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风景”别样“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f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试卷增加了选做题,这不论在体裁方面,还是赋分比重上都加大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比重。而选考题中小说阅读的景物描写,自高考试题考查小说以来,就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然而这也是学生阅读解答的难点。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一般是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多是景物描写)分析其特点,鉴赏其技巧,概括其作用,这就是所说的“一景三考”。“三考”中景物描写技巧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技巧一样,但在小说里一般不是考查重点,而景物特点、作用是考查重点,尤其景物描写的作用是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为小说景物描写题的解答提供一些成功的借鉴。
  一、概括景物描写的特点或寓意
  概括景物特点首先要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其次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特别注意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如果没有这些词语,则需要自己选用词语概括。如2010年安徽卷: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青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些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回答“特点”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这段景物描写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评价,属于白描;回答“作用”时可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来答。这些景物描写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因此可主要从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和小说情节的角度作答。因此,答案可归纳为: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的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至于分析景物的寓意,则要关注它所用的手法,或隐寓,或象征,并结合小说背景或主旨准确判定其寓意。如2011年辽宁卷中探究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这道题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文中写到的景物是雪、腊梅林,先分析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再结合作者写作这篇小说的意图及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前两段有所交代)可进行内容及形式方面的探究。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二、赏析景物描写的技巧
  景物描写的技巧有: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白描和工笔。
  如2008年浙江卷第五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时,要结合小说的相关知识,再联系小说的具体内容作细致的分析。答案可呈现为: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命运。
  三、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作用
  指向环境: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指向人物: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侧面写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理。
  指向情节: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暗示、铺陈或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情节,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或主题的提示埋下伏笔。
  2.根据位置判定作用
  如在开头,往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在中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气氛,衬托情感,表现心理;在结尾,升华主题,照应开头。如2009年浙江卷: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项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牒。我从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我们应抓住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饰语:“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牒”,“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分析景物的作用,应该结合景物的特点,从整体的氛围、人物的心理及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根据景物的特点及后文第二、三段写自己离家后的感受——沮丧、伤心,我们可以得知开头景物描写营造了压抑、忧伤的氛围,渲染了孤独烦闷的心情。因此,答案可呈现为: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只要我们能吃透文本,紧扣景物特点,分析景物描写的技巧,再结合其背景,景物描写的作用就不言自明了,小说主题的分析就昭然若揭了,对小说整体阅读的难关也就全面攻克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734500)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元语文”教学理论出现了。该理论根据语文知识水平提高与能力形成的根本特点,遵循高中生认知和智能建构的发展规律,通过“知识的广度”、“思维的深度”、“生命的强度”三个层面去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最终实现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喜欢读散文,可语文教师最怕讲散文
期刊
眼下,常常看到教师讲一篇课文前,急着去网上收集教案或课件,而不是静下心来首先研读文本。或者说,很多教师不愿去独立备课,总想着分享集体备课的成果,长此以往,语文教师就沦落为抄自己以前的教案,抄别人的教案,抄网络不同版本的教案,忽略了备课的意义和价值,慢慢地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迷失了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而如果没有个性化的文本研读,没有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没有对课堂生成的灵活处理,没有对教学之后的及时反
期刊
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适量地引入地方文化,利用地方文化,让学生在动态发展的大语文空间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  一、绸都文化的语文教育价值  盛泽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是苏州吴江的一个千年古镇,历史上曾被称为中国“四大绸都”之一。在丝绸文化的不断发展中,绸都人不断奋斗、不断创新,形成了“仁爱、智慧、精致、柔韧”的精神品质。该地区90%以上的人在
期刊
自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新增文科附加题以来,《红楼梦》这部作品每年都会涉及到,其中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都是考5分的简答题,2010年是在选择题里呈现。《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确实很值得中学生阅读。  每年的江苏高考考试说明里面都会提到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即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2013年的关于《红楼梦》的简答题是由次要人物入画
期刊
南宋陈善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语文教学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而如何在文言文课堂读出文字的精彩,又是一个充满奥妙的话题。  翻开课文,面对眼前的文字,我们读的不仅仅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还有我们生命历程中所需要的快乐、气度和聪颖。笔
期刊
语文教师进行小说的阅读教学时,如《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和《老人与海》等,由于作品篇幅较长,课前的有效阅读成效不明显,而课堂阅读不但占用时间多,而且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全身心投入,甚至连字词疏通都不能落实到位,导致走马观花的不良效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
期刊
几千年来,古典诗词沐浴着《诗经》的清风,焕发着《楚辞》的神采,飘荡着唐诗宋词元曲的流芳,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美丽的情怀。而今,其又凭借短小精悍的形式、凝练精美的语言、深远开阔的意境、美丽动人的形象等美学特质,入主苏教版等高中语文教材,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由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诸如李白的《蜀道难》等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美学特质,浸润学生美好的心灵,熏陶学生美好的品格,丰富学生美
期刊
阅读,可以让一颗浮躁的心在文字中安静下来,让我们的心跟着那些文字到世界各地旅行,享受着书中的各种美景。一个会阅读的人,他总会找到各种方法在那些文字的世界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样,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教师也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身阅读来感悟课文中的小世界,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更加有激情。  一、细细地品读,感受文字的魅力  文字总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当我们细细去品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就能感受到文字所带来的
期刊
华德福教育,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它针对0岁~7岁、7岁~14岁以及14岁~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所以它注重孩子的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华德福教育虽然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但它内在的
期刊
传统的观点认为海子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但笔者通过对这首诗的诗眼及关键意象的分析,认为其真正的内涵是在表面的明朗中所蕴含的骨子里的忧郁、失意乃至决绝的情感,否定现实、坚守理想。  一、写作背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于1989年1月13日。“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谁问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当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