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如今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浮于表面,要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必须成为创新型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构建有效课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本文介绍了一些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深度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面对高考改革的趋势,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浮于表面化。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使学生压力大、负担重、适应能力差,甚至产生厌学现象;而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多数老师习惯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强调规范化、模式化,而忽视了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相关学者也在逐步努力改进,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就只能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传道授业吗?其实不然,要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我们必须成为创新型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构建有效课堂。下面我将针对几种能力谈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其策略。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每一节课里我们都贯穿着这种理念,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以“讲”为主,讲得是否精彩、是否清楚、是否透彻及是否到位成为评判课堂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但是教师讲得再精彩也只能表明这种数学能力是属于教师的。既然要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毋庸置疑,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
山东聊城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但这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高中数学课堂,为了能让自主学习进入高中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并根据本校师生的特点加以改进。例如丹阳市第六中学的“生本课堂”,它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设置前置学案—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交流—新型评价机制,因人设岗,人人有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下,除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外,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也都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及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流价值观。
2.准确计算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准确计算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不仅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而且是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计算时,很多学生是由于理解不透基本概念、性质,公式记忆不熟而导致计算出错,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定义、公式较多,有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正余弦定理、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等,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会搞混,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应注意公式的来源与内在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公式和概念。再如立体几何一节中,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还有几何体侧面积及体积的计算等,学生往往在公式、方法的类比迁移上出现各种错误,而教师更应注重概念、公式的理解教学。只有理解了公式定义背后的真正含义,才能形成完美的思维,运算才有可能正确。
(2)注重计算技能的培养。
在数学考试中,很多学生因为答题时间不够而未能取得高分。那么,简化思路,简便运算,为其他题目争取时间就很有必要,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3)克服心理上的“畏惧”。
学数学就像学游泳,不下水是学不会的。教师应该在平时就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所谓熟能生巧,只要运算基础扎实,基本功熟练,就不怕会出错。教师应该在平时就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心态,锲而不舍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才能享受到运算的乐趣。
3.创新的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形成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动力,同时创新需要靠兴趣维持。一个人如果都不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如何谈及在数学中的创新呢?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设的课堂,是需要教师保护的。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成为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尝试变换一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自己单一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利用数字史话、数学典故及一些数学家发现定理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多尝试一些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创新题,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数学中,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头脑风暴等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思维的深度和宽度与实践训练是密切相关的,而其也决定着个人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其创新能力的关键。
当然,需要我们从学生身上挖掘的数学能力并不仅仅只有以上三个,还有很多。而各种能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缠结,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迁移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往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培育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的去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能力的开发者和挖掘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培育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开展深度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作者系辽师大硕士)
关键词: 深度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面对高考改革的趋势,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浮于表面化。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使学生压力大、负担重、适应能力差,甚至产生厌学现象;而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多数老师习惯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强调规范化、模式化,而忽视了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相关学者也在逐步努力改进,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就只能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传道授业吗?其实不然,要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我们必须成为创新型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构建有效课堂。下面我将针对几种能力谈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其策略。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每一节课里我们都贯穿着这种理念,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以“讲”为主,讲得是否精彩、是否清楚、是否透彻及是否到位成为评判课堂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但是教师讲得再精彩也只能表明这种数学能力是属于教师的。既然要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毋庸置疑,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
山东聊城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但这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高中数学课堂,为了能让自主学习进入高中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并根据本校师生的特点加以改进。例如丹阳市第六中学的“生本课堂”,它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设置前置学案—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交流—新型评价机制,因人设岗,人人有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下,除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外,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也都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及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流价值观。
2.准确计算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准确计算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不仅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而且是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计算时,很多学生是由于理解不透基本概念、性质,公式记忆不熟而导致计算出错,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定义、公式较多,有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正余弦定理、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等,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会搞混,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应注意公式的来源与内在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公式和概念。再如立体几何一节中,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还有几何体侧面积及体积的计算等,学生往往在公式、方法的类比迁移上出现各种错误,而教师更应注重概念、公式的理解教学。只有理解了公式定义背后的真正含义,才能形成完美的思维,运算才有可能正确。
(2)注重计算技能的培养。
在数学考试中,很多学生因为答题时间不够而未能取得高分。那么,简化思路,简便运算,为其他题目争取时间就很有必要,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3)克服心理上的“畏惧”。
学数学就像学游泳,不下水是学不会的。教师应该在平时就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所谓熟能生巧,只要运算基础扎实,基本功熟练,就不怕会出错。教师应该在平时就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心态,锲而不舍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才能享受到运算的乐趣。
3.创新的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形成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动力,同时创新需要靠兴趣维持。一个人如果都不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如何谈及在数学中的创新呢?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设的课堂,是需要教师保护的。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成为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尝试变换一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自己单一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利用数字史话、数学典故及一些数学家发现定理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多尝试一些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创新题,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数学中,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头脑风暴等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思维的深度和宽度与实践训练是密切相关的,而其也决定着个人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其创新能力的关键。
当然,需要我们从学生身上挖掘的数学能力并不仅仅只有以上三个,还有很多。而各种能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缠结,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迁移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往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培育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的去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能力的开发者和挖掘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培育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开展深度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作者系辽师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