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铁范铜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些作者、读者议论“铁范铜”钱,有人认为铁范铜就是铁母,就是铸造铁钱用的铜质母钱。如此说来,铁范铜便成了子虚乌有,蛇足貂尾之谓也。
  其实,把铁范铜从铁母中择出,实为钱币铸造科学之进步也。所谓铁范铜,实际上是铸造铁钱时之试范钱,因铁的流动性能差,因而铸造之前,先需用铜来试样,铸造极少量铜品以观察效果,因而铁范铜从精度、厚度以及材质等方面,均不如铁母。但肯定品相要较之铁钱为佳,因其量少,作用特殊,故而收藏价值亦高。
  下图可看出,宋代“庆历重宝”铁范铜钱,其厚度,钱文清晰度,均与铁母不同,呼之为铁母,难以服众也,然与同类铁钱较之,则不可同日而语。
  无论铁母、铁范铜,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与要求。即铜品与铁品大小、穿廓、钱文笔划,包括细微末节,均为完全一致,不能有差异。
  一般的检验方法,就是二者拓片,摞在一起,从强光下照射需完全重叠。
  此二钱图正背完全一致,即是一实例也。有人将版别与铁钱相近而细处有别之铜钱,称之为铁范铜或铁母,谬也。
  
  (责编:丁 丑)
其他文献
从鲍志强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紫砂陶艺传统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继承。他善于把在紫砂陶艺以外学到的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创作之中,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纵观他的作品,无论在紫砂壶艺方面,还是其他形式的作品上,所反映出来的中华民族情感以及民族表现形式,都充满着超然物外的艺术神韵和引人入胜的精神魅力。  ——杨永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间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同时,国家大力支持民间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博物馆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共同构成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两大体系,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博物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民间博物馆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
期刊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因为伯乐不仅要有相马的睿智与眼力,还要有举荐后辈的气度和胸怀。以发现中青年工艺美术人才,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中国文联民协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举办“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为工艺美术界的名师巨擘和他们所举荐的后辈英才构筑了创造神话的高雅圣殿和广阔空间,伯乐与千里马将交相辉映在这史无前例的演绎中。    中国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
期刊
宜兴紫砂承载了八百年的岁月和艰辛,积淀了八百年的智慧和荣光。在宜兴陶都丁蜀镇,集结了一万多名做紫砂壶的艺人,其中不仅有世代传承的制壶人,还有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而慕名而来的全国乃至世界的紫砂爱好者更是络绎不绝。王亚平,这位江苏省工艺美术界名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近年以其方正系列陶艺作品,在陶都、在中国陶艺界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日前,笔者一行来到王亚平的
期刊
[编者按]在此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提名奖活动中,涌现出了不少有潜质的中青年工艺美术师,他们虽然年纪尚浅,甚至稍显稚嫩,却已英姿逼人,勃勃如春花绽蕾,蓄势待发。顾绍培大师、李昌鸿大师等众多“伯乐”慧眼识珠,紫砂艺苑里云淡风清、满园春色,让我们的眼前异彩纷呈:一道道如画的风景,一首首生动的篇章尽显本色……      篇章一:认识陶刻·认识上清  嵇 旭    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陶制品装饰艺术范围内的一
期刊
【编者按】近年来,关于书画艺术品的真假鉴定问题屡屡见诸报端,相关官司层出不穷,有的艺术家奋起参与打假,也有拍卖公司因此被告上法庭……但是这类问题始终未见终止迹象。由此带出的另一个关联话题,即近现代艺术作品的鉴定权归属问题。那么鉴定权是在艺术家本人手中?还是在社会第三方那里?抑或是在司法机构?10月19日,《北京晨报》联合有关媒体在北京召开了“谁是一槌定音人?——近现代艺术作品鉴定权归属问题专家研讨
期刊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精心筹划六年之久的“明代宫廷艺术展”,在美国隆重登场。  由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明代宫廷艺术展”,从2008年6月27日起在美国三地陆续巡回展出:2008年6月27日至9月21日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1月11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美术馆;2009年2月22日至5月17日在圣路
期刊
2008年底2009年初,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南陈北崔——陈洪绶、崔子忠书画特展”,为观众呈献两位明代著名画家存世的精品佳作。论及中国古代人物画,“南陈北崔”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明代人物画的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山水、花鸟画。相较之山水、花鸟画,在人物画中图画的表现力及意涵,较受限于图像本身,且人物画的功能,也限制了画家对绘画各种表现模式的自由探索,正如万历年间《五杂俎》所言:“今人画以
期刊
江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瓷器珍品——“釉里三色”荷塘瓷瓶,人们常用“万件瓶”来称呼它。瓷瓶制于1959年,是当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特制的一份献礼,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20年。1979年人民大会堂第二次装修时,更换了一部分陈列物,瓷瓶随即撤回江西,入藏江西省博物馆。  这件瓷瓶的颈、腹系分体烧制,以子口相套合,子口处不上釉,方便组装、拆卸。另附硬木座。瓶颈部分高51厘米,口
期刊
“豫丰”紫砂壶是由豫丰陶器公司生产的,该公司由清末秀才吴启南于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吴启南是明正德时宜兴籍四川参政吴颐山嫡传后裔,精通壶艺,是紫砂巨子。其母也是做坯能手,又因家境殷实是地方绅士,因而既有能力又有条件创办“豫丰”陶器公司。吴颐山于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在未中进士前曾在金沙寺内读书,由书童供春陪伴。在读书闲暇时书童供春发现寺内老僧挑捡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抟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