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其质量的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如孔洞、麻面、裂缝等质量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混凝土应用;质量通病;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072-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建筑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在当今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对于传统材料,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通病,如果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阻碍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建筑工程应重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1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诱因
蜂窝现象、麻面现象、空洞现象、露筋现象以及混凝土缝隙等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都属于混凝土质量的通病,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作用,降低建筑使用寿命,导致建筑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1.1 蜂窝现象
蜂窝现象是指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砂浆少、结构疏松、石子间出现缝隙,如同蜂窝中的窟窿。蜂窝现象在混凝土工程中较为常见,诱因也很多,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比例不当、钢筋排列紧密等都可能会造成蜂窝现象。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蜂窝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使其质量出现问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2 麻面现象
麻面现象是混凝土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小凹坑、麻点,表面出现砂浆缺失,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凹凸不平,但是不会漏出钢筋。麻面现象的诱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对浇筑模板的清理不到位,磨具表面有其他残留的物质,导致模板表面过于粗糙,致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麻现象;第二,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时,没有及时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且密封工作不到位,造成气泡堆积在表面,致使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看起来很粗糙;第三,在涂刷混凝土模板时,隔离剂涂抹不均匀,混凝土模板与表面粘连在一起,导致混凝土工程出现麻面;第四,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表面粘连,形成麻面。
1.3 孔洞现象
孔洞现象较为严重,是指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较大空隙、蜂窝空间较大、混凝土局部材料缺失,使钢筋裸露在表面。孔洞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使混凝土结构不稳定。造成空洞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混凝土搅拌时,砂浆出现分离,导致在浇筑时石子挤压严重,且没有进行有效的振捣工作,导致孔洞现象的出现;其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把没用的材料混入混凝土浇筑中,导致混凝土结构下部出现孔洞,而且,浇筑时下料过快,来不及充分搅拌,材料之间相互挤压,也会导致孔洞的出现;其三,有些地方的钢筋排列不合理,钢筋之间过于紧密,预留出的空隙太小,导致混凝土下料时受到阻碍,下层材料搅拌不充分,致使混
1.4 露筋现象
混凝土露筋现象是指因为一些原因施工时的钢筋部分或者全部裸露在混凝土的结构之外,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造成漏筋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保护层内垫较少或者发生了位移,导致钢筋的位置紧贴模板,从而出现漏筋的现象,另外,混凝土保护层薄弱,混凝土振捣不实,也会导致漏筋现象的发生。
1.5 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松散或者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合理,从而导致局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没有及时对施工缝内的砖块、石子等杂物进行清理,导致石子或者水泥薄膜松动,致使整个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进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2 混凝土质量通病应对策略
2.1 蜂窝现象的应对策略
蜂窝现象是混凝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对蜂窝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要严谨,合理计算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比例,并且在施工时要搅拌均匀,且对于混合好的材料,要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骨料进行检验,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比例;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将混凝土材料的投掷高度控制在两米之内,如果不得已超过两米,必须使用中桶或者溜槽,避免出现漏浆现象;最后,对于模板,在支设前应认真研究技术交底内容,实际施工时检查其缝隙是否严密。
2.2 露筋现象的应对策略
应对露筋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建筑之前要仔细检查保护层的厚度和钢筋的位置,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对于钢筋的设计不宜过于密集,如果工程需要钢筋之间必须紧密,则应控制混凝土中石子等材料的大小,保证材料的直径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大于钢筋之间距离的3/4;其次,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好材料的投入速度以及振捣棒的位置,避免振捣棒碰到钢筋导致钢筋发生位移;最后,施工完毕后要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
2.3 孔洞现象的应对策略
应对孔洞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钢筋设置位置比较密集的部位灌注施工时应选择细石混凝土,并在预留孔洞的两侧同时下料,分层对其进行振捣;其次,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人员的素质培训,在浇筑时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石块等杂物落入混凝土中,并及时对混凝土缝隙进行清理;最后,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与软弱浆膜凿除并用压力水冲洗,在充分湿润后选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灌注,同时加强对其振捣施工的管理。
2.4 裂缝现象的应对策略
为了防止裂缝现象的出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处理好施工缝,及时清理其中存在的砖块等杂质。为了提高接缝的结合度,在对接缝进行处理时,首先要浇50-100mm的石子砂浆,石子砂浆最好跟浇筑时候用的一样;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先将疏松的混凝土去除并清扫干净,并选择1:2的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修补。
2.5 麻面现象的应对策略
应对麻面现象,主要需要做好对于模板的处理。因此,要做好模板表面的清洁工作,避免一些杂质对混凝土的影响,而且还要做好模板缝的处理工作,保证模板缝没有杂质,紧密、堵实;最后,保证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
总结
总而言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很大影响。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混凝土的管理,通过分析其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仔细检查模板和混凝土材料,合理把握混凝土配置比例,严格控制钢筋之间的距离,最大程度上减少麻面、孔洞、露筋、蜂窝以及裂缝等现象的出现几率,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龙志,夏文杰,李宗才,崔鑫,张海霞,吴修栋,薛凤江.清水混凝土工程应用中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05:20-25.
[2] 万原.探究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5,21:117+124.
[3] 韩继勇.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4,14:111+113.
[关键词]混凝土应用;质量通病;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072-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建筑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在当今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对于传统材料,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通病,如果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阻碍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建筑工程应重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1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诱因
蜂窝现象、麻面现象、空洞现象、露筋现象以及混凝土缝隙等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都属于混凝土质量的通病,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作用,降低建筑使用寿命,导致建筑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1.1 蜂窝现象
蜂窝现象是指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砂浆少、结构疏松、石子间出现缝隙,如同蜂窝中的窟窿。蜂窝现象在混凝土工程中较为常见,诱因也很多,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比例不当、钢筋排列紧密等都可能会造成蜂窝现象。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蜂窝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使其质量出现问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2 麻面现象
麻面现象是混凝土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小凹坑、麻点,表面出现砂浆缺失,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凹凸不平,但是不会漏出钢筋。麻面现象的诱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对浇筑模板的清理不到位,磨具表面有其他残留的物质,导致模板表面过于粗糙,致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麻现象;第二,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时,没有及时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且密封工作不到位,造成气泡堆积在表面,致使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看起来很粗糙;第三,在涂刷混凝土模板时,隔离剂涂抹不均匀,混凝土模板与表面粘连在一起,导致混凝土工程出现麻面;第四,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表面粘连,形成麻面。
1.3 孔洞现象
孔洞现象较为严重,是指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较大空隙、蜂窝空间较大、混凝土局部材料缺失,使钢筋裸露在表面。孔洞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使混凝土结构不稳定。造成空洞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混凝土搅拌时,砂浆出现分离,导致在浇筑时石子挤压严重,且没有进行有效的振捣工作,导致孔洞现象的出现;其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把没用的材料混入混凝土浇筑中,导致混凝土结构下部出现孔洞,而且,浇筑时下料过快,来不及充分搅拌,材料之间相互挤压,也会导致孔洞的出现;其三,有些地方的钢筋排列不合理,钢筋之间过于紧密,预留出的空隙太小,导致混凝土下料时受到阻碍,下层材料搅拌不充分,致使混
1.4 露筋现象
混凝土露筋现象是指因为一些原因施工时的钢筋部分或者全部裸露在混凝土的结构之外,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造成漏筋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保护层内垫较少或者发生了位移,导致钢筋的位置紧贴模板,从而出现漏筋的现象,另外,混凝土保护层薄弱,混凝土振捣不实,也会导致漏筋现象的发生。
1.5 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松散或者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合理,从而导致局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没有及时对施工缝内的砖块、石子等杂物进行清理,导致石子或者水泥薄膜松动,致使整个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进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2 混凝土质量通病应对策略
2.1 蜂窝现象的应对策略
蜂窝现象是混凝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对蜂窝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要严谨,合理计算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比例,并且在施工时要搅拌均匀,且对于混合好的材料,要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骨料进行检验,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比例;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将混凝土材料的投掷高度控制在两米之内,如果不得已超过两米,必须使用中桶或者溜槽,避免出现漏浆现象;最后,对于模板,在支设前应认真研究技术交底内容,实际施工时检查其缝隙是否严密。
2.2 露筋现象的应对策略
应对露筋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建筑之前要仔细检查保护层的厚度和钢筋的位置,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对于钢筋的设计不宜过于密集,如果工程需要钢筋之间必须紧密,则应控制混凝土中石子等材料的大小,保证材料的直径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大于钢筋之间距离的3/4;其次,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好材料的投入速度以及振捣棒的位置,避免振捣棒碰到钢筋导致钢筋发生位移;最后,施工完毕后要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
2.3 孔洞现象的应对策略
应对孔洞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钢筋设置位置比较密集的部位灌注施工时应选择细石混凝土,并在预留孔洞的两侧同时下料,分层对其进行振捣;其次,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人员的素质培训,在浇筑时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石块等杂物落入混凝土中,并及时对混凝土缝隙进行清理;最后,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与软弱浆膜凿除并用压力水冲洗,在充分湿润后选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灌注,同时加强对其振捣施工的管理。
2.4 裂缝现象的应对策略
为了防止裂缝现象的出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处理好施工缝,及时清理其中存在的砖块等杂质。为了提高接缝的结合度,在对接缝进行处理时,首先要浇50-100mm的石子砂浆,石子砂浆最好跟浇筑时候用的一样;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先将疏松的混凝土去除并清扫干净,并选择1:2的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修补。
2.5 麻面现象的应对策略
应对麻面现象,主要需要做好对于模板的处理。因此,要做好模板表面的清洁工作,避免一些杂质对混凝土的影响,而且还要做好模板缝的处理工作,保证模板缝没有杂质,紧密、堵实;最后,保证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
总结
总而言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很大影响。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混凝土的管理,通过分析其质量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仔细检查模板和混凝土材料,合理把握混凝土配置比例,严格控制钢筋之间的距离,最大程度上减少麻面、孔洞、露筋、蜂窝以及裂缝等现象的出现几率,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龙志,夏文杰,李宗才,崔鑫,张海霞,吴修栋,薛凤江.清水混凝土工程应用中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05:20-25.
[2] 万原.探究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5,21:117+124.
[3] 韩继勇.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4,1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