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髓,按照“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综合提升”的思路,把握渗透过程中的原则性和方法性,按照学科和学段特点,选择恰当的法制知识,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法制知识;法制教育
针对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将法制教育与学校课堂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按照“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综合提升”的思路,把握渗透过程中的原则性和方法性,按照学科和学段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渗透过程中的原则性和方法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讲究原则性及方法性,不能不加选择地生硬嫁接、强行灌输。在对“渗透点、渗透时机、渗透度”三个要素的把握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科内容并紧密依托教材,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在适当的时机引入法制教育,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应权衡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把握法制教育的渗透程度,体现法制教育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联系实际法、创设情境法、实例分析法、讨论认知法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科和学段特点
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精选能够结合法制教育的学科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实际,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分别确定法制教育的内容。比如,在文科类学科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可不局限于课上,教师可以应用作文写作、戏剧排练等形式;在理科类学科教学中,可以使用实验、社会实践等形式。各学段学生接纳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应避免将高年级的内容讲解给低年级的学生,同时,应处理好下列关系:一是不要重复相同的内容,要丰富法制知识;二是对于不同年级所涉及的相同的法制知识,在难度上应有层次,而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
三、选择恰当的法制知识
将法制知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编写教案,因为教案是指导学科教育最直接、最实用的参考资料和教学资源,能将法制知识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中小学法制教育包括法制意识、法制知识、法制情感(态度)、法制行为等内容。教师必须根据法制教育内容的范围、程度和要求,按照学科内容,选择案例必须精准恰当,不能牵强附会或者硬性植入,如涉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法律内容不能渗透在初中历史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上。同时,有的教材中所体现的法制内容不够明显,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恰当的法律内容,如在高中政治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课中可渗透关于知识版权、法律责任等法制知识。
四、提升对法制知识的驾驭能力
教师应加强学习和研究法制知识,提升在教学中渗透法制知识的能力,开展有效的法制教育。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科特点掌握相关的法制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知法、学法、懂法,才能自覺地在课上给学生讲法;另一方面,教师要深研教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要关注社会与生活,讲究渗透的方法,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材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以教材知识为主,以法制教育为辅,把握好渗透的程度,避免将学科教学变成法制课。
参考文献:
[1]蔡俞.浅论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
[2]韦开培.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写算(教研版),2015(11).
[3]黄其彬.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书文摘,2014(6).
[4]杨彦庆.知行合一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落脚点[J].贵州教育,2015(6).
[5]饶永谦.把握学科特点,渗透法制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6).
作者简介:匡晶(1984— ),女,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政治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政治学科教研。
(责任编辑:魏新影 吴田田)
关键词:课堂教学;法制知识;法制教育
针对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将法制教育与学校课堂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按照“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综合提升”的思路,把握渗透过程中的原则性和方法性,按照学科和学段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渗透过程中的原则性和方法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讲究原则性及方法性,不能不加选择地生硬嫁接、强行灌输。在对“渗透点、渗透时机、渗透度”三个要素的把握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科内容并紧密依托教材,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在适当的时机引入法制教育,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应权衡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把握法制教育的渗透程度,体现法制教育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联系实际法、创设情境法、实例分析法、讨论认知法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科和学段特点
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精选能够结合法制教育的学科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实际,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分别确定法制教育的内容。比如,在文科类学科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可不局限于课上,教师可以应用作文写作、戏剧排练等形式;在理科类学科教学中,可以使用实验、社会实践等形式。各学段学生接纳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应避免将高年级的内容讲解给低年级的学生,同时,应处理好下列关系:一是不要重复相同的内容,要丰富法制知识;二是对于不同年级所涉及的相同的法制知识,在难度上应有层次,而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
三、选择恰当的法制知识
将法制知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编写教案,因为教案是指导学科教育最直接、最实用的参考资料和教学资源,能将法制知识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中小学法制教育包括法制意识、法制知识、法制情感(态度)、法制行为等内容。教师必须根据法制教育内容的范围、程度和要求,按照学科内容,选择案例必须精准恰当,不能牵强附会或者硬性植入,如涉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法律内容不能渗透在初中历史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上。同时,有的教材中所体现的法制内容不够明显,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恰当的法律内容,如在高中政治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课中可渗透关于知识版权、法律责任等法制知识。
四、提升对法制知识的驾驭能力
教师应加强学习和研究法制知识,提升在教学中渗透法制知识的能力,开展有效的法制教育。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科特点掌握相关的法制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知法、学法、懂法,才能自覺地在课上给学生讲法;另一方面,教师要深研教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要关注社会与生活,讲究渗透的方法,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材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以教材知识为主,以法制教育为辅,把握好渗透的程度,避免将学科教学变成法制课。
参考文献:
[1]蔡俞.浅论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
[2]韦开培.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写算(教研版),2015(11).
[3]黄其彬.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书文摘,2014(6).
[4]杨彦庆.知行合一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落脚点[J].贵州教育,2015(6).
[5]饶永谦.把握学科特点,渗透法制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6).
作者简介:匡晶(1984— ),女,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政治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政治学科教研。
(责任编辑:魏新影 吴田田)