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今天我们来接触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小令。谁来说说自己预习的成果,为大家介绍“小令”这种文学体裁?
生:“小令”是元曲的一种,非常短,字数很少。
师:(故意)那么,“天净沙”的“身份”是词牌名吗?
生:不是!是曲牌名!
师:不错,这篇作品的体裁是“小令”,元曲的一种,所以,“天净沙”应该是曲牌名。那么,“秋思”就是题目了?
生:对!
师:从这个题目能看出来这首小令主要写的是哪个季节?关于什么主题的?
生:关于思乡主题。
师:哦?你们这是把“秋”弄丢了?
生:(大笑)
师:好,我们先把“秋”放下,看看作者马致远。课下注释是怎么介绍马致远的?
生:(读)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
师:唉,编教材的老师们真是的,马致远怎么能这么简单地介绍呢?太委屈他了,要知道人家可是“元曲四大家”呢!
生:(窃窃私语)什么是“元曲四大家”?
师: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朝代都有最繁荣的文学形式,比如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就是元曲最繁荣,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杂剧作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了一个朝代最繁荣的文学形式的最高成就,这难道不伟大吗?
生:伟大。看来课本里真是介绍得太简单了。
师:没关系,大家把这点补充完整就行了。以后在读书的时候,要多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对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师:我们回到刚刚那个问题,“秋”字可以忽略吗?
生:不能!
师:咱们一起读一遍小令,找找看其中哪里表现“秋”的特点了?
生:(读罢)枯藤、老树、昏鸦,都说的是秋天的景色,而且是深秋。
师:不错,同学们很细心,再来找找,小令里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生:还有个“断肠人”!(同学哄笑)
师:有同学注意到一个“断肠人”,不简单,一会儿我们一块来看看这位断肠人。 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景物。它们展现的是萧瑟还是温馨的景象?
生:有萧瑟的也有温馨的。
师:好,谁来具体说说?
生: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和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是萧瑟的,还有“夕阳”,也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可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是很温馨的场面。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有个疑问:整首小令想表现的是“思念”的主题,按理来说,越萧条的景色越能体现游子的落魄,为什么要加个“小桥流水人家”呢?有点矛盾吧?
生:(沉默……突然)不矛盾!这里是用“小桥流水人家”做对比,突出自己的孤独。
师:哦?新鲜!怎么个对比法?具体说说。
生:作者一個人骑着瘦马,天快黑了,他身边的都是枯藤、老树、昏鸦,还吹着冷冷的西风,这时候他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但是那是别人的家,在别人家的对比下,作者更加觉得孤单了,所以我觉得不矛盾。
师:说的非常好!那你是不是认为“小桥流水人家”是作者亲眼所见的实景?
生:是。
生:不是!我不同意。我觉得“小桥流水人家”应该是作者想象的,可能是回忆自己家里的情况,是虚景。
师:半路杀出程咬金呀!有人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举手。
(三三两两的人举手)
生:不是虚景,肯定是实景,课本上有插图呢,上面画着小桥流水人家!
师:大家回到课本,看看插图,是不是画着小桥流水人家?
生:是,所以应该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实景。
师:不管是实景还是虚景,总之是用温馨的场面和萧瑟的场面对比,突出作者的孤独。古人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欢乐的场景表现欢乐的感情,悲伤的场景表现悲伤的感情。这里却用“乐景”写“哀情”。看上去矛盾,其实却给读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至于到底是实景还是虚景,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或许有一天你长大了,离家万里求学,偶然之间也会有作者这样的体会,那个时候再想想这首小令,实景还是虚景就会有自己的选择了。
师: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说“古道西风瘦马”,是“西风”而不是“东风”呢?
生:为了押韵。
师:大家想说的是为了音律和谐吧?“西风”“东风”一样啊,都读一声,不存在这个问题。
生:(皱眉头思考)
师:我们一起查字典,看看“东风”是什么意思?
生:指春风;或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师:“西风”呢?
生:指秋风;指西洋习俗、文化等;比喻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
师:大家觉得在这首小令里,用哪个更符合诗境?
生:西风。
师:不错,用“西风”能够表现出秋天的萧条,也能衬托出作者的孤独。
师:景我们已经基本讨论完了,现在看看,小令里有个人——
生:断—肠—人。
师:断肠人是谁?是马致远还是普天之下在外的游子?
生:(争论声,有人说马致远,有人说普天之下在外的游子)
师:好,有争论非常好!现在咱们分成两个阵营,认真思考后分别陈述理由,看看能不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约三分钟后)
生:我觉得应该是马致远,因为如果不是他亲身经历的话不可能体会这么深刻,不可能把思乡之情表现得这么好,就像我不离开家读书就不会知道住校的时候有多想家一样……
生:我觉得应该是普天之下在外的游子,因为古代的交通不方便,在外的游子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认为作者是给普天下的游子写的这首小令,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可是,如果是写给他一个人的那就太小家子气了,如果是写给游子的话就有一种很普遍的感觉,思乡之情就能让每一个读者感觉到了。
(继续争论)
师:大家暂停,大家都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这首诗(故意放慢)——
生:小令!!!
师:对,是小令。大家都对这首小令有所感悟。不管“断肠人”是谁,他心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毋庸置疑的。这首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相比之下,咱们平时写作文洋洋洒洒五六百字都没有这种效果,所以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言简意赅,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浓厚的情感。今天咱们布置一个小练笔,尝试着把《天净沙·秋思》改编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明天上课前咱们请同学来朗读交流。能不能完成任务?
生:能!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尝试背诵《天净沙·秋思》。
(响起背诵声音)
作者简介:
张晶(1990—),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生:“小令”是元曲的一种,非常短,字数很少。
师:(故意)那么,“天净沙”的“身份”是词牌名吗?
生:不是!是曲牌名!
师:不错,这篇作品的体裁是“小令”,元曲的一种,所以,“天净沙”应该是曲牌名。那么,“秋思”就是题目了?
生:对!
师:从这个题目能看出来这首小令主要写的是哪个季节?关于什么主题的?
生:关于思乡主题。
师:哦?你们这是把“秋”弄丢了?
生:(大笑)
师:好,我们先把“秋”放下,看看作者马致远。课下注释是怎么介绍马致远的?
生:(读)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
师:唉,编教材的老师们真是的,马致远怎么能这么简单地介绍呢?太委屈他了,要知道人家可是“元曲四大家”呢!
生:(窃窃私语)什么是“元曲四大家”?
师: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朝代都有最繁荣的文学形式,比如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就是元曲最繁荣,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杂剧作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了一个朝代最繁荣的文学形式的最高成就,这难道不伟大吗?
生:伟大。看来课本里真是介绍得太简单了。
师:没关系,大家把这点补充完整就行了。以后在读书的时候,要多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对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师:我们回到刚刚那个问题,“秋”字可以忽略吗?
生:不能!
师:咱们一起读一遍小令,找找看其中哪里表现“秋”的特点了?
生:(读罢)枯藤、老树、昏鸦,都说的是秋天的景色,而且是深秋。
师:不错,同学们很细心,再来找找,小令里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生:还有个“断肠人”!(同学哄笑)
师:有同学注意到一个“断肠人”,不简单,一会儿我们一块来看看这位断肠人。 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景物。它们展现的是萧瑟还是温馨的景象?
生:有萧瑟的也有温馨的。
师:好,谁来具体说说?
生: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和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是萧瑟的,还有“夕阳”,也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可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是很温馨的场面。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有个疑问:整首小令想表现的是“思念”的主题,按理来说,越萧条的景色越能体现游子的落魄,为什么要加个“小桥流水人家”呢?有点矛盾吧?
生:(沉默……突然)不矛盾!这里是用“小桥流水人家”做对比,突出自己的孤独。
师:哦?新鲜!怎么个对比法?具体说说。
生:作者一個人骑着瘦马,天快黑了,他身边的都是枯藤、老树、昏鸦,还吹着冷冷的西风,这时候他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但是那是别人的家,在别人家的对比下,作者更加觉得孤单了,所以我觉得不矛盾。
师:说的非常好!那你是不是认为“小桥流水人家”是作者亲眼所见的实景?
生:是。
生:不是!我不同意。我觉得“小桥流水人家”应该是作者想象的,可能是回忆自己家里的情况,是虚景。
师:半路杀出程咬金呀!有人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举手。
(三三两两的人举手)
生:不是虚景,肯定是实景,课本上有插图呢,上面画着小桥流水人家!
师:大家回到课本,看看插图,是不是画着小桥流水人家?
生:是,所以应该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实景。
师:不管是实景还是虚景,总之是用温馨的场面和萧瑟的场面对比,突出作者的孤独。古人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欢乐的场景表现欢乐的感情,悲伤的场景表现悲伤的感情。这里却用“乐景”写“哀情”。看上去矛盾,其实却给读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至于到底是实景还是虚景,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或许有一天你长大了,离家万里求学,偶然之间也会有作者这样的体会,那个时候再想想这首小令,实景还是虚景就会有自己的选择了。
师: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说“古道西风瘦马”,是“西风”而不是“东风”呢?
生:为了押韵。
师:大家想说的是为了音律和谐吧?“西风”“东风”一样啊,都读一声,不存在这个问题。
生:(皱眉头思考)
师:我们一起查字典,看看“东风”是什么意思?
生:指春风;或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师:“西风”呢?
生:指秋风;指西洋习俗、文化等;比喻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
师:大家觉得在这首小令里,用哪个更符合诗境?
生:西风。
师:不错,用“西风”能够表现出秋天的萧条,也能衬托出作者的孤独。
师:景我们已经基本讨论完了,现在看看,小令里有个人——
生:断—肠—人。
师:断肠人是谁?是马致远还是普天之下在外的游子?
生:(争论声,有人说马致远,有人说普天之下在外的游子)
师:好,有争论非常好!现在咱们分成两个阵营,认真思考后分别陈述理由,看看能不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约三分钟后)
生:我觉得应该是马致远,因为如果不是他亲身经历的话不可能体会这么深刻,不可能把思乡之情表现得这么好,就像我不离开家读书就不会知道住校的时候有多想家一样……
生:我觉得应该是普天之下在外的游子,因为古代的交通不方便,在外的游子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认为作者是给普天下的游子写的这首小令,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可是,如果是写给他一个人的那就太小家子气了,如果是写给游子的话就有一种很普遍的感觉,思乡之情就能让每一个读者感觉到了。
(继续争论)
师:大家暂停,大家都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这首诗(故意放慢)——
生:小令!!!
师:对,是小令。大家都对这首小令有所感悟。不管“断肠人”是谁,他心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毋庸置疑的。这首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相比之下,咱们平时写作文洋洋洒洒五六百字都没有这种效果,所以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言简意赅,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浓厚的情感。今天咱们布置一个小练笔,尝试着把《天净沙·秋思》改编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明天上课前咱们请同学来朗读交流。能不能完成任务?
生:能!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尝试背诵《天净沙·秋思》。
(响起背诵声音)
作者简介:
张晶(1990—),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