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九歌》深受其时巫祭的影响,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其时,《九歌》与荆楚之地的巫祭,尤其是“禓”(殇)祭,应有直接的联系。在巫祭众神时,论者认为应以《国殇》为中心,此篇略论其实。
【关键词】《九歌》 “禓”(殇)祭 《国殇》
《九歌》为一列祭曲,屈子在借鉴、融合并创作时,既有整体的重构,每一首内容又皆有特定的巫俗仪式背景。作为整个《九歌》的中心《国殇》更是如此。正如韩高年先生在《禓祭仪式与<国殇>》中所说:“《国殇》的创作,与古老的“禓”祭仪式所蕴含的驱鬼心理有关,以及屈原预借此鼓励士气以却敌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1]
殇,指夭折而死、死于外者,亦包括无后而死者。祭禓的仪式叫“殇”,亦称“禓”。孙诒让云:“《小尔雅·广名》:‘无主之鬼谓之殇。’《楚辞·九歌》有《国殇》,盖祭无主之鬼于道上,是谓祭殇,亦谓之禓,殇、禓古通用。”由此可得,“国殇”,就是官方的共祭殇鬼。
先秦“殇”祭仪式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军社巫祭仪式。《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孙星衍《疏》曰:“古者,帝王出征伐,以齐车载迁庙之主及社主以行。……凡师既受甲,迎主于庙,及社主,祝奉以从,杀牲,以血涂主及军器,皆神之,然则出载主与寡主,是古礼也。”军社为行赏罚之重地,迁主祭社及寡祭皆为驱厉鬼,祓除不祥,以佑出师之吉。
据周初铜器《禽鼎》、《禽簋》铭记载:“王伐奄候,周公谋,禽禓。禽又角禓,王锡金百锾,禽作宝彝。”此铭载周初成王出师讨伐奄候,出征前周公旦谋划,让禽举行“禓”(殇)祭仪典。在仪式上还进行了“角禓”,即趋打强鬼,以祈伐奄之胜利,结果非常吉利。故周王赏赐了他五百斤铜,禽用来作宝器,以记此事。
“角禓”之祭,《说文》曰:“禓,道上祭。”《周礼·太祝》载太祝掌九祭,其二为衍祭,郑司农云:“衍,祭羡之道中,如今之祭殇,无所主。”“禓”(殇)祭从《禽鼎》铭中可知晓一二。铭曰:“禽禓。禽又角禓,”“角”、“禓”连言。按“角攵”即角斗之“角”。唐兰先生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认为:“‘角攵’即角抵之角力之‘角’。《史记·李斯传》:‘方将。抵优俳之观。’《集解》说即角抵,角抵略如近代之摔跤,角应是驱除强鬼,等于喇嘛教徒的打鬼。”[2]唐兰先生释“角攵”为“角抵”,至为精准。简言之,“角禓”之祭,即以巫祝扮演厉鬼强鬼及克鬼之灵,双方进行角斗,籍此以驱除强鬼、厉鬼,祓除不祥,鼓舞士气,以求征伐胜利。
由此可得,先秦时期的“禓”(殇)祭礼俗,应起源于上古军社巫祭,是大军出征时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仪程。大都在道中举行,对象为“无主之殇鬼”。由太祝主持,先举行祷祝,使无主之鬼归于所迁之“庙主”,然后再举行“角抵”仪式,以驱除无主之强鬼。目的就是籍以护佑三军,激励士气,保证出师顺利和征伐胜利。
在荆楚之地殇鬼往往是巫祭中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与战国时期连年征战有关。据荆楚之地出土的邵氏贵族对祖考及殇死亲属的祭祀竹简记载,巫祭的主要对象及楚族远祖老僮、祝融、鬻熊(简217、237),熊绎至武王(简487),还有邵王(即楚昭王),以及墓主的高祖、曾组、父母,其中特别重视对殇死的“新(亲)王父殇”子音、“殇东陵连嚣”子发和兄弟中“绝无后者”邵良、邵乘、县貉公(简227)的祭祀。[3]“鬼有所归,乃不为厉”,[4]大约是在殇祭无主之鬼的时候,连带着祭祀先祖,是为了让殇鬼的魂魄找到归属。这不但使这些没有寿终正寝的“冤鬼”不再作祟,达到治病消灾的目的,而且更有纪念、缅怀死者以抚慰生者、加强团结的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常有对“泰厉”、“共厉”、“族厉”的祭祀。《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其一曰“泰厉”;诸侯为国立五祀,其五曰“公厉”;大夫立三祀,首曰“族厉”。郑玄注云:厉,主杀伐。……泰厉,为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附,好为民作祸,故祀之。……公厉,为古诸侯无后者。……族厉,为古大夫无后者。”“厉”即无所归附之殇鬼。既然“厉主杀伐”,祭厉就可以使之护佑本国,行军征伐可取得胜利,那楚人巫祭死于外的殇鬼,其动机就很明了了。
所谓“国殇”即一国之殇祭,这是一种上升到国家的巫祭形式。由上分析可知,《九歌》中《国殇》一篇的动机,应带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即巫祭服务于现实政治,暗含利用公祭国殇,因势利导,来唤醒荆楚之地的斗志和尚武精神。
此一表现可直接从《国殇》文本中找到佐证。首先描写的“国殇”的场面,不囿一时,也不限于具体的人物,具有巫祭礼仪表演的象征性、抽象性,这也是巫祭礼仪祭曲的鲜明特点。其次从结构上看,整篇祭曲分两层。“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然”之前是描写两军车站的悲壮场面,即是以巫祝装扮成双方、来祷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殇鬼。后半部是巫祝颂扬国殇勇武刚毅,以享国家之祭的祷念之辞。杨义先生在其作《楚辞诗学》中说《国殇》:“诗歌结尾退出吴戈秦弓的沙场拼杀场面,采取巫者从旁祝赞的方式,借歌颂沙场精魂来歌颂楚国的历史精神……它以精辟的语言提出了楚国尚武精神中的诚、勇、武、刚、强“五德”,诚为立场态度,勇为斗志,武为武藝,刚为意志性格,强为力量,它们从诸多维度涉及一种历史精神的本质。”
通过对“国殇”的巫祭,来彰显殇祭巫俗中的以“五德”为核心的“历史精神的本质”,这正是荆楚巫祭与楚民族历史精神相互融合,借殇祭以慰生者、激励生者,这就是荆楚之地巫祭独具特色的现实意义,也正是《九歌》巫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八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页。
[2]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3] 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296页。
作者简介:
李效永(1986—),男,河南新蔡人,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九歌》 “禓”(殇)祭 《国殇》
《九歌》为一列祭曲,屈子在借鉴、融合并创作时,既有整体的重构,每一首内容又皆有特定的巫俗仪式背景。作为整个《九歌》的中心《国殇》更是如此。正如韩高年先生在《禓祭仪式与<国殇>》中所说:“《国殇》的创作,与古老的“禓”祭仪式所蕴含的驱鬼心理有关,以及屈原预借此鼓励士气以却敌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1]
殇,指夭折而死、死于外者,亦包括无后而死者。祭禓的仪式叫“殇”,亦称“禓”。孙诒让云:“《小尔雅·广名》:‘无主之鬼谓之殇。’《楚辞·九歌》有《国殇》,盖祭无主之鬼于道上,是谓祭殇,亦谓之禓,殇、禓古通用。”由此可得,“国殇”,就是官方的共祭殇鬼。
先秦“殇”祭仪式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军社巫祭仪式。《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孙星衍《疏》曰:“古者,帝王出征伐,以齐车载迁庙之主及社主以行。……凡师既受甲,迎主于庙,及社主,祝奉以从,杀牲,以血涂主及军器,皆神之,然则出载主与寡主,是古礼也。”军社为行赏罚之重地,迁主祭社及寡祭皆为驱厉鬼,祓除不祥,以佑出师之吉。
据周初铜器《禽鼎》、《禽簋》铭记载:“王伐奄候,周公谋,禽禓。禽又角禓,王锡金百锾,禽作宝彝。”此铭载周初成王出师讨伐奄候,出征前周公旦谋划,让禽举行“禓”(殇)祭仪典。在仪式上还进行了“角禓”,即趋打强鬼,以祈伐奄之胜利,结果非常吉利。故周王赏赐了他五百斤铜,禽用来作宝器,以记此事。
“角禓”之祭,《说文》曰:“禓,道上祭。”《周礼·太祝》载太祝掌九祭,其二为衍祭,郑司农云:“衍,祭羡之道中,如今之祭殇,无所主。”“禓”(殇)祭从《禽鼎》铭中可知晓一二。铭曰:“禽禓。禽又角禓,”“角”、“禓”连言。按“角攵”即角斗之“角”。唐兰先生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认为:“‘角攵’即角抵之角力之‘角’。《史记·李斯传》:‘方将。抵优俳之观。’《集解》说即角抵,角抵略如近代之摔跤,角应是驱除强鬼,等于喇嘛教徒的打鬼。”[2]唐兰先生释“角攵”为“角抵”,至为精准。简言之,“角禓”之祭,即以巫祝扮演厉鬼强鬼及克鬼之灵,双方进行角斗,籍此以驱除强鬼、厉鬼,祓除不祥,鼓舞士气,以求征伐胜利。
由此可得,先秦时期的“禓”(殇)祭礼俗,应起源于上古军社巫祭,是大军出征时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仪程。大都在道中举行,对象为“无主之殇鬼”。由太祝主持,先举行祷祝,使无主之鬼归于所迁之“庙主”,然后再举行“角抵”仪式,以驱除无主之强鬼。目的就是籍以护佑三军,激励士气,保证出师顺利和征伐胜利。
在荆楚之地殇鬼往往是巫祭中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与战国时期连年征战有关。据荆楚之地出土的邵氏贵族对祖考及殇死亲属的祭祀竹简记载,巫祭的主要对象及楚族远祖老僮、祝融、鬻熊(简217、237),熊绎至武王(简487),还有邵王(即楚昭王),以及墓主的高祖、曾组、父母,其中特别重视对殇死的“新(亲)王父殇”子音、“殇东陵连嚣”子发和兄弟中“绝无后者”邵良、邵乘、县貉公(简227)的祭祀。[3]“鬼有所归,乃不为厉”,[4]大约是在殇祭无主之鬼的时候,连带着祭祀先祖,是为了让殇鬼的魂魄找到归属。这不但使这些没有寿终正寝的“冤鬼”不再作祟,达到治病消灾的目的,而且更有纪念、缅怀死者以抚慰生者、加强团结的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常有对“泰厉”、“共厉”、“族厉”的祭祀。《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其一曰“泰厉”;诸侯为国立五祀,其五曰“公厉”;大夫立三祀,首曰“族厉”。郑玄注云:厉,主杀伐。……泰厉,为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附,好为民作祸,故祀之。……公厉,为古诸侯无后者。……族厉,为古大夫无后者。”“厉”即无所归附之殇鬼。既然“厉主杀伐”,祭厉就可以使之护佑本国,行军征伐可取得胜利,那楚人巫祭死于外的殇鬼,其动机就很明了了。
所谓“国殇”即一国之殇祭,这是一种上升到国家的巫祭形式。由上分析可知,《九歌》中《国殇》一篇的动机,应带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即巫祭服务于现实政治,暗含利用公祭国殇,因势利导,来唤醒荆楚之地的斗志和尚武精神。
此一表现可直接从《国殇》文本中找到佐证。首先描写的“国殇”的场面,不囿一时,也不限于具体的人物,具有巫祭礼仪表演的象征性、抽象性,这也是巫祭礼仪祭曲的鲜明特点。其次从结构上看,整篇祭曲分两层。“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然”之前是描写两军车站的悲壮场面,即是以巫祝装扮成双方、来祷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殇鬼。后半部是巫祝颂扬国殇勇武刚毅,以享国家之祭的祷念之辞。杨义先生在其作《楚辞诗学》中说《国殇》:“诗歌结尾退出吴戈秦弓的沙场拼杀场面,采取巫者从旁祝赞的方式,借歌颂沙场精魂来歌颂楚国的历史精神……它以精辟的语言提出了楚国尚武精神中的诚、勇、武、刚、强“五德”,诚为立场态度,勇为斗志,武为武藝,刚为意志性格,强为力量,它们从诸多维度涉及一种历史精神的本质。”
通过对“国殇”的巫祭,来彰显殇祭巫俗中的以“五德”为核心的“历史精神的本质”,这正是荆楚巫祭与楚民族历史精神相互融合,借殇祭以慰生者、激励生者,这就是荆楚之地巫祭独具特色的现实意义,也正是《九歌》巫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八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页。
[2]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3] 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296页。
作者简介:
李效永(1986—),男,河南新蔡人,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