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优点
借助于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如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等,并且很多实验限制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
2、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
3、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
4、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
5、支持协作式学习。
6、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
7、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功能。
二、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缺点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多媒体能给物理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物理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里。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抽象科学知识的意境。科学的抽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都是很不利的。
2.淡化物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即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不断优化重组,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
3.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和技能是靠多种感官获得的,除了“视听”两种感官外,亲自动手去“做”,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是在“做”中发挥多感官功能,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媒体。能够达到或接近达到或近似于使学习者动手去“做”这种感官功能的计算机技术,是具有虚拟现实功能的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系统。所以称其为“虚拟”,是因为其“做”与实际“做”还有区别。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优点
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正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而实现的。做实验可以增加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实验的技能技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清晰地看到,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一样,是人类主动变革自然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对自然被动的、消极的、静止的反映。科学实验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准备和探索,是一种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四、物理实验教学的缺点
传统实验中,因客观性原因,物理实验室中一方面由于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操作诸多限制,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试验数据相反的情况,综其结果,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缩小了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的层面,使学生更多的按部就班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五、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劳心费神的课件制作,华而不实的课件应用。
由于现在提倡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的整合,于是有没有使用电教手段,便被看做是整合的标准。而且很多时候,是否使用了课件也成为评价一节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很多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和制作课件,或者请信息技术教师帮助制作课件。但由于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虽然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作好了课件,但却难以应付很多突发情况。例如,有一位教师去上多媒体课时,课件在调试时不能正常运行,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学生回去。当然,制作切合实际的课件会提高课堂效率,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但是,有很多课件却华而不实,整个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微乎其微。所以真正的整合,应该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如果只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而运用,认为这就是整合,显然有失偏颇。
2.单一的整合模式,无法实现灵活教学。
在很多整合实验课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了媒体技术的运用,而忽略实验教学部分,没有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际情况,有些实验是要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就应该以实验教学为主,课件说明为附。
3.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紧扣整合是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1)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避免 “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确处理人——机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3)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4)避免以媒体演示替代教材,杜绝“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忽视教材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和在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方面的主要作用。
(5)处理好媒体应用过程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协调性问题。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指导语必须置于媒体操作之前,否则,学生看了之后,教师再提问和讨论,往往效果不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通过多媒体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即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又使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术,不能将过去的“人灌”改为“电灌”, 不能将计算机模拟代替学生的自主实验,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获得知识的过程完全用课件来代替,必须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真正实现整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借助于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如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等,并且很多实验限制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
2、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
3、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
4、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
5、支持协作式学习。
6、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
7、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功能。
二、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缺点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多媒体能给物理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物理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里。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抽象科学知识的意境。科学的抽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都是很不利的。
2.淡化物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即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不断优化重组,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
3.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和技能是靠多种感官获得的,除了“视听”两种感官外,亲自动手去“做”,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是在“做”中发挥多感官功能,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媒体。能够达到或接近达到或近似于使学习者动手去“做”这种感官功能的计算机技术,是具有虚拟现实功能的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系统。所以称其为“虚拟”,是因为其“做”与实际“做”还有区别。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优点
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正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而实现的。做实验可以增加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实验的技能技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清晰地看到,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一样,是人类主动变革自然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对自然被动的、消极的、静止的反映。科学实验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准备和探索,是一种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四、物理实验教学的缺点
传统实验中,因客观性原因,物理实验室中一方面由于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操作诸多限制,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试验数据相反的情况,综其结果,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缩小了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的层面,使学生更多的按部就班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五、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劳心费神的课件制作,华而不实的课件应用。
由于现在提倡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的整合,于是有没有使用电教手段,便被看做是整合的标准。而且很多时候,是否使用了课件也成为评价一节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很多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和制作课件,或者请信息技术教师帮助制作课件。但由于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虽然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作好了课件,但却难以应付很多突发情况。例如,有一位教师去上多媒体课时,课件在调试时不能正常运行,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学生回去。当然,制作切合实际的课件会提高课堂效率,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但是,有很多课件却华而不实,整个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微乎其微。所以真正的整合,应该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如果只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而运用,认为这就是整合,显然有失偏颇。
2.单一的整合模式,无法实现灵活教学。
在很多整合实验课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了媒体技术的运用,而忽略实验教学部分,没有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际情况,有些实验是要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就应该以实验教学为主,课件说明为附。
3.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紧扣整合是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1)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避免 “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确处理人——机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3)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4)避免以媒体演示替代教材,杜绝“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忽视教材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和在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方面的主要作用。
(5)处理好媒体应用过程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协调性问题。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指导语必须置于媒体操作之前,否则,学生看了之后,教师再提问和讨论,往往效果不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通过多媒体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即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又使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术,不能将过去的“人灌”改为“电灌”, 不能将计算机模拟代替学生的自主实验,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获得知识的过程完全用课件来代替,必须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真正实现整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