城镇和农村零售额增长分别为24.5%和21.6%。剔除价格因素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16.1%,比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3 进出口规模扩大。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值45.35亿美元(未含海南炼化数据),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额1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进口额29.4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贸易逆差13.61亿美元。与全国出口贸易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不同,在出口贸易方面,海南省出口贸易主要来自于一般贸易(占比77.73%),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水海产品等,属于生活必需品,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
  
  (三)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财政收入持续近两年的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0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所得税收入120.53亿元,同比增长37.0%。从一般预算收入的走势来看,前10个月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较快,从第11月开始,财政收入增速开始大幅下降,11月和12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6.8%和0%。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与近期企业、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有关。依此走势,2009年财政收入能否保持较快高增长值得担忧。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财政预算支出规模扩大。2008年,全省一般财政预算支出365.02亿元,同比增长45.2%。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医疗、教育等方面支出力度显著增大。
  全省城乡居民均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8元,同比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同比增长15.8%。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工业利润大幅下降。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27.61亿元,同比下降61.7%。
  
  (四)物价走势攀高回落,上、下游价格差较大
  2008年,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6.9%,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7%,居住类价格上涨6,6%。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来看,4月份达到最高值9,9%,此后开始回落。由于海南省具有岛屿经济的特征.价格传导相对较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慢于全国(见图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54%,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累计增长11.6%,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上下游价格涨幅相差较大,主要是由于海南省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末端,产品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企业提价较难。
  
  二、海南省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一)贷款增长较快,处于近几年最好水平
  海南省经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资金,下半年国内货币政策逐渐放松契合了海南省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在供需共同作用下,2008年,全省信贷规模持续扩大,贷款增速速度不断攀高,处于近几年最好水平。12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83.39亿元(剔除了农行剥离的部分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270.71亿元,同比多增165.73亿元,同比增长22.04%,比上年同期高12.71个百分点。
  


  1 短期贷款较快增长,期限结构有所改善。12月末,全省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971.64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5亿元,同比多增49.22亿元,同比增长14.37%,比 上年同期高4.55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余额344.52亿元,比年初增加126.38亿元,同比多增109.78亿元,同比增长48.03%,比上年同期高41.31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60.33亿元,比年初增加16.11亿元,同比多增7.11亿元,同比增长36.43%,比上年同期高10.87个百分点。短期贷款的较快增长使得省内贷款期限结构有所改善。12月末,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4.90%,比上年同期高3.47个百分点。
  2 人民币贷款增速略高于外汇贷款。12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1219.7亿元,比年初增加242.87亿元,同比增长22.34%,比上年同期高12.94个百分点。外汇贷款余额23.34亿美元,比年初增加5.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78%,比上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从全年外汇贷款增长趋势看,总体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企业外汇贷款需求减少,此外全球经济下滑,外向型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企业对进口资金需求减少。由于海南省外汇贷款基数较小,12月个别外资企业因资金周转需要增加外汇贷款,导致月末外汇贷款增速有所反弹。
  3 第三产业新增贷款最多。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水利环境业新增贷款分别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4,68%和24.58%。主要原因是2008年以来省内基建投资规模扩大。
  
  (二)存款增长快速平稳,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足
  2008年,本外币存款持续稳定增长。12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50.86亿元,比年初增加478.06亿元,同比多增176.51亿元,同比增长25.52%,比上年同期高6.20个百分点。各商业银行备付率4.13%,比年初下降1.76个百分点;贷存比57.29%,比年初下降2.69个百分点,整体流动性仍较为充足。
  1 储蓄存款冲高回稳。12月末,全省本外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5.23亿元,比年初增加196.08亿元,同比多增128.59亿元,同比增长22.31%,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537.59亿元。比年初增加80.72亿元,同比增长16.83%。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37.64亿元,比年初增加115.36亿元,同比增长27.32%。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为50%。比上年同期高1.95个百分点,表明居民储蓄意识较强。
  从2008年储蓄存款增速走势看,1-10月逐步攀升,在10月份到达最高点后。11-12月开始有所回落,与2007年走势恰好相反。其主要原因是,2007年10月份开始股市开始回落,投资渠道减少,储蓄存款回流。近几个月,随着央行下调存款利率,储蓄存款增长开始趋缓。
  从增量上看,2008年,储蓄存款增量占各项存款增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22.38%提高到41.02%,成为拉动全省存款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企业存款震荡回落。12月末,海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存款余额91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93.42亿元,同比多增7.25亿元,同比增长26.70%,比上年同期低7.89个百分点。分期限看,企业活期存款余额709.33亿元,比年初增加131.81亿元,同比增长22.82%;企业定期存款余额208.43亿元,比年初增加61.61亿元,同比增长14.87%。
  从企业存款增速走势看,从2006年开始,企业存款增速不断走高,在2007年9月达到最高值后,开始震荡回落。其主要原因:一是由外部投资下降带来的企业存款减少。2008年以来,全省外商实际利用外资减少。1-11月,全省利用外资11.1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8%,比上年同期低60个百分点。二是年内部分企业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了对省外原材料的购买,大量原材料库存占用了企业的资金,造成企业存款减少。三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开始不景气,相关企业回笼资金减少。四是部分风险规避性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低,通过选择银行的保本型收益存款,主动将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造成了企业活期存款减少,定期存款增加。五是2007年股市较为景气,部分企业投资于股市,盈利后来回转存银行,造成企业存款增加较多,变动较大,2008年股市泡沫破灭,部分资金被蒸发。
  
  (三)现金收支活跃,持续净回笼
  2008年,全省现金收支继续呈现出较快增长的势头,且收入规模大于支出规模,现金收支持续净回笼。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373.34亿元,同比增长4%;累计现金支出3359.89亿元,同比增长4%。收支相抵累计净回笼现金13.45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回笼1.02亿元。从现金收支结构看,储蓄存款仍为影响现金收支的最主要因素:2008年,全省储蓄存款收入2760.77亿元,占全部现金收入的81.84%,储蓄存款支出2716.60亿元,占全部现金支出的80.85%。
  从全年现金收支情况趋势来看,受经济规模扩大、结算工具更为便利等因素影响,全省现金收支规模持续扩大,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净回笼趋势。12月份现金净回笼减少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春节即至,企业、居民支出增加,更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现金。
  
  (四)资本市场逐渐走冷,证券交易持续低迷
  2008年,国内股票市场行情走冷,证券市场资金流出,成交量低迷。2008年,海南省21家证券营业部累计成交总额2656.44亿元,同比下降48.9%。从结构看,股票市场迅猛下降。其中A股成交2191.01亿元,同比下降49.93%,B股成交6.40亿元,同比下降81.26%;在股票市场低迷的同时,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增长,其中国债成交6.96亿元,同比增长6.46倍,其他债券国成交11.29亿元,同比增长1.26倍%。证券开户人数1133345户。其中上海460664户,占全国的0.59%;深圳672681户,占全国的0.86%。
  
  (五)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障经济功能突出
  2008年末,海南省共有15家商业保险分支机构下辖各类分支机构280家,省内保险公司总资产55.50亿元,比年初增长25.82%;各类专业保险中介机构41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503家。保险业快速稳健发展。2008年,全省共实现保费收入30.07亿元,同比增长32.79%。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0.91亿元,同比增长11.8%: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9.57亿元,同比增长48.2%。快速发展的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的补偿作用明显增强。2008年,全省各保险公司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8.74亿元,同比增长36.6%。从险种看,产险赔款4.79亿元,同比增长57.03%;寿险给付3.56亿元,同比增长14.28%。
  
  三、海南省经济面临严峻的局势   
  海南省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最近几年刚进入快速增长期,“工业短腿”现象有所改观,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冲击,给当前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一)工业企业效益下滑
  受外部经济环境冲击,2008年以来海南省工业景气度大幅下降。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61.7%,亏损企业数增加18个,企业亏损面提升3.4%,企业亏损额增长13倍,企业利税下降35.3%,综合效益指数下降28.5%。工业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9-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4个月出现了负增长。
  
  (二)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
  工业原料的价格回落直接导致了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比如,橡胶价格大幅下跌,从8月开始,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国标5号胶价格已从每吨2.8万元的高位下跌到目前1.2万元左右,跌幅超过50%,作为国内最大的橡胶种植地(目前,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天然橡胶价格的下跌对海南农业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甘蔗价格也由每吨3900元的高位跌至目前的2900元左右。特别地,在农产品受到的冲击方面还应考虑两岸直航的影响:由于海南特色农业与台湾存在较大的相似性,直航后,台湾农产品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台湾必将加大对国内农产品的销售,进而冲击海南对内地的农产品市场。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减弱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剧,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冷,房地产购买者不断调低房价预期,加之海南房地产的购房群体60%以上来自于岛外,近几个月,省内房地产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全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增速均出现逐月回落的态势。2008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8.4%,比上半年回落22.3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增长7.8%,比上半年回落61.4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同比增长36.6%,比上半年回落63个百分点。12月份海口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
  
  (四)境外旅游客源减少
  受全球经济的下滑影响,2008年来海南旅游的国外游客减少。2008年,全省共接待境外游客97,93万人,同比下降5.5%,同比回落16.6个百分点:境外旅游收入27.32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年同期回落27.2个百分点。
  
  (五)利用外资增幅下降
  全球经济的下滑使得海南省利用外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200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同期回落27.7个百分点。在新签合同方面,全年累计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数122笔,同比下降29.1%;合同利用外资1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8.3%。与利用外资增速大幅下降相对应的是。全年省内外商投资企业撤资清算、减资和转股等高倍增长。2008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因先行收回投资及清算、减资、转股所得购汇汇出金额累计2123.90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近5倍。
  
  四、促进海南省经济平稳增长的对策
  
  在国内外预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加大投资、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以赴保增长。
  
  (一)加强投资增长动力
  在当前海南省经济条件下,扩大投资是保证经济增长最为迅速和有效的措施,2009年,应积极强化措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积极落实,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快新增投资落实转化,充分发挥乘数效应。按照国务院四万亿投资规划,海南获取的资金额度为2070亿元,省内应按照中央要求,要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切实抓紧落实相关工作,放大国有投资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二是积极引导启动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此次政府新增投资能否达到启动内需的预期目标,主要取决于能否调动占全社会民间投资的信心。因此应加强政策引导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引导非国有经济投资生产性领域,投资高新技术项目。三是积极推进省内重点项目建设。按照2009-2011年投资规划,当前省内应着力推进航天发射中心、东环铁路、大广坝二期、160万吨造纸、100万吨烯烃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后发优势抢占先机,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海南经济发展。
  
  (二)扩大消费需求后劲
  200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今后全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因此省内应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为保增长奠定基础。一是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努力提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尽快完善社保,加大财政补贴,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二是扩大消费市场,优化消费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改造提升大型综合商场,在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活跃城乡流通,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特别应落实好家电下乡相关政策,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三是提高消费层次,培育消费热点。要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消费,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服务性消费。尤其是房地产业,房地产是海南重要的支柱行业,全省共有近1/4的投资、1/3的财政收入来自于此。因此应积极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意见》,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全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可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抗风险能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当前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抓紧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建设与旅游配套的购物、休闲、娱乐、康复保健等服务设施。着力推进仓储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通过接合建设国际旅游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一批高端的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教育等服务业项目工程。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高科技支撑”优势。落实《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政策》,用好政府设立的3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抓好抓好海南生态软件产业基地和三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发展创意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南海海域的油气、旅游、渔业、港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采加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 输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南海资源开发,形成有海南特色的海洋经济体系,为建设海南经济强省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海南省各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金融三十条”,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促进省内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一是加大项目投资支持力度。省政府在年末推出了100项、总投资3535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省内各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的松动,结合省内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规划、融资服务需求调整金融服务目标,调整信贷投向重点,积极开拓信贷市场,创新信贷产品,扩大金融增值服务,为全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二是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目前海南省农信社已完成改制,近期更是获得了20.96亿元的中央票据支持,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正有力推进,实力逐步增强,邮政储蓄银行则具备农村网点多的优势。建议涉农金融机构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做好金融支农工作。此外,省内各金融机构均应强化服务“三农”的意识,推进组织制度和产品创新,切实防范风险。积极发展担保机构和农业保险,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法制环境。三是促进个人消费信贷增长。应落实和出台有关信贷政策措施,支持居民的住房及汽车消费需求,积极发展面向农产的小额信贷业务,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启动消费市场。目前海南省消费信贷增长形势相对疲软。建议省内各金融机构降低消费信贷的门槛和简化消费信贷的操作手续,增强消费信贷的实用性;尽快解决部分消费品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合理引导消费者进行信贷消费;完善担保制度,降低消费信贷风险等;充分利用特区优势,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省内各商业银行可针对当前国内和省内出台的系列购房优惠政策,明确鼓励居民购房的细则,并加大宣传力度;对其它消费信贷品种上,也可采取相应的促销措施。四是提升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对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必需银行自身良好的经营条件作依托。建议各商业银行在加强经济支持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贷款对象的资信审查力度,做好贷后管理及贷款风险监测工作,有力防范信贷风险,加强金融业务创新,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做好各种审查、预警工作,确保省内金融机构稳健运行。
其他文献
摘要:保险是否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自2003年提出后就争议不断。而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则早就有之,不过不同观点甚少直接交锋。本文借对卢文质疑的答疑机会,解释了为什么要对保险与商业保险分别下定义的形式逻辑原理,阐述了保险费是社会主体风险管理的财务成本之一。就整个社会而言,保险费是危险对社会财富纯消费的补偿,所以保险不是金融。而保险公司虽是社会主体,但它是私法人,不可能具有社会管理这一公法人的功能的观点。
期刊
摘要:本文将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大发展、大风险、大调整、大复苏四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海海南省金融业在过去的20年中,所经历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从中得到很多可贵的借鉴和启示,必须充分把握这一段弥足珍贵的历程,使其成为中国金融史上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标本。  关键词:海南金融;发展历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实行询价制后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1月到2007年8月的144家发行新股的公司作为样本,搜集了它们新股上市前披露的公开信息、大盘运行状况以及行业特性等资料,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IPO定价的多因素模型,并据之判断IPO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新股发行数量、行业特性以及大盘风险等因素对IPO定价有较
期刊
课题组组长:葛文平,徐小飞  课题组成员:李建军,夏永涛,陈骥,郑志元    摘要:集团企业关联交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降低经营成本、发挥规模效益、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能力等客观的需求,但不公平关联交易所引发的集团风险案例,对银行等债权人权益的损害也十分突出,严重威胁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风险
期刊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地方来看,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合不到位的情况。本文以欠发达地区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822.0
期刊
摘 要: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本文试图从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之间博弈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在次贷危机和因此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监管部门的监管缺位非常严重,给金融机构留下了太多的违规操作空间,使得大量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危机不断
期刊
摘要:本文从各区域财政能力与金融能力变动的对比入手,证实了我国各区域均存在“强金融,弱财政”现象。用财政压力指标替换财政能力指标,详细论证了区域财政压力增长率与区域FIR增长率之间存在的反向变动关系。最终说明了区域财政压力差异性造成地方政府干预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激励不同,并最终导致区域金融发展速度差别这样一个连锁反应的存在。  关键词: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中图分类号:F8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苏省的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测试了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江苏信息化的推进对金融规模的扩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金融效率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影响较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给出了江苏信息化指数与金融规模扩张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发展;协整检验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其多年“只存不贷”的经营模式随之被彻底打破。在成立初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网络优势,面向“三农”开展业务,资产业务以小额信贷业务为主。这一定位有利于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化解农村日益严重的融资矛盾。本文结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优劣势,对其开展农村小额信贷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对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提出了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外汇储备的用途,建立了一个关于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型提出了建立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估计方法,并进行了举例说明,从中可以发现模型对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水平是有益的。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性;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8-0004-04    一、文献综述    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