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用的两个术语,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十分重要的审美范畴,但也是多数人易混淆的两个词汇,本文试从意象与意境的定义、特征、相同点与不同点来探讨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意象;意境 ;境生象外;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6-02
一、意象與意境的定义
(一)意象。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意象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用来表情达意的意中之象。
中国的古典美学思想中人们很少用概念的方式去界定某一命题,而往往大而化之,采用象来解其中之深意,《庄子》一书所采用的论述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立象以尽意。如《逍遥游》中用鲲鹏来描绘大。意之尽包含着两层意义:作者要尽自身之意,读者要尽作者之意,所以大多情况下,在主体的审美心理中,就是一个意象的排列与组合的熔炉,无数的象被创造出来去尽主体的意,又有无数的象被主体所接受,去解他人之意。意象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味摹仿,而是对客观之形进行加工改造和提炼,所以意象之中既有再现客观对象的一面,也有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面,意象既是语言与物象的结合,又是物象对意义的承载,而且这承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是一种存在于思维之时间与空间交错中的意、象互指。
(二)意境。
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境”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振于无意,故寓诸无境”, 指的是一种“自由之境,无限之境”。到了魏晋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开始将“境”用于诗论。直到盛唐“意境论”全面形成,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提出了诗歌审美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即物境——情境——意境的层层推进。“物境”即物象,也就是意象,是诗歌创造的基础;“情境”即主观情思,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意象与意象之间联结的纽带;而“意境”则是客观意象与主观情思相互作用而生发的“情”“景”交融的生存境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在诗作中往往是隐蔽的、静伏的,只有在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头脑中才会浮现出来,是特定形象及其在人们头脑中表现的全部生动性与连续性的总和。意境是一个在主体高层次上对宇宙人生的整体观照,它需要主体深入审美,在平时的审美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心理素材,以求在一定量变的基础上完成一个质的飞跃以拥有高度紧张高度敏感的审美心灵。
二、意象与意境的特征
(一)意象的特征。
1.意比象“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意象的创造过程中,意往往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为当诗人的意不同时,所选取的象必然会变化,或是说同一象,当诗人主观情感不同时,也会衍生不同的意义。正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的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都是因为张继是落榜而回,如果他当时是金榜题名而回,那么他就可能会选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类的意象了。而且后人曾对张继诗中的现象产生质疑,诸如月与霜的矛盾,夜半钟声等,但是细细读后,发现此景表现此情恰如其分,所以诗的价值不在物理事实的真实,而取决于诗的艺术整体是否符合情感的真实。这些意象都是为了抒写诗人羁旅之愁的情思的,是象生于意,借景立言、立象以尽意的特征的体现。
2.诗歌的意象是生动可感触的。
诗歌意象种类繁多,标准不同,仅以审美感知的不同方式就可将其划分为视觉审美意象、听觉审美意象、嗅觉审美意象、触觉审美意象等等。视觉审美意象十分常见,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的西湖秀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水光奇幻之美。再如听觉审美意象,能在悦耳的同时令人产生浮想从而创造出美妙的听觉审美意象。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鸟声,“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的人声与枷声等,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声色韵味。由此可见,诗歌的意象不是抽象的呆板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可感触的生动意象。
3.处于特定语境中的意象,具有可以目睹,难以实求的特征。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论证了意象并非一个个抽象化的产物,而是生动可感触的,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又说意象是难以实求的呢,这是因为诗歌意象具有超越自身形象,突破语言表达的局限的象征性、多义性。诗歌的多义性“就是指它所包含的整体性意蕴的无限的、多层次、多方面性。”“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诗歌意象的多义性并不单纯是意象的纯客观性质,也不单纯是作者的主观构想,而是作者的创作心理功能、意象的潜在意义系统、读者的鉴赏心理能力互相综合作用的结果。”作家运用象征思维,以象征暗示的手法采用预言隐语,虚实相具地创造意象,表现出更为深广甚至是难以言喻的意蕴,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如李白笔下的明月,马致远笔下的枯藤,都早已超越了它们各自的物理属性,而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在特定语境下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更为深厚的意韵。
(二)意境的特征。
意境的基本特征大都在中唐时就已提出,如诗僧皎然的“取境”说,以意取境,强调空灵、超然境外的特征。又如刘禹锡说:“义得而言衷,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都突出了意境“须有象外”的特征和效能。所谓不但要以精妙的笔触来描绘物象,同时还要超越具体形象,更有引人联想的功能。
关键词: 意象;意境 ;境生象外;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6-02
一、意象與意境的定义
(一)意象。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意象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用来表情达意的意中之象。
中国的古典美学思想中人们很少用概念的方式去界定某一命题,而往往大而化之,采用象来解其中之深意,《庄子》一书所采用的论述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立象以尽意。如《逍遥游》中用鲲鹏来描绘大。意之尽包含着两层意义:作者要尽自身之意,读者要尽作者之意,所以大多情况下,在主体的审美心理中,就是一个意象的排列与组合的熔炉,无数的象被创造出来去尽主体的意,又有无数的象被主体所接受,去解他人之意。意象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味摹仿,而是对客观之形进行加工改造和提炼,所以意象之中既有再现客观对象的一面,也有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面,意象既是语言与物象的结合,又是物象对意义的承载,而且这承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是一种存在于思维之时间与空间交错中的意、象互指。
(二)意境。
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境”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振于无意,故寓诸无境”, 指的是一种“自由之境,无限之境”。到了魏晋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开始将“境”用于诗论。直到盛唐“意境论”全面形成,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提出了诗歌审美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即物境——情境——意境的层层推进。“物境”即物象,也就是意象,是诗歌创造的基础;“情境”即主观情思,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意象与意象之间联结的纽带;而“意境”则是客观意象与主观情思相互作用而生发的“情”“景”交融的生存境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在诗作中往往是隐蔽的、静伏的,只有在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头脑中才会浮现出来,是特定形象及其在人们头脑中表现的全部生动性与连续性的总和。意境是一个在主体高层次上对宇宙人生的整体观照,它需要主体深入审美,在平时的审美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心理素材,以求在一定量变的基础上完成一个质的飞跃以拥有高度紧张高度敏感的审美心灵。
二、意象与意境的特征
(一)意象的特征。
1.意比象“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意象的创造过程中,意往往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为当诗人的意不同时,所选取的象必然会变化,或是说同一象,当诗人主观情感不同时,也会衍生不同的意义。正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的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都是因为张继是落榜而回,如果他当时是金榜题名而回,那么他就可能会选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类的意象了。而且后人曾对张继诗中的现象产生质疑,诸如月与霜的矛盾,夜半钟声等,但是细细读后,发现此景表现此情恰如其分,所以诗的价值不在物理事实的真实,而取决于诗的艺术整体是否符合情感的真实。这些意象都是为了抒写诗人羁旅之愁的情思的,是象生于意,借景立言、立象以尽意的特征的体现。
2.诗歌的意象是生动可感触的。
诗歌意象种类繁多,标准不同,仅以审美感知的不同方式就可将其划分为视觉审美意象、听觉审美意象、嗅觉审美意象、触觉审美意象等等。视觉审美意象十分常见,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的西湖秀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水光奇幻之美。再如听觉审美意象,能在悦耳的同时令人产生浮想从而创造出美妙的听觉审美意象。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鸟声,“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的人声与枷声等,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声色韵味。由此可见,诗歌的意象不是抽象的呆板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可感触的生动意象。
3.处于特定语境中的意象,具有可以目睹,难以实求的特征。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论证了意象并非一个个抽象化的产物,而是生动可感触的,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又说意象是难以实求的呢,这是因为诗歌意象具有超越自身形象,突破语言表达的局限的象征性、多义性。诗歌的多义性“就是指它所包含的整体性意蕴的无限的、多层次、多方面性。”“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诗歌意象的多义性并不单纯是意象的纯客观性质,也不单纯是作者的主观构想,而是作者的创作心理功能、意象的潜在意义系统、读者的鉴赏心理能力互相综合作用的结果。”作家运用象征思维,以象征暗示的手法采用预言隐语,虚实相具地创造意象,表现出更为深广甚至是难以言喻的意蕴,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如李白笔下的明月,马致远笔下的枯藤,都早已超越了它们各自的物理属性,而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在特定语境下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更为深厚的意韵。
(二)意境的特征。
意境的基本特征大都在中唐时就已提出,如诗僧皎然的“取境”说,以意取境,强调空灵、超然境外的特征。又如刘禹锡说:“义得而言衷,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都突出了意境“须有象外”的特征和效能。所谓不但要以精妙的笔触来描绘物象,同时还要超越具体形象,更有引人联想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