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点评,为课堂提问点晴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纷纷倡导和实践“将课堂还给学生”,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导,学生讲”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备课前下足了功夫,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提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应对技巧,出现点评不到位甚至错误点评的现象。这就可能导致教师课前所做的种种努力都付诸东流,提问失去原本的意义,学生失去回答的兴趣甚至学习的动力。
  一、点评不当的主要表现
  1.误解“探究”,不懂引导
  一些语文教师误解了“探究”的含义,过分夸大了学生的“讲”,忽视了教师的“导”。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发言也可能精彩纷呈,但自始至终教师没有加以任何点评、引导,不置可否,不论高下,看似活跃的课堂最终却可能使学生莫衷一是,除了热闹,什么都没有收获。
  2.滥用表扬,全盘肯定
  有些教师误以为尊重、赏识就是一味地肯定、表扬,而批评则是一个“雷区”。于是,不管学生如何回答,总是回复以“很好”、“你很有想法”等溢美之词,却不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事实上,没有含金量的重复性肯定,不但没有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乏味;甚至一些错误的见解得不到指正。
  3.故意忽略,“架空”回答
  教师不对学生的答案作出任何点评,转而直接说出自己的见解,架空学生的回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教师课前预料不足,出现以己之力不能点评或解决的知识,为避免暴露自己的不足,不做任何点评;另一类是教师不知该如何引导学生靠近标准答案。这种故意的忽略、“架空”,有可能造成学生产生“这老师没水平”的不良印象,破坏教师的魅力和威信;也会使提问流于形式;更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4.追求“标准”,变为“拷问”
  曾在许多语文课堂上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教师提问后,没有听到预期的回答,于是一遍遍地追问该生,或是一个个学生重复地问,但学生就是“不开窍”,可能就在那个“标准答案”附近徘徊却始终不得要领,弄得教师自己汗涔涔的,语气里免不了有了焦急和不耐烦,学生却依然一头雾水,课堂气氛十分紧张,更别提学生“探究精神”的发挥了。
  二、语文教师的点评技巧
  1.辩证性点评
  教师的点评不仅能影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客观,又要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教师既要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与众不同的见解、富有创意的表达等闪光点进行肯定与鼓励,又要注意方式,准确地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足与错误。对于非此即彼,答案唯一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加强评价的针对性、诊断性,澄清正误,明确是非;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则要着重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回答思路等方面去加以肯定。这点也是教师在点评学生的任何回答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2.启发式点评
  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到位,教师可就其回答中的细节进行追问,或结合其情感体验,或结合其已有知识,循循善诱;或是针对其答案提出递进式问题,如“为什么?”“怎么办?”等等,以便给学生留下再思考的空间,启发其思考。
  如在讲授《阿房宫赋》一文时,学生解释“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中的“可怜”时认为是“值得怜悯、同情”。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那你所说的同情是同情谁呢?同情秦皇没了骄奢淫逸的场所?同情这么豪华的宫殿没了?或者是同情老百姓的血汗化作虚无?”该生:“那当然是同情老百姓了!”教师:“那这里的‘可怜焦土’,是可怜谁化作焦土呢?”学生:“阿房宫!”该生恍然大悟:“所以这个‘可怜’是针对阿房宫而言的,不是让人怜悯,只是‘可惜、可叹’。”教师:“很好,那还有谁能说说‘可怜’是‘可惜’这个意思的用法呢?”下面有学生喊:“可怜辜负好韶光!”对于这个词的意思,学生应该是了解得很清晰了。
  3.自我暴露式点评
  这个技巧尤其适用于那些自信心不足,平时不太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回答问题时声音非常轻、语气非常不坚定的学生。点评时,首先要肯定他的勇气,然后针对该生所谈的内容,用自己的有关经历或经验作出回应。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又可以减轻心里的不安,使他逐渐建立自信。
  如笔者在讲到对《素芭》结尾的理解时,一位女生提出:“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感觉结尾说素芭的丈夫‘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是说他用心倾听,发现了索芭的美好,虽然她是哑女,但她会又眼神、表情说话。”尽管课前预料到可能会有学生有这样的理解,但由她提出还是让笔者有些意外,因为她性格非常内向,平时在班里相当于“隐形人”。笔者没有对她的答案给出正误判断,而是说:“我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小说为我们描述的素芭这么美好,她跟动物、跟大自然都可以交流,那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应该也可以发现她的说话方式。所以我又特地去查了别人对结局的解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她感觉“原来不止我这样想”,保护了她的自尊心,而且使她乐于接受正确的解读。
  4.抛回式点评
  当某位学生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学生较大的反应,或教师一时不知该如何点评时,教师可以把点评的权利抛还给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这样既能避免教师一时的尴尬,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激发智慧、解决问题。
  如在讲《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的时候,学生对于“‘我’最终有没有后悔上战场”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并且人数几乎各占一半。其实文中“牛奶”一句是可以看出“我”对昔日学校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我们也是以此来判定“我”现在产生了悔意的。但是否直接提示学生关注这个细节呢?笔者决定把这个有共性的争议交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则巡回倾听。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之前所忽视的一些细节经由互相的补充都被重视了起来。因此,最后让一位学生站起来陈述见解时,他表述得相当全面。当他坐下,笔者只问了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得到了异口同声的一句:“同意!”
  课堂教学是一门常研常新的学问,语文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点评艺术,为提问“点睛”,为课堂增色,为鼓励我们的学生更加勤于探究、善于表达、勇于质疑而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中学(313100)
其他文献
华德福教育,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它针对0岁~7岁、7岁~14岁以及14岁~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所以它注重孩子的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华德福教育虽然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但它内在的
期刊
传统的观点认为海子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但笔者通过对这首诗的诗眼及关键意象的分析,认为其真正的内涵是在表面的明朗中所蕴含的骨子里的忧郁、失意乃至决绝的情感,否定现实、坚守理想。  一、写作背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于1989年1月13日。“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谁问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当一
期刊
新课改试卷增加了选做题,这不论在体裁方面,还是赋分比重上都加大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比重。而选考题中小说阅读的景物描写,自高考试题考查小说以来,就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然而这也是学生阅读解答的难点。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一般是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多是景物描写)分析其特点,鉴赏其技巧,概括其作用,这就是所说的“一景三考”。“三考”中景物描写技巧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技巧一样,但在小说里一般不是考查重点,而景物特点
期刊
写作是什么?写作是人生的思考、心灵的诉说、情感的流淌、思想的坦陈。当前写作教学中最普遍的两种情形是:教师觉得无力真正介入学生的写作,听之任之;教师仅限于写作技巧的程式化指导,而忽略了情感思想的引领。在笔者看来,写作教学主要不在于空洞的说教,而在于找到合适的载体唤醒学生内在的写作意识,即激发学生用笔表达的热情,让写作成为一种感情的寄托,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  然而,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被
期刊
对于高中生来说,如何体验特定时代背景下封建礼教对人民的荼毒,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济于事的。笔者认真研读了李镇西老师讲授《祝福》的课堂实录,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就是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远远大过教师的分析和所谓的旁征博引。毕竟,学生的感悟都是自己得到的,而教师的讲授无论有多么博大精深,也都似乎是行为艺术,因此,与其教师自己在那里独舞,不如让学生进行自主研讨,寻找属于自己的语文课堂,
期刊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虽几经编删,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总是赫然其列。历来为人称道的或许是清幽静谧的荷塘,或许是超然尘外的月色,或许是那一抹至今挥之不去的荷香。有人津津乐道于它的“圆”型结构,有人赞叹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有人沉醉于一场精神的洗礼。但在笔者看来,流畅自如的记叙描写之中,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掩映之下,文章波澜横生,跌宕有致,这得益于作者匠心独运、苦心经营的两处“忽然”。
期刊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此模式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为保障,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为例,探讨这种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期刊
不管是平时教学中批阅学生作文还是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思维太僵滞了,说理文的论据几乎千篇一律。苏轼、李白、杜甫、庄子、霍金、史铁生、居里夫人,鲜有与众不同的;偶然有篇叙事文,情节也幼稚老套,像2004年“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高考作文,写父亲或母亲出车祸或病故的竟不在少数。  造成这种局面,固然与学生封闭的学习环境有关,也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更与
期刊
那天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面对那一双双充满稚气与求知的眼睛,生怕出一丁点的错误,所以每节课都准备得相当“充分”,每节课都成了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时隔不久,似乎有些不对,课堂成了我一个人的舞台,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我的“独角戏”从此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观众了,先前那自以为是建立起来的自信与执着不幸全被这冰冷的课堂气氛击得粉碎。  学习可以提高素
期刊
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对师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不高,审不准题,打不中靶;二是对相当一部分阅读水平尚可的学生而言,容易产生“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之间的矛盾。给两个关键词加上引号,原因在于高考试卷上的多元解读确有多元,但也多不到哪里去,而唯一答案其实也不是真的唯一。但事实上的确存在类似的这种矛盾关系,因此姑且借这两个词描述之。当学生坐在考场面对试卷时,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