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它是集听、说、读、写、译、编等多项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文能力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如果从低年级起就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更是能够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预习 课上学习习惯 课后复习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2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它是集听、说、读、写、译、编等多项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文能力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为此,笔者认为,学生如果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更是能够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事例,从四方面详细说一说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有效的课前预习。
低年级地课前预习在一开始的时候还不能放到课下进行,必须是在学生知道如何进行预习,并在课上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放到课下进行。笔者现在正在任教一年级的语文学科,因此,下面笔者将详述是如何在课上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地预习就是关键性的问题了。笔者现在任教于一年级的语文学科。一年级的小学生就如一张白纸,教师在上面写下怎样的规矩,学生就会一直受到它的影响,按照规矩去做。因此,教师必须先带着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开学第一课,除了要讲清日常的课堂常规,还要带着同学们认识课本,了解课本上的每一部分是什么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例如:笔者带着同学们一起看目录。通过对目录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书上的全部内容都被有秩序的排列在目录中,我们可以通过目录进行检索。紧接着,笔者就开始在课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1、读懂题目。
讲明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帮助你去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笔者会告诉学生,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小作者传递给你的私人信息,只要你能静下心来把文章读熟,读的通顺、流利、有感情,你就能收到小作者写给你的信息,你就能和这个看不见的朋友进行对话!一般情况下,學生听后都会觉得十分神奇,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认真地去朗读。这时,笔者提出要求:
(1)先认真地听老师进行朗读,同学们注意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根据老师的读音自己小声地读几遍。注意老师朗读时停顿的地方,在停顿的地方做上标记。
(2)自由朗读,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声音洪亮,在做过标记的地方注意停顿。另外,遇到不会的生字时,可以小声地问一问身边的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然后多读几遍,解决朗读过程中出现的拦路虎。
(3)认真地听别人读。在自我展示环节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认真地听,都听些什么?思考些什么?我们要讲清楚,在听别的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用耳朵听着声音,用大脑思考着小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还要标记出同学在朗读时出错的地方。等着同学朗读完毕之后,举手提醒他。当然,同学在朗读时展现出来的优点,我们也要快速地吸取过来。
3、在阅读新课文时,要注意对词语、词组、量词等新知识的积累。
笔者会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跟同学们一起积累新的词汇。首先是积累新的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笔者先做示范,用“——”画出新词语,然后用每个新收录的词语说一句话,再鼓励同学们举手发言,用新积累的词语说话。
其次,寻找文中有趣的句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主要是一些充满童趣的比喻句、拟人句和一些特殊句式。第三,通读课文后,要把对课文中不解的地方标画下来,把问题写下来。之后,在课上认真听讲,再一个个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课上有没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在课下要积极地去请教老师。
二、养成良好的课上学习习惯。
在学习新课之前,笔者已经陪同学生一起将新课文预习了一遍。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会非常的顺畅。
在正式授课之前,笔者会向学生提出几点要求,并简单地解释一下这样做的重要性。
1、整节课要保持规范的坐姿。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能量分配给我们的大脑、眼睛、耳朵、嘴巴和写字的手,其余的部分要保持安静,不能再来消耗这有限的能量了。另外,把背挺直有利于对大脑提供能量,否则,不但你的背会越来越弯,你的大脑也会停止工作,这该多可怕。
2、在课上,我们不能随便释放自己的能量。例如:我们必须先规范地举起手,当老师叫到自己,才能释放嘴巴上的能量。
3、在课上,我们的大脑要不停地跟着老师和同学一起去思考和学习。当我们遇到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先思考5秒钟才能举手回答。
4、眼睛看着正在说话的老师,或是黑板上正在书写的板书,或是正在讲授的课文。耳朵要注意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给出的答案。
5、及时的在书上适当的位置做好标注,注意解决自己在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太小,所以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标注。
三、及时准确的课后复习。
在最开始的时候,笔者会留下关于复习的课后作业,并说明这么做的原因,等到学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知道该怎样去复习,都需要复习哪些内容后,老师就可以慢慢地退到后面去,不在提出具体的复习形式,鼓励孩子去建立适合自己的复习模式。
对于课后复习,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笔者会提出以下几个要求:
1、熟读课文后将课文背过。在家对着爸爸或妈妈,用课上勾画的新词说话,仿照着勾画的句子说话。
2、将会写字做成生字卡片,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看拼音填字,也可以是看字组词等等。
四、坚持进行课外阅读。
一年级的小学生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扩展词汇量。课外阅读将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先是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一些画本读物。然后,笔者向家长提出每天晚上必须亲子阅读1小时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坚持不懈地阅读下去,笔者要求家长和学生每天都要一起记录读书卡片,每月一交,评出阅读之星。同时,笔者还会定期举办讲故事大赛,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同学们为了能够在故事大赛上有精彩的表现,阅读的积极性都很高。
作者简介:崔璐(1989年11月),女,汉族,籍贯:河北省抚宁县,学士学位,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课前预习 课上学习习惯 课后复习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2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它是集听、说、读、写、译、编等多项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文能力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为此,笔者认为,学生如果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更是能够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事例,从四方面详细说一说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有效的课前预习。
低年级地课前预习在一开始的时候还不能放到课下进行,必须是在学生知道如何进行预习,并在课上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放到课下进行。笔者现在正在任教一年级的语文学科,因此,下面笔者将详述是如何在课上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地预习就是关键性的问题了。笔者现在任教于一年级的语文学科。一年级的小学生就如一张白纸,教师在上面写下怎样的规矩,学生就会一直受到它的影响,按照规矩去做。因此,教师必须先带着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开学第一课,除了要讲清日常的课堂常规,还要带着同学们认识课本,了解课本上的每一部分是什么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例如:笔者带着同学们一起看目录。通过对目录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书上的全部内容都被有秩序的排列在目录中,我们可以通过目录进行检索。紧接着,笔者就开始在课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1、读懂题目。
讲明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帮助你去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笔者会告诉学生,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小作者传递给你的私人信息,只要你能静下心来把文章读熟,读的通顺、流利、有感情,你就能收到小作者写给你的信息,你就能和这个看不见的朋友进行对话!一般情况下,學生听后都会觉得十分神奇,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认真地去朗读。这时,笔者提出要求:
(1)先认真地听老师进行朗读,同学们注意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根据老师的读音自己小声地读几遍。注意老师朗读时停顿的地方,在停顿的地方做上标记。
(2)自由朗读,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声音洪亮,在做过标记的地方注意停顿。另外,遇到不会的生字时,可以小声地问一问身边的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然后多读几遍,解决朗读过程中出现的拦路虎。
(3)认真地听别人读。在自我展示环节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认真地听,都听些什么?思考些什么?我们要讲清楚,在听别的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请同学们用眼睛看着书,用耳朵听着声音,用大脑思考着小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还要标记出同学在朗读时出错的地方。等着同学朗读完毕之后,举手提醒他。当然,同学在朗读时展现出来的优点,我们也要快速地吸取过来。
3、在阅读新课文时,要注意对词语、词组、量词等新知识的积累。
笔者会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跟同学们一起积累新的词汇。首先是积累新的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笔者先做示范,用“——”画出新词语,然后用每个新收录的词语说一句话,再鼓励同学们举手发言,用新积累的词语说话。
其次,寻找文中有趣的句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主要是一些充满童趣的比喻句、拟人句和一些特殊句式。第三,通读课文后,要把对课文中不解的地方标画下来,把问题写下来。之后,在课上认真听讲,再一个个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课上有没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在课下要积极地去请教老师。
二、养成良好的课上学习习惯。
在学习新课之前,笔者已经陪同学生一起将新课文预习了一遍。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会非常的顺畅。
在正式授课之前,笔者会向学生提出几点要求,并简单地解释一下这样做的重要性。
1、整节课要保持规范的坐姿。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能量分配给我们的大脑、眼睛、耳朵、嘴巴和写字的手,其余的部分要保持安静,不能再来消耗这有限的能量了。另外,把背挺直有利于对大脑提供能量,否则,不但你的背会越来越弯,你的大脑也会停止工作,这该多可怕。
2、在课上,我们不能随便释放自己的能量。例如:我们必须先规范地举起手,当老师叫到自己,才能释放嘴巴上的能量。
3、在课上,我们的大脑要不停地跟着老师和同学一起去思考和学习。当我们遇到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先思考5秒钟才能举手回答。
4、眼睛看着正在说话的老师,或是黑板上正在书写的板书,或是正在讲授的课文。耳朵要注意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给出的答案。
5、及时的在书上适当的位置做好标注,注意解决自己在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太小,所以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标注。
三、及时准确的课后复习。
在最开始的时候,笔者会留下关于复习的课后作业,并说明这么做的原因,等到学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知道该怎样去复习,都需要复习哪些内容后,老师就可以慢慢地退到后面去,不在提出具体的复习形式,鼓励孩子去建立适合自己的复习模式。
对于课后复习,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笔者会提出以下几个要求:
1、熟读课文后将课文背过。在家对着爸爸或妈妈,用课上勾画的新词说话,仿照着勾画的句子说话。
2、将会写字做成生字卡片,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看拼音填字,也可以是看字组词等等。
四、坚持进行课外阅读。
一年级的小学生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扩展词汇量。课外阅读将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先是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一些画本读物。然后,笔者向家长提出每天晚上必须亲子阅读1小时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坚持不懈地阅读下去,笔者要求家长和学生每天都要一起记录读书卡片,每月一交,评出阅读之星。同时,笔者还会定期举办讲故事大赛,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同学们为了能够在故事大赛上有精彩的表现,阅读的积极性都很高。
作者简介:崔璐(1989年11月),女,汉族,籍贯:河北省抚宁县,学士学位,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